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方法有哪些基本类型 第五章 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

第五章 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

2024-07-10 1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节  地理教学方法设计技能

          关键词 ◆地理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和象征符号认知为主方法   ◆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一、 地理教学方法的内涵

关于什么使教学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如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1]“教学方法指向于特定的课堂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2]等。我们认为,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教学目标、受特定教学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是采用符合教育和认知规律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地理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二、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类型

地理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特点、适用范围和选用原则也不尽相同,其中既有继承历代教学经验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有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改革的深入,以及各教师对教学法理论的领悟和教学设计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独创的新的方法。

根据目前课改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进行分类如图5-3:

 

                                  图5-3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类型

每一种方法都是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一般来说某一地理主题的教学要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介绍目前课堂几种常用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或者运用书面语言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讲述法

一般在叙述地理事物、现象、特征和分布时运用该方法。

(2)讲解法

用于说明各种自然或人文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布局原理、相互联系,或阐述地理区域的综合性和差异性,解释和推导天文、气候、水文等一些公式和原理。

(3)讲读法

用于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地理术语和需要学生重点理解和记忆的内容。

(4)运用讲授法时应注意:,三种方法适时交叉使用,语言条理分明、措词准确,正确运用比较法、分析综合法、以及其它逻辑思维方法。

【课堂活动】

尝试按照讲授法的要求,分析说明如何采用讲授法进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学。

2.谈话法

谈话法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传授地理知识、启迪智力的方法。

(1)问答式谈话法

一般在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是否遗忘时运用,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2)启发式谈话法

教师通过创立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或把较复杂的内容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或一些小问题,然后启发、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利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孔子的“启发式谈话法”:启发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启发过程:“听其言、观其行、省其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格拉底的“精神产婆术问答法”: 讥讽;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助产:帮助对方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问题的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

【案例5-2】《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启发式谈话:

(1)如果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全球大气会形成什么环流模式?

(2)如果地球自转且表面均匀,全球大气会形成什么环流模式?

(3)如果地球自转且表面均匀,又考虑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有何移动规律?

(4)如果地球自转,且考虑到海陆分布形势,气压带和风带在南北半球的分布有何特点呢?

(5)怎样解释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怎样理解我们家乡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呢?

【案例5-3】“地球的近日点与远日点特点比较”的启发式谈话:

教师提问:“北半球大陆最热月和最冷月各是几月份?”

教师继续追问:“由于地球公转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这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就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同学们想想:近日点、远日点各在几月份?”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看“地球公转轨道图”,所显示的信息却是近日点在1月,远日点在7月。

学生“愤悱”。教师再出示“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图,诱导学生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四季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基于学生的认知困惑;注意问题的内在逻辑;提问要有灵活性和应变力。

(二)以直接感知和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观测法和实验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以一系列惯用的象征符号来表征地理事物的地理图象,来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的特点。主要有“纲要信号”图示法。

演示法

(1)地理挂图、图片、照片的演示;

(2)地理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

(3)幻灯、录像、电影的演示;

(4)计算机模拟演示;

(5)地理实验的演示。

【学生活动】

讨论:运用演示法教学时,如果单纯由教师来演示有什么优缺点?

运用演示法应注意:

(1)必须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运用

(2)演示的时间要及时

(3)演示的内容一般要选择教学重难点

(4)演示必须突出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

(5)在数量和时间上要注意适量

(6)注意将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结合起来

【案例5-4】

尝试按照演示法的要求,分析说明如何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小节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

【教师模拟实验】

    在桌面中央放置一盏灯泡表示太阳,然后手持地球仪围绕灯泡在桌面上作逆时针方向运动(同时自转),并保持地轴指向不变,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作周年回归运动;然后,再在地球仪上套一细白纸圈表示晨昏线,重复上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二分二至日地球的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变化变化情况。

