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问题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疆各民族人口结构分析 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问题研究

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问题研究

2024-05-27 1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疆自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在汉族人口中和80年代末在少数民族中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区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少出生370多万人,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政策生育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明显转变,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渐趋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人口基础。但另一方面,由于受人口发展惯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仍将面临着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尖锐。 因此,本课题采取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专门开展了问卷调查,对新疆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探索规律,以期对未来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一、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人口发展 (一)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新疆实行计划生育经历了在汉族人口中宣传、实行和在少数民族中宣传直至全面推行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时6年时间,在汉族人口较为集中地区宣传计划生育直至在汉族人口中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75年11月,以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补充通知》为标志,在汉族人口聚居较为集中地区宣传和开展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是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奎屯、石河子、伊宁、哈密市和地、州所属国营农场。1981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新政办【1981】32号文),开始在汉族人口中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工作。 第二阶段历时5年时间,从在少数民族中宣传计划生育到政策制定和逐步实行计划生育工作。1983年9月自治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第九条“在少数民族中不提倡计划生育”修改为“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为在少数民族中实行计划生育工作做了积极的准备。1985年3月,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汇报》(新党发【1985】13号文),初步规定了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并进一步完善了汉族计划生育政策。1988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暂行规定》(新政办【1988】56号文)。《暂行规定》自1988年5月1日起施行,少数民族由此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92年7月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28号令),将《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新政办【1981】32号文)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暂行规定》(新政办【1988】56号文)合并,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了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至此,新疆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 2002年11月28日经自治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是贯彻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实施性法规,是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细化和补充。《条例》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而且对缓解交通、居住、教育、就医、就业等方面社会的压力,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民族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新疆人口发展情况 新疆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政策生育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明显转变,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渐趋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1、人口控制成效显著,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明显转变 1949年之前,新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起伏的、缓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直到1949年,人口规模仅为433.34万人。解放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进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在1949~1975年的26年间,除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下降到30‰以下外,其余年份均超过30‰,个别年份甚至超过40‰。自70年代中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妇女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人口出生率由1975年的33.1‰下降到2006年的15.97‰,下降了17.1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由1975年的24.36‰下降到2006年的10.94‰,下降了13.42个千分点;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14下降到现在的2.2左右,已降至政策生育水平以下。据测算,自开展计划生育工作30多年来,全区累计少生370多万人。新疆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转变。 2、人口质量显著改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从人口身体素质来看,1949年以前,新疆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都非常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文化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巨大投资,人民群众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人口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006年,全区拥有医院、卫生院1560个,医生42775人,病床数80090张,分别比1949年的48个、82人、696张增长了31.5倍、520.6倍、114.1倍。2006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0.76个、医生20.87人、病床39.1张。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82‰下降到2006年的5.03‰。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420~600‰下降到现在的29.76‰,孕产妇死亡率由1949年的1500/10万人下降到现在的123.7/10万人。住院分娩率达到62.0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到30岁提高到2000年的67.41岁,比1949年增加了37岁。 从人口文化素质来看,新中国成立前,新疆人口文化素质是全国最低的省区之一,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小学一年级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50多年来,新疆文化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无论是各类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人数都有了成倍的增加,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发生了质的飞跃,文盲、半文盲大幅减少。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分别由1982年的33.57%、1990年的19.52%下降到2000年7.72 %。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到2000年已上升到7.73年(相当于初中一、二年级水平)。“五普”资料显示,新疆每十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人口5127人,高中及中专人口12178人,初中人口27552人,小学人口37909人。文盲人口有103.68万,文盲率为5.62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大专以上人口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2005年,全区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59.70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 253.61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634.49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645.30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 65.05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8.82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 125.90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 54.48万人。 3、人口年龄结构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劳动力资源供给丰富 国际上通常把人口年龄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其衡量的标准是:少年儿童系数、老年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数(见表1)。 表1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判别标准        单位:%     类     型 指   标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系数 >40 30-40 <30 60+人口比 <5 5-10 >10 65+人口比 <4 4-7 >7 老少比 <15 15-30 >30 年龄中位数(岁) 20以下 20-30 30以上   从“五普”资料来看, 2000年新疆少年儿童系数为27.27%,与“四普”相比,下降了5.78个百分点;老年系数为7.84%,较“四普”上升1.61个百分点;老少比由“四普”的18.85%上升到28. 7%,提高了9.92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四普”为21.95岁,“五普”为27.1岁,增加了5.15岁。根据国际上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衡量标准,2000年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处于成年型,但是老龄化问题初步显现。  “四普”时,新疆劳动适龄人口为920.26万人,占总人口的60.72%。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到64.89%,数量达1197.84万人,净增277.58万人,年均增长2.67%,并且年龄构成轻,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15-34岁年龄段人口占劳动适龄总人口的比重高达39.4%。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新疆全区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71.98 万人,占总人口的23.5%;15-64岁的人口为1405.72万人,占总人口的7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0.45万人,占总人口的6.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3个百分点。 