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全面依法治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时政热点小报点评分析 2024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全面依法治国

2024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全面依法治国

2024-07-04 05: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⑤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④⑤)

2.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显著成就?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新修订)

3.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之治的三个判断标准: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①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②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6.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的角度: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②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的角度)

公民的角度:

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8.厉行法治的内涵?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9.如何做到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国家: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公民: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党和政府: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社会: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新修订)

法治和德治: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0.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中考押题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2005年、2018年后的第三次修改,也是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30年后的一次全面修订,对于进一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改善妇女发展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法的修订()

A.明确了妇女的权益,进一步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B.维护了社会公平,是保障广大妇女权益的关键之举

C.符合科学立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推动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

D.保障了妇女的权益,必将杜绝各种针对妇女权利的侵权行为

2.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配合保护法的实施,黄河沿线各地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某地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启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的价值在于()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

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生活中,遇到不同问题,需要向不同的部门反映。下列事项与解决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A.发现学校附近的红绿灯坏了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B.城市夜晚光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居民休息一交通管理部门

C.旅行回家路上发现有人破坏铁路封闭网一税务局

D.发现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一生态环境局

4.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以下是“中国法治这十年”的材料,其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A.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普遍建立了法治建设的议事决策协调机构,健全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的法律数量增加了1/3,修改法律数量增加了近两倍——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C.十年来,人民法院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参与纠纷调解2962万件,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成功调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十年来,普法工作全面推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构建起了全面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全民守法,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5.以下是八年级同学在“法治论坛”手抄报比赛中拟定的标题,其中最为合适的是()

近日,上海市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上海依法重拳打击电信诈骗,通过止付挽损直接挽回1.2亿余元,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权。

A.法安天下,守护权利 B.遵纪守法,利人利己

C.与法同行,社会和谐 D.复兴民族,法治为先

6.总书记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以下句子中能正确反映德治与法治关系的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C.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D.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7.国务院机构改革适应民生需求,直面社会关切。此次改革提出完善老龄工作体制,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这表明()

A.国家通过精减人员减少行政机关职权

B.国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C.国家加强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D.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机构改革有决定权

8.党的十八大以来,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惠民措施,让群众共享法治领域改革的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必将筑牢长治久安之基,增进亿万人民福祉。这表明()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②与法律同行,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己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和自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①为群众提供监督渠道②政府主动履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力水平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民主参与④规范政府行使权力,充分发挥监察职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0.某互联网账号使用含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象征和标志的头像,发布虚假信息。针对此,国务院下属的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对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加强管理。这一事例说明()

①国家网信办拥有立法权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③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④公民行使权利有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立足省、市、区“一门、一窗、一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网上政务全程电子化交互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为企业、群众提供窗口办、自助办、网上办、远程办、代办帮办导办等服务,各渠道无差别受理。此举可以()

①扩大政府权力②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③提高行政效率④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时的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小李谎报小区火灾险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消除危险

C.公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后,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身→侵权行为→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D.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通过人人负责、共同监督的方式,提高了政府为民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

13.新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运用新媒体解读政策方式,制作推出了新郑市“秒懂”政务微视频。将办事流程以短视频的直观形式呈现给企业和群众,让政务服务像“刷抖音”一样简单。这种现象反映出()

A.行政机关通过互联网技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B.网络民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

C.民主监督可以有效地杜绝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

D.通过“刷抖音”就能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14.五年来,全国法院对因徇私枉法、假立功等导致“重罪轻判”的案件依法启动再审,做到不枉不纵。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的1334.5万件“减假暂”案件,对存在问题或瑕疵的5.9万件逐案整改,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坚决防止“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对这段材料表达的主题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严格执法 B.科学立法 C.公正司法 D.依法行政

15.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对“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认识中,你不认同的是()

