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表】数字出版的重新定义与发展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主要有哪些变化 【优先发表】数字出版的重新定义与发展趋势

【优先发表】数字出版的重新定义与发展趋势

2023-12-18 0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此产生产品交付与内容交付,前者以交易为目标,后者以实现用户的输入为目标。 [11]

最后是发行被传播取代。发行是以实物产品的交付为目的,产品通过渠道、零售终端或者平台终端到达读者手中。传播以内容交付为目的,内容通过场景化的表达为用户接受。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用户开始参与内容传播,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与传播者,中心化传播发展为去中心化传播。社群的出现,自媒体的发展,产生以话题和内容为中心的群体,出现再中心化传播方式, 促进了内容的创新与增值。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推动了出版商与用户之间多种连接关系的建立,实现传播渠道的扁平化,实物发行渠道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数字出版中非线性发展模式取代了传统出版的线性发展模式,编辑、复制与传播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兼具不同出版形态的经营特征,用户参与从生产、复制到传播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数字出版应该定义为:以出版流程的数字化为前提,以内容交互为核心,内容生产过程具有开放性和互文性等特点 [12],交付方式多元化,表达方式场景化,以实现用户的可理解输入为目标的一种出版形态。

在这个定义中,内容交互是数字出版区别于传统出版的最根本的特征,即用户与内容之间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本质是一种双向沟通。 [13]开放性意味着内容发展的多种可能,既包括思想,也包括表达,都可能产生多种结果。 [14]互文性表明首先任何一个作品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的其他作品之间存在着多种关联关系;其次作品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行为,包括相互批评、相互否定、相互校正、相互调节等。 [15]交付包括产品交付和内容交付两个层面,前者以复制为主要手段, 后者以思想有效到达为目标。表达旨在通过符号封装实现思想的传播,具有场景化特征。 [16]

二、数字出版的衍变趋势

5G 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激发出用户对数字出版的个性化需求。这种需求涵盖从内容生产、传播、交付到再次输出等各个环节,推动数字出版多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并以内容的多元开发为中心,向在线教育、文创、自媒体、影视娱乐、内容营销以及知识服务等领域延伸,形成深度发展的格局。

1. 数字出版的发展轨迹

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态,数字出版的发展直接表现为复制规模的扩张,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复制效率为最终目标。这个目标通过用户需求的挖掘和复制件的分发实现,数字出版的发展就是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

根据内容生产模式的变化,数字出版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内容复制。20 世纪末出现的电子出版可以看作数字出版的雏形,最初形式是纸质图书扫描之后刻录为光盘发行。21 世纪初,传播渠道从线下发行发展为线上传播,具备数字经济的初步特征, [17]但是内容依然是纸质图书内容的复制,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归为数字出版,本质上是纸质图书出版的延伸。

第二阶段是内容增值。此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两个,一个是内容交互,一个是内容整合。前者始于起点中文网,后者始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数据库,开启了内容的增值服务模式。内容交互的出现,意味着读者身份向用户身份的转变。用户参与内容从生产、传播到体验的全过程,并导致一身分饰多角现象(同一用户同时扮演生产者、使用者、传播者等多个角色)的产生。内容整合意味着关联价值的产生。通过知识之间多种关系的挖掘,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连接,从而产生增值价值, [18]并结合个性化推荐和用户画像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知识转化的效率与效果。

第三阶段是内容融合。此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场景化表达,即根据用户画像和应用场景确定相应的表达方式。其次是表达的内涵多元化,不仅包括表达内容,还包括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19],内容交互过程中随机性的碎片化输出以及用户有意识的再次创作(解读、演绎与衍生等),共同构成用户的可理解性输入。在内容融合阶段初期,以某一基本表达的实质性复制为主要形式,同时在复制过程中,结合用户个人的理解与感悟,产生思想的变化,促进内容的创新。未来, 随着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内容源头将从某一具体的作品形式变为特定的思想 [20],并以此设定基本的表达要素,通过不同的作者进行创作,达到思想与表达的分离,推动内容生产与消费的规模化发展,满足用户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2. 数字出版的衍变逻辑

衍变指通过演化而发生变化。数字出版的衍变是指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特征对出版内容进行相应的再次开发,从而实现表达体系的重构,其本质是表达的延续。按照选择性成本从低到高,这种再次开发可分为叙事、知识和数据三个层次。 [21]