这使得现阶段呈现出新生劳动力源源不断增加的局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新疆正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4、人口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的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新疆人口地域分布的显著特点是分布不平衡。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决定了人类活动的中心就是有限的绿洲,在占土地面积近4.2%(约7万平方公里)的绿洲上分布着全疆95%以上的人口。2006年,人口密度为12.3人/平方公里,大大超过了联合国划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7~9人/平方公里的标准,绿洲人口密度更是高达286人/平方公里,人口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除此以外,人口分布还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有着密切关系。1949年以前,新疆由于远离经济发展较早的沿海省区,而且交通极端落后,以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为界,社会经济大致分为北疆游牧区和南疆农业区两大类。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南疆各地区的人口总量大于北疆。1949年,南疆地区人口有303.9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70.14 %;北疆地区人口为129.4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9.86%。解放后,随着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变化,人口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50多年的发展,使人口的分布出现了新特点,2005年,北疆地区人口已发展到1036.6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1.91%;南疆地区人口为960.42万人,占48.09 %。北疆地区人口比重超过南疆地区3.82个百分点,与1949年相比,南疆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2.05个百分点,人口分布的南多北少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可以预见,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北疆地区的人口仍将会出现较快的增长,新疆人口分布的格局也会进一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新的变化。 5、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社会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城乡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总的特点是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共有城镇人口52.93万人,仅占全疆总人口的12.21%,仅有一座城市――迪化,城市人口不到10万,约占新疆当时总人口的2.3%。到2000年,新疆已经有城市19座,镇194个,城镇人口总量达到624.18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33.75%。51年的时间,新疆城镇人口增加了10.8倍,年均增长率为4.96%,超过了同期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 2006年,新疆城市数量达到22个,城镇人口达到777.77万人,比2000年增加153.69万人,年均增长3.7%。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94%。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19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6、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很少,只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404.24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及民族发展,在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不断改善,各民族之间加大了人口的迁移、流动,使民族种类不断增加,人口总量大幅增加。目前民族数量已达到55个,在全国56个民族中只缺少布郎族。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少数民族增加了43个,少数民族人口由1955年的456.7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237.84万人,与1955年相比增长了1.71倍。新疆已成为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省区之一,在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仅次于内蒙古,排在第二位。 在世居的13个主要民族中,人口数量则相对集中于维、汉、哈、回、柯、蒙等6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汉族人口均在500万以上;哈萨克族人口在100万以上;回族在80万以上;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均在15万以上。 二、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评价 (一)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决定着人口发展的方向与过程;同时,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诸要素中,劳动力是第一位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就没有劳动力的再生产,也就没有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可见,人口与经济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如果人口增长超过了物质资料增长的承载力,则这种发展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这就要求人口的增长与物质资料的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相互协调,只有二者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1、新疆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口则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因此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发生作用。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量低素质的人口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二是通过消费引起的。一定数量人口的衣食住行能够增加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口越多,消费量越大,就会影响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最终影响经济的产出。 由附表2看出,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新疆1965年-1978年,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人口增长了443.91万人,而这个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元;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由的1233.01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1529.16万人,增加了296.15万人,增长率为2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486元,人口的适度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数量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产生的需求,增加了有效需求,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新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底313元增长到2006年15000元,增加了46.9倍,充分见证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新疆经济的发展。 对经济的发展而言,人口不足或过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过剩难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人口不足则不能保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增长对人口的要求会形成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的人口数量可以保证人类社会在不影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使得经济增长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这种人口规模被认为是适度的。但是“分母效应”不容忽视。庞大的人口总数,以及由此带来的每年较大的增长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新疆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制约着新疆经济发展。 2、新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的年龄构成、城乡构成、文化构成及民族构成都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构成的变化将引起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新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0.45万人,占总人口的6.5%。从1990年到2005年,新疆总人口年平均增加32.83万人,年平均增长1.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平均增加4.75万人,年平均增长5.4%。老年人口增长率远高于总人口增长率,人口结构在趋向老龄化。 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显著的“人口红利”。有研究表明,新疆近20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被认为有15%是“人口红利”的贡献。1990年新疆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63.04%,总抚养比达到58.63%; 2000年新疆劳动年龄人口达到68.06%,总抚养比达到46.92%,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时期。预计到2020年,新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一直维持高达70%的比例,总抚养比在37-45%之间。到2033年新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降低到66.3%,总抚养比上升到50%以上,“人口红利”时期结束。因此,以总抚养比低于50%作为“人口红利”的测量,那么新疆的“人口红利”时期长达40多年。在巨大的劳动力规模和廉价的劳动力价格的条件下,新疆的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新疆近期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 (2)新疆人口民族构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境内主要居住着47个民族,人口呈绿洲分布,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由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相对于全区其它地区而言,其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都排名较后。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森林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开发的潜力巨大。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全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05年1%抽样调查资料,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42%,其中吐鲁番地区、伊犁州、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七个地州的少数民族人口占这些地区人口的60~95%之间,因此,这七个地州可以作为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我们用全区与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构成、增长速度来分析全区社会经济状况。 表2              新疆与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均GDP及人口增长 项目 1990年 2000年 2006年 2006比1990 年均增速(%) 2006比2000 年均增速(%) 新疆人均GDP(元) 1713 7372 15000 14.52 12.57 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均GDP(元) 1358 4460 9685 13.06 13.80 新疆人口(万人) 1529.16 1849.41 2050 1.85 1.73 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万人) 918.26 1086.36 1389 2.62 4.18 资料来源:《2007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新疆5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1990-2000年间,新疆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率由77.41%上升到了98.24%,节育率由48.42%上升到了77.52%,多孩率由12.86%下降到了2.64%,人口出生率由25.04‰下降到了15.46‰。