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到处都是明朝移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代福建叫什么 这里,到处都是明朝移民

这里,到处都是明朝移民

2023-04-02 07: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沐沐

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七

音频:讲述-沐沐、制作-赛安

封面图:壹图网

- tips -

我们搞了一个旅行群

加群方式在文末,不要错过

清朝康熙十二年,爆发了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广东、广西的一些残余南明军队,也纷纷趁势举兵,意图反清复明。然而,经过几年的战乱之后,吴三桂等人最终被清军剿灭,清朝的统治也渐渐稳定下来。

到了康熙十八年前后,在广西北部湾一带,还有一支残余的南明军队,首领叫杨彦迪,他见大势已去,反清复明大业再也没有指望,绝望之下,就带着残部将士,同另一位反清复明的将军陈上川汇合之后,乘着五十余艘战船,带领大约三千将士,一同渡海而去。

这些南明遗民,到底飘洋过海去了哪里?

明乡萃先堂

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1世纪,在越南中部,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会安。

会安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城,美丽的秋盆河从城中蜿蜒流过,汇入大海。漫步在古城中,可以看到许多中式古建筑,关帝庙、中式老宅、商铺、寺庙等等,中国字随处可见,仿佛身处某个中国江南古镇。

越南会安古城

图:Shutterstock

在会安古城的老街上,有一座中式风格的院落,叫做“明乡萃先堂”,这是明末清初时期,来自中国的“明乡人”修建的祠堂,用来祭祀先祖和同乡集会,类似于一座中国明朝人在越南的会馆。

明乡萃先堂

图:Shutterstock

明乡人,是指17世纪流落越南的中国明朝遗民,由于人数众多,形成了专门的社区,早期被称为“明香社”。据越南史料《大南实录》记载,第一个明香社大约出现在1650年,随后的几十年间,随着南明的灭亡,又陆续有明朝残兵及遗民流落到越南。而杨彦迪和陈上川率领的三千舰队,就是流落越南的其中一支。

那个时期,广南国的阮氏家族,趁着南明王朝的灭亡,收留了大量流亡人口,利用他们开荒垦田,创造财富,而这些南明遗民也感激阮氏家族的收留之恩,为广南国的发展尽心尽力,还帮助阮氏开疆拓土,阮氏最终一统越南,这些明朝遗民功不可没。

这些流落越南的明朝遗民,不忘故国,他们穿明朝服装,按家乡旧俗生活,阮氏王朝也不干涉,还将他们编为“明香社”,“明香”即继承明朝香火之意,这些明香人渐渐在越南落地生根。

19世纪的越南明乡人照片

图:Albert Kahn 博物馆

出身明乡人的越南官员潘清简

图:wiki

然而,多年之后,越南又出现了一些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阮氏朝廷又将这些人编为“清河社”,以区别早期的“明香社”。不过,阮氏朝廷不忘“明香人”祖辈的贡献,将他们和越南臣民一样看待,而这些新来的、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却被视为异国臣民,对他们有着诸多限制。

1826年,阮朝明命帝下令,将“明香社”改为“明乡社”,虽是一字之差,其中的含义却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明朝香火的继承者,而是祖上来自大明的越南人了。

但即便如此,明乡人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会安的明乡萃先堂,就是他们建立的会馆,明乡人的后代在这里祭祀祖先,联络感情,不忘家国情怀。

明乡萃先堂院内

图:http://goteamjosh.com

明乡萃先堂的神像

图:http://goteamjosh.com

明乡人虽然已经融入了越南社会,但仍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生活,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由于思乡心切,便在家门口挂中式灯笼,聊解乡愁,渐渐地,会安的灯笼越来越多,如今,已经成了会安的一道独特风景。

每到夜晚,会安城内都会亮起灯笼,各种颜色、造型的都有,精美漂亮。当这些灯笼亮起来的时候,人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年代。

会安的夜晚

图:Shutterstock

中国会馆

会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原为古代占婆的贸易港口,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16世纪时,已经成为当时著名的海上贸易中心,中国、日本、印度,甚至欧洲的商船,都汇聚在这里交易,十分热闹。

会安古城内一排排的房屋,秋盆河从城中蜿蜒流过,最后汇入大海

图:Shutterstock

秋盆河

图:Shutterstock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商人不断来到会安经商,他们带来丝绸、纸张、茶叶、铜器、瓷器、陶器等,再从会安购回胡椒、燕窝、犀牛角、象牙等当地货品。为了方便同乡商人交流,中国人在会安修建了一些华人会馆,后来,随着中国商人越来越多,又修建了关帝庙、寺院、各姓宗祠等,中国人来往不断。

会安关帝庙,又叫澄汉宫,约建于17世纪中期

图:Shutterstock

会安有五个中国会馆,其中建立最早的是中华会馆,中华会馆大约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由当时在越南经商的华人集资修建。后来,随着来越南经商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各省的商人又逐渐修建了地方会馆,其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是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大约修建于17世纪末

图:Shutterstock

福建会馆里供奉着天后圣母妈祖,据说她可以保护海上的船只免受灾难,是早年华人远渡大海的保护神。

福建会馆内供奉妈祖

图:Shutterstock

福建会馆内的商船模型,据说船两侧的大眼睛可以看到海中的灾难和危险

图:Shutterstock

除了福建人修建的福建会馆,地方会馆还有广东人和肇庆人修建的广肇会馆、潮州人修建的潮州会馆、海南人修建的琼府会馆。这几座会馆建筑都是中式风格,装饰华丽,在会安古城内十分显眼。

