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的古建基础知识点】格子门即为隔扇门,以及推拉门那点破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推拉门施工图画法 【易混淆的古建基础知识点】格子门即为隔扇门,以及推拉门那点破事

【易混淆的古建基础知识点】格子门即为隔扇门,以及推拉门那点破事

2023-12-16 0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引子

        先来看一幅南宋界画,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

        问大家一个问题,红圈中这种东西叫什么?

       它看上去很像是日本书院造建筑中常见的障子和推拉门(即下图木制方格外框,内里糊纸的隔断或门窗做法)

日本推拉门

        当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毫无疑问在表现宋代的中国建筑,那么中国建筑中,这种如日本障子一样的木格子墙(或门窗)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恰好,我国宋代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提到了一种门窗做法——“格子门”。

       于是,有些人望文生义,以为这种界画中的,类似障子做法便是所谓“格子门”,比如下面这两位。

不吐不快,此人开口便是“参考《营造法式》”,然而我一阅便知,他压根没看过《营造法式》说实在的,我真佩服这些人的勇气,你连一个专业术语都说不上来,就来跳着脚到我面前“纠正”,“科普”,对自己的水平没点逼数么?

        更有甚者,竟是发展出了一套“日本的障子、推拉门起源于中国格子门”的谬论,还做成视频,误人子弟,流毒甚广,比如下面这位。

你啥水平啊,你能分辨啥是谣言么,你有资格辟谣么

         那么现在进入正题。

        《四景山水图》中的门窗做法究竟是不是格子门呢?不是,《营造法式》等文献中的“格子门”压根不是这个样子,和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关系。

        格子门和日本推拉门是否有关?格子门属于平开门,还是推拉门?格子门与日本推拉门毫无关联,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推拉开启的格子门(及其继承者——明清隔扇门),可以说所有的格子门(以及隔扇门),均为平开门。

      《四景山水图》中这些东西叫啥名呢?它叫避风沓,如果你要强调它小方格子的形式,也可以称之为格子沓。

(注:推拉门,即门扇水平滑动开合;平开门,即门扇固定于门轴,旋转开合。)

格子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长什么样?

       其实这个问题太好解答。

       “格子门”一词出自《营造法式》,这本书是配图的,想知道“格子门”长啥样,看《营造法式》第二十九卷的图样即可。

       只要看看图样,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营造法式》中的格子门,与日式障子或《四景山水图》中的格子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注:本人直接截取《营造法式解译》中配图,即四库本图样。营造法式各版本虽有细微之处的异同,甚至四库本自身之间已有差异,但此图样无误。)

最后一幅图样中,还另附了门把手、联楹伏兔(固定门轴的构件)的做法

       中国古建筑现存的实例中,哪种门窗与图样中的格子门最接近呢?答案呼之欲出,就是明清建筑中的隔扇门。

       不能说是大同小异,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事实正是如此,格子门实际上就是隔扇门的直接祖先。

明清隔扇门

   

明清隔扇门各部分名称。格子门按照抹头数量分为三抹、四抹、五抹、六抹等。隔扇门必有格心,一般都有裙板,但二者不会多于一个,可以有多个绦环板。《营造法式》格子门各部分名称。腰串即抹头;障水板即裙板;腰华板即绦环板。

其它文献中的格子门

       那么有些小伙伴可能要问了,会不会是《营造法式》的图样错误呢?会不会是其收录不全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其它文献和宋辽金元时期的古建遗存中寻找答案。

       难能可贵的是,元代书籍《梓人遗制》中,恰好对格子门的规格、做法进行了记载,甚至比营造法式更加详细。

      《梓人遗制》作者为薛景石,河中万泉(今山西万荣县)人,生活于金元之际。《梓人遗制》一书何时所作已不可考,其序言做于元中统4年(1263年,此时金已于30年前被灭,而南宋尚存),可以推断成书时间当距此不远。

     《梓人遗制》一书留存不完整,其内容被收录在《永乐大典》18245卷和3518、3519卷《九真门制》之中,其中前者主要与纺织机械有关,本文不多讨论,后者则主要记述格子门(以及板门、软门)做法,正是对《营造法式》的重要补充与印证。

      《梓人遗制》格子门部分共二千六百余字,图样四十副。相比仅仅记述少数几个个做法尺寸功限(一种成本计算方式)的《法式》,《遗制》在做法种类上大大丰富,记载格子门格心花纹样式三十四种,边桯混制做法亦十余种。

       或许是随着时代发展,在北宋末年还仅有数种样式的格子门,至于南宋已经出现了三十余种乃至更多,但更有可能的是,在北宋年间格子门样式就已经相当丰富,而营造法式仅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进行刊载。

       《梓人遗制》结合实例遗存,我们可以一窥当时格子门之繁复瑰丽。

马村金代砖雕墓中的格子门马村砖雕墓中的格子门

       山西运城市稷山县马村金代砖雕墓雕饰瑰丽,技法娴熟,其中的格子门雕饰极为精美,忠实地还原了当时的木作技法。图1中的格子门,其边桯细部更是为研究当时的混制做法(即边桯刻线、抹角等装饰)提供了宝贵实例。尽管门窗等小木作往往难以留存,马村金代砖雕墓为代表的一批砖石遗构,却能令古人的技艺凝固于万古长存的地下。