这个时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均GDP由1990年的1358元,增长到2006年9685元,增长幅度较大。计划生育政策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另外,针对新疆的具体特点,不同的民族往往有特殊的劳动素养、生产技能。如维吾尔族人善于手工业和农业,因此维吾尔族人口相对密集的和田地区地毯编制业、喀什的工艺小刀业和吐鲁番的葡萄种植业就比较发达;哈萨克族善于畜牧,他们聚居的地区畜牧业也就比较发达,等等。所以进行产业布局时,就要考虑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些民族需要特殊的消费品,产业布局一定要照顾到各民族的特殊风俗习惯和特殊的消费需要,这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是民族政策问题。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要注意发展民族特需产品的生产行业,保证其生活的特殊需要。 3、新疆人口素质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个人具有的作用于社会的人力,是人口诸多特征中最积极能动的要素。一个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二是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1)新疆人口文化素质对新疆经济的影响 从附表3看出,1965-1975年生育高峰期,新疆居民对文化的重视不够,在校学生数量的比例相对较低,此时,新疆经济也发展缓慢。在实行计划生育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新疆人口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文化的人口增长较快,平均每万人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稳步提高,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由1975年的4.51人增加到2006年的97.20人。大量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年轻劳动力不断进入劳动力队伍,而年老的未接受或很少接受文化教育的劳动者相继退出劳动力队伍。1990年有45.7%的劳动者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有17.5%的劳动者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2005年劳动者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人数占64.7%,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数占24.9%,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疆劳动力队伍的文化素质较低的状况,为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长期以来,新疆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但由于素质低下限制了其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1990年,第一产业初中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占27.3%,高中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占4.8%;2005年,第一产业初中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达到52.5%,高中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达到7.5%,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使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就业结构相联系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而引起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合理化,为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关键的作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的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可提高300%。因此,新疆的经济要振兴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争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 (2)新疆人口体质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体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新疆人口平均寿命已由50年代的60岁延长到2000年的67.41岁。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从1990年的26.41‰和7.81‰下降到2006年的15.97‰和5.03‰的水平。由于身体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关,本课题选用医疗机构数、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来从一侧面反映新疆人口的身体医疗保障状况。 从附表4看出,在2002年前后,在医疗机构数减少的同时,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医院床位数并没有大幅度的减少,一是因为统计指标口径的变化,二是国家精简机构,取缔非法行医等取得了成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在1975年以前,体现人口素质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明显比较低。再看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75前后增幅明显较小。虽然不能说是人口素质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全部因素,但人口素质的低下,必定是当时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1990年以后,计划生育效果开始显现,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2003年以后新疆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加大。另外,全疆的流行病、疾病状况水平也得到一定控制。由此可见,在新疆经济的发展中人口素质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4、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影响 伴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得以提高。 表3           全国及新疆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指标对比 指标 1990年 2006年 2006年比1990年 (%) 2006年比1990年增减(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全国 1510 11760 778.8 - 新疆 1314 8871 675.1 - 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全国 1279 8697 680 - 新疆 1239 6730 543.2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全国 686 3587 522.9 - 新疆 683 2737 400.7 - 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全国 585 2829 483.6 - 新疆 662 2032 306.9 - 新疆恩格尔系数(%) 农村 53.7 39.9 - -13.8 城镇 47.8 35.5 - -12.3 新疆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农村 14.0 22.0 157.1 - 城镇 18.1 26.3 145.3 - 资料来源:《新疆五十年》;《2007年新疆调查年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纵向比较有了较大的提高,消费档次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与全国横向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06年新疆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71元,比1990年增长了5.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递增6.5%,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2006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7元,比1990年增长3倍,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3.1%,新疆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低于全国2.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持续增加。2006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30元,比1990年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11.2%,增幅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2006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2元,比1990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7.3%,增幅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表明新疆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1990年新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8%,2006年降到35.5%,16年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跨越到小康阶段;199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53.7%,2006年则降至39.9%,16年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下降幅度农村快于城镇。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3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45.3%;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2.0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57.1%。16年来,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农村增幅高于城镇,城乡人均居住面积差距缩小。 表4                   新疆居民家庭抚养一个孩子的年平均费用 费用(元) 1000以下 1000-3000 3000-5000 5000-10000 10000-20000 20000-30000 30000以上 占比重(%) 12.1 33.7 23.0 21.7 7.9 1.2 0.4 从上表(2007年问卷调查数据)看出,新疆抚养一个孩子的年平均费用在1000-3000的家庭元所占的比重最大,依次是3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元以下、10000-20000元、20000-30000元及30000元以上。 抚养一个孩子的年平均总费用是5388.10元(包括课外学习费用),其中,城镇7304.31元,农村3526.76元。抚养一个孩子到16周岁,全区平均水平是86209.6元,城镇是116868.96元,农村是56428.16元(2007年问卷调查数据)。 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仅人口增加因素就可以直接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小)、恩格尔系数(增大)、人均住房面积(缩小)、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减小),以及对孩子的抚养支出、教育支出(增加)等。因此,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从一个层面上整体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5、人口分布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分布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状况。由附表5看出,新疆人口分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效应表现为北疆人口总体密度高于南疆,东疆人口密度最低;北疆经济最发达,其次是东疆,南疆最低。人口集中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新疆的经济发展受到人口集中的影响。 人口流动是影响新疆人口分布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 新疆城镇化建设,是在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仅有乌鲁木齐市一座城市,城镇人口的总规模仅有52.93万人,城市化水平仅为12.21%,城市基础设施非常差,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改革开放和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社会经济增速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疆城市化的进程。 