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如何是一种景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观学的三个领悟是指 当代社会如何是一种景观?

当代社会如何是一种景观?

2024-07-10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元性的社会划分,遮蔽了社会形态的多元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法国著名情境主义学者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于1957年组建了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1957-1972),并于1967年完成《景观社会》一书(此书中文版本2006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把马克思的“商品社会”拓展为“景观社会”,认为当代社会已经不是“商品统治一切”,而是“景观操控一切”。也就是说,发达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已经发生质变,物质生产已经让位给虚幻的景观生产。《景观社会》作为德波最重要的著作,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一、《景观社会》的溯源及主旨

居伊·德波作为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学者,既拒斥时代潮流,又追赶时代潮流。贝斯特和科尔纳认为,“战后法国高速的现代化和20世纪50年代消费社会的引入激发了关于现代社会更多的讨论,产生了一个多元化的话语,并由此激励了德波和其他人努力使马克思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审美理论的冲击下获得重生”(贝斯特、科尔纳,2002:103)。资本主义的大危机让资本家意识到,过度的生产不会增值,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刺激消费。因此“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由生产转向消费,资本家开始进行景象生产,制造了大量景观。媒介制造的景观造就了消费的视觉化,而景观的不断生产又让视觉景象化。面对着资本家制造的铺天盖地的景观,德波号召建立真正的日常生活情境。《景观社会》一书正是力求把握物化的社会关系,以破解景观生产的运作方式。

景观本是一个生态学和地理学范畴,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将其提升为当代社会形态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是受到尼采和葛兰西的文化观点影响,并包含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等。景观范畴源于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奇特景象,也指被利益操控的展示性作秀,与其“理想的观赏者”等范畴有相近的意蕴。而且尼采也曾明确指出,“一个大城市的一场暴乱或一份报纸,两者从根本上都不过是景观,是真实性的缺席”(Jappe,1999:6)。同时,德波的理论与葛兰西的批判逻辑也是一致的:社会的控制力量已经不是强制和暴力,而是思想文化的专制,这种专制体现为景观的不断制造。对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德波评论说,“费尔巴哈判断的他那个时代的‘符号胜于物体,副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的事实被这个景观的世纪彻底证实”(德波,2006:130)。因此在他看来,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已经是个景观堆集的社会,费尔巴哈所说的符号时代已经来临。此外,受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启示,德波重点关注了媒介与消费,并用“景观”描述当代发达国家的总体图景,由此实现了马克思异化批判伦理的当代出场。贝斯特和科尔纳认为,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修正的一种尝试”(贝斯特、科尔纳,2002:102)。

《景观社会》继承了后印象派、达达派和至上主义等艺术实践观点,文风散乱,没有清晰的逻辑。全书共九章,由长短不一的221节警句文字组成,每一章前面都选用他人文字当作开场语。德波把景观称为“完美的分离”,并将景观分为集中景观、弥散景观和综合景观三种形式,但并没有明确界定“景观”范畴,而是通过一系列论述例证了社会景观的“影像化”。德波建立了真与伪的二元对立,并以此作为《景观社会》的内在线索。德波指出,景观社会喜欢服从规则的观众,它表面上采取不干预主义,实际上始终在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景观有两个本质: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景观生产了政治意识形态,制造了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准则,用物化的表象遮蔽了人的自由意志。面对大众堕落为景象的奴隶的惨痛现状,德波倡导用想象力的艺术革命祛除现实的苦难,这显然具有乌托邦色彩。德波只是理论上的“强者”,却是实践上的“弱者”。他致力于文化变革,却没有改变日常生活的物化状态,最后只成了幻想。实践早已证明,通过艺术变革实现社会的进步只是“可爱而不可行”的幻想。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后现代批判思潮中重要的思想环节,直接开启了鲍德里亚、利奥塔等人的后现代社会批判理论。

二、《景观社会》的理论逻辑:从商品批判到景观批判

德波在《景观社会》中从不同角度对景观概念做了40多处论说。“景观”指称的是任何能由符号形式呈现出的东西,即任何外显出来的图像。景观不仅包括影视、广告、新闻等媒介,还包括标语、口号等政治宣传。景观是由少数明星模式化作秀,大众默默观看的情景。少数人是资本家,代表着资本的利益。大众是多数,代表着被操控的欲望。景观生产让日常社会的一切成了视觉的形象。景观不是强加的奇观,而是非干预的影像。景观也不是赤裸裸的意识形态,更不是强买强卖的交易,而是隐性的操控方法和策略。因此,景观采取的是不干预策略,表面上对现实生活采取不管不问的策略,其实仍用隐性的控制策略奴役人的心灵。景观不表明真实世界就成了一幅影像,而只是表明人们眼中的世界。

