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现象:新文化运动最初参与者多半为徽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谁 安徽文化现象:新文化运动最初参与者多半为徽人

安徽文化现象:新文化运动最初参与者多半为徽人

2024-07-09 10: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化中国·文化安徽

  安徽,是清康熙六年,即1667年建省。有清一朝,安徽的桐城派文化几乎垄断了文化传承。在民国初年风风火火的新文化运动中,单是安徽省就贡献了近一半的文化名人,譬如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文化领袖,朱光潜、宗白华这样的美学大师⋯⋯

  考诸这样的文化现象,除了“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等传统教育深植于安徽人的潜意识里,并且因之而催生出近代以来层出不穷的文化名人、功臣将相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历史经验呢?譬如,徽商赞助文化之举一直是商业和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否可以用来借鉴文化产业的发展呢?

  文化安徽准备用六期、数十个版面介绍安徽文化的方方面面,着重于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选择以及文化成果。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人,能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

  一场新文化 多半安徽人

  □ 陆发春

  二十世纪初叶兴起的中国新文化

  运动,当然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毛泽东、郭沫若等一大批名字相关联。但是,细数新文化运动兴起发动之功,却与两位安徽籍的人物陈独秀、胡适更为紧密。

  新文化运动何时开始的,学界有不同说法,有说1917年,也有说应从1919年的五四开始算起,笔者比较赞成1915年说。

  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可以称得上历史枢纽的关键年代,1915年就是这样一个年代。这一年,袁世凯公然打出称帝复辟旗帜,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共和政治的政治追求全盘否定,开历史倒车,近代历史回到黑暗的极点。但历史在艰难困境中又孕育了新的生机,开启二十世纪新时代新文化的队伍中就有一群安徽人。也就是1915年,有两位年轻的皖籍知识分子,分别在太平洋的两岸,做了两件主旨同一的事,吹响了新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序曲。24岁留美学生、安徽绩溪人胡适在这一年的暑假,就中国的文字改良问题,与旅美的中国同学辩难之中,得出了“文言是半死的文字”结论,进而提出要以白话为正宗的“文学革命”主张;36岁的安徽怀宁人陈独秀,则于这年的9月,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2卷后改名《新青年》),为新文化的创造构筑了一个崭新的精神和思想文化阵地。胡适的白话文学革命主张因新文化运动声名远播并在成长中为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效用,开辟了中国大众便利使用语言文字的现代语体文时代;陈独秀不仅引领新文化在民主、科学道路上正确地行走,进而创立了有新信仰的中国社会新政党——中国共产党,为其后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组织上的贡献。团结在陈独秀、胡适周围的一群安徽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社会转型,作出了不同凡响的努力和奉献。所以说,1915年,反袁的讨袁军先驱人物蔡锷等人的贡献是政治上“去旧”,那么,胡适、陈独秀辈的贡献是文化上“启新”。

  不能否认,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众人之力,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领袖群体,但是在这个群体中,起到中枢作用的,是哪几位人呢?陈独秀1940年有一段话值得回味:“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关于重大问题,时论既有疑义,适之不在国内,后死的我,不得不在此短文中顺便申说一下,以告天下后世。”(陈独秀《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1940年3月24日《中央日报》)三人中,安徽人有两位:陈独秀和胡适。

  而在胡适、陈独秀周围还有一大批人,他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也是值得研究的。不能因为陈、胡两个人的光辉太耀眼,就忘记了满天的星辰也是非常璀璨的,本文想说明的是,这璀璨的人物中间,尤其是最初的那一代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他们当中在《青年杂志》第一卷发表文章的作者多半竟是安徽人!

  高一涵(1885-1968),是安徽六安南官亭人。1916年7月,高一涵回国,积极为《新青年》撰稿,后又与李大钊一起专事《甲寅》日刊的编辑、撰稿工作。1918年,任北京大学丛书编译委员,并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轮流编辑《新青年》。同年11月,又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共同创办《每周评论》。高一涵是《新青年》杂志第一批作者,他发表的《一九一七预想之革命》、《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等,是可以与陈独秀胡适文章相媲美的。

  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1916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研究诸子著作。“五四”期间,刘文典站在新文化运动的一边,曾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担任英文编辑,翻译了《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叔本华自我意识说》、《富兰克林自传》、《美国人之自由精神》等外国学术论著。刘文典最出名的事迹是因骂了蒋介石差点被枪毙,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

