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女性文学中两性关系书写模式的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时期第一代散文作家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两性关系书写模式的变化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两性关系书写模式的变化

2023-01-13 18: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罗 颖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2

一、寻找“完美男子汉”形象

新时期伊始,第一代女作家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在社会上掀起来轩然大波,使人们对情爱、对婚姻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女作家的人生理想、爱情态度。《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女主人公钟雨倾其一生的苦恋的男人,算得上是一个男人中的极品,被当时评论界称作“慈父型的情人”。在其后来的作品中,这样的男人形象一再出现,如长篇小说,在当时也称得上是“改革小说”的《沉重的翅膀》中的郑子云、汪方亮、陈咏明等男性形象无不符合传统的“男子汉”标准。在同时期其他女作家的笔下,这样的理想化男性形象也频频出现。在张抗抗的早期作品中,男人同样具有不凡的相貌、气质、才干,如《北极光》中,主人公岑岑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知识女性,渴望“北极光”般的爱情,作者最终寻找到了自己最爱的男人曾储,在岑岑眼里,他是坚毅、乐观、热情、成熟、豁达,使得岑岑对他的爱恋到了崇拜的地步,岑岑最终找到了自己可以交付一生的男人。在另外一些女性作品中,居于爱情理想中心的男性形象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姿态。谌容的《错,错,错》、王安忆的《雨,沙沙沙》等作品都通过女主人公对爱情理想的渴望,构想着高大、完美的男子汉形象……总之,在爱情的书写中,寻找男子汉,构成了新时期最初女性写作不约而同的精神追求。女性作家在对“完美男性”塑造的过程中,其持有的审美写作态度与一种女性长期以来就有的“弱势心理”不无关系,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存在,她们对强势一方因长期遵从而积淀、生成了带有依赖性的依附心理。并深深扎根于女性精神当中,以致成为一种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二、不留余地打翻“男子汉”的神像

同样是张洁,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之后不久“男性神话时代”终结的迹象已露出端倪,一开始于《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完美的“慈父型”男性形象不见了,却出现了《祖母绿》中左葳这样的男人,表里不一,外强中干,他懦弱自私,对于曾令儿,如寄生虫一般不断的索取,从没想过回报,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女人对男人的依附,而是一种倒置过来的两性关系,是对男性虚伪丑陋而苍白的灵魂的刻画。女作家已经开始对自己曾经苦苦寻觅的“完美男人”感到强烈的失望。在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中,女主人公的丈夫与情人,都不再符合传统女性心目中的“男子汉”标准。他们粗俗、野蛮,无情、自私、怯懦。同时期,张辛欣的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也表现出对男性的强烈怨气和不满。《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中暴露出了男人的自私、懦弱、心胸狭窄、精神萎顿的退化状态。男人们对女性总是不断地索取,他们不仅从女性身上获得脉脉深情,忠贞的爱意,又希望在她们奔波劳作之后坐享劳动的果实。

到了九十年代,在林白、陈染等一批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似乎看不到之前女作家作品之中对男性毫无保留的、直接的暴露和批判,她们转化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们甚至让男性彻底消失于女性话语之中,她们笔下的女主人,厌恶男人,抗拒男性社会。男性形象像幻影一般游离于女性视野之外,她们生活在一个彻底抹去了男性存在的空间中,叙说着“私人生活”,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

女作家们起初赞美男人,后来不留余地打翻“男子汉”的神像,她们甚至表现的可以不再依附男人而独立存在了。她们已然背负上了“女强人”的头衔,也渐渐远离了传统女性所具有的温婉、柔情的美好品性。在那些瞩目成就的背后,是更为内在的、深层次的男权依附心理,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确立和理解自我的女性气质,这是女性在不留余地的戳穿“男子汉”之后陷入更大的困惑。

三、“男性关怀”的流露

在九十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写作之中已经意识到男性在现实中的生存危机与痛苦,并流露出一种“人文关怀”。进入21 世纪两性关系的书写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荒林明确提出“男性关怀”的概念,并进一步细化:“如何重新评估传统男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男性形象?如何创造新的女性形象?我们最终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性别文化转型之际,获得两性之间的良性互动。”①。张欣的《午夜起舞》《冬至》《爱又如何》《你没有理由不疯》等、池莉的《来来往往》、王晓妮的《很疼》等等。这些作品中不再把男性置于女性的对立面进行毫不留情地揭露和丑化,也不再让男人消失于女性经验之外,而是关注男性的生存困境、艰难抉择,给他们更多的同情和关怀。社会的开放给男性带来了机遇、冒险、财富和艳遇,同时也使他们内心疲惫,女作家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抓住这个现象,并在文学作品中加以体现,给予男性无限的体谅和同情。在张欣的众多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试图在创作中重新审视女性命运,探讨两性关系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出路。她透视出都市男性的生存状态与面临的种种艰难的抉择,并由此流露出的一种人文关怀。《爱又如何》中的沈伟,无情、自私的背后,似乎却隐含着他自己在社会和家庭的重压的无奈。但当读者都为可馨不值的时候,在故事的结局,通过作家张欣的描写让人们化解了心头对沈伟起初的不满,不仅原谅他,甚至流露出一丝同情。《依然是你》中的焦阳更是注入了张欣更多的人文关怀,张欣所要表达的是那种对渴望温情、孤独的精神漂泊者的关怀与同情。男主人公焦阳所受到的囚禁是物质上或者肉体上的,焦阳悲惨的身世和精力以及凄美的爱情都让人消解了对他的厌恶,也似乎找到了导致焦阳如此这般的深层原因。

荒林在解读王小妮写作的女性诗学意义时认为,王小妮站在了一种男女对立的视野之外,以一种母性的视野去关照男性,相比之前那种在女性写作当中,对男性毫不留情地戳穿、揭露、丑化,甚至完全把男性排除在女性经验之外,而产生了一种更为真实可感的男性形象。或许这才是女性写作力量的凸显,毕竟,女性写作的目的并不是去宣泄对于男性的不满,甚至去打败男性,而是为了获得一种两性和谐,彼此都看到更加完美的人性。

从寻找“男子汉”到不留余地地踹翻“男子汉”的神像,再到向男人投去温馨深情的“关怀”。这一路走来,是无法逾越其中某一阶段而发展的,这似乎是从幼稚到叛逆再到成熟过程。男人、女人彼此需要,也缺一不可,不存在谁向谁低头,谁依附于谁,他们应该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和尊重。这是一种用爱和宽容构筑起来的完美的两性关系,也是妇女解放最理性的选择,也是人类最终普遍彻底解放的最终目标。

注释:

①荒林.花朵的勇气——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女性主义批评.九州出版社,2004:162.

猜你喜欢 张欣男子汉女作家 《城》青年文学家(2022年5期)2022-03-25被打败的“男子汉”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转化思想的应用科学与财富(2021年33期)2021-05-10随笔四则作品(2020年4期)2020-05-11做个自强自立的小男子汉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9年3期)2019-04-04真正的男子汉等作文通讯·初中版(2017年9期)2017-11-07“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总序海峡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第一次独自睡觉小学生作文·小学低年级适用(2014年3期)2014-08-18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2期)2014-04-12

山西青年2020年10期

山西青年的其它文章日本警察管理体制对我国人民警察分类管理的启示*道德体证的历史演进及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意义*心理情景剧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初探*新时代下精准扶贫的精准传播陇右地下党组织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