A.法治思维强调法律的权威性,人治思维信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

B.封建社会里皇帝具有生死予夺的大权,是典型的人治思维

C.我们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是具有法治思维的体现

D.“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法律的实施离不开人,法治就是人治

16.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该法于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并计划面向社会开展相关普法宣传活动,激发民众的守护意识和自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黄河保护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加以实施的

B.对黄河进行保护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C.以往的法律没有对黄河起到任何有效保护作用

D.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推动保护黄河的重要方式

17.近期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红经济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整治“刷单”“刷好评”黑灰产业链,明确直播营销活动从业者的年龄限制和行为红线,教育培训规范网红行为,将直播活动的各主体纳入管理范围以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材料表明()

A.网红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

B.政府部门依法规范网红经济从业者的行为

C.网红应以守法作为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

D.各市场主体应以行业规范为根本活动准则

18.近段时间,淄博烧烤刷爆各大社交平台,多个相关话题冲上了热搜榜,山东省淄博市也凭借特色烧烤火爆“出圈”,成为网红城市。面对网络热度,当地政府部门迅速回应,推出系列措施成功将“流量”变为了“留量”。下列关于淄博市“留量”成功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有()

①民警、消防巡逻快速妥善处置警情火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营造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②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从严从重处罚消费欺诈行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打造公平的市场

③呼吁市民一起守护淄博荣誉,积极建言献策——用善治集中民智,促进决策治理科学民主

④整合政务热线功能,让群众诉求直达部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监督中规范行政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进入2023年,由“网暴”导致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网络时代,我们享受更多元的表达、聆听更丰富的声音,但网络表达不是无序的情绪宣泄和肆意的网络暴力。为治理网络暴力“按键伤人”这一社会公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关键在依法治理,打好组合拳。以下选项中措施与点评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组合拳措施 微点评 A 2023年全国两会,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为有效治理网暴提供法律支持 B 网络平台提升技术能力,从源头管住网暴者的“嘴” 企业依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C 网监部门强化执法,管好网络秩序 司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网暴行为 D 网民懂法讲理 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约束网络言行

A.A B.B C.C D.D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理范围。这样做()

①拓宽了公民民主监督的渠道②进一步缩小了政府职能的范围

③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④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21.【践行平等原则构建和谐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节选)“修订草案新增规定: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限定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二)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以及意愿……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简要评价漫画中企业招聘者的行为。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新增这些规定的原因所在。

22.《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

(1)阅读以下相关规定,并与厉行法治相关要求正确连线。

第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挥审判、检察职能作用,依法防范、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严格执法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铬诈骗活动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帮助:(一)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公正司法 第二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完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加强专门队伍和专业技术建设,各警种、各地公安机关应当密切配合,依法有效惩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全民守法

【案例】王女士在某网络平台开通贷款服务功能时留下了个人信息。近日,王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平台客服,在准确说出王女士的身份信息后,以“影响征信”为由,要求王女士将银行卡内的钱转到他们指定的“安全账户”。王女士已在上初中的儿子知道情况后,多次提醒妈妈“这是骗局,警察叔叔和学校老师都宣传过”。还拦下妈妈输密码的手报警求助,帮助妈妈避免了经济损失29万元。

(2)请运用“做守法的公民”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亮亮的做法。

(3)反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在行动。请完善以下防电信网络诈骗指导手册。

防电信网络诈骗指导手册电信网络有陷阱,防范诈骗请牢记。第一,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和短信验证码(示例)。第二,第三。

23.“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始终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古老黄河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开启了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

《黄河保护法》的诞生与实施 职权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结合近年来走访人民群众调研的情况和搜集的资料,形成了《制定黄河保护法的议案》。 例:人大代表行使提出议策的职权 2022年10月,《黄河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 ①______ 2023年4月,郑州铁路运输法院依据《黄河保护法》第六十九条、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非法采砂案进行审理并判决。 ②______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填写以上表格。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很多鱼类种群灭绝,自2023年4月1日至7月31日,在沿黄九省区同步开展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对此,多数渔民能够理解并予以支持。但是有些渔民也有困惑: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政府工作人员回答的理解。

