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画大师盘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日本动画制作社三巨头是谁 世界动画大师盘点

世界动画大师盘点

2024-07-10 06: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友克洋是日本动画的代表,也是日本动画走向世界的先驱,漫画家。1983年作品《童梦》获第4届日本SF大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

满是书香气的大友克洋

             在日本动画导演三巨头中,大友克洋年纪最小,成名最早。他于1954年出生,小宫崎骏13岁,小押井守3岁。大友克洋以漫画家出道,1983年以《童梦》获第4届日本SF大赏。你可以将其类比为岩明均这样的青年漫画家——“青年漫画”指的是漫画类型,而不是年龄...1983年他开始接触动画制作,1986年他和川尻善昭合作动画短篇合集《迷宫物语》,这部合集具有试验色彩,内容晦涩。值得一提的是,川尻善昭执导的“一个赛车手在赛道上燃烧生命”的故事,后来稍作变形成为黑客帝国动画版中的短片《世界纪录》,川尻善昭正是《世界纪录》的编剧。******友克洋导演的剧场动画AKIRA在美国录像带市场引起轰动,成为最早享有国际声望的日本动画导演。而下一部进入国际市场的日本动画,得等到1995年《攻壳机动队》了。至2004年由于《蒸汽男孩》票房惨败淡出长篇动画领域,真正经其手导演的长篇剧场动画仅AKIRA和蒸汽男孩两部,其它多是与他人合作的短篇动画,以及编剧、监修作品。

           大友克洋对“毁灭”特别感兴趣。宫崎骏老爷子说:“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之上,人人都会说这是大友克洋。”这说的是AKIRA。在电影中,东京被毁灭了两次,世界大战是一次,AKIRA能量大暴走又是一次。其后,“毁灭”的灾难场景在其编剧、导演作品中屡见不鲜:《老人Z》中暴走的老人看护机器不断吸收组合,最后成为一个机械怪物;《大都会》中机器人女主角化身人间凶器;《蒸汽男孩》中蒸汽城最终毁灭。总之,电影结尾一定要“毁天灭地”一把,而描绘灾难场面使作画数量和分镜工作量大大提升,也导致制作成本高居不下。灾难的根源在哪里?在于科技的滥用。如果你觉得大友克洋的作品“说教”,即来源于此。这是其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大友克洋对于科技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他在动画中描述发达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其中不乏给人类的便利;另一方面,故事往往以科技的负面作用收尾。从这个角度看,大友克洋对科技的警惕性颇高,这是否隐含某种政治立场。

大友克洋的《童梦》大友克洋《蒸汽男孩》

与宫崎骏钟情“坚强女性”、押井守青睐无政府主义英雄类似,大友克洋喜爱刻画...中年大叔...在其编剧/导演作品经常出现大叔角色,他们具有共同特点:志存高远,不屑与芸芸众生为伍;性格强硬,拥有实权;身边常跟着一个变态科学家,甚至自己就是变态科学家(《蒸汽男孩》);自身野心往往成为灾难原因。归根结底,“大叔”才是大友克洋作品中的关键人物,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不作不死”。

            如果有一条坐标轴,将动画三巨头一字排列,那么宫崎骏和押井守位于坐标最两端,这两人的差别太大了,几乎不可能调和,因此八十年代两人试图合作的尝试皆以失败告终。相反,大友克洋更适合与宫崎骏的合作,这两人相似之处颇多。首先,他们都是以画面叙事的导演,这点迥异于“不会画画”剑走偏锋的押井守。其次,宫崎骏画过绘本《风之谷》,反响甚佳,获得过两次日本星云奖。我曾暗自揣测:若不是宫崎骏太热爱动画以至分身乏术,他在漫画领域也会有大成就。最重要的是,两人的作品有相似的故事结构,都爱描述凡人英雄:天降大任于主角,为了化解危机东奔西跑,性格积极主动、不惧艰险。换言之,他们的作品都带有“冒险”要素。

日本动画三巨头:宫崎骏     押井守    大友克洋

不过,大友克洋与押井守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积极尝试最新的制作技术,很早就在动画中使用电脑CG。宫崎骏对电脑技术一直采排斥态度,在《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采用CG后,《悬崖上的金鱼姬》又倒回全手绘制作。押井守早在八十年代即尝试CG的使用,到《机动警察 剧场版2》几乎每个画面都经过电脑处理,宫崎骏在看过作品后笑称“以后不在画面上和押井守竞争了”。大友克洋对画面也精益求精,在执导“回忆三部曲”的《大炮之街》时,为了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制作组特地使用了长达120米的拍摄台。《蒸汽男孩》大量采用CG制作,虽然风评不佳,批评者也承认,在画面上《蒸汽男孩》无可挑剔。

曾有评论开玩笑,说大友克洋本质上是灾难片导演。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动画,仅为最后半个小时“毁天灭地”作铺垫。大友克洋对于刻画灾难场面有非同寻常的兴趣——当然,我不怀疑宫崎骏老爷子也有这个能力,一旦他有机会“花大钱”,拍起大场面也得心应手,只是他的兴趣更多在于“追逐”(尤其是空中追逐)和“奔跑”——没有哪个日本动画导演如此热衷拍摄“毁灭”场面,这也体现了大友克洋的长处:镜头多而不乱,剪辑简洁凌厉,从整体到局部,从景物到人物,从大全景到大特写,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将毁灭场面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当年我看AKIRA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这是1988年的片子啊!那时CG运用还没遍地都是啊!你看这崩塌的建筑碎片!这机械细节!都是人工一笔一画画出来的!!我几乎可以想象大友克洋画分镜脚本画到欲罢不能的兴奋状,以及原画动画美术上色等作画人员面对海量工作任务哭爹喊娘的惨状。同样,在叙事能力上大友克洋有诸多缺陷,尤其是时间达到两个小时、情节复杂线索繁多的长篇动画——听起来颇为讽刺,一个热爱大制作的动画导演,偏偏拍不好大制作动画。这是他和宫崎骏的差距所在。

