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来喜先生《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郭来喜先生《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郭来喜先生《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2024-06-10 05: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区域开发

中国旅游地理学是以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的研究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1979年-1989年,中国旅游地理学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委托的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任务,从文献综述中区域开发的文章占71.2%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理系完成的任务最多。郭来喜等人(1984)完成的“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是最有影响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五年间在一片荒凉的海滩上建立起1.2万张床位的旅游设施,年接待游客达到150万人次。

此外,郭来喜[郭来喜等:旅游地理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印,1982.](1983)完成的“保护长城,研究长城”,杨冠雄等人(1986)完成的“厦门旅游总体规划”,梁润成等人(1986)完成的“河北省沫水县野山坡风景区旅游资源考察”’,郭康等人(1985)完成的“秦皇岛市老岭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研究”,卢村禾等(1986)完成的“皖南旅游区的建设研究”,郭溥海等人(1986)完成的“陕西柞水岩溶旅游资源调查”,孙文昌等人(1586)完成的“长白山区旅游总体规划”,陈传康等人(1986)完成的“陆丰县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结构研究”,宋力夫等(1987-1988)完成的“黄土高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新疆旅游发展战略研究”,钱今昔等人(1987)完成的“皖南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业规划”,杨冠雄等人(1987)完成的“十丈洞瀑布开发论证”,陈传康等人(1087)完成的“丹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规划”,于英士等人(1987)完成的“北京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也很有影响。

(三)理论和方法进展

1.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

郭来喜(1982,1984,1985)逐步比较系统地研究、总结、介绍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楚义芳等(1987)就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空间组织以及旅游流等地理研究问题作了理论和方法探讨。张亚林(1988)对旅游地域系统以及构成旅游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地域结构作了理论探讨。关发兰(1989)就旅游的客体、主体和介体运用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

2.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评价和单因子评价。经验评价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比较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单因子评价是评价者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因子。

谢凝高(1981)探讨了风景资源评价中风景美评价问题。尹以明(1984)探讨了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评价旅游资源的方法。陈传康(1985)从地貌的角度进行了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俞孔坚(1987)综述了风景评价的认知学模型。杨冠雄(1987)提出了旅游资源的三重吸引向性(海外向性、全国向性、本地向性)和引力场的概念,并以京津地区为例进行了研究。第二阶段是从经济评价和单因子评价转向建立评价数学模型、考虑多因子的定量评价。保继刚(1986)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权重,并以此为依据对北京市的部分旅游资源作了评价。

杨汉奎(1987)采用模糊数学概念,给评价指标打分,并以贵州为例进行案例研究。路紫(1988)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评价问题。邢道隆等(1987)对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一个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张亚林(1988)应用特尔菲法征询评分加权法,以桂林为个例进行了旅游地域环境美总体评价的研究。楚义芳(1989)在博士论文中对旅游地评价作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由“多个模型构成的我国观赏型旅游地评价的模型系统”。张凌云(1986)翻译介绍了费拉里奥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3.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赵红红(1983)率先研究旅游环境容量,作者以苏州为个案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苏州每日合理旅游环境容量为9055人,全年为3 309,016人的结论。刘振礼等(1985)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研究,作者认为最佳旅游规模由旅游吸引力、旅游场所最佳容量、综合接待规模、旅游的经济饱和、旅游的社会饱和等五个方面确定,并提出了前三项的计算方法。

保继刚(1987)发表了研究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的结果,全天适宜游人总量42087人,同时在园中游览的以14174人为合适,并给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定义: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人容量。宋力夫等(1985)从历史尺度探讨了京津渤地区旅游环境演变及其防治对策。周延亭(1986, 1987)从旅游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要加强旅游环境理论的研究,并指出了其基本研究内容。楚义芳(1989)对旅游容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将旅游容量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基本容量包括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的生态容量、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和旅游的地域社会容量,并给出了旅游容量量测的公式。

4.旅游气候

刘继韩等(1985)通过比较承德与北京之间区域气候及宫殿区和园林区气候的对北以及山庄内外小气候的差异分析,揭示了承德“避暑山庄”的气候效应。刘继韩(1989)综述了国外学者在研究旅游气候时使用的生理气候指标,并利用这些方法和指标研究了秦皇岛的旅游气候。孙仲明(1987)研究了中国的气候特征与旅游活动规律的关系,并将中国划分为十大气候旅游区。

