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考试题型必知技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普通话自主说话技巧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考试题型必知技巧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考试题型必知技巧

2024-07-13 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转换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30 个话题中以叙述类居多, 而叙 述类话题比较有利于应试者发挥。所以针对说明类、议论类话题, 应试者可以设法将说明或议论转换成叙述。如《谈谈个人修养》这 一话题, 应试者可以先发几句议论, 然后转换成叙述: “个人修养 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我有个朋友, 他的个人修养就很高。有一 次 还有一次 ”。

(3) 考前熟记准备的说话内容与题材。其实应试者还可以将话题再 次合并归类。如《我的学习生活》、《我的假日生活》、《我的业 余生活》、《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等就可以再度归为一个话题, 到应试时再作技术处理。再次合并归类后, 大约也就七八个话题, 应试者可以把每个话题都练习一遍, 甚至可以熟记(背诵), 记住每 个话题所选用的题材、事例, 应试时就能胸有成竹了。也许有人会 说: 不是不允许背稿子吗? 尽管《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细则》规 定应试者不能背稿子, 但如果应试者在应试时将准备的内容技术处 理一下, 测试员很难认定是背稿子的; 即便是有背稿子的嫌疑, 比 起无话可说而缺时的失分要少得多。

(4) 扬长避短。如应试者在语音方面存在系统缺陷, 如平翘舌 不分、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儿化音不到位等, 在准备 说话内容时应该避开这些难点。比如, 有的应试者平卷舌音不 分, 在说话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平卷舌音, 如表达“知识”这个 词, 应试者可以将其换成“学问”; 再如, 有的应试者是 n、 l 不分, 则尽量避免鼻音和边音, 如要说“牛奶”这个词, 可 以换成“豆浆”; 凡此等等, 不复枚举。

2.2、应试时灵活运用

(1) 移花接木。应试时, 命题说话的话题如果与应试者事先准备的不一致, 可以使用嫁接法处理。比如,应试者准备的话题是《我的学习生活》, 而应试命题话题是《我的假日生活》,应试者可以说“我的假日生活丰富多彩,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学习。在假日里我喜欢读一些文学名著 ”。

(2) 改头换面。应试时, 应试者复述事前熟记的内容, 可以避免因准备不充分导致缺时而被大量扣分。在复述时, 要尽量淡化背诵的痕迹, 让测试员听不出来是背诵稿子, 关键之处就是技术处理。一是将准备的内容口语化,如在准备稿件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多用常用的口语词汇;二是可以适当使用语气词“吧”、“吗”或一些口头禅 “这个”、“那个”等等, 但要注意避免过多使用; 三是少用文言词和书面色彩较浓的词语, 多使用简单句子和短句, 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 四是力求通俗浅显、灵活流畅。

(3)拓宽话题。有些话题没有作更多的限定, 应试者不要自己限死话题。如《我喜欢的节日》这一话题,有些应试者误以为是《我最喜爱的节日》, 这样会由于题目的自我限定导致无话可说。应试者不要只限定在某个节日上说话, 甚至可以从正月初一说到大年三十。在应试时, 如果准备的内容说完而规定时间还没有到, 可以联系相关的内容继续往下说。如《我喜爱的动物》这个话题,应试者说: “我喜爱的动物是狗。从前我家里就养了一只狗 ”, 说完“狗”后, 如果时间还没到, 应试者可以接着说: “除了狗之外, 我还喜爱猫。我家以前也养过一只猫 ”。

(4) 读准常用字词。在测试中, 有一些常用的词应试者常常会读错, 如因为(wèi 读成 wéi)、比较(jiào 读成 jiǎo)、尽(jǐn 读成 jìn)管、处(chǔ读成 chù)理、结(jié读成 jiē)果、地方(fang 读成 fāng), 等等。这些高频词反复读错, 将会导致大量失分, 提醒应试者多加注意。

(5) 控制语速。为了顺利说满 3 分钟, 又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应试者还应该控制语速。语速适中, 发音从容, 可以提高语音的标准程度。如果语速过快, 不仅会影响语音的准确程度, 错误率上升, 而且会导致在规定的时间里说话的音节增加, 事先准备的内容不能说满 3 分钟, 同时也增加了错误的几率, 直接影响得分。另外应试者说话的语速也不能过慢, 因为语速过慢会影响语句的完整, 使人听起来感觉别扭, 不像是日常说话了。

最后总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命题说话这一部分, 测试系统更多关注的是应试者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无问题, 以及是否流畅,对说话的内容并不太加注意, 只要不太跑题, 一般都能宽容。我们提倡应试者以真实的语言面貌参加测试。应试者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 充分准备, 放松心情, 从容应试, 一定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