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2024-07-12 09: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彭轶

内容摘要:《故都的秋》入选多版本教材,其文学经典性可见一斑,历来也有众多文学大家、文学爱好者对《故都的秋》做出多角度的深度解读,然而教师在备课时或忽略素读过程,失去了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或在助读时迷失在角度多样的文献中,不知如何整合分析,或脱离教材相关要求,随意选择教学点。针对以上误区,本文将围绕《故都的秋》,对文本展开素读、助读、研读,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课标、教材要求和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教学的深度和科学性。

关键词:《故都的秋》 文本解读 情境教学 对比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教学设计的逻辑前提,教师的解读成果也集中体现了其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以及教师的阅读价值取向,其思维深度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思维深度,可见文本解读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笔者根据教学论的相关理论,结合对文本解读和备课路径的思考,设计了“文本素读——文献助读——教材研读”的文本解读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将借助该模型,进行《故都的秋》的文本分析及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首先笔者先对《故都的秋》进行了文本素读,力求获得最原始、最本真的感受。这篇散文是作者对北平的秋的刻画,而作为读者,感受到的不只是北平的秋天,更重要的是这份特别的美感。作者也借这篇散文抒发一种文人情怀——每个人在秋天都能感受到不能自已的深情,但这需细细感受、慢慢品尝。比如“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体现了一种很雅致的文人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连自然景观都是可摆弄玩味的。

本文的语言淡雅细腻,十分有文人气质,读来非常惬意。比如在读“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一处时,仿佛我自己也踩在槐树的落蕊上,脚底也有绵软的触觉,这里可见作者的细腻的感受力。而本文的倒数第二段也是特别之处,一番“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的对比显得本文顿时活泼起来,有了不一样的生气。

最后笔者回到标题,思考为什么题目不命为“北平的秋”?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故都”本身已体现了作者的怀念、眷恋之情,也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那么为什么不是文末的“北国之秋”?可能北国是之于南国而言的,因此没有太突出的鲜明情感。

完成“文本素读”后,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故都的秋》进行了“文献助读”,力求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认识。

1.文体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散文。散文阅读,就是要通过对作者个性化的语句章法的分析,读出作者的眼光、作者的情绪,最终进入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散文中所写的事物往往不是客观的事物本身,而是在作者独特语言表述中蒙上了独特情感的事物,这应是分析散文时应时刻注意的。

2.写作背景

对于《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不同学者持不同看法。较多学者认为,那个时期的郁达夫身处白色恐怖笼罩着的中国,且承受着家庭中丧子的痛楚,正清醒地面对残酷的现实。但俞王毛先生认为,1934年秋的郁达夫的生活堪称平静愉快。观其8月16日的日记,中有“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等语,语气中充满故友重逢般的惊喜。第二天一早,他挥笔写下《故都的秋》。可见其心态之闲适、心情之喜悦[1]。可见,本文的写作背景还存在一定争议,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琢磨文本,读出隐藏在背后的作者的心绪。

3.内容概括

郁达夫用简洁凝练的语句描绘出“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五幅秋景图,尽显“清”“静”“悲凉”之感。图画中描写的景物均以“故都的秋味”为中心,相互呼应,增强了“故都的秋味”,同时郁达夫将情感隐含于“故都的秋味”中,彰显他对故都秋天的深情,景物与情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了有机的整体[2]。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点。

4.艺术手法

《故都的秋》中令人稱道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三点,分别是鲜明的语言个性,雅俗结合的趣味及文章的美感。

首先是鲜明的语言个性。湖南师范大学的郑书妍点评道:本文通篇几乎无华丽辞藻,而用恬淡的语言营造清净、悲凉的感情氛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语言风格,让这秋天的风景自然而然地呈现于读者眼前。比如作者用“一椽”形容屋子,可见屋子简陋且狭小,可就算居住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作者却还是拿着“一碗茶”,随意“一坐”,闲适地数着“一丝一丝”阳光。文字不复杂,却意味深长,作者眼前是秋日的肃杀之景,却没有强烈的悲秋之感[2]。

