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语文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的语文课本叫什么 叶圣陶的语文观

叶圣陶的语文观

2023-12-23 0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必须抛弃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

1942年,叶圣陶在《国文杂志》发刊词中,对国文教学承袭旧式教育传统提出激烈批判:“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国文教学才有成绩。而达到正确认识的先决条件,就是抛弃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

传统语文教育有精华,也有糟粕。叶圣陶针对旧式语文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把语文异化为博取功名利禄的弊端,鲜明提出,语文教育的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观点,既反映出对语文学科本质的独到认识,又体现了对现代教育目的和价值的深切把握。

5.通过文字桥梁,把握意义情味

叶圣陶认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双向交流的过程,也是读者通过文字走近作者心灵的复杂心理过程。叶圣陶主张的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

(1)鉴赏:“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见(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文艺作品的鉴赏》)

(2)想象:“文章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我们鉴赏文字,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文艺作品的鉴赏》)

(3)语感:“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到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受作者的旨趣呢?”“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文艺作品的鉴赏》)

(4)涵咏:“陶渊明和刘柴桑诗有一句云‘良辰入奇怀’,这个‘入’字下得很突兀,但是仔细体会,却非‘入’字不可,你能换个什么字呢?‘良辰感奇怀’吧,太浅显太平常了;‘良辰动奇怀’吧,也不见得高明多少。而且,用‘感’字用‘动’字固然也说出了‘良辰’和‘奇怀’的关系,然而决不及用‘入’字来得圆融,来得深至。”(《良辰入奇怀》)

(5)揣摩:“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读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揣摩——读一文》)

(6)评论:“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作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虽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精读的指导——前言》)

(7)咏诵:“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6.作文立其诚

“诚”是叶圣陶一以贯之的做人准则。作文贵在“立诚”,也是叶圣陶重要的作文教学思想。1924年,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既然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会连带地要求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美好的;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1940年,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再次指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要我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这便是‘修辞立诚’的基础。……日常应用与立言大业都站在这个基础上,又怎能不在教学写作的时候着意训练呢?”

1980年,叶圣陶给南京市《作文选读》题词,仍然强调:“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我恳切希望小朋友记住这两点。”

叶圣陶的作文“立诚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忠恕”、“诚敬”的思想精华,更为注重从生活这一本原去汲取营养,增加阅历,磨练情思,去培植求真、立诚的根本,把写作和做人完美地统一起来。

7.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1919年,叶圣陶即提出“教材工具说”:“我常想我们做教师的,从良心的觉悟,也想叫学生做个正正当当的人。然而叫学生认识人生真价的工具——教科用物的制造,都是凭几位编辑先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随意杂凑的。这究竟是实用的工具吗?”1940年之后,叶圣陶在多种场合,阐述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本不是教学终点的观点,他认为:“文字的课本之外还有非文字的课本,非文字的课本罗列在我们周围,随时可以取来利用,利用得适当,比较利用文字的课本更为有效。”

叶圣陶的“教材例子说”强调,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与写作习惯的一个例子,一个工具,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教材为客,学生为主。

叶圣陶这一观点表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和对语文学习规律的充分尊重。

关注公众号180语文,yibalingyuwen分享更多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