  高语罕(1888-1948),原名高超。安徽寿县人。1915年后在上海以写作谋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撰文。1916年秋,赴芜湖任省立第五中学学监兼授英语。在该校创办学生自治会,并创办商业夜校二所,支持蒋光慈、钱杏邮、李克农等组织安社。1923年春参与组织成立芜湖劳工会。在此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春在南京病故。

  潘赞化(1885-1959),安徽桐城西乡(今练潭乡潘楼村)人。民国元年(1912),安徽都督柏文蔚委任其为芜湖海关监督。到任后他整顿关卡,杜绝偷税漏税。所有税收,悉数上缴上海同盟会,支持革命。对此,孙中山曾当面称谢。他身高体魁,长髯拂胸,举止潇洒。与陈独秀交往甚密,支持陈独秀的革命活动。另外,他的小妾潘玉良在他的支持下,成了著名女画家,这成了艺坛佳话。

  李辛白 (1875-1951),白话文的倡导者,无为县人,清末拔贡。光绪三十四年在上海创办《白话日报》,被胡适推崇为我国推广白话文的“开山老祖”。“五四”运动爆发时,他组织编印的2万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是当天发出的唯一传单。

  《新青年》的其他两个主要作者易白沙、谢无量,虽然不是安徽人,但都是自己追随父辈在安徽长期工作,与陈独秀等有革命情谊的人。1916年9月后的第二卷作者,也有不少是安徽人,如胡适、程演生、程宗泗等; 1917年3月后的第三卷,陈独秀到了北京大学,《新青年》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其主要作者仍大多是陈独秀相识的老朋友,如章士钊、蔡元培、钱玄同等。安徽人王星拱是发表科学文章最多的人之一。另外还有为《新青年》出版积极奔走的近代出版家汪孟邹、汪原放叔侄、为《新青年》、《每周评论》在北京出版印刷、出版贡献甚多的北大出版部主任、无为人李辛白等,还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第一部记录“五四运动”的著作《五四》的作者,也是最早写出白话文法书籍的作者、疑问代词“哪”的发明者蔡晓舟⋯⋯近代以来一群安徽进步知识分子,走在近代中国社会前列,引导社会新思潮。

  写这篇文字,并不是为了炫耀安徽的文化,而是有所反思,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不仅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而且具有敢闯敢试的优良传统。例如老庄道家学派、建安文学

  、桐城文派,徽州文化等等,都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辉煌的文化成就当然建构了安徽文化的丰碑,但是,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安徽文化发出的声音相对减弱了呢?

  或许这个结果的发现,对于安徽文化的建设,乃至中国文化的建设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贡献吧!(作者为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

  安徽高等教育溯源

  □ 朱守良

  历史悠久的古城安庆,其独特的文化现象连接着这个城市的血脉:影响中国文坛长达200余年的“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著名的“徽班进京”也是从安庆开始的,还有将地方小调演唱成我国四大地方戏的“黄梅戏”⋯⋯另一个一脉相通的文化节点是1652年开始创办的敬敷书院,逐渐演变为安徽高等教育的雏形,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罕见的发展现象。

  晨曦初露  

  古老书院里的历史原声

  清顺治九年(1652年),当时清王朝的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日为兴教办学,以个人名义捐银2000两,创办了一所书院,并以李的名号命名为“培原书院”,定址在安庆城内同安岭(今龙山路市中医院北边军招附近)。

  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下令各省在省城设立一个大书院,办学经费由藩库(省财政)拨给。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再次下旨,进一步明确省城的大书院其地位相当于“古侯国之学”。依照这道谕旨,清朝政府把大书院当成高等教育机构。这时,以个人名号命名的“培原书院”便改作“敬敷书院”。“敬敷”一词,语出《尚书·舜典》,意为恭敬地布施教化。“敬敷书院”当时成为清代安徽旧式教育的最高学府“省学”和教育的标志,闻名遐迩。

  此后的敬敷书院均由官办。历任巡抚及主要官员均兼任书院的主讲。书院的山长(校长)由巡抚亲自聘定。山长同时总领书院事务。据《安庆市志》载,先后担任敬敷书院山长的著名学者有刘大、全祖望、姚鼐、王宽吾等。桐城派大师姚鼐于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三年、嘉庆六年至十年两度主持敬敷书院,前后长达14年,并在这里写下了《仪郑堂记》、《庐州府治序》等许多文章。