24.城市烟火气彰显治理温度

近期,淄博烧烤“火”了!淄博市也凭借特色烧烤火爆“出圈”。

“赴淄赶烤”也是一次治理大考,淄博市探索出既具有特色又符合实际的城市治理“淄博样本”。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如加设临时停车点,新增烧烤公交专线,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范商户行为等。烧烤商户等行业明码标价、规范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社区、烧烤点,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旅游引导等方面的服务。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明“淄博样本”的治理经验。

正如烧烤少不了佐料,“赶烤”也少不了各种自拍,上传的可能是一份对淄博烧烤的热情宣传,也可能是误解之下的抨击。

一游客在某烧烤店点了91元的烧烤,最终结账100元,游客以为多出的9元是蘸料钱,没有细究。返程时听说淄博的蘸料都不收钱,游客误以为被“宰”,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下发布了这次经历。全网很多人看到之后,纷纷指责辱骂,导致该烧烤店被迫关闭,造成十几万元的损失。后烧烤店老板娘发视频澄清:9元分别来自游客自取的小饼、芬达和餐具,并展示监控视频以证明。最终,该游客为自己弄错费用的行为道歉,并清空了账号下的作品。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案例进行评析。

25.非凡十年•中国之治

【点亮民主之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十年来,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新一轮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10亿多选民1人1票,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了县、乡人大代表;“十四五”规划“网络问计”中网友的“互助性养老”建议化为了具体举措;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一个月内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广聚民意,画好最大“同心圆”,全过程人民民主,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沉甸甸的成绩单。

【夯实法治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从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到修改宪法、再到编纂民法典……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让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两个五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权力清单”,厘清政府权力边界,规范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曾经的“立案难”变成“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6.【弘扬法治,践行法治】

材料一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23次提到法治,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上述材料说明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当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主要措施有:

【措施一】《网络安全法》《外商投资法》的出台弥补了法治的空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完善等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 【措施二】加强对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近五年来司法机关依法纠正重大冤假错案34件。2013年至2022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 【措施三】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是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的?

材料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尊崇法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请你为宣传普法工作,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7.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考察了解客观情况直接获取有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调研活动后准备撰写调研报告,请你和他们共同完成。

关于噪音扰民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在校学生及社区居民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四、调查过程,发放问卷并回收统计 五、调查结果(一)96.3%的受访者认为,噪音会对身心造成伤害;90%的受访者认为,噪音会影响邻里关系、导致社会矛盾……(二)面对噪音扰民时,60.2%的受访者表示会与邻里沟通;18.5%的受访者会采取反击的方式;15.8%的受访者表示会报警……(三)72.5%的受访者认为,噪音扰民的发生是因为部分公民生活习惯差、素质低;46.3%的受访者认为,由于缺乏监管和法律的约束,导致噪音扰民问题的发生…… 六、调查结果分析……

(1)填写调研报告中的“调查目的”。

(2)结合“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调查结果(二)”。

(3)依据“调查结果(三)”,请你为减少噪音扰民提出合理化建议。

28.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会议程】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1)材料内容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哪些职权?

【政府工作】

对今年政府工作的有关建议:

①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②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强养老服务保障。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的政府工作建议符合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完善立法】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 2022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提出立法法修正草案。 → 2022年10月以来,立法法修正草案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和各方意见,多次修改完善。 →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3)结合《立法法》修改历程,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阅读材料,请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传声筒。互联网在给予网民开放自由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冷静理智的思考。

【事件回顺】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对他人肆意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行为,造成他人精神或身体上的伤害。

2023年5月23日,湖北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内被撞倒并二次碾压身亡,引发广泛关注。6月2日,死者母亲疑似遭遇网暴后跳楼自杀,事件再度成为网民关注焦点。