5.旅游者行为研究

保继刚(1987)以北京市为例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旅游决策、旅游地等级序列对游客的影响、旅游者对旅游地类型的偏好等,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陈建昌等(1988)应用假设检验法研究了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以及其实践意义,揭示出决策行为主要由感知行为和最大效益原则决定,论述了大、中、小尺度各种不同的空间行为特征,不同的空间行为特征反过来指导旅游资源开发。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者重视了旅游资源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旅游者的研究,保继刚、陈建昌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旅游地理理论的完善。陈建昌等(1988)的旅游者行为研究成果是中国十年来旅游地理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6.引力模型的应用

保继刚(1986)首次将引力模型运用于北京市国内游客的预测,作者选取距离、经济发展程度、文化教育水平三个因素的指标,建立了预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到北京游客量的数量模型。张凌云(1985)综述了国外学者在旅游地引力模型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展望了发展趋势。韩德宗(1987)翻译介绍了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

7.旅游业区位论

张凌云(1985)研究了旅游业的区位问题,作者将旅游业布局分为三种类型:1.资源型,门槛范围大,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大,距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客源市场较远,困难多,潜力大;2.客源型,门槛范围小,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小,靠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客源充足,资源潜力不足,需开发新的旅游资源;3.混合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陈吉环(1987)探讨了中心地方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大西南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王家骏(1988)在度假村区位研究中,得出了与张凌云相似的结论。

8.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方法

北京市组织的《北京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1985-1986)是决策部门为制定长远规划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该课题有数百人参加,聘请郭来喜、杨冠雄、陈传康为顾问,对北京及毗邻地区旅游资源丰度、功能、战略地位、旅游业现状与问题、开发前景与重点、十大旅游系列建设和地域结构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并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受到国务院的好评。

陈传康(1986)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主要是以风景资源结构为基础,考虑接待服务设施的现有和发展条件,去确定其旅游行为层次结构进而拟定相应的战略对策。杨冠雄(1987)从旅游资源地理基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结构、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的理论问题。保继刚等(1988)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可以这样考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认真研究一个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从而拟定这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

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经济背景好坏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选择典型案例研究了四种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王家骏(1987-1988)应用层次分析法等数量方法,探讨了旅游地开发次序的确定,并以我国六处拟开发海滨旅游地和我国湖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周曼殊等(1987)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讨了旅游业系统及组织问题。郭干慈等(1987)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模型、零一规划模型多种方法对陕西省旅游事业进行了系统分析。王家骏(1987, 1988)、周曼殊等(1987)和郭干慈等(1987)的工作在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9.旅游区划

郭来喜(1985)研究了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后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将全国划分为9大旅游带、29个旅游省、119个基本旅游区。9大旅游带为: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含3省8区);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含3省13区);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含4省22区);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含4省24区);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含4省23区);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带(含3省16区);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含4省15区);岭南文化南亚热带——热带风光旅游带(含2省16区);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含2省6区),并提出将港澳台合划为中西文化海岛风貌旅游带。

周进步(1985)提出了一个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将中国分为9个旅游区:中央旅游区(中原古址旅游区)、东部沿海旅游区、川汉旅游区、北疆塞外旅游区、华南热带景观旅游区、西南岩溶地貌旅游区、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东北旅游区、青藏高原旅游区。

翟辅东(1988)以湖南省为例探讨了风景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并将湖南划分为4个风景资源区。刘振礼等(1987)将中国划分为11个旅游区。

阎守邕等(1989)比较全面地探讨了旅游资源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在800个旅游资源实体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据此将中国划分为8个一级旅游资源区和41个二级旅游资源区,8个一级旅游资源区是:东北温带湿润景观旅游资源区(含4个二级区),黄河中下游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区(含9个二级区);长江流域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区(含8个二级区);华南热带亚热带景观旅游资源区(含4个二级区);云贵高原奇山异水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区(含4个二级区);塞外草原荒漠旅游资源区(含2个二级区);西北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区(含3个二级区);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旅游资源区(含7个二级区)。

(四)旅游地理教育和人才培养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始于八十年代初,北京旅游学院、北京大学、杭州大学、上海旅游专科学校等大专院校率先开设旅游地理课题或讲座。随后,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三十多个大专院校在地理系及全校相继开设旅游地理课。

较高层次的旅游地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北京大学起步最早,始于1982年。博士研究生培养始于1986年。1984年完成第一篇旅游地理硕士论文,1989年完成第一篇博士论文。至1989年,中国共培养了17名旅游地理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这些硕士,博士论文在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理论和方法的探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保继刚等(1989)撰文评价了1986年前完成的7篇学士论文、17篇硕士论文和1篇博士论文。