    【学生操作演示】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坐在桌子周围,在桌面中央放置一盏灯泡表示太阳,然后由一位学生手持地球仪围绕灯泡在桌面上作逆时针方向运动(同时自转),并保持地轴指向不变,其它学生观察、记录地球绕日公转运动时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与晨昏线的位置。10分钟后,各小组代表发布观察结果,全班同学给予评价与修正。

2.实验法

地理实验是一种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模拟实验,来验证、巩固课本理论知识和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自然地理教学中有诸多对空间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要求高的教学内容,如“正午太阳高度的测算”、“大气的热力作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水循环原理”、“水土流失和植被覆盖率的关系”等内容,恰当的地理实验,既可化解地理学习难度,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归纳等地理能力。

涉及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方式主要包括演示实验、操作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想象实验以及野外实习等。实验教学的一般模式如图。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规范操作。其次,要突出重点。第三,要配合言语。第四,要显现情趣。第五,要汇报实验结果。

【案例5-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实验教学。

3.“纲要信号”图示法

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的关键是要设计出简明、醒目、准确的“纲要信号”图表。

【案例5-6】

气压带和风带“纲要信号”图示法

讨论该教学图片是如何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的?

图5-5“全球性大气环流”纲要信号教学模式图

(三)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地理探究学习是教师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分析各种资料,积极思考,提出各种假设,并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包括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决策教学法。

1.发现教学法

教师提供适宜于学生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学习能力的方法。

【案例6-11】

芝加哥城市建设选址

在一张美国北方五大湖附近的轮廓地图上,没有地名,只标注有河、湖、山脉、平原等自然条件和铁矿、煤矿、铜矿等自然资源。地理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资源、人口、运输以及食品供应方面的地理知识,而后要求学生对给出的上述地图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开展讨论,确定一下美国北方大城市芝加哥应该建在何处?铁路应该怎样合理选线?公路应该如何分布?但不准学生看地理参考资料和详细地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了似乎合理的见解,每人都标出了主要城市、铁路、公路等位置,如有的学生从河流与湖泊的角度,提出A地应可建立城市(水运交通说);有的学生从资源的采掘与利用的角度,认为B地可建立城市(资源矿藏说);有的学生从粮食生产与供应的角度,认为C地可建立城市(处于平原中心的粮食供应说),思维异常活跃,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当教师用地理资料(地理真实情况)核对,即把标有城市的同样境域的一张地图挂出,对学生所获得的结论验证,明确答案(即被发现的地理知识)是否正确时,大家都雀跃起来,沉浸在发现的快乐之中。

发现学习的一般步骤是:①创设问题使学生产生矛盾,并提出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②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假设;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假设,不同观点可以争辩;④对争论做出总结,得出必要的结论。

2.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就是指教学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典型实例,即在日常生活中“隐含着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事例”。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教学。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要通过一定的实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不同点是案例教学是案例占中心位置,举例教学中例子居于此要地位。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呈现案例——分析案例——总结案例。案例教学的三种案例呈现方式①例导型:先“案”后“理”。②例证型:先“理”后“案”。③例说型:“案”、“理”同步。案例教学的四种案例分析方法: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对比分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延伸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变式分析,河流的综合开发反证分析。案例分析的一般程序:个人体验、小组讨论、指导分析。

【案例5-7】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案例教学环节

(情境创设)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图片,引出教学课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对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体会、看法。

(问题提出)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问题。

(学习目标)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能够结合实例解释或论证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可行性。3.能够在图上指出具体线路的调出区、调入区和通过区,并阐述各条线路的优缺点。4.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清晰陈述资源跨区域调配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教学过程)

1、为何调?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2、能否调?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3、怎么调?“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调水方案是什么样的?4、有何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以案析理)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案例的分析,同学们能不能归纳出分析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步骤?请写出你的学习成果,并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

(成果展示)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全班学生进行评价、修正。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步骤1:为何调——探究调配的原因;步骤2:能否调——论证调配的可行性;步骤3:怎么调——设计调配的方案;步骤4:有何影响——分析调配的意义。

(迁移拓展) 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同学们还知道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有哪些调水工程?