大友克洋分镜手稿大友克洋分镜手稿

                 《大都会》,大友克洋担任该片脚本。这部动画的原作是手塚治虫,灵感来自德国默片时代巨作《大都会》。在该片中,富人阶级、贫民阶级和机器人三方互相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仇视机械,富人和贫民互相敌视。主角作为一名外来者和旁观者,目睹了大都会的矛盾爆发,并在片末见证了机器人女主角(不可免俗的,这里涉及人类与机器人之恋)化身欲灭绝人类的机械杀手。按理说这样的大格局剧情,很容易往惊心动魄的史诗路线上整,并对观众造成内心震撼。但实际效果却很沉闷,完全没有表现出尖锐对立感。纵然结尾依然是大友克洋拿手的“毁灭大场面”,但在前面缺乏铺垫和情绪累积的情况下,观众只是想:“哦,女主角爆发了。哦,她死了。剧终。”作个比较,《风之谷》涉及四方势力——三股人类势力,一股自然势力,四者之间互为对立——每一对矛盾都尖锐对立,时时让观众揪心。

《蒸汽男孩》。故事背景为蒸汽朋克时代,一个热血少年偶然间获得一件超越时代科技水平的蒸汽球,由此卷入一场大冒险——哎?等一下,这不和《天空之城》的故事结构一样吗?的确一样——如果《蒸汽男孩》的质量能达到《天空之城》的水平,就不会赔那么多钱了...影片中有一大半时间,男主角游离于主线剧情之外,而大人们为了扯淡的、在观众看来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打得不亦乐乎。他的外公和父亲为了同样扯淡的、在观众看来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斗得你死我活,然后突然之间,他们并肩合作了。在全片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苍白单薄,行为动机不可考,他们一会要这样,一会要那样,同时作死冲动一个赛过一个。而我们的主角,心智年龄只有5岁,被一群心智年龄10岁的大人们耍得团团转。全片中,他几乎没有自发行为,别人告诉他:“快逃!”他跑了;“跟着我干吧!”他对着蒸汽城流口水;“把蒸汽球给我。”他交出了蒸汽球;“毁掉蒸汽城!”他擦掉口水干活...脑子不灵光,光性格热血有蛋用啊!!故事都说不好,光画面漂亮场面宏大碎片渣子溅得满地都是又有蛋用啊!!拍成这样水平快赶上《无极》了怎么能不亏钱呢导演你说!!

相反,如果情节相对简单,格局较小,比如由他担任脚本的《老人Z》(这部动画是今敏的入行作),故事就讲得不错。这部动画没有零散支线,一本道到底,节奏感和故事结构拿捏得当。末日电影AKIRA并非完美无瑕:片中阿龙和阿婷是何关系,利用他们的政客目的何在,为何那么快就被上校碾压,乃至包括AKIRA的真面目,这些支线皆一笔带过。好在主线剧情——即男主角阻止好友能量暴走的过程——既完整又惊心动魄。再加上他拿手的“毁灭”主题和灾难场面,AKIRA依然是部好电影。

               大友克洋说到底,他是属于小部分人的,在我的眼里有些电影导演可以被称作商人,有些可以被称作艺术家,大友克洋就是第二种,艺术家的作品特点就是,全力的做到一个极致而其他地方会有很大的漏洞,也就是所谓的风格化。大友克洋就是这样的导演,你看他的很多故事其实都能用一个套路去讲一遍,主角是一个有一点点小能力的废柴路人,突然莫名的卷入一起巨大的利益漩涡,主角在其中挣扎,并结实了伙伴,最后场面失控,某个能力者/生物/能量  大暴走,主角在自保和拯救人类中最后选择后者,平息了混乱。  这个故事被包装上  蒸汽朋克。塞伯朋克。超自然力量的皮被拍了多遍。最后毁在了蒸汽男孩,说真的我最喜欢的大友克洋的作品就是这一部,而最被大家诟病的也是导致了大友克洋失败也是这一部。

              至此,日本动画导演中最具国际声望的几名导演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和今敏,我都写了一遍。在此做一个小结。有一道问题为什么很多日本 80-90 年代动画监督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再难以拍出成功的商业作品?,知友孟德尔回答:时代改变了。在卖萌横行的现在,老一辈甚至中生代动画导演无所适从。我印象中,2006-2008年是日本动画的转折期,由此开始,“萌系”动画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严肃主题的动画失去了市场,原因可能是宫崎骏说的“现在的年轻人丧失了危机意识”。偏爱严肃主题、叙事能力有缺陷或者不走寻常路的大友克洋和押井守,在21世纪就不受年轻人待见。

             如今,日本动画行业面临市场的局限性——好莱坞动画可以打入世界市场,日本动画缺乏这样的市场渠道。市场限制了成本投入。我不是说钱花得越多质量更好,但这两者间的确有相关性。如今日本动画导演面临的问题比早年前辈更复杂,不光是“能力”可以解决。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