其次是雅俗结合的趣味。孙绍振先生认为,大雅大俗的结合是郁达夫式趣味的一个创造,也是本文写得最经得起分析和最为成功的地方。比如秋蝉像耗子的表述,以及对“都市闲人”的描写,一方面文人情调表现在世俗之人的生活节奏上,另一方面世俗之人体现文人情调,如此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是为大雅和大俗交融的美。在语言上也有这般特点——既有古典诗文的典雅,又有现代白话文的通俗,比如结尾段的一连串对比,使得画面的唯美带上了世俗关怀、生气勃勃的特点[3]。同时,这些“俗”的对比好似秋之迷雾中的几缕阳光,使心情不至于一片阴霾,让本文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最后是文章的美感。文章的美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沉郁真挚的感情美。作者将内在情感外化为几幅秋色图,每幅图都浸透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在南北对比中加深对故都之秋的喜爱。第二是和谐巧妙的音乐美。作者使用反复的句法结构,舒缓又富于变化,一唱三叹,节奏明快,极富韵律感,营造出强烈的抒情节奏,有力地表现出作者感情的深沉和强烈,语言形式和情感内容完满地交融,可谓声情并茂。第三是体物入微的细腻美。作者用细腻的心感受着细小琐碎、易被常人忽视的景物,抓住瞬间极微妙的感觉,又用细致的笔墨层层铺叙,写尽忧思孤独,回味无穷。比如作者写扫帚的丝纹,“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将精细体察后的感受移情入物,既显得清新,又笼罩着一层古城的沧桑与颓唐,让人感受到秋的清凉和人生幻灭之感,从而使文字呈现出细腻柔婉的审美特点。第四是蕴藉深邃的画面美。作者描写的画面中的许多意象都可以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比如:“浓茶”“一椽破屋”“落蕊”“秋蝉”“衰草”“雨后的斜桥影里”等,总让人不由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4]

5.情感分析

结合时代大背景和前文对作品的分析,本文背后的情感整体上仍然是萧瑟、悲凉的,五幅图的情绪起伏让作者像《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一样在梦幻般的理想与现实中来回,这种情感上的奔走,让郁达夫的思念带着悲伤,爱中带着沉痛,让郁达夫有着文人类的颓废、落寞与苦楚。

此外,标题也流露出作者些许情感。其中的“故都”与“秋”可谓是文化典故,郁达夫的“故都”不只是“北平”(见“文本素读”分析),更是以北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因此之所以称之为“故都”,除了寄托一份感情之外,也是营造浓郁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气息。

在文章的结尾段,作者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看似颓废消极,细品过后却能感受到郁达夫浓烈的爱与强烈的希望。一人愿意用生命去换故都的秋,就是因为心有美好,所以这篇散文不尽是悲凉,也暗含着希望和热情。

总体来说,从《故都的秋》中不仅可以读出秋的清、静、悲凉,还有暗含的热情,这充分体现个人情绪的多层次和立体感。即便是“郁达夫式的颓废”,也只是代表着一种真实的人性,我们应能如郁达夫可欣赏衰败的美一样去欣赏他的所谓“颓废”。因为美学意义上的美不是单一的,所有的盛开、衰败、情致的深邃都有其被感悟、被书写的价值。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理念

本设计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张心科教授在《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一书中结合接受美学理论而提出的“散文三级阅读教学过程模式”(即欣赏性阅读——反思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展开[5]。在“欣赏性阅读”中,重在让学生梳理文章描绘出的五幅秋景图;在“反思性阅读”中,重在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闲适,深入探究“这一篇”的艺术个性和写法独特出;在“研究性阅读”中,重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对作者的表达特色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此外,本设计全过程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习散文的兴趣,也为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背景、条件与氛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教材分析

本篇散文的作者郁达夫在现代作家一窝蜂地挤在秋天的欢乐境界中时,着意表现秋天的悲凉美,这是一种审美情感的开拓,从审美教育来说,是对心灵境界的一种丰富,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故都的秋》营造的美感和郁达夫的审美情调,从秋景中把握郁达夫的情感。同时,根据课后的“学习提示”,要抓住“秋味”这一中心,调动各种感官体会孤独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思考作者为什么着重描写平凡细小的事物,以及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关注写景的语言艺术。

3.所属学习任务群分析

该单元所属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写作”,该任务群提出“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分析郁达夫独特的眼光和表达方式所呈现的美,并通过撰写文学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见解。