  1853年太平军攻占安庆后,和清军有过数次惨烈的城池争夺战,战争给安庆城带来巨大劫难。至1861年太平军失败安徽省巡抚衙门重新迁回安庆时,城内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同安岭的敬敷书院也“悉数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将书院移建于姚家口西街(今孝肃路西段安庆电视台附近)。

  由于当时书院地盘较小,适应不了省学的要求,安徽布政使于荫霖、按察使赵尔巽奉命在北城门外柏子桥广植树木,营建校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暮春,新校舍落成,敬敷书院移迁到现在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址上,由此揭开了这块土地百年育人的序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城大书院改为省大学堂。由此,兴办时间达250年的敬敷书院于1901年冬停办,以全部校产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堂,成为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掀开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崭新的一页。

  风雨流变  

  江淮名士高擎新学火薪

  从1902年到1926年,安庆北门外的这块校园(现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成为安徽近代军事教育、女子职业教育、法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兴办武备学堂是晚清洋务派官僚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的主要方式。安徽武备学堂筹办于1898年,安庆知府兼学堂总办。1902年6月,武备学堂迁到敬敷书院。这里也成为青年有志之士接受新式军事教育,反对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之地。1905年秋,武备学堂停办。次年11月,安徽巡抚将安徽武备学堂改为安徽陆军小学堂。徐锡麟任总监督,1907年7月,徐锡麟刺杀恩铭,发动了震动全国的安庆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大批出身武备学堂的军官们继承了徐的遗志,终于将“辛亥革命”胜利的旗帜插遍了江淮大地。

  1917年,安徽省教育厅在这块校址上开办了“安徽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这是安徽省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由于发生军阀侵入校园强暴师生的事件,1919年冬,蚕桑讲习所与城内的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互换校址。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是民国时期安徽大学创立前唯一经中央政府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私立江淮大学。1915年改为公立。1920年,安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法学家,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国民党左派著名领导人光明甫就任法专校长。法专分文、法两学院。法学院有政治、经济、法律三系。这是安徽近代第一所有院系建制的分科大学。1924年, 正值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光明甫参加了国共两党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6年1月,中国共产党安徽法专支部成立,这是安徽省高校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同年秋冬,光明甫遭到蒋介石通缉,省立法专学校停办。

  从1902年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安庆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抗日名将方振武、焚烧英国鸦片的将军柏文蔚、马炮营起义领袖熊成基、范传甲,广州起义烈士、上将倪映典,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的石德宽、程良,辛亥革命志士史沛然、张劲夫等,都是从安庆师范学院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莘莘学子。

  寒暑迭递  

  名流硕儒会集竞展风流

  1921年9月,省内外一些皖籍著名学者,向当时的安徽省长许世英建议创办安徽大学,经过近七年的筹建,1928年2月,省立安徽大学终于落成(现安庆师范学院校址)。

  1938年5月,日寇攻占安庆,安大被迫停办,部分学生借读于武汉大学,部分教师撤至四川重庆。抗战胜利后,皖籍知名人士和广大青年学生恢复安徽大学的呼吁日益高涨。1946年1月2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恢复安徽大学,并改省立为国立。决定由朱光潜、陶因、

  杨亮功、程演生等12人组成国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5月初,筹委会迁到安庆,6月底接收了省立安徽大学的校舍。1946年11月,国立安徽大学正式成立。设有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四院13个系,教职工达300多人,学生1200多人。

  这座古老的学府曾享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暨南、同济”之誉。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多世纪里,这块土地集聚了全国各地名流先贤,翻译《天演论》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严复,策划过震惊中外的安庆起义的英雄徐锡麟,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法学家、国民党左派著名领导人光明甫,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陈望道,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现代著名小说作家郁达夫,台湾著名作家苏雪林等等。这些全国著名的名流先贤会聚这块校园,献身教育,展示才华,孕育出了像黄宾虹、房秩五、陈撄宁、熊成基、柏文蔚、方振武、邢公畹这样的时代精英,他们秉承“家国天下”的理念,在风云激荡的旧中国里共同演绎了一曲又一曲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教育史话。(作者为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