从这些研究生论文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1)研究生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其论文要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创新,不能做低层次的重复劳动,即一种方法换个区域做个课题充做研究生论文;2)研究生论文应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可偏废。3)应借鉴与吸收西方现代地理思想和理论。为了与国际同行更好地交流,在概念的创造等方面应与国际通行的一致;4)新一代旅游地理工作者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从各种学科来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其中,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尤为重要;5)仅仅从经验总结的角度归纳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理论总结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因此,新一代旅游地理工作者应把科学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来学,以此来指导理论总结。

(五)教材和著作

1981年以来具有一定水平的旅游地理文集教材、专著不断问世。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1981),《旅游地理文集》(郭来喜等,1982)是中国最早面世的两部旅游地理文集。这两部文集,特别是后者,是中国旅游地理学起步阶段的重要成果,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一部系统旅游地理教材是郭来喜等(1981)在北京旅游学院(筹)授课时所编著的50余万字的《中国旅游地理》,以后各有关院校也相应编印了旅游地理教材。

1985年和1986年出版了两本同名的《中国旅游地理》(周进步,1985;戴松年,1986)。

1987年和1988年,出版了三本有关旅游地理学的教材,《旅游地理》(刘振礼等编著,1987),《旅游地理学》(雷明德主编,1988),《现代旅游地理学》(卢云婷著,1988),《人文地理学概论》(张文奎编著,1987)也专辟一章介绍旅游地理学。

其它还大量出版了区域旅游地理学以及介绍某一专题旅游资源的读物。

展望

中国旅游地理学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深入发展的因素,集中表现在:1)大量的应用研究停留在简单的、单一的、低水平的资源导向式发展战略水平上,重复工作较多,从供求关系、区域经济观点进行的高水平、综合性的研究成果较少;2)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薄弱。

用库恩的科学哲学“范式”理论来考察现阶段中国的旅游地理学,我们仍处于“前范式”的阶段。在这种阶段的状态下,旅游地理学家之间在研究中所常涉及的主要定义、方法等很少能有一致的看法。但一门科学要走向成熟,必须走向“范式”,也就是需要两个条件:1)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引过来,使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2)这种成就又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下述内容的研究:

1.应用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要提高层次,不仅从资源的供给方进行研究,更要从旅游市场的需求方考虑问题

从区域经济、从建立全国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因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2.加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从构成旅游、地域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旅游客体子系统(即旅游资源),旅游主体子系统(即游客),旅游载体子系统(即交通及接待服务设施等)出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前二个子系统的研究,近期可着重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的规范研究,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2)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3)个体旅游者行为的研究;4)群体市场的研究;5)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6)旅游地图的编制技术研究;7)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方法的研究要完成四个连续的层次。包括描述研究、解释研究、预测研究和规范研究。描述研究是第一个层次,解释研究是第二个层次,解释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发展预测模型,即研究者解释了事物的来龙去脉之后,要预测事物的未来情形,这就是研究的第三层次——预测研究;第四个层次是规范研究,对地理学家来说它具有长久的魅力,这是寻求事物应该是怎么样,用以指导决策的一种研究。我们上述指出的研究内容要达到这四个层次才趋于完善,所以这一部分的研究旅游地理学家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

3.走向更广泛的旅游研究

旅游地理工作者应当拓展研究领域,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方面已有一些旅游地理工作者开了头,如邢道隆(1986)通过游客抽样所作的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分析、楚义芳(1986)所作的台湾旅游经济的定量推算研究。

郭来喜(1986)提出了历史、文化、旅游向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问题。陈传康(1987)开展了宗教旅游及其政策研究。邓次嘉(1987)进行了对旅游经济的系统评价。张凌云(1989)从经济学概念入手所介绍的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旅游资源使用税的探讨。严一苹(1889)所作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探讨等。此外,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文化的影响等问题,旅游地理工作者都应该拓展研究。这方面,国外地理学家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马西森和沃尔在《旅游业:经济、自然、社会影响》一书中,从多角度、各层次、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旅游业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4.引进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七十年代之后,陆续问世了一批有影响的旅游地理著作:如浅香幸雄(日本),《观光地理学》,1974年;I.M.马特勒(美国),《国际旅游地理》,1976年;H.罗宾逊(英国),《旅游地理学》,1976年;科特梁罗夫(苏联),《休憩与旅游地理》,1975年;阿姆布洛西奇(南斯拉夫),《旅游地理学》,1979年;史密斯(加拿大),《游憩地理学》,1983年。