1976年,全疆有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克拉玛依、哈密、奎屯、石河子7座设市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阜康、米泉、乌苏也相继实行了县改市;进入21世纪,新疆城市家族又添了3个新成员——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和阿拉尔市。到2006年,全疆共有22座设市的城市,建制镇229个,分别是1978年的3.1倍和1.9倍。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区城市增多、规模结构的升级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在2005年以前,新疆没有一个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2个,与2000年持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12 个,比2000年增加2个。城镇人口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城镇人口达到777.77万人,比2000年增长24.6%;比1975年增长199.35%,城镇化率由1975年的22.50%和2000年的33.75 %提高到2006年的37.94 %,分别比1975年和2000年了提高15.44和4.19个百分点。城市建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473平方公里扩大到674平方公里。 人口的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据“对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的专项调查显示,新疆居民认为人口对经济影响程度如下图所示: 图1   人口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总体来看,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的影响 1、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文化的影响  (1)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数千年来,由于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等文化的影响,孕育了人们普遍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传统生育观念。在新疆,加上宗教文化的影响,强调顺其自然的生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生儿育女命中注定,更强化了人们的生育意愿,使得新疆人口再生产类型长期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政策约束、利益导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型生育文化正在形成,人们对“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生育观念的认同程度逐渐降低,而更关注生育孩子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意义,特别是年轻一代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对传统生育意义的排斥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越发关注夫妻之间的情感培养与交流,越来越多的人把生育子女看作是夫妻感情的结晶,生育行为所包含的情感成分增加,而传宗接代的色彩有所减弱,传宗接代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调查显示,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认同感,比1980年高出29个百分点;有五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超生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新疆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由1970年的22.55‰下降到现在2006年的15.97‰,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14下降到现在的2.2左右。家庭户规模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逐渐缩小的趋势,家庭户的平均人数由1980年的5.39人降到2006年的3.46人。  ①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据调查,新疆居民的家庭理财和管理情况是:在城镇由夫妻共同理财或妻子理财的占绝大比重,农村虽然仍是丈夫理财所占的比重较大,但妇女掌管家庭财务的比重比以前已有很大提高。家庭的理财主管人由夫妻共管的全区占35.5%,其中城镇为42.2%,农村为29.0%;由丈夫主管的全区占32.8%,其中城镇为16.1%,农村为49.3%;由妻子主管的全区占26.9%,其中城镇为37.0%,农村为16.9%;各管各的全区占1.8%,其中城镇为2.6%,农村为1.0%;由老人管理的全区占1.6%,其中城镇为0.8%,农村为2.4%;其他的全区占1.4%,其中城镇为1.4%,农村为1.4%。这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明,拥有稳定工作的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她们对自己以及家庭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对于降低生育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女性结婚生育年龄推迟 据最新调查显示,新疆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在1991年为21.14岁,到2005年为22.59岁,14年来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提高了1.45岁。新疆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使得女性初育年龄也后推。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新疆女性平均初育年龄有所推迟,符合生育政策,对于稳定新疆的低生育水平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主动领取《光荣证》的家庭比例也从1993年的12.61%上升到2000年的17.26%继而又上升到2006年的24.75%,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③独生子女比重增大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新疆2005年0至30岁独生子女占同龄人口的21%。从2000年到2005年独生子女所占比重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 2、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子女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的影响 三十多年来,新疆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实效,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降低,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全区学龄儿童失学率明显下降,适龄人群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由于家庭子女数平均呈现下降趋势,负担减轻,家庭对孩子的投入相应增加,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受教育和成长情况。 据调查,在正常的学业外,还有28.3%的学生上各种补习班或琴棋书画班。 图2     课外辅导班类别图 学生上课外补习和琴棋书画特长班的人数和投资费用均与家庭孩子数量成反比,即家庭孩子越少,其上课外班的学生比重越高,投资越大。上课外班的年人均花费情况是:家庭生育1个孩子上课外班的占比重为33.3%,年平均花费1814元;2个孩子上课外班的占比重为18.8%,年平均花费1278元; 3个孩子上课外班的占比重为6.2%,年平均花费957元; 4个及以上孩子上课外班的占比重为5.7%,年平均花费878元。对上课外班按家庭生育孩子个数不同进行全部分组平均显示,年人均花费家庭生育1个孩子的为599元,2个孩子为240元,3个孩子为59元,4个及以上孩子为50元。以上数据显示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额更大。 从附表6看出,近30年来,新疆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情况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较为平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有87.4%的人知道义务教育是九年,其中,城镇有94.6%人知晓,农村有80.3%的人知晓;另有12.6%的人不清楚或不知道义务教育的具体年限。 根据全国2006年人口变动情况0.907‰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新疆未上过学的人口比重为6.4%,比全国低2.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为8.4%,比全国高出2.5个百分点;新疆受过初中和高中教育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人口受教育程度情况表                       单位:%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全国 8.8 33.1 39.0 12.9 6.2 新疆 6.4 35.9 37.5 11.5 8.7 2006年,新疆各级普通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比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生师比小学为15.57,比全国低3.6;初中为14.60,比全国低2.55;普通高中为15.00,比全国低3.13;职业高中为9.06,比全国低13.16;普通中专为24.92,比全国低6.75;普通高校为16.69,比全国低6.75,表明新疆的教师占学生的比重高于全国,教师人均所教学生数低于全国。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有2.9%的适龄孩子(8—17岁)未上学,其中城镇失学率为1.4%,农村失学率为4.4%;不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占48.3%,自己不愿上的占20.7%,本人有残疾的占10.3%,家里需要帮手的占3.4%,其它原因占17.3%。失学率与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趋向同步增长,多子女家庭的失学率高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生育1个孩子的失学率为0.2%,失学原因是自己不愿上;家庭生育2个孩子的失学率为2.9%,失学原因是自己不愿上的占25.0%,家庭经济困难和本人有残疾失学的各占12.5%,其它原因占50.0%;家庭生育3个孩子的失学率为6.2%,失学原因是自己不愿上的占71.4%,家庭经济困难失学的占28.6%;家庭生育4个及以上孩子的失学率为10.6%,失学原因是自己不愿上的占15.4%,家庭经济困难失学的占61.5%,本人有残疾失学的占15.4%,其它原因占7.7%。 3、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就业领域不断扩大,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就业人员总量不断增加。新疆乡村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增速均高于城镇,非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快速增长,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下降。2006年末,新疆就业人员合计为811.75万人,比1990年增长31.4%,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370.10万人,比1990年增长13.1%,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187.19万人,比1990年下降28.5%,非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182.91万人,比1990年增长1.8倍;乡村从业人员为441.65万人,比1990年增长52.0%,占从业人员比重54.4%,比1990年提高7.4百分点。社会劳动者负担人数下降。2006年,新疆城镇每一个就业者负担人数为1.92人,比1990年减轻负担0.19人;新疆农村每一个劳动力负担人数为1.62人,比1990年减轻负担0.32人。 就业结构得到合理改善。新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1990年分别为61.27%、17.39%和21.34%,2006年分别为51.06%、13.71%和35.23%,以上数据显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2006年比1990年下降10.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下降,2006年比1990年下降3.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长较大,2006年比1990年增加13.89个百分点。 从人口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来看,一般规律是随着人口的逐年递增,就业压力会相应增大,由于新疆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每年减少出生人口,使九十年代劳动力增长减慢,根据测算:1992年以来新疆每年平均减少进入劳动年龄人数约11.94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九十年代以来的就业压力,相应地也会减小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压力,不然九十年代至今就业的瓶颈比现在严重的多。