4.学情分析

预设本班学生为广州某重点高中(A类学校)的高一年级实验班学生。该班学生的思维水平较高,能进行较有难度的对比阅读,在散文学习方面经验较丰富。对于《故都的秋》而言,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他们感受力较弱,缺乏与作者的共鸣和审美修养,文章中的趣味“文人趣味”如盐在水,可感而不可见,缥缈恍惚,和他们的情感经验有很大的距离,因而加大了学生领悟的困难,这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的。

5.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文中呈现的五幅图画感受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学生能把握本文语言的恬淡和富有美感的特点,明确本文写景艺术。

(3)学生能在对比阅读中体会郁达夫的独特的文人趣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与作者形成共鸣,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6.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借助文中呈现的五幅图画感受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把握本文语言的恬淡和富有美感的特点,明确本文写景艺术。

(2)教学难点:能在对比阅读中体会郁达夫的独特的文人趣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与作者形成共鸣,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7.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8.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再造想象

同学们,北京文旅部举办了一场改编名篇、主题为“北京文化”的微短片大赛,其中备选篇目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都之秋》。今天我们一块走进文本,为参加微短片大赛准备素材。

拍摄微短片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取画面,现在请大家先自行阅读,梳理出你认为可给予镜头的画面,为它命名,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享、讨论,最后邀请每位小组的代表介绍你们组的镜头构成。

明确: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結合老师播放的伴乐,请大家想象这几幅画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提供的对比表格(涉及内容着眼点、写作风格等维度对比),思考每一幅图各体现了什么特点,蕴藏了何种情感,组成了什么脉络。

(2)朗读品情,细读探究

微短片的画面有了,还需要有与之相配的旁白。现在请大家边想象,边慢慢地朗读文本的前四段,说说你有怎样的朗读体会,你是如何处理自己朗读时的感情的。

如果让你为我们拍摄好的微短片写一段介绍词,说明取材的原散文美在哪,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明确:沉郁真挚的感情美、和谐巧妙的音乐美、体物入微的细腻美、蕴藉深邃的画面美。就是郁达夫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高雅的审美品味。

你认为这段微短片的片名用原文的“故都的秋”更好,还是改为“北京的秋”/“北国的秋”/“北平的秋”更好?为什么?

谈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3)对比阅读,深化理解

比较阅读老舍先生的《北平的秋》,完成教师提供的对比表格(涉及景物形态、色调与意境、描写重点、叙述者观察角度等维度的对比)。

比较阅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秋天》,完成教师提供的对比表格(涉及取景、美感、阅读感受、异同点简括等维度的对比)。

(4)布置作业,回归情境

请大家根据今天所学,为《故都的秋》写一份文学短评,可从景物、情感、语言等方面切入,作为报送微短片大赛的文字说明。

综上可见,经历了文本素读、文献助读、教材研读三步骤后,可获得较为深入、准确、科学的教学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才能更符合文本价值、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此外,本文和《荷塘月色》有许多可比较之处,比如同样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人颓废”,但“颓废”中又有细微差异,又比如两篇散文的语言艺术同样耐人寻味,写景各有特色等,但由于两篇课文同属本单元重点的教学篇目,因此未在本设计的对比阅读中引入《荷塘月色》,如若能进行二者的对比阅读或主题阅读,可能会使学生在认识散文这一文体、完善自身审美结构、提升思维水平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王毛,张小华.秋气堪悲未必然——也谈《故都的秋》的情感基调[J].语文建设,2013(28):47-49.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3.28.019.

[2]郑书妍.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J].湖南教育(B版),2020(11):42-43.

[3]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16-20.

[4]张灵波.诗意盎然 美不胜收——《故都的秋》诗性美解读[J].语文天地,2020(17):5-6.

[5]张心科.重回“形散神聚”:散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9(07):13-18.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对比阅读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对比阅读”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语文周报·教研版(2016年48期)2016-12-02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9期)2016-10-08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文学教育·中旬版2022年8期

文学教育·中旬版的其它文章写作与虹吸知识贾平凹作品中的城乡间徘徊叙事特征余华小说中的黑色幽默主流意识下解读《红豆》的情感追求北村《水土不服》中小知识分子的存在危机葛亮《北鸢》中的民国书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