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2024-05-21 02: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8年)的人口迁移历程

在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空前活跃,并形成由西向东、由农村迁向城市为主的人口迁移大潮。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始恢复期)的人口迁移

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地区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把大量的农村隐性过剩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了规模巨大、几乎可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然而,由于当时横亘于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及二元社会体制,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严格控制仍如同改革开放之前。这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当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转移。这一阶段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并未带动人口迁移数量的同步增长,人口迁移仍主要延续改革开放前的趋势。

2.1984~1993年(伴随改革开放缓慢增强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推进以稳妥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受户籍制度制约不能向城市转移,人口迁移流动呈缓慢发展态势。但随着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出台,人口迁移流动规模及强度也呈渐趋扩大、增强态势。这一时期,年迁移总人口由600多万人增加到1 100多万,其中省际迁移人数也大致由120万增加到320万,迁移率由1%左右上升到2.5%以上。

3. 1994~2014年(与经济增长互动高速增长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户籍制度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初步打开了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大门,人口迁移进入高度活跃期。1995年总迁移人口大致为1 300多万人,省际迁移人口为350多万,2000年二者分别增加到3 200多万人和1 000多万人,分别增长了约1.89倍和2.41倍。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实施“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户籍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加之“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先后推出,激发了人口迁移流动活性,人口迁移流动更加活跃,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个人口迁移高峰。2001年迁移总人口3 500多万、省际迁移人口1 200多万,2014年增加到峰值8 205万和2 807万,迁移强度(迁移率)也相应增加到6%和2%左右。

4.2015~2018年(迁移活性渐减调整期)的人口迁移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缓慢下降,人口迁移流动的活跃程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经济增长减速减缓了就业机会的增长。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2014年推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继续强调这一控制政策。另外,由于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的驱动力。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人口迁移流动趋势发生逆转,大致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规模开始减小,2015年全国迁移总人口已减少到8 103万,省际、省内迁移人口分别减少到2 788万和5 316万。可以预料,在其后数年仍将延续这一趋势。

二、 70年来人口迁移的机制、属性及其转变

(一) 人口迁移原因和机制的重大转变

从迁移人口个体的迁移原因及人口迁移动力机制分析,同样显示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动力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改革开放前,不管政府主导的计划型人口迁移还是农村自发性人口迁移,都是伴随户籍变更的户籍人口迁移,而改革开放后虽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仍制约着农村迁移人口的户籍变更,使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人口迁移基本上是没有伴随户籍变更的“不完全”迁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和特色。

(二) 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的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及差异变化,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从迁入人口比例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很大差异,开始时大约50%迁移人口集中选择迁入东部地区,90年代后期该比例超过76%,21世纪前5年,该比例提高到80%以上。而选择迁入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比例则相应呈下降趋势,尤以中部地区最甚。从省际人口迁移考察,同样表现出人口主要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地区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地区的迁移,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向东部城市的迁移。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迁出人口一般占迁出总人口的60%左右,进入21世纪该比例超过80%。农村人口迁向城市又主要选择向京津冀、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广东省)三大城市群集中。1985~1990年选择迁向三大城市群的人口增长了8.7倍。三大城市群迁入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比例也相应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30%提高到65%左右。

(三) 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作用关系的转变及其特征

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是改革开放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旦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启动,就形成“同步即时效应”,激发人口迁移;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的“异时累积效应”逐步强化,促使人口迁移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受经济发展激发的人口迁移一旦发生,也形成“同步即时效应”,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迁移的“异时累积效应”又逐步强化,进一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总体上高度正相关,二者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相互促进,人口迁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三、 人口迁移与发展:70年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迁移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前后实行的经济体制、相关政策不同,人口迁移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属性特征。根据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口迁移发展历程的考察及以上几点主要结论,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经验。第一,没有人口迁移,就没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发展。第二,政府必须减少对人口迁移的干预,让人口迁移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第三,要高度重视和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农村人口“不完全”迁移及由此带来的“半”城市化和农村“三留守”人口问题。

原文发表于《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5期,有删减,转载请注明

EMAIL:[email protected]

微博:http://weibo.com/u/3888217298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