自2000年以来,新疆城镇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4万个,全区每年新安排城镇就业再就业30万人以上,尽管如此,因为原来人口基数比较高,虽然实行了人口计划生育,但人口总量仍在不断增长,劳动力总量供给随之也在增加,据测算,新疆每年新增就业学生20万人;再加上进入社会转型期,企业兼并减员增效,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均对劳动力要素产生挤出和减少效应,每年登记下岗失业人员10多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约25万人,新疆劳动力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2006年新疆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1980年的7.5%下降了3.6个百分点,比1990年的3.8%上升了0.1个百分点。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新疆在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9.1%,中等教育的占16.1%,初等教育的占33.2%,小学教育及以下占41.50%,在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4年。2006年在新疆农村每百个劳动力中有文盲4.5人;小学文化程度39.6人;初中文化程度46.7人;高中文化程度6.1人;中专文化程度有2.5人;大专及大专以上只有0.7人,反映出新疆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就业所从事的职业有很高的关联度,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从事智力型工作的比重越大,反之,文化程度越低,则从事体力型工作的比重越大。  图3 受教育程度与从事职业 4、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近年来,新疆针对计划生育家庭对社会保障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个实际情况,把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依靠强力的政策推动,初步建立了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促成了政府施德政得民心、群众有善举得实惠的双赢格局。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2006年新疆为9.36%,全国为14.27%;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2006年新疆为11.08%,全国为11.97%;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2006年新疆为7.09%,全国为8.51%。由此可见,新疆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目前看, 新疆的社会保障制度仅仅开展于城镇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农村社会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完整的。换句话讲,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加入,新疆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构成全区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新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医疗保险制度是最为迫切需要建立的。广大农民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和关心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项保险。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是否听说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被访农村户中只有56.7%回答听说过,另有43.3%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看来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了解。农村户中有95.4%的人参加了当地的新型合作医疗,普及率比较高。从调查情况来看,新疆居民家庭中有89.3%的人参加了各种保险,其中,参加养老险的占29.4%,失业险占14.4%,医疗险占78.9%,工伤险占5.5%,财产险占4.0%,健康险占23.1%,分红险占5.7%,其它险占4.9%。

鉴于此,只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才能调节和减少社会矛盾。结合工作实际,需要逐步实施社会政策优先战略,发挥社会政策在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中的作用;要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在制度上保障竞争机会的平等;逐步消除户籍、教育、就业、身份等制度性障碍;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点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的完善。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资源的影响 我国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使人口的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共少出生了3亿人,其中新疆少出生了370多万人,这对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作出了很大贡献,相当于减少了相应人口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同时,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资源环境,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刚性约束,现有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是个常数,并且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对消费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也增加了对有限资源的过度消费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越来越多的向城市集中,使生活排污剧增,自然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破坏,水资源的短缺,大气的污染,沙漠化等现象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健康;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方式粗放,也会产生更多的生产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新疆的资源优势非常突出,有约占我国总面积1/6的土地资源,有比较充足的光、热资源,有丰富的矿产、草场、优质的林果等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建设征用土地,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减少。据统计, 到2006年末新疆人均耕地为0.18公顷,与1990年基本持平,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0.08公顷,新疆是全国耕地面积比较富足的省区,但这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八成半。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耕地面积总量每年约增加39000公倾,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每年又以0.001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有关资料显示,到2006年末,新疆人均林地面积为0.33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4%,比1990年提高0.8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27个百分点;人均牧草地面积为2.49公顷,比1990年下降3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9公顷;人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744.2立方米,比1990年下降2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倍。可以预计,随着今后人口的增长,资源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人均占有资源水平还会下降。因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的影响决不可低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商品合理流动势在必行。 2007年,通过对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者认为,新疆人均资源逐渐减少,人类资源毕竟有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85%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像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一样,保护资源。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要构建“绿色经济”考核指标体系,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以实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的统一。 2、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与生态环境 林地的减少与人口的增加及其分布范围的扩大、人类活动区域的增加等均有密切关系。上世纪中叶以来,新疆山地森林的消耗量已占到山地森林总资源量的1/5。新疆平原林的破坏更为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干流两岸的胡杨林面积由1958年的44万公顷(659.7万亩)减少到如今的10万公顷(150万亩)左右。与此同时,新疆天然草场退化也很严重。2006年新疆草地载畜量为4050万羊单位(即将牲畜、家禽等折算成羊的计算方法),超载率高达50%,比上年增加了5%。全疆天然草地面积85%以上已经退化,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占35%。新疆天然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2400万只标准羊单位,仅1995年天然草地实际承载了4388.56万标准羊单位,平均超载60%至70%,局部地区达100%以上。 新疆土地沙漠化扩大趋势尚未得到遏制。目前,全区每年约有6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棉花等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800多万公顷草场严重沙化,单位面积载畜量下降。流沙还吞没村庄、城镇,淹埋铁路、公路、农田、草场和水利设施,严重制约着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 (2)人口与环境污染 新疆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三类。而所有这些污染的发生,与人口的变化不无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人口与水污染 2006年,全区废水排放量6.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6亿吨,比1995年增长了8.4%。全疆工业废水中大部分进入了农业生产环境。随着新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多,导致新疆部分河流、湖泊的水质变劣。尤其是一些河水的多项指标数据超过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这种污染水灌溉农田后,会造成农作物枯萎、死亡。 除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外,农药、化肥和盐碱地灌溉回归水也是造成新疆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由于农业灌溉引起的水质咸化,矿化度增高,成为新疆水污染的一个特殊类型。以新疆最大的河流塔里木河为例,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2001年—2004年连续四年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塔河干流河水矿化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水质状况令人堪忧。 ②人口与土地污染 人口的增加会直接加重土地的污染程度,主要表现在人们往往将土地作为堆放废弃物的场所,随处可见废水、废渣、垃圾、生物残体等。近年来,新疆各种废水和固体排放量不断增多, 2006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581.28万吨,排放量126.32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加120.2%和36.4%。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和掩埋,以及农业生产过量灌溉,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引起的次生盐渍化,加之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在不少地方造成土壤变劣,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土地污染问题。 ③人口与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使用化石燃料(像煤炭、石油)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幅度密切相关。