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早的双塔,不在万达,就在东寺街西寺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昆明最高的双塔 昆明最早的双塔,不在万达,就在东寺街西寺巷

昆明最早的双塔,不在万达,就在东寺街西寺巷

2024-07-11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到双塔,昆明人现在最多想到的是万达所打造的双塔商业街区。

然而,早在唐代昆明的市中心就已经建造了昆明最早的“双塔”——东西寺塔。

藏在闹市街区的东西寺塔,虽然历经千年,但现在却有一种“大隐隐于市”之感。

然而早在千年之前,高40.57米的东寺塔和高35.54米的西寺塔可以算得上是昆明当年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东西寺塔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东寺塔和西寺塔是云南创建最早的古塔之一,据文献记载,双塔均为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建,大匠尉迟恭韬造。

东西寺塔最初是作为常乐寺及慧光寺塔前之寺。

东寺塔原建在常东寺内,称常乐寺塔,俗称常乐寺为东寺,故名东寺塔;西寺塔原建在慧光寺内,俗称慧光寺为西寺,故名西寺塔。

双塔采用的建筑技术为“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

通俗点说就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

可见,当时建塔需要耗费大量的土方,可以说塔有多高,挖出来的土就有多高。

在千年之前的唐代边疆云南,绝对算得上是浩大工程。

在建筑结构上,双塔采用了中原地区汉传佛教流行的密檐式四方砖塔形式,体现了中原文化对南诏建筑艺术的影响,但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也不是单纯地模仿和移植。

密檐式四方砖塔

与内地密檐式四方砖塔相比较,无论在艺术造型、砌置方法以及构件配置方面都有诸多不同之处。

从造型特征看,内地密檐式四方砖塔轮廓线条较为平直,最宽处是第一层,然后层层收分,直至塔顶,显得庄严稳重;而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塔身最宽处不在第一层,而在塔身约当三分之二处,使塔的轮廓略呈优美的流线型,显得流畅与浪漫灵动。

从构件配置看,由于当时昆明城地下水位较高,东西寺塔基部不设地宫,而在塔顶四方置铜制伽楼罗,又名大鹏金翅鸟,俗称金鸡,所以东西寺塔也被称为金鸡塔。

金鸡高约2米,为佛教当中的“迦楼罗”(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坐骑),因为喜欢吃龙,所以被认为是镇压水患的神鸟。

据说在古代,塔顶的金鸡会在冬春多风的季节发出“喔喔”的声音,类似鸡叫,究其原因,是金鸡的嘴上有装有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而除了鸡嘴,鸡身均为空心,因此大风吹过, 就如同金鸡在吹哨子一样。

在历史上,曾有不少文人墨客针对东西寺塔进行描述:

元代白族文人王升在《滇池赋》中把“双塔挺擎天之势”作为昆明八景之一;

明代史谨描写昆明景色的诗中有“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清代孙髯翁的《大观楼》诗中有“听唱竹枝来小咏,醉看塔影忽双飘。”

在长达千年的岁月当中,双塔曾经多次因为地震、战争而变成砖头。

近代关于双塔修复的记录,以清代居多。

康熙六年(1667年)巡抚袁懋功曾经重修西寺塔,

康熙十二年(1673年)慧光寺的和尚重修东寺塔,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和尚圆昇重修常乐寺,筹款在双塔内修建多宝殿。

不过100多年后,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战火连绵,寺毁塔存,留下了如今的东西寺塔。

目前所能看到的双塔,东塔重建于光绪九年至十三年(1883年~1887年),西塔则修复与1983年。

岁月流转,双塔依旧矗立在昆明市中心地带,只是作为佛塔的双塔随着庙宇的不复存在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宗教属性。

正所谓,夫人心有佛,不关于一寺一塔,而因佛造寺,因寺造塔,如今寺毁塔存,人心中佛在不在不知道,塔中佛却始终在原地看城市变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