知识作为一种帮助人们认知世界的内容, 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分为离散成果、集合型知识、教学知识和持续辩论知识四种。离散成果较为碎片化,对可检索能力要求高;集

合型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教学知识注重输入的可理解性和效果的可评估性;持续辩论知识通过连续性的故事表现,具有渐进性和累积性。 [24]根据能否清晰表述和有效转移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一层次的开发旨在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实现知识增值。根据对知识提炼程度与增值幅度的不同,衍变方向有两个:一是实质相似的复制,包括各种解读与演绎,例如知识付费、自媒体等,侧重于知识普及;二是在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创造, 例如以信息沟通为目标的内容营销、以知识学习为目标的在线教育等。

数据作为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本质上是有条理的按照不同层级呈现的内容汇编。数字出版中的数据包括结构化的内容、元数据以及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数据之间的动态组合、按需重构,从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和信息内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知识服务。

三、结语

数字出版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的一种特殊出版形态,一方面具备传统出版的编辑、复制与传播等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受技术的深度影响,这些基本要素出现了新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内容交互的产生。它直接推动产品交付向内容交付的演变,并由此引领整个出版产业的转型。

因此我们考察数字出版的发展,不仅要观察它与传统出版的联系,还要分析它在新技术背景下的特征,更要判断它与不同专业领域的接合点,以此带动整个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谢新洲. 数字出版技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立. 数字出版的若干问题讨论[J]. 出版发行研究, 2005(7):13-18.

[3] 陈昕. 一样的斜坡,一样的攀爬——从美国数字出版现状看出版新趋势[J]. 印刷杂志,2008(11):8-13.

[4] 任殿顺. 还原真实的数字出版产业[J]. 中国传媒科技, 2013(5):56-60.

[5] 张大伟. 数字出版即全媒体出版论——对“数字出版” 概念生成语境的一种分析[J]. 新闻大学,2010(1):113-120.

[6] 赵冰. 构建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J]. 出版参考, 2009(31):15.

[7] 严定友,段维. 论数字时代的内容出版[J]. 出版发行研究,2009(12):53-55.

[8] 赵宏源. 大数据对数字出版的应用价值初探[J]. 中国传媒科技,2019(9):16-21.

[9] 邓创业.“读者”到“用户”,究竟差了什么?[J]. 出版参考,2019(3):28-29.

[10] 赵宏源. 浅谈图书内容交付中的场景化表达[J]. 出版与印刷,2020(1):47-54.

[11] 倪莞馨.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理论与初中英语语法课例研究[J]. 文教资料,2019(19):229-230,218.

[12] 李优雅,刘灵芝,晏梦媛. 互文性视域下中国经典文学形象的动漫改编[J]. 文学教育(下),2020(1):30-31.

[13] 赵宏源. 知识服务中交互的特殊性研究[J]. 出版与印刷,2019(1):6-12.

[14] 王博. 三维动漫角色形象建构系统研究[D]. 中国美术学院,2018.

[15] 陈迈平,高宇. 中国文学的互文性阅读:以莫言的作品为例[J]. 南方文坛,2019(3):88-89.

[16] 冯宏声. 知识服务的冷与热、旧与新、本与末、长与短[EB/OL].(2018-08-01)[2020-06-02] https://mp.weixin.

[17] 耿志云. 数字经济关键要素解读[J]. 科学24 小时, 2019(7):12-14.

[18] 赵宏源. 出版视域下的知识关联体系构建[J]. 中国传媒科技,2019(1):52-55.

[19] 赵宏源. 浅谈图书内容交付中的场景化表达[J]. 出版与印刷,2020(1):47-54.

[21] 侯欣洁. 数字出版概念界定的再认识[J]. 现代出版, 2014(5):44-46.

[22] 卡尔,白金汉. 电脑游戏:文本、叙事与游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3] 泪的天堂. 如何让玩家更有“代入感”?《极乐迪斯科》叙事分析[EB/OL]. (2020-03-30)[2020-05-25]https://mp.

weixin.qq.com/s/SlrkF2qE_6rBnSVOB_qP9w.

[24] 汤普森. 数字时代的图书[M]. 张志强,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