宋金砖雕墓中的格子门格心花纹实例与《梓人遗制》之记载相互印证

        从此处亦可知,格子门中未必要存在“格子”,事实上,被网友误认作“格子门”的那些方格子,亦可用于格子门的格心部分,被称为“方格眼格子门”,而那些花纹繁复华丽者,则可成为“菱花格子门”。

       相比《营造法式》,《梓人遗制》对于格子门的定义、用法亦有记述。

       其开篇称“与法式内板门、软门大同而小异......盖神佛殿堂(用之),富贵之家厅馆亦用之。秦晋亦云,截隔其格子为门,所以格内外也”。

       此处论述可知,格子门属于高规格做法,原本用于殿堂建筑,后才慢慢融入富贵人家。可以推测,在这个时间点,即使格子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仍属于高端产品,在具体使用中应多用于高规格建筑、重要建筑,亭廊、草堂等园林建筑或辅助性质的余屋,应当很少使用格子门。

格子门可否推拉开启?

       既然在外观上,格子门与日本推拉门毫无关联,格子门可否像推拉门一样推拉开启呢?至少从目前实例以及文字记载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在《营造法式》还是《梓人遗制》,格子门部分均有对“伏兔”这一构件的介绍,这基本就否定了格子门推拉开启的可能。伏兔这一构件,正是为了安插门轴,拱门扇旋转而设置,可以说见伏兔,必定为平开门。

红圈中构件即为伏兔,明清隔扇门中的伏兔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在下边,上边是一整条的联楹

格子门是否有可能呈现《四景山水图》中那样的外观?

        如果一个格子门仅有格心,而没有障水板、腰华板,那不就和前文中《四景山水图》里的避风沓一样了吗?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格子门呢?

        没有。

        至少现在还没发现宋元有这样的遗存,所有实例中均不存在仅有格心的格子门,腰串数量最少者极为《梓人遗制》中的“二分合心一串”做法,即仅有格心与障水板,无腰华板。

        明清时期的隔扇门是否有仅有格心的做法呢?事实上,还真有与之相似的,即落地明造做法。这种做法比较少见,隔扇门中仅有一个面积巨大的格心,以及上下两块绦环板,而无裙板。然而,由于这两块绦环板的存在,这种格子门亦属于四抹,目前为止,本人还没见过没有这两块绦环板的落地明造隔扇门,如果哪位网友见过也欢迎补充。

图片中央四扇为落地明造隔扇门中间开合的两扇为落地明造

日本推拉门有没有中国祖宗

        这个真没有。

        事实上,中国大地上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多处遗址中就已经出现了推拉门,其遗存以雕龙碑遗址为最古,湖北、河南周边其它遗址亦有不少出土。不过这种推拉门也仅仅出现在史前时期,至少在唐宋元,我们还没发现推拉门的遗存。

雕龙碑遗址房屋基质,此房屋中所有门扇均为推拉门推拉门的滑槽

        在此,我将石家河遗址中的推拉门定义为“原始推拉门”,与之相对的,将日本推拉门定义为“日式推拉门”,对比二者可以看到鲜明的区别:

        中国的原始推拉门做法为在夯土墙体中挖出门洞,底部挖出土槽,置入门扇,旁边挖出方形凹坑以供门扇开启。除门扇外,这种做法中没有任何木构部分,且这种推拉门仅有一个门扇。

        日式推拉门大家就很熟悉了,它诞生就晚得多,相应地,更高的生产力使它有成熟的木制滑槽,不依赖夯土墙体,而是自身在关闭时即可起到墙体功能,门扇可以有多扇。

        二者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中国的“原始推拉门”不具备传入日本的条件,在形式上二者也没有任何相似。事实上,中国的东西传入日本,路径往往是中原-朝鲜-日本或者中原-闽浙-日本,如果一样东西仅仅在中原内地出现,却缺少中间环节,那么即使日本哪样东西与之相似,恐怕也很难说有什么联系。

        日本推拉门产生的脉络还是很清晰的,书院造建筑对室内分隔产生需求,固定的障子发展为滑动的推拉门,它这一套脉络也有遗存对应,我们没必要像韩国人一样去强行给日本的东西找爹。

        (有人可能要说,汉墓中有滑轮开合的推拉门,但我认为该实例不足为证,作为一个门,首先你得能打开。汉墓中那是个浮雕,连开启都做不到,自然无法证明在当时存在成熟、可靠、普及的推拉门做法。而且这种做法即使存在,它也没有出现在后世遗存中。)

结语

        其实格子门这个概念真没必要去专门科普一篇,这概念太基础了,甚至可以说是常识。营造法式图样里都有的东西,却不知道长什么样,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学英语却认不全字母。

        营造法式的电子书遍地都是,这件事上就不应该产生任何争议。

        归根到底,还是荒谬——这个自诩古建爱好者、传统文化发扬者的圈子里,有多少人连营造法式的图样都没看过,却在一口一个“参考营造法式”,传播“四景山水图格子门”的谣言。有多少人连基本常识都不了解,却在这个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不懂装懂,装出一幅专家学者的模样大谈特谈,自诩什么辟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