德波沿着马克思的理论思路确定了自己的理论前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已经是个景观堆集的社会。“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德波,2006:3)。德波对马克思的商品现象学作了改写,把商品异化改写为景观异化。景观不是日常生活的装饰,而是整体社会的非现实物化。景观和资本有密切关系,一定程度上,景观是高级的资本,资本生产方式的转向是为了刺激消费以避免经济危机。景观生产出的是抽象的交易符号,是只能观看的交换价值。因此,景观行使了货币的符号功能。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看到的只是物而不是人的需求,而且看到的物只是虚幻景象。德波把到目前为止的资本主义分为商品社会和景观社会两个阶段,商品社会以占有为特征,景观社会则以展示为特征。它们的不同在于,资本增值的中介不同。商品社会的实质是经济操控社会,价值规律起着决定作用,劳动生产制约消费需求,呈现状态就是市场直接决定生产和消费活动。而景观社会的实质是影像控制一切,媒介起着主导作用,呈现状态是影像符号展示商品价值。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物代表着资本的运行方式。而在晚期发达工业社会的经济领域中,景象是资本运作的中介,商品的使用价值退居幕后,并走向了没落。商品已经不是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表现,而是体现在媒介制造的影像中。以前,资本通过操作具体的物品来控制社会;而当代,资本通过景象操控生活。因此,景观社会是景象消费关系的组合。

《景观社会》有着旗帜鲜明的批判立场。马克思呈现了资本运转的策略和方法,而德波则揭示了媒介影像对日常生活的控制。他把马克思的物化推广到日常生活的影像化,描述了社会的分离图景。景观社会突出体现在媒介明星、休闲旅游和城市化三个方面。媒介充斥了人们的眼界,广告主导了日常生活,影像占据了人们的灵魂。真实情景的隐退,隐蔽奴役的出场,景观生产表明了社会关系的恶化。景观的自吹自擂让意识形态的统治持续地叠加下来,景观的异化性遮蔽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景观把人的欲望问题强加给人,造成了社会的极度单调。媒介在制造影像时,没有客观、中性的态度,而是代表着资本的利益。“真正的消费者变成了幻想的消费者,商品是这一物质化的幻想,景观是它的普遍表达。”(德波,2006:16)景观站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并反客为主,决定着两者。当代已经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控制着人们,而是景观决定着人们的选择。景观和社会的疏离反映了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的高级技法:资本导致了异化,而景观强化了异化。景观善于把自己装扮成科技发展的体现,这让人们误将技术理性当作正确的价值法则。资本通过景观生产加强了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奴役和统治。资本的增殖本性被景观五彩斑斓的色彩所掩盖,通过景观生产,资本控制了意识形态。个性的消除既是通过顺从景观规则实现的,又是通过放弃个人自主选择获得的。景观甚至还厚颜无耻地掩盖刚刚发生的事情,将陈旧不堪的东西包装成新事物,这造成了麻木健忘的人群。景观让人们远离真实,顺从无节制的欲望。景观采用强制的方式实现了对社会的控制,它专制蛮横,不容丝毫的怀疑。景观体现的是资本的逻辑,并进而内化为景观拜物教。

德波对马克思的商品现象学的改写还体现在,把商品异化改写为景观时间异化,循着马克思思想的逻辑进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控制方式。德波声称,社会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分别对应的是商品生产和消费活动,劳动时间是不可逆时间的抽象化,非劳动时间是消费时间的虚无化。景观通过控制人们的非劳动时间伪造需求。景观时间就是媒介制造的影像消费的时间,是“可供消费的虚假循环时间”(德波,2006:70),包括影像消费时间和时间消费影像两部分。它凭借种种媒介影像符号的狂轰滥炸,通过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消费、服务与休闲等种种方式激发人们的欲望,支配人们的日常生活。景观不断营构虚假的欲望影像,引诱世人去购买影像标记后的消费品。景观生产激发购买欲望,购买欲望引导消费活动,消费活动指引物质资料生产,由此形成了景观时间的虚假循环。景观世界的时间是循环时间的拙劣模仿。景观时间作为资本谋划自己利益的工具,占据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生产舞台。虚假循环时间作为景观生产的原料和产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进入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渗入日常生活,呈现为人头攒动的消费购物活动、沸沸嚷嚷的休闲旅游、热热闹闹的文化艺术狂欢节日、蛊惑的宣传促销等生活情景。

 