1990-2006年,新疆平均每年新增32.6万人口,按2004年的标准,世界每一个人平均每年释放二氧化碳4吨计算,目前新疆每年新增二氧化碳释放量是130.4万吨以上。 工业污染是新疆各大中城市主要的污染源,平均占到九成左右。据新疆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公布,2005年新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有毒污染物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超出了“十五”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工业污染加重的问题不容忽视。 新疆的冬季,采暖期长,居民生活废气排放量大,特别是城市居民由于居住集中,所受废气之害更为严重。首府乌鲁木齐市由于冬季取暖造成的空气污染,其污染程度在全国曾排在前3位。随着近几年逐步改用集中供暖,生活污染排放明显减少,因此生活废气污染与人口规模的正相关关系出现减弱的迹象。 (四)结 论 1、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评价结果 本课题在前面有关章节已经论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内容及评价方法,本课题构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共45个指标(见表6)。 表6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评价体系 目标层 一级指标层 二级指标层 (取值1990年-2006年) 单位 指标性质 指标值 新疆 全国 计划 生育 政策 效应 综合 评价 指标 体系 一、经济发展 (1)人均GDP值(1978-2006) 元 逆 313-15000 381-16084 (2)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1978-2006)   逆 100-956.8 100-972.9 (3)居民消费水平 元 正 217-4188 184-6111 二、 人民生活 (4)居民人均收入(城镇) (农村) 元 正 1314-8871 683-2737 1510-11759 686-3587 (5)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 (农村) 元 正 1239-7837 662-1994 1279-8697 586-2829 (6)恩格尔系数(城镇) (农村)   逆 47.8-35.5 53.7-39.9 54.2-35.8 58.8-43.0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100)   逆 474.7 471 (8)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城镇) (农村) ㎡ 正 13.7-26.3 14.04-21.96 13.7-26.3 17.8-30.7 (9)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 标台 正 3.5-14.7 2.2-9.1 (10)每百人电话(本地和移动电话)拥有量 部 正 0-71.42 1.11-63.39 (11)用气普及率   正 49.8-91.5 19.1-79.1 (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正 21.6-36.9 1.8-8.3 (13)人均国内旅游花费(2000-06) 元 正 897.65 427-447 (1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 正 65-93.1 79.4-96.2 (15)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 座 正 3.0-5.1 3.0-2.9 三、 社会保障 (16)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正 9.36 5.4-14.27 (17)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2000-06) % 正 11.08 2.99-11.97 (18)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2000-06) % 正 7.09 8.21-8.51 四、 健康卫生 (1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0-2000) 年 正 62.59-67.41 68.55-71.4 (20)每万人口医生数 人 正 22-20.9 15.6-15.4 (21)人均文教卫生财政支出 元 正 681.1 54-564.9 (22)死亡率 ‰ 逆 7.81-5.03 6.67-6.81 (23)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 张 正 40.5-39.1 23.2-25.3 五、 文化教育 (24)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程度 年 正 8 8 (25)学龄儿童入学率 % 正 97.5-99.15 97.8-99.3 (26)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 人 正 7948-20582 17886 六、 社会和谐 (27)城镇登记失业率 % 逆 3.9 4.2 (28)城镇最高收入组10%和最低收入组10%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逆 1:7.49 1:8.96 (29)农村最高收入组20%和最低收入组20%人均纯收入之比   逆 1:5.3 1:7.17 (30)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之比   正 1:3.24 1:3.28 (31)出生婴儿性别比   逆 104.63-107.99 120.7 (32)人口性别比率     106.67-105.00 106.23 (33)老年人口系数(1982-2005年)   逆 3.68-6.66   (34)老年人口抚养比(1982-2006年)   逆 6.49-9.39 12.72 (35)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满意率 % 正 91.6   (36)女性平均初婚年龄(1991-2005) 岁 正 21.14-22.59 21 (37)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   逆 1.52 1.22 (38)每万人口刑事犯罪数量 起 逆 62.1 35.4 (39)城镇人口增长率(1978-2006) % 正 141.8 234.6 七、 资源环境 (40)人均耕地面积保有量 公顷 正 0.194 0.099 (4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06年) 吨标煤 逆 2.092 1.616 (4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正 47.93 60.2 (4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正 61.08 90.7 (44)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2002-2006连续5年平均) % 正 1.28 1.21 (45)人均可利用水资源 吨 正 4789 1932.1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综合前面章节的分析,根据评价体系,采用评价指标法,对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进行量化分析如下: (1)经济发展 选取三项可比性指标,权重相当,因此总权重如按1计算,则每项权重为1÷3=0.3333,各项指标的赋值以定性评价取值,满分为1,计算结果为: A1 =0.3333×(1+1+0.5)= 0.833 (2)人民生活  因为12项指标都是关乎人民生活的重要指标,权重相当,因此总权重如按1计算,则每项权重为1÷12=0.08333,各项指标的赋值以定性评价取值,满分为1,计算结果为: A2 = 0.08333 ×(0.8+0.85+1+0.98+0.9+1+1+1+1+1+0.9+1) =0.952 (3)社会保障 这是三项关键指标,权重相当,因此总权重如按1计算,则每项权重为1÷3=0.3333,各项指标的赋值以定性评价取值,满分为1,计算结果为: A3 =0.3333 ×(0.8+0.95+0.9) =0.883 (4)健康卫生 选取的这五项关键指标,权重相当,因此总权重如按1计算,则每项权重为1÷5=0.20,各项指标的赋值以定性评价取值,满分为1,计算结果为: A4 =0.2 ×(0.7+1+1+0.97+1) =0.934 (5)文化教育 选取三项关键指标,权重相当,因此总权重如按1计算,则每项权重为1÷3=0.3333,各项指标的赋值以定性评价取值,满分为1,计算结果为: A5 =0.3333×(1+0.95+1) = 0.983 (6)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主要评价项目,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重点表现,第27、28、29、30、33、34、35、38、39项较另外4项权重大,按两级分类,满分为1,前9项各取权重0.09,另外4项取权重0.0475,计算结果为: A6=0.09 ×(1+1+0.85+1+1+0.9+0.8+0.8)+0.0475 ×(1+1+1+0.7)= 0.662+0.176 =0.838 (7)资源环境 选取六项关键指标,权重相当,因此总权重如按1计算,则每项权重为1÷6=0.1667,各项指标的赋值以定性评价取值,满分为1,计算结果为: A7 =0.1667×(1+0.7+0.85+0.7+1+1)= 0.875 总权重:B1 = 0.1          B2 = 0.15          B3 =0.15         B4 = 0.15         B5 = 0.15          B6 =0.15         B7 = 0.15 总体评价: 7 A = ∑ AjBj =(0.952X B1 +0.883X B2 +0.934 X B3 +0.983 X B4+0.838      J=1                      XB5 +0.875 X B6 +0.833×B7 ) =0.1428+0.13245+0.1401+0.14745+0.1257+0.13125+0.0833 =0.903 表7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评价指标法综合评价结果 系统指标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健康卫生 文化教育 社会和谐 资源环境 评价指数 0.833 0.952 0.883 0.934 0.983 0.838 0.875 质量描述 良 优 良 优 优 良 良 权重 0.1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总指数 0.903   2、对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基本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效应作出一个基本判断: (1)人口生育水平下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新疆人口生育水平不断降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明显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2)人口素质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新疆人口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新疆正处于“人口红利”时期。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处于成年型,一方面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年龄构成轻,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这使得现阶段呈现出新生劳动力源源不断增加的局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新疆正处于“人口红利”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老龄化问题步伐加快,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4)传统的生育观念发生转变。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传统生育观念逐渐被打破,新型生育文化逐步形成。 (5)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节省了子女抚养费用,促进了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就业岗位和人均资源相对增加,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高。 (6)计划生育政策在实施中产生的不足之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不容回避的负面效应,那就是独生子女家庭问题的出现对社会造成了一定压力。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凸显,同时,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提出了挑战。 三、新时期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建议 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至政策生育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明显转变,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渐趋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人口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强大的积极效应。但是,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与时俱进,既不能忽视低生育水平的不稳定性和可能出现的人口反弹问题,又要重视过低生育水平对未来经济社会可能引发的潜在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减少新疆人才流失现象 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虽然新疆的人口出生率已经在可控的范围内,人民的生活纵向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横向比较新疆与全国差距逐年扩大。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锤,其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内地省区,并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国家给予新疆极大的支援,使新疆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工资政策方面,在1978年以前,新疆的工资水平在全国属于高工资地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影响,新疆的工资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排位逐渐后移。