广肇会馆大约修建于18世纪后期,

是广州和肇庆华人的会馆

图:Shutterstock

潮州会馆大约建于19世纪中期,是潮州人在会安的会馆,据说其建造材料全部由潮汕故乡运来

图:Shutterstock

海南会馆又叫琼府会馆,大约建于19世纪中后期,与其他会馆供奉的神祗不同,这里供奉的是108个在海上被越南官兵夺财杀害的同胞,后冤案昭雪,108位同胞被供奉在此

图:Shutterstock

会安的这几个华人地方会馆,都是清朝商人修建的,因此,它们很少与明乡萃先堂一起被提起。虽然都是华人,但明乡人与后来的清朝商人之间,关系很微妙。试想,如果一个广东后裔的明乡人,走进清朝商人修建的广肇会馆,虽然都是同根而生,但多少都会有一些尴尬——对于来自清朝的商人来说,这些前朝的遗民,总逃不脱一个叛臣后裔的头衔。

中式老宅

在会安古城内,除了中国会馆,还有很多中国人的老宅院。明清时期来到越南的中国人,随着生意扩大,就在会安购买土地,修建房屋,作为在异国他乡的落脚点,甚至将家眷接来居住,慢慢就在会安落地生根了。

在会安,最著名的中国老宅,是进记老宅。进记老宅是中国商人黎氏的住宅,这座黎家老宅大约建于18世纪中期,直到现在,老宅内还保留着最初的模样,甚至里面的家具和古董,都保存完好。

中国人的老宅院

图:Shutterstock

进记老宅外观

图:Shutterstock

进记老宅虽然外观是越南风格,但进去之后,完全是中式风格,古老的红木家具,中式的花鸟字对联,随处可见的中国古董,都说明房子的主人是地道的中国人。

进记老宅内的中国挂画

图:Shutterstock

进记老宅内有一艘帆船模型,表明主人是从远方渡海而来,老宅内有个黎家祠堂,是房屋主人黎氏的祖堂。

进记老宅的帆船模型

图:Shutterstock

进记老宅不使用钉子,而是传统的中国榫卯结构,历经二百多年仍然完好。房子的布局处处透露出中华哲学的智慧,房顶框架系统上的三梁结构,代表天、地、人,整个建筑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进记老宅的房梁

图:http://besthuecitytour.com

进记老宅中,仍然保存着许多18世纪的古董,如花瓶、烟斗、瓷器、陶器等等。

进记老宅著名的古董孔子杯

图:http://besthuecitytour.com

除了进记老宅,还有陈家祠堂、冯兴老宅等中式老房子,这些建筑大多建于 15~19 世纪之间,是会安最有特色的古建筑。

图:http://kkday.com

来远桥

16世纪,同中国商人一样,日本商人也乘着朱印船来到会安,与世界各地的商队贸易,并在会安留下了许多日式古建筑,其中日本人修建的来远桥,已经成为会安古城内的地标建筑。

日本有一种传说,海洋中有一种海怪,其头在印度,背在越南,尾巴在日本,每当海怪摇动尾巴时,日本就会地震,为了控制海怪,日本人在会安建造了一座廊桥,就像一把剑插在怪物的背部,阻止它摇晃尾巴,这就是来远桥。

来远桥

图:Shutterstock

这座日本廊桥据说修建于猴年(1593年),完工于狗年(1595年),所以桥的西端有狗的雕像,东端有猴的雕像。古代日本人认为,猴子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镇压”海怪,是保护桥梁的圣畜。

除了传说中镇压海怪的作用,实际上,这座桥也是为了方便桥两端的日本商人与中国商人的来往。

图:Shutterstock

20000越南盾的背面图案就是来远桥

图:http://mypivots.com

到了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商人被迫离开越南。这座桥后来便由当地华人维护,在华人手上先后经过几次大修,并由越南王室取《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命名为“来远桥”,还在桥上修了一座中式寺庙,供奉着中国道教的玄天北帝。

来远桥上的中国寺庙,供奉着道教玄天北帝

图:Shutterstock

会安是一座悠闲古朴的小城,既有中式建筑的典雅,也有法式建筑的浪漫,会安古城内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古朴的淡黄色,临街的庭院繁花盛开,幽雅安静,人们坐在屋檐下悠闲地聊天喝茶。

如今,这座历史上著名的贸易港口,早已繁华不在,但古老的会安城,却完好保存下来,如同几个世纪前的模样。秋盆河依旧静静流淌,看着会安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也记录着中国人在异国他乡奋斗的故事。

更多讨论:

我们搞了一个旅行群,你可以发一句自我介绍到我们的后台,运营小姐姐会根据情况拉你进群,我们一起来走遍全球。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点击查看环行往期

为什么小众宗教都是前卫艺术急先锋?

越南山寨版故宫,究竟长什么样?

征稿活动:

我们希望发掘各行各业的作者和故事,深耕互联网、时尚、旅游、户外、汽车、酒类及各种快消行业者优先。

你可以:

1、在后台告诉我们您的行业、你想到的有趣选题、一小段您的文字(两百字以内即可)

2、如果合适,我们会与您联系

稿件字数:2500-3500字左右

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长按关注(⊙v⊙)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