我国跨区域调配案例:(1)“北煤南运”现象;(2)“西气东输”工程;(3)“西电东送”工程。世界上其它国家跨区域调水案例:(1)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3)埃及横跨亚、非两大洲调水工程;(4)秘鲁“东水西调”工程。

(课后作业)参照“南水北调”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从以上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调查分析,并写出研究报告。

【课堂讨论】结合上面教学案例,交流讨论案例教学的特点与步骤。

3.决策教学法

是指将一个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问题转化成地理决策问题,师生一起作为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过程和步骤,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这个问题,以达成培育决策意识、提高决策能力等目标的教学。

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规定:“美国要求年轻人在互相依赖、文化多元和民主的社会中,做出富有见地的、合理的决定的能力”。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提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版本的教材,可对学生有更高一些的要求,除了讲述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决策型学习活动”。

①采用某种或几种决策方法的教学

在“城市与城市化”一章中,教师设置一幅城市规划图,让学生进行各种城市功能区的规划与设计;在“产业活动”相关章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交通线路规划等活动。

②采用完整决策步骤的教学

图5-6决策教学模式图

【案例5-8】

“煤城平顶山出路何在”决策教学案例节选

【提出决策问题】

平顶山,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近年来,煤炭的旺销和价格的上涨,使平顶山进入一个新的“盛世”时期,所以,不少人对“平顶山进入资源枯竭城市行列”一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平顶山“正值盛年”;但是,城市决策者们早就意识到:单纯依靠煤炭业,平顶山的经济命脉就存在风险。煤城图变,已经成为平顶山普通百姓和高层领导的共识。有人说学好了地理最好去当一个市长,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平顶山市的市长,运用地理知识为煤城平顶山市寻找出路。

【拟定决策方案】

教师与学生经过多次沟通与协商,在充分预测本次活动的难度与所需时间后,结合各小组学生的能力、兴趣与特长,拟定出本次活动的决策方案(见图)。

【资料收集阶段】

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全班分成四个市长竞选小组,每组推举一人为候选市长,由其协调,让本组成员分别担任平顶山市各局局长及秘书长等,将决策方案任务自行分割,让其利用各种途径分头收集资料。

【资料分析阶段】

各小组成员将所收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筛选,在讨论基础上,酝酿决策方案。

【确定“转型方案”阶段】

小组秘书长将讨论方案进行整理记录,初步拟定出平顶山市的“转型方案”,作为各小组参选市长的演讲词。

【候选市长竞选演讲与答辩阶段(“转型方案”亮相阶段)】

各组候选市长参加竞选演讲,演讲结束后,“评审团方阵”对候选人进行质询,由候选人或“助理团”成员进行答辩,质询内容须围绕演讲内容展开。此环节是决策教学的高潮,不仅是各决策小组将辛苦做出的决策成果进行展示交流的时间,也是各小组成员一展个性与风采的时刻。

【评选市长并选出最满意“转型方案”阶段】

以全民选举(全班同学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出平顶山市市长,该演讲词也相应被确定为平顶山市发展的最满意“转型方案”。

【教师点评激励】

今天大家扮演角色,为煤城平顶山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明天你们就会担任角色,成为各行各业有魄力有担当的决策人。下面我荣幸的宣布平顶山市市长和最满意“转型方案”……

 

【学习与实践】结合表5-3,交流探讨如何结合必修2各学习主题的“问题研究”板块开展决策教学。

表5-3 人教版必修2各章“问题研究”

章次

问题研究

体现决策教学的问题设计

第一章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资料3: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第三章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假如你的家乡是农耕区,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设计一个家乡的农业园区。

第四章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第五章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你愿意选择骑自行车还是坐公交车上学?

第六章

绿色食品知多少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绿色食品的市场前景才会更广阔?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等合编. 教育学[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50.

2.钟启泉,张 华主编. 课程与教学论[М].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