事件发生后,成都公安接到举报并查实齐某剑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通过其使用的抖音账号在死者母亲贴文下曾多次发布“小孩妈妈哭得伤心都是演戏,一共赔偿了260万足够他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还想怎样”等不当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面对网民的愤怒,该人删除其抖音账号主页所有贴文并发文称:“自己的抖音想怎么就怎么,关你屁事”。

面对成都公安的核查,齐某剑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供认不讳。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齐某剑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其造谣网络账号被关停。

【清朗行动】网络暴力是一种社会问题,也是一种法律问题。我国《刑法》《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都对网络暴力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禁止。其涉及民事侵权责任或行政处罚的,甚至可能构成诽谤、侮辱、寻衅滋事、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等刑事犯罪。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释放出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的强烈信号。只有高悬法治利剑,让网络暴力侵害人付出代价,让受害人得到充分法律救济,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同时,这也提醒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遏制网络暴力,共同营造一个使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1)回顾事件,请你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齐某剑的行为及结果。

(2)从材料“清朗行动”中,你认识到要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需要做怎样的努力?

30.网络重度依赖的时代,网络空间不仅不是法外之地,反而更应高度法治化,以成为社会文明的示范窗口。请你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按键伤人,网络之痛】网络暴力是指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具有诽谤性、侮辱性、损坏性煽动性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近年,网暴带来诸多悲剧:2022年10月28日,河南一老师上网课时有人进入直播课堂,通过放音乐、霸占共享屏幕、甚至出口辱骂来扰乱课堂秩序,导致该教师最后因心梗去世;2023年1月23日,粉发女孩的“鸡蛋姬”郑灵华因染了一头粉色头发被网暴并公开大量个人信息离世……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堪网络暴力离世。在网络空间中肆意口出恶言,不仅践踏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更是有违法治精神,整治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刻不容缓。

【多方共谋,常态治理】如何遏制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写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议: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定义和范畴,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建立网络暴力黑名单机制与执法体系,将涉及网暴行为的个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理措施;公众在受到网络暴力行为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或通过律师协会,针对遭受网络暴力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1)结合“按键伤人社会之痛”,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其中之“伤”与“痛”。

(2)请结合“多方共谋,常态治理”,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负责人的身份回应社会关切。

31.发扬民主优势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补齐民生保障法律短板。

◆发扬民主立良法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或冒充客服退货退款、或冒充公检法人员威吓哄骗,一次“中奖”带来了一连串陷阱……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在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研究论证、反复修改基础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2022年12月1日,该法施行以来,多地已依法开出“罚单”,取得了有力的惩治效果。

(1)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协同配合促善治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要密切协作,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协网配合、快速联动。※地方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开展综合治理。法院依法防范、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同时,强化宣传教育,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教育体系。※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要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防范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2)结合材料,谈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

32.透析社会现象探究成长问题

现象一:近年来,网络直播成为深受欢迎的互联网新业态,既丰富了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拉动消费和创造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网络直播过程中暴露出的平台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甚至一些未成年人因为沉迷于网络直播而经常旷课逃学,有的甚至偷拿自家或他人财物来进行直播打赏。

(1)你对这一现象的评析是:(至少三条)

现象二:“人人都是志愿者,随时随地做好事。”在潍坊,有日出的地方就有志愿者服务的足迹;有星光的地方,就有志愿者闪烁的汗滴。从普通市民到环卫工人,再到出租车驾驶员;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退休人员……他们犹如一个个绽放异彩的珍珠,在全市各个角落散发着光芒;又如一个个散发着热量的小火炉,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2)你参加过什么志愿者活动,并分享参与该活动的收获。(至少三条)

33.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依法惩治腐败犯罪。近五年,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刘某平等92名原中管干部,对刘某平等依法适用终身监禁。

材料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报告23次提到了“法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

请你认真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一中法律的制定为什么要“根据宪法”?

(2)材料二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3)从国家的角度谈谈,怎样实现材料三中的“第一个目标”?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如何做守法的好公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