《资治通鉴》285:卷第七十九,晋纪一,曹奂禅位于司马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曹奂跪在司马炎面前哭了吗 《资治通鉴》285:卷第七十九,晋纪一,曹奂禅位于司马炎

《资治通鉴》285:卷第七十九,晋纪一,曹奂禅位于司马炎

2024-07-11 06: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习内容:卷第七十九,晋纪一(公元265年—272年,共8年)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原文】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

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子,出舍于金墉城。

太傅司马孚拜辞,执帝手,流涕歔欷不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丙寅,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丁卯,奉魏帝为陈留王,即宫于邺;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魏氏诸王皆降为侯。

追尊宣王为宣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封皇叔祖孚为安平王,叔父幹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

又封群从司徒望等十七人皆为王。以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增位进爵有差。

乙亥,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未几,又以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司徒义阳王望、司空荀,凡八公,同时并置。

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又诏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卫将军齐王攸独不敢,皆令上请。

诏除魏宗室禁锢,罢部曲将及长吏纳质任。

【原文华译】

十二月十二日,魏帝曹奂禅位给晋王,十二月十四日,曹奂出宫,住在金墉城。

太傅司马孚拜辞,拉着曹奂的手,流涕唏嘘,不能自胜,说:“臣死之日,仍是大魏之纯臣!”

十二月十六日,晋王司马炎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十七日,奉魏帝曹奂为陈留王,王宫在邺城,对他优崇之礼,和当年魏受汉禅对汉献帝的规格一样。魏国诸王全部降位为侯,

追尊晋宣王司马懿为宣皇帝,景王司马师为景皇帝,文王司马昭为文皇帝;追尊王太后为皇太后;封皇叔祖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幹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弟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

又封各叔伯兄弟司马望等十七人皆为王;任命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百官都各有升官进爵。

十二月二十五日,任命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师曾任太师,所以避讳,改太师为太宰。)不久,又任命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司徒、义阳王司马望,司空荀顗,一共“八公”,同时并立。

司马炎吸取曹氏宗室孤立的教训,所以大封宗室,授以职权,并且下诏诸王都可以自己选择任命封国中的官员。唯独卫将军、齐王司马攸不敢,全部请求朝廷派遣。

皇帝下诏,解除曹魏宗室禁锢令,又撤销诸将出征及各州刺史、郡守上任需把家属留在京师为人质的条例。

【学以致用】

01,从时间轴上再看曹魏

刚刚搜索了曹操的生平记录,他从20岁出道(174年),196年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32岁)

212年位极人臣(剑履上殿,赞拜不名),216年成为魏王。

现在265年12月12日,曹奂禅位,魏国灭亡。

也就是说,曹操从出道建功,用了42年打下了“王国”,从“王国”,到亡国也才49年(216-265)

那么,从这个数据中,我们会启发些什么?

我们不得不思考辛宪英(《资治通鉴》284:学习人物:辛宪英 - 简书)对曹丕的点评

我们也不对不思考仲长统写的《昌言》(《资治通鉴》226:仲长统写《昌言》讲透历史规律,值得仔细看看 - 简书)

建功,很难,九死一生

立业,守业更难,要付出好几倍于“建功”的努力与小心翼翼,才不至于丢失家业。

今天在某号上看到一句话与这个相似,是罗斯柴尔德阐述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谨慎,才能创造巨额财富。而要守住这些财富,要付出10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才智。” 

这句话很有道理,看看曹魏的起与末的过程就知道了, 并且这种例子多得很。我们不得不去深刻的认识。

02,司马炎吸取曹魏的教训

曹氏防范宗室的法令极为严峻,限制行动,不得为官,也不得与大臣交往,基本上与终身软禁超不多,就像熊猫,是国宝,本来是肉食动物,悠哉悠哉的吃素食。 有志向有才华也得憋着。

诏除魏宗室禁锢,罢部曲将及长吏纳质任。

曹魏政权灭亡了,他们反而得到了自由。 

这是不是让人觉得很感慨?这让我想起来影视剧《风筝》的一个桥段,自己人要杀我,敌人却在救我....主人公的那刻心情只能令人唏嘘了

有时在想,这些曹氏宗亲的人,会不会有人在诅咒? 这一刻,会不会有人拍手称快?

这时,司马炎吸取曹氏教训,大封宗室,并且让亲王直接掌握实权,结果呢?

直接造成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如果仅仅是司马氏一族的事情,那也只是他自家的事情

可是,“八王之乱”的直接结果,造成了五胡乱华十六国,直接造成了全中国处于300年的大混乱,大分裂时期,一直到300年后的隋朝建立才消停。

身处高位的人,一个不经过深度思考就做出的错误决策,甚至只是一句错误的话,就能够在未来造成几何倍数的连锁反应,给天下人带来灾祸

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也跟汉文帝在位时候,讲话没注意有关,一句话讲出去,直接勾起了他们“也可以当皇帝”的幻想,本来别人都不敢这么越位的,但是你说了,他们听了就心痒痒了,至尊的欲望就控制不了。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你人生的种子

所以,要戒慎恐惧,要知己,要克己

地位越高,影响的人越多,就责任越大,更要如此。

03,关于吸取经验这种事情

我们向谁吸取经验?

一个女人向一个胖子学习如何减肥,向一个气色不怎么好的人学习营养知识?

这能行吗? 

比这个更值得思考的是, 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学错了对象还不自知?

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谁身材好,气色是真的好(自然的,不是靠昂贵科技产品辅助的)就向谁学习

即便是这样,还得定制化,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每个人的出身地,出生时辰不一样,接受的五运六气不一样,身体的属性不一样,彼之蜜饯我之砒霜,所以不得不保持一点点怀疑。怀疑的余地,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陷入绝境,有机会调整,不伤及根本。

另外,再比如

一个经验,一个方法论,你参考谁的数据?谁的方案?

是参考上一个朝代的方案?还是参考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直到这个时代今天为止,这个过程中,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但是某些规律是不变的,你选哪一个?

不管好的经验,还是坏的经验,这经验背后诞生的条件有没有考虑过?

作为一名股权激励咨询师,我以前对不太了解股权,不知道哪一家好的朋友,就告知对方一个方法,自己去验证

1,这家方法论,是不是成体系的,并且这个“体系”是能够生生不息的

什么叫生生不息呢?

就是说今年用了可以,明年也可以,后年也还行,5年,10年后也还可以,  就是公司规模在变化,公司在成长,这个方案是能够跟着进化,跟着迭代的。

如果不能进化,那就是进坑了。 因为这是股权,是公司的命脉之一。不动还好,动错了就是找死。规则没设计完善,利益分出去了,想收回来难上加难

2,看这家机构自己有没有使用,效果如何

一个胖子卖瘦身方案,如果他自己有瘦身的记录数据,到还可以说的过去,毕竟,说自己所做的,是在拿结果说话的,至于其他的,就得谨慎对待

我们是极其有幸,有第一代革命先辈为我们踏出了无数宝贵的经验出来

就说这个经验教训

我们当年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革的环境下,古今中外的各种理念不知道琢磨了多少

好不容易引进了马克思的理论,还得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深刻的总结出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的先进理论

所以,你看,在面对各种思想,各种理论的时候,我们能不谨慎对待吗?

慢一点,在慢一点,尽量想的全面一点,把风险和代价控制的再小再小

因此,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主要还是这个),在引进新的理论的时候,脑海里面一定要有根弦在回响,这根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或者称呼为“山沟沟里的马列主义”(个人比较喜欢这个词,并且,看这本大头部书籍,也是带着这根弦在身)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