上述六本著作中,黄国英(1984)摘译出版了马特勒著《国际旅游地理》,张克东(1981)、楚义芳(1986)、保继刚(1987)分别翻译发表了罗宾逊《旅游地理学》的第十章、导言、第五章。代表八十年代国际旅游地理学水平的当推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本书以理论和方法为主线系统地总结了本世纪来数百名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工作,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华东师大地理系吴必虎等已将该书译出,现正翘首以待有哪家出版社能慧眼识珠,早日面世。

翻译、介绍、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可以使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少走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毕竟会看得远一些。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国内外旅游市场吸引力强,旅游地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大量的工作等待旅游地理研究者去研究。国家旅游局正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牵头制定方案,以便从1990年起开展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

这是一项能发挥旅游地理工作者所长的综合性工作,应抓住机遇,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地域系统作出贡献,并从中总结理论和方法,提高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水平,进而完善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来喜:旅游地理学,刊于《人文地理学概说》(李旭旦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

[2] 郭来喜等: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 (1),1985.

[3] 郭来喜:保护长城,研究长城,全国第二次长城保护工作会议论文,1983.

[4] 郭康:秦皇岛市老岭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 (2),1985.

[5] 卢村禾:关于建设皖南旅游区的几个问题,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2).1986.

[6] 于英士等:建设我国国际旅游中心.旅游学刊,1(2),1986.

[7] 陈传康等:陆丰县的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结构,热带地理,6(3),1986.

[8] 梁润成等:河北省徕县野山坡风景区旅游资源考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1),1986。

[9] 楚义芳等:关于旅游地理的几个问题,经济地理,7 (2),1987.

[10] 张亚材:桂林旅游地域系统建设研究,〔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88.

[11] 关发兰: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模式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89.

[12] 谢凝高:关于风景美的探讨, 建筑学报,1981年2期.

[13] 尹以明:旅游资源评价——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北京大学地理系硕士论文,1989.

[14] 陈传康:风景地貌和地貌构景——地貌的旅游评价研究,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1期。

[15] 俞孔坚:风景评价的认知学模型,地理新论,2 (2),1987.

[16] 杨冠雄:关于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的探讨,旅游学刊,2(2).1987.

[17]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干旱区地理,11(8),1988.

[18] 邢道隆等: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旅游学刊,2 (3),1987.

[19] 杨汉奎:论风景资源的模糊评价——以贵州省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1),1987.

[20] 路紫:论旅游地内旅游资源的Fuzzy徐合评判,青年地理学家,4 (1).1988.

[21] 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1989.

[22] 张凌云等译:旅游资源评价—一种实用的方法论,旅游论坛,1 (3),1986.

[23] 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探讨,城市规划,1983年5期.

[24] 刘振礼练:特定区域旅游规模的研究,旅游论丛,1985年2期.

[25]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7(2),1987.

[26] 周延亨:略论我国的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论坛,1(1),1986.

[27] 宋力夫等:《京津渤地区旅游环境演变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2),No.3.1985.

[28] 周延亭: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理论的研究,旅游学刊,1987.

[29] 刘继韩等:“承德避暑山庄”的气候效应,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3).1985.

[30] 刘继韩:秦皇岛市旅游生理气候评价,地理学与国土研究.5(1),1989.

[31] 孙仲明: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旅游活动规律,旅游研究,1987年第2期.

[32] 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社会科学家(桂林),1987年6期。

[33] 陈建昌等: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地理研究.7(3),1988.

[34] 保继刚:北京市国内游客预测模式,青年地理学家,2(4),1986.

[35] 张凌云:旅游地引力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地理研究.8 (1),1989.

[36] 韩德宗译: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预测(合肥),1986年6期.

[37] 张凌云:旅游业区位问题初探,旅游论丛,1985年2期。

[38] 王家骏:度假村区位探讨.旅游学刊.3(1),1988.

[39] 陈传康:区城旅游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旅游论坛,1 (1),1986.

[40] 保继刚等: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初探,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5期,1988.

[41] 王家骏:论风景资源开发次序的确定——以我国六处拟开发海滨旅游区为例,社会科学家,1982年第6期。

[42] 王家骏:我国旅游湖泊开发的宏观决策,地理学国土研究,4(1), 1988.