1990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在第14位, 2000年为第16位,到2006年下滑至全国倒数第1位;2006年,新疆职工平均工资为17819元,在全国排在第21位,比全国平均工资低15.2%。1990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为683.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686.3元相比仅相差2.8元,在全国排位居中在第15位;到2006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为2737.2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3587.04元相比相差849.76元,低23.7%,在全国排在第24位。新疆目前的这种职工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收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位居后)的状况,直接导致新疆人才大量流出,长此以往,必将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在自治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有关研究表明,收入差距扩大,是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根源,由此易引发人们心态失衡,使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进而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人才流失是必然结果。 改善人民生活,关键是要加快发展经济。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新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构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长效机制;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全面提升人口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及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社会财富积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创造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在逐步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基础上,实现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从根本上缩小收入差距,减少新疆人才的流出现象。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中,应充分体现收入对经济、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引导收入分配趋向合理、公开、公正。 (二)稳定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适时进行政策微调 200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坚持、稳定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使人口计生工作与时俱进坚持和稳定,现行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并不意味着到了某一个恰当的时机来临之时还不进行调整和完善。 目前,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部分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如果两个独生子女结婚,且双方父母都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将来就会形成一部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四个老年人、二个青(中)年人、一个小孩的家庭模式,这种家庭模式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同时也会加重二个青(中)年人的心理和生活负担;反之,独生子女结婚后单独生活,就会形成一些没有子女在家的“空巢”家庭,如果这些老年人再不善于与外界交往,其家庭生活有时会很寂寞、单调,加之老年人体弱多病,会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同时,独生子女综合症问题同样突出,其不利影响会波及到两代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同样应受到关注和重视,虽然新疆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人口红利释放晚于全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的老龄化问题也会逐渐显现,2035年后会出现老年人口扶养比过大等问题,必须认真加以应对。 人口问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关研究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口增长负相关(林毅夫,2006),在目前这种生育率比较逐步下降的情况下,即使允许二孩政策现在执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也不会有大的反弹,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育率则会出现反弹。但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考虑政策的延续性以及所产生的效应,本课题研究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仍然要以稳定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为主,必要时实行政策微调或平稳过渡,可以考虑对城镇汉族家庭适时逐步过渡到允许生育二孩的政策。对于人户分离的农村户籍人口,如果在城镇连续居住五年以上,则应执行城镇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政策也应从狭义的人口政策逐步向广义的人口政策转变,即从目前的仅限于调节、指导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扩大到向调节、指导人口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区结构转变,构建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一是抓好农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 “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重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扫除文盲、扩大基础教育的范围和提高教育层次。采取一切手段提高初中学龄儿童的就学率,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儿童的就学率,遏止学龄儿童辍学现象。 二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力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尤其应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要重点支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因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既可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又有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治本措施。 三是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力量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师资队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南疆三地州的教育投入要加以倾斜,扩大投入,逐步完善三地州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三地州教育水平。 四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改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和重大传染性病。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为目标,大力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加快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以保障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为目的,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预防各类传染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 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应扩大到全部集体企业退休的生活困难人员,并结合当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要扩大范围,逐步覆盖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并落实到个人账户,向自治区级统筹过渡。失业保险要建立个人缴费记录和预警制度,全面实行市级统筹。 2、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进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户;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3、加大城乡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力度。做好优抚安置工作,重点帮扶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提高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实行政府救助为主、优惠减免和社会救助相结合,大中城市都要建立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互助。 4、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融资渠道。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体系,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难以满足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要求。要发展和解决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资本积累,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壮大社保基金,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及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国有资产转让收益、发行彩票、社会捐赠等措施,建立可靠、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5、建立人口发展基金,为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驾护航。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目前一些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子女病残、死亡等原因,生活遇到困难,养老缺乏保障,这些问题要妥善解决,抓紧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因此,建立人口发展基金势在必行,应向社会广泛募集资金,发行人口发展彩票,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加一份社会保障,增加社会总福利,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五)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城镇在人口和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探索适宜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消除限制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确保流动人口的“国民待遇”,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伴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人口由农村向城镇流动集聚,人既是生产者(指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又是消费者,这就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增大了就业压力。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本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创业和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后勤社会化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小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发展城乡个体和私营经济,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容量,提高就业水平。 