三、《景观社会》启示:回归真实生活

德波对晚期资本主义的认识,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采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把景观社会的多元化情景呈现给世人。他用生动的形象、夸张的叙述将讽刺艺术贯穿始终,在揭露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之时,也展示出他对理想的热忱和追求,同时,提醒人们保持纯净的内心,与现实异化保持距离。在他看来,景观作为虚幻的符号影像,既展示了现实的异化现象,又遮蔽了真实的日常生活。景观幻化出五彩缤纷的生活影像,呈现了晚期资本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德波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景观异化,并没有过多的指责和批评,而是以忧虑的态度描述刻画。“景观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不干预主义”(贝斯特,1990:767)。景观社会如同在封闭的舞台上演出的一幕荒诞剧,到处充满着滑稽、冷漠和嬉闹。德波用散文化的笔触,将人们在后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悲观、失望、无奈等遭遇做了展示。景观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让人们失去自由选择的意志,变为庸俗的欲望载体。景观社会肆意地崇尚奢侈享乐、金钱至上等腐朽思想,不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污染了人们原本纯洁的心灵。景观消除了高洁与庸俗的界限,让社会变成一潭绝望的死水。“景观的‘屈从式消费’使人远离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凯尔纳,2004:3)。景观迷失了人们的眼睛,让技术架空了一切。技术对社会的操控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让人们的内心充满绝望,不清楚路在何方。

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预设了“实然”与“应然”的二元对立,景观社会理论的目的就是解释和改变现实。在景观社会中,阶级差别并未消除,无产阶级不仅仍然存在,而且仍受着压迫。德波的方式是让艺术出场,他不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打破景观社会的有效途径和真正力量。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艺术革命上,而不是无产阶级身上,这与马尔库塞的观点相同。在他看来,艺术能够促进人们反思生活,回归人的自由本性。景观生产批判伦理是从静观和行动的二元对立中推导出来的,静观是纯粹的观察思索,而行动是对对象施加影响。景观生产把人逼到只能“静观”,丧失了“行动”能力,整个日常生活都成了被“静观”的对象。景观生产只改变形式,而没带来新的内容和意义,德赛托把这称作“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德赛托,2003:89)。人们要重获行动的能力,必须打破“静观”。针对景观异化,德波执着地追求真实,反对虚伪,它反对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民主、正义等原则,而是反对强制、暴力和混淆。景观生产使资本的控制手段由经济和政治转向文化思想,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景观的意识形态性,揭露景观的真面目,让人回归真正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强调生产力对历史的主导作用不同,德波强调文化革命对日常生活的补充作用,他主张让艺术渗入日常生活,把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

德波作为情境主义国际的鸣锣开道者和鼓手,通过反抗时代潮流,唤醒人们回归纯真的生活。德波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已经由传统的商品生产转向景观生产,因此商品批判已经过时,这亦为德波和鲍德里亚分析异化现象的逻辑起点。德波的《景观社会》发展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思想,开启了后现代主义批判思潮。从商品拜物教批判(马克思)到景观拜物教批判(德波)再到符号拜物教批判(鲍德里亚)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形态。“从马克思到德波,到境遇主义者,再到鲍德里亚的一个发展轨迹,也就是从商品社会到景观社会,再到仿真社会的一种运动。”(凯尔纳,2005:81)。《景观社会》也有着西方哲学的固有缺陷,即把整个具体生动的日常生活抽象化了。实际上,德波没有比法兰克福学派走得更远,他也承认自己的批判伦理充满缺点,“景观继承了西方哲学研究的全部缺点,即试图通过看的范畴来理解活动”(德波,2006:6)。

德波的《景观社会》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推崇和拓展、对发达工业社会景观生产的分析和批判,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媒介四面进发,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景观,越来越制约着人的价值判断。在景观的隐秘诱惑下,人的虚荣心不断膨胀,把金钱捧在至上地位,形成了景观拜物教。对于眼花缭乱的景观,我们除了要批判物化的现实,更应该省察自己的内心。实质上,如果没有人的贪欲在背后起作用,景观是无法奴役人的。表面看,是景观在奴役人,实际上是人在奴役自己。人们应该认清景观造成的异化情景,实行文化的革命,以便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贝斯特,弗尔茨,1990,《情境主义国际·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赵培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贝斯特,斯蒂芬、道格拉斯·科尔纳,2002,《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德波,居伊,2006,《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德赛托,米歇尔,2003,《“权宜利用”:使用和战术.视觉文化读本》,罗岗等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

凯尔纳,道格拉斯,2004,《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Jappe,Anselm 1999,Guy Dobord,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