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普遍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是什么关系 概念

概念

2023-12-18 2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限制和概括

(1)概念间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任何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间构成一种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则它的内涵就越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它的内涵就越多。

(2)概念的限制

1)定义:概念的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2)同一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限制。例如,“伤害”,从主观动机可以限制为“故意伤害”;从手段上可以限制为“器械伤害”;从危害程度上可以限制为“轻度伤害”。究竟从哪个角度进行限制,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3)种类:一次限制;连续限制。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4)作用:概念的限制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一般过渡到特殊,使认识具体化。

(3)概念的概括

1)定义:概念的概括就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2)同一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如:“人”,可以概括为“脊椎动物”,也可以概括为“哺乳动物”,还可以概括为“动物”等。究竟从哪个角度进行概括,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3)种类:一次概括;连续概括。概括的极限是范畴概念。

4)作用:概念的概括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特殊过渡到一般,掌握事物的共同本质。

(二)定义

(1)什么是定义

1)定义:定义是以简明的方式揭示概念内涵或外延的逻辑方法。

2)构成:

被定义项: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其他语词来揭示其内涵或外延的概念,通常用“Ds”表示。

定义项: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或外延的概念,通常用“Dp”表示。

定义联项:定义联项是用来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概念,现代汉语中常常用“是”、“即”等来表示。

定义的一般形式为:Ds就是Dp。例如,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2)下定义的方法

1)实质定义

实质定义也称真实定义,它是用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定义,人们可以凭借真实定义认识事物的内涵。

最常用的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法,被定义项 = 种差 + 邻近属定义项。

主要种类:a.性质定义:所揭示的种差是某类事物所特有的性质;b.发生定义:所揭示的种差是某类事物产生或形成的原因或过程;c.关系定义:所揭示的种差是某类事物与他类事物所特有的关系;d.功用定义:所揭示的种差是某类事物所特有的功用。

2)外延定义

外延定义是用简短的语言揭示被定义项的对象范围的定义。

例如,“失业者”定义为以下人员:16岁以上各类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中,初次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者;企业宣布破产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被企业终止、解除合同或辞退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辞去原单位工作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等。实际上这个外延定义是例举式外延定义,而非穷举式外延定义。

3)语词定义

语词定义是用来说明或规定语词的含义的。

种类:

说明的语词定义:说明的语词定义就是陈述某一词项已确立的含义。例如,当别人不了解“鼼”(yào)这个语词的意义时,便可用“鼼是中国古代用来割掉犯人鼻子的一种刑罚”来陈述这个语词已确立的含义。说明的语词定义形式可写为:定义项X应具有与被定义项Y相同的意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规定的语词定义就是通过约定给某个词项赋予确定的含义。例如,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规定的语词定义形式可写为:让我们把X视为与Y具有相同的意义。

科学定义和日常定义

科学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创造了大批新术语。这些概念一经领悟,就会在一种语言中获得一个或几个名称,而且很快在一种或数种其他语言中得到相应的名称。宣传工具的发展伴随着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科技词语渗透到了日常谈话中。但渗透进去的术语都不必保持专家们赋予它们的精确含义。

例如,日常语言中对某个词的定义是建立在那些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为常人所易懂的参数上的,因为这些参数都是他周围世界的普通东西。普通语言中的定义不得不是近似的,有时还必须竭力避免准确性或科学的确实性。但科学定义的参数具有系统性。在定义物质对象时,它不象普通定义那样,以原料参数和功能参数为核心,而是以一种物质的成分为重要参数,从物质分类的整个体系的角度定义。

“糖”的定义

日常定义——“从不同植物中获得的甜物质”;科学定义——“一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甜的碳水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On”。它们是分属于不同语符系统的(普通语符系统和专业语符系统)两类概念语词。即使是一个概念首先出现于日常语言,然后进入科学语言,原来日常语言中的定义可能被改变。

(3)定义的规则

1)定义必须相应相称:指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违反这一规则,如果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就会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如果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就会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例如,“鸟是有翅膀的暖血动物”;“鸟是有翅膀的、会飞的暖血动物”。前者太宽,包括了蝙蝠;后者太窄,排除了鸵鸟。

2)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违反这一规则,如果定义项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即简单重复被定义项的语词,就会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如果定义项中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即定义项还需被定义项来说明,就会犯“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例如,“奇数是比偶数多1的数,偶数是比奇数少1的数”。

3)除非必要,定义项一般不能用否定概念。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定义否定”的逻辑错误。例如,“公诉不是自诉”,其使用了否定联项和负词项,没有揭示“公诉”的内涵,因此,它犯了“定义否定”的逻辑错误。

如果被定义项的内涵本身反映的就是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这时采用否定形式下定义是可以的。例如,“未成年人就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4)定义必须简洁确切:下定义必须以简洁的语句,确切地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而那些累赘繁冗、含糊其辞、形象比喻的语句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因此表达定义的语句不应是冗长、含混和比喻。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作定义”的逻辑错误。例如,资本家是疯狂掠夺剩余价值的吸血鬼,这不是资本家的定义。

(4)定义的作用

1)定义是巩固人们的认识成果。

2)定义有助于我们掌握知识。

3)定义能检验人们对概念的认识是否正确。

注意:任何定义都是不完全的,它只是用概括的形式揭示了一个词项的基本内涵,而不可能揭示事物的全部内容。如果想要给某一词项下一完整的定义,就必须把人类的全部实践包括进来。然而,人类的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否定过时的定义而提出新定义。因此,既要看到定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也要注意人们的认识不要受定义的局限。

(三)划分

(1)什么是划分

1)定义: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2)构成:

划分的母项:划分的母项是被划分的属概念。

划分的子项:划分的子项是划分后得到的种概念。

划分的根据:划分的根据是作为划分标准的属性。

3)划分不同于分解

划分是把一个大类分为若干个小类,小类必然具有大类的属性。

分解是把一个整体分为若干个部分,部分不必然具有整体的性质。

(2)划分的方法

1)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

一次划分:一次划分就是根据一个标准将被划分的概念一次性分为若干个子类,这种划分只有母项和子项两层。一个母项,一层次(多个)子项,一个根据。

连续划分:连续划分是在一次划分基础上,再将其子项当作母项继续划分。连续划分至少有两次划分,具体划分次数要根据需要而定。多层母项,多层子项,多个根据。

2)二分法

二分法是以母项所反映的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划分根据,将其子项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子项之间是矛盾关系。一个母项,两个子项,“有无”某属性为根据。

3)分类

分类是以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的划分。划分是分类的基础,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任何分类都是划分,但并非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