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助推节能减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我县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新能源助推节能减排

新能源助推节能减排

2024-07-10 1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1年4月18日,羊八井地热田一处地热井井喷。羊八井地热发电厂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于1977年建厂,至今已发电25亿千瓦时,2010年发电1.4亿千瓦时。《2011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全球资源紧缺危险列为世界目前所面临的三大危险之一。

    怎样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应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如何面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资源短缺日益尖锐的矛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开发可再生能源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成了2011年的关键词,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积极选择。

    在我国,新能源已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能源局在2011年12月15日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中国将建立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

    在全球范围,美欧等发达国家也在不断推动新能源的发展。美国政府以绿色科技产业为推动力的“赢在未来”经济战略,囊括了电动汽车、高能电池、风能、太阳能和生化能源的发展战略;欧洲“2020战略”提出将在未来10年着重发展“低碳经济”,在2014年之前建成欧洲单一能源市场,力争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20%。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预测,20年后,可再生能源(包括大水电)提供的能源占全球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12.6%提高到15.7%。

    发展新能源是应对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化石能源所带来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只有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以更加绿色的方式推动全球经济复兴中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中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前景广阔,任重道远。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2011年5月23日,江苏连云港市首批14个节能环保太阳能公交候车亭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每个候车亭安装的太阳能单晶硅蓄电板,足够为候车亭LED显示器和广告牌提供充足电能。这是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大道的一个太阳能公交候车亭。新华社发(耿玉和 摄)

    2011年8月11日,2011北京国际创意礼品及工艺品(秋季)展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幕。本次展会以“创意礼品,低碳生活”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700多家参展商参展,展品涉及创意礼品、文化衍生品、工艺礼品等。这是工作人员在布置低碳太阳能钟表及收音机。新华社发(赵冰 摄)

    2011年9月22日,北京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38号四合院的节水项目正式交付使用。该项目为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在北京老四合院进行的综合节水改造项目。在古老的四合院里,雨水收集桶将屋檐上的雨水存储下来,太阳能滴灌装置用来灌溉院内的植物,地面上的渗水砖让雨水不折不扣地渗入地下。这是清华大学“绿之队”成员在太阳能驱动的节水滴灌系统前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2011年8月2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一汽集团新能源轿车下线暨首批新能源轿车投放仪式举行。此次下线的新能源轿车,是一汽集团从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的奔腾(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奔腾(EV)纯电动轿车,两款车的各项性能和技术指标都已达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先水平。这是技术人员在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宗巍 摄

    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连续自动生产设备,从1吨“地沟油”中提炼出980公斤的清洁液体燃料——生物柴油。这是厦门卓越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一位技术工人正在提炼生产设备前操作(2011年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来建强 摄

    2011年9月20日,两名工人在金塔县红柳洼光电产业园巡查设备。近年来,甘肃酒泉市金塔县把建设太阳光伏发电作为开发这一块戈壁滩的主要手段。目前,红柳洼已经建成23兆瓦光伏发电场,另有108兆瓦的光伏发电场已经开工建设,亘古不变的荒漠戈壁变成了“大漠光电城”。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摄

    2011年5月13日,山西省应县晶都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单晶硅棒。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应县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单晶硅等新型项目,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目前,应县首个绿色光伏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将逐步成为应县的新兴支柱产业。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山东省德州市通过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和“千村浴室”工程,推动太阳能在能源、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截至九月中旬,德州市区新建建筑太阳能一体化应用达95%,全市城镇住宅小区达50%。这是2011年9月12日拍摄的利用光伏发电和LED亮化的“太阳能鸟巢”——德州市太阳谷微排酒店夜景。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11年10月29日,在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瓜州县中电国际公司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矗立在朝阳中。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酒泉市素有“世界风库”的称号,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0年底实现装机容量550.45万千瓦,风电发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 ,到2020年装机规模预计可达到2000万千瓦,接近三峡电站的发电量。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2011年7月23日拍摄的保圣那集团大楼外墙。日本保圣那集团大楼位于日本东京,室内外种植了大量植物,用来调节大楼内的室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造就绿色办公环境。大楼外墙种植了1528平方米的绿色植物,形成了都市里难得一见的“绿色窗帘”。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1年3月2日,一辆奔驰电动汽车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81届日内瓦国际车展媒体预展上充电。不断攀高的油价和人们日趋强烈的环保意识,让节能、环保低排放的新能源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车展的亮点。各大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推出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新华社/路透

    2011年6月4日在美国加州拉斐特陈浩林家拍摄的屋里的天光透光照明设备。曾经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光电纳米半导体技术中心执行总监的陈浩林博士是一位新能源技术研究者,他家中有三套太阳能利用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新华社发(吴凯翔摄)

    2011年10月24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行的首届越南太阳能车大赛上,选手们驾驶自制的太阳能车参赛。新华社发(世英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