[43] 周曼殊等:旅游业系统自组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哈尔滨),4期,1987年.

[44] 郭千慈等:陕西省旅游事业的系统分析研究,旅游论丛, 1(1),1986.

[45] 周进步:中国旅游地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46] 郭来喜: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旅游区划研究.中美人文地理研讨会文集(中英文版),科学出版社,1988.

[47] 翟辅东:试论风景区划——以湖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1),1987.

[48] 阎守邕等: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初步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 2),1989.

[49] 雷明德主编:旅游地理学,P.194-219,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50] 刘振礼主编:旅游地理,P.195-204,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51] 保继刚等:七篇旅游地理硕士论文评介,旅游学刊,4(1), 1989.

[52] 郭来喜等:中国旅游地理,北京旅游学院印,1981.

[53] 戴松年等:中国旅游地理,测绘出版社,1986.

[54] 卢云亭著:现代旅游地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55] 张文本编著:人文地理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6] 邢道隆:北京市国内旅游市场分析,旅游论坛,1(1),1986.

[57] 楚义芳:旅游开发对台湾经济影响的定量推算,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 1986年第3期.

[58] 郭来喜:历史·文化·旅游——关于洛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洛阳社联,1986第1期。

[59] 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Vo1.5, NO.I, 1989.

[60] 张凌云:旅游资源使用税理论初探,中国旅游报,1989年6月29日三版。

[61] 严一苹: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一一以大连旅游为例,.〔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地理系,1989.

[62] I.M.马特勒:国际旅游地理,黄国英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63] Alister Mathieson and Ceoffrey wall,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longman, 1984.

[64] H.Robinson, A Geography of Tourism, Macdoald and Evens, 1976.

[65] Stephen L.J.Smith, Recreation Geography, Longman, 1980.

[66] I.M. Matley,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Washington, 1976.

[67] Jelena Ambrozie, Toristicka Geograeja, Beograd, 1979.

[68]

[69]Jelena Ambrozie, Tovisticka Geograeja. Beograd, 1979.

REVIEW ON CHINESE TOURIST GEOGRAPHY AND ITS PROSPECT

Abstract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records of simple tourist geography could be seen in poetry, prose, travel notes and monographs. But systematic scientific study on tourist geography did not start until the end of 1979, with Wu Chuanjun, Guo Laixi, Chen Chuangkang and Yang Guanziong pioneers. For the ten years Passed, Chinese researchers on tourist geography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for regional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a great deal has been achieved on theorical and methodical discussion, qualified personnel training, textbook and works writing.

1.Literature Ten main geographical magazines and one tourism magazine are chosen for statistical figures. They published 101 papers on tourist geography from 1982 to 1989, among which 71.29% were on regional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18.81% were on therorical and methodical discussion, the others were some summaries and translations.

2. Theory and methods There has been progress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ourist geography,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ourist resources, the measurement for tourist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e research method for recreation climate study, the theory on tourism, the theory and methods for regional tourist development and tourist regional planning.

3. Qualified personne training The traininig of M.S. graduates on tourist geography began in 1982 in China, while that of Ph.D graduates began in 1986. The first M.S.thesis on tourism was finished in 1984, while the first Ph.D thesis was completed in 1989. Until 1989, China has trailed 17 M.S. grduates and 1 Ph.D grduate on torist geography. They graduated from either Peking Uniuresity,or Nan Kai University or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 .Textbooks and monographs Till 1988,a set of books on tourist geography have been published, which includes《Tourist Geography of China》(two different editions),《Tourist Geography》(two different editions), and《Modern Tourist Geography》 etc. There have also been a lot of thesis and readings on regional tourist geography and introductions to tourist resources.

At present, China’s tourist geography to use a term proposed by Kuhn, is still in a “pre-paradigm” state, the following aspects ought to be emphasized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 the ability of applied research, b. resreach on theory and methods, c. more extensive reseach on tourist, 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oulleauges’ research results.

China is rich in tourist resources. With its extensive tourist market, tourist geography reseach in China surely has a bright future.

#

永远缅怀郭来喜恩师

郭来喜先生旅游学术成就纵览

“薪火相传”郭来喜先生数字纪念馆正式上线

经典 | 40年前,郭来喜先生《旅游规划问题初探》

郭来喜先生《从旅游地理学看现代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郭来喜先生《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十个矛盾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

薪火相传!纪念郭来喜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学术资料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