健全劳务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开发和再就业培训,建立与完善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险等制度,使之形成紧密衔接,运行顺畅,功能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 (六)降低资源消耗,增强环保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和发展工业生产园、生态园,要改变过去以行业来分工业区的特点,必须考虑循环经济,物流相互利用,零排放的生产方式。新疆未来的经济增长不能再走单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模式,而要通过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合理配置水平的提高,以及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降低能耗、降低污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要加大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包括对流动人口、生态移民、生态恢复与治理等的投入。 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我们还必须牢牢记住“中国的乘除法则”,如果每人节约一升水、一度电、一桶油;少毁一寸土、少砍一棵树、少排一吨废水、废气和废物,乘上13亿,就是对中国对世界资源与环境的巨大贡献。 (  七)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今后20年是我国人口转型、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农业人口将逐渐转移成城镇人口,城镇将取代农村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随之而来,人均资源需求量会大幅上升,在社会的物质资源供给量无法及时跟上的情况下,就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如失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等等。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应对,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治理,增强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持续与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张笑宁,《中国人口经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新疆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新疆卷》,中国统计出版社 3.安焕晓、李卫东,《人口理论教育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 4.曾毅、李玲、顾宝昌,《21世纪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邬沧萍,《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王东京、赵振华、韩保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7.秦放鸣,《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 8.蔺丰奇,《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 9.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新疆流动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06年 10.吴福环、郭泰山,《新疆通览》,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张玉玲,《给中国经济把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2.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办公室,《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 第三分册》,2005年 13.赵鹏、郝磊、丛亮,《关于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7.15 14.本杰明,《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生态因子 — 生态-环境人类学认识》,人类学在线15.新疆天山网,《以生态工程为依托 巩固扩大防沙治沙成果》,2006年6月16日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6环境状况报告》 17.人民网,《塔里木河干流水质令人忧虑 矿化度逐年上升》,2004-12-2 18.王忠山等,《抓住人口红利战略机遇期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疆统计信息网,2007-8-2   课题主持人 余晓明  李国江   课题组成员 潘玉珍  王贵荣  闫志武   何白齐  李新平 佟德福  张宏苗  谢其元  刘子淇   撰稿总攒                何白齐  谢其元             附表1                      新疆人口发展状况         单位:万人 年  份 年底总人口 按性别分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男 女 (‰) (‰) (‰) 1949 433.34 224.40 208.94 30.02 20.82 9.20 1953 478.36 250.78 227.58 30.63 17.78 12.85 1964 744.18 397.38 346.80 42.26 16.35 25.91 1978 1233.01 630.18 602.83 22.55 7.69 14.86 1982 1315.90 675.35 640.55 21.16 6.65 14.51 1990 1529.16 785.06 744.10 26.41 7.81 18.60 1991 1554.57 798.14 756.43 24.45 7.86 16.59 1992 1580.63 811.45 769.18 22.80 7.84 14.96 1993 1605.26 824.48 780.78 21.53 7.68 13.85 1994 1632.70 838.46 794.24 20.82 7.43 13.39 1995 1661.35 848.12 813.23 18.90 6.45 12.45 1996 1689.29 869.59 819.70 19.45 6.60 12.85 1997 1718.08 883.03 835.05 19.66 6.55 13.11 1998 1747.35 897.90 849.45 19.74 6.93 12.81 1999 1775.00 910.98 864.02 18.76 6.96 11.80 2000 1849.41 957.07 892.34 17.57 5.40 12.17 2001 1876.19 954.23 921.96 16.82 5.69 11.13 2005 2010.35 1029.7 980.65 16.42 5.04 11.38 2006 2050.00 1050.01 999.99 15.97 5.03 10.94       附表2                    新疆人口数量与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   标 年末总 人口 (万人) 新疆生产总值 (亿元) 最终消 费(亿元) 资本形 成总额 (亿元) 货物和 服务 净出口 (亿元) 全社会 固定资产 投资总额 (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元) 1955年 511.78 12.31       2.62 214 1965年 789.10 24.20       4.03 312 1978年 1233.01 39.07 27.64 18.43 -7.00 13.00 313 1980年 1283.24 53.24 39.82 23.15 -9.73 26.46 410 1985年 1361.14 112.24 78.04 58.43 -24.23 44.48 820 1990年 1529.16 274.00 166.77 141.17 -46.50 88.78 1799 1995年 1661.35 825.11 444.62 473.71 -103.48 333.34 4764 2000年 1849.41 1364.36 760.20 618.12 -14.76 610.38 7377 2001年 1876.19 1485.49 859.00 771.42 -138.82 706.00 7913 2002年 1905.19 1598.28 963.71 864.27 -215.33 813.02 8382 2003年 1933.95 1877.61 1027.22 1119.21 -260.08 1002.13 9700 2004年 1963.11 2200.15 1125.11 1350.47 -266.50 1161.52 11199 2005年 2010.35 2604.00 1266.51 1606.80 -269.19 1352.28 13108 2006年 2050.00 3045.00 1580.95 1932.64 -468.33 1567.05 15000     附表3               新疆历年每百万人在校学生数 年  份 各级学校 平均每万人口中(人) 在校学生 数占全区 人    口 (%) 大学生 中学生 小学生 1955 8.31 4.15 55.33 758.71 1965 15.26 9.81 154.24 1316.72 1970 13.37 0.34 177.97 1158.57 1975 20.33 4.51 396.11 1612.94 1978 23.34 8.30 654.00 1645.38 1980 23.04 11.15 641.47 1601.82 1985 22.39 19.47 701.88 1444.60 1990 18.99 20.45 564.44 1208.01 1995 19.61 26.84 453.23 1330.61 1996 19.62 26.60 475.85 1362.56 1997 20.44 26.97 510.29 1408.37 1998 21.02 27.16 548.49 1432.28 1999 21.39 30.96 598.52 1412.62 2000 22.84 41.05 638.26 1395.72 2001 20.98 58.53 654.84 1298.22 2002 23.14 70.04 702.72 1238.61 2003 22.53 76.33 749.00 1183.62 2004 21.91 83.09 773.23 1129.89 2005 21.96 90.44 766.67 1066.40 2006 21.78 97.20 767.07 1023.40       附表4              新疆医疗卫生指标 年份 医疗机构 每百万人医生数 每百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1955 376 2.6 3.5 1965 2189 11.6 23.9 1970 1960 9.4 25.8 1975 2263 11.4 26.8 1980 2818 16.1 36.8 1985 3320 18.9 40.6 1990 3945 22.0 40.5 1995 3932 23.9 40.1 2000 7314 25.6 35.7 2001 7309 24.2 35.1 2002 10297 19.7 34.1 2003 9434 21.9 36.1 2004 9087 21.9 37.7 2005 8087 21.0 37.8 2006 8175 21.0 39.1 附表1—4资料来源:《2007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新疆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附表5              新疆不同地区人口及其经济状况   市县名称 2006年 人口(万人) GDP(万元) 人均GDP(元/人) 北疆 乌鲁木齐市 177 6543023 28261 克拉玛依市 23 4732562 96006 石河子市 56 618382 20395 昌吉回族自治州 140 2959704 17666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373 4446349 10345 伊犁州直属县(市) 231 1961740 8083 塔城地区 86 1678464 12872 阿勒泰地区 56 806145 14288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41 631628 12598 东疆 吐鲁番地区 52 1482271 25252 哈密地区 48 776355 14354 南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04 4097582 33689 阿克苏地区 203 1937736 8471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43 197129 4051 和田地区 163 553429 3005 喀什地区 331           资料来源:《2007新疆统计年鉴》   附表6    新疆与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和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单位:%                                         年份 学龄儿童入学率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全国 新疆 全国 新疆 全国 新疆 1990 97.8 97.0 74.6 82.2 40.6 66.4 1995 98.5 97.0 90.8 84.1 50.3 75.2 1996 98.8 97.4 92.6 85.7 49.8 73.8 1997 98.9 96.6 93.7 90.7 51.5 68.5 1998 98.9 97.7 94.3 93.5 50.7 63.0 1999 99.1 97.1 94.4 94.3 50.0 58.2 2000 99.1 97.0 94.9 92.0 51.2 57.2 2001 98.1 97.4 95.5 92.8 52.9 53.3 2002 98.6 97.8 97.0 94.4 58.3 55.3 2003 98.7 98.3 97.9 96.5 59.6 57.1 2004 98.9 97.8 98.1 95.3 62.9 62.1 2005 99.2 98.7 98.4 99.3 69.7 56.0 2006 99.3 99.2 100.0 101.5 75.7 57.0 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中包含升入中专、职高、技工学校的学生数。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新疆统计年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