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控制欲太强怎么办?谈谈那些令人窒息的“母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掌控欲太强了怎么办 妈妈控制欲太强怎么办?谈谈那些令人窒息的“母爱”

妈妈控制欲太强怎么办?谈谈那些令人窒息的“母爱”

#妈妈控制欲太强怎么办?谈谈那些令人窒息的“母爱”|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无爱的人生充满空白,但过度的“爱”令人窒息。

最近,一名14岁四川女生感到“无法呼吸”了,因为她妈妈控制欲很强,经常未经允许开门闯入。(见下图)难道她不能让女儿自己开门吗?

很显然,她可能觉得完全没必要,连基本沟通也“省了”。殊不知,这不仅不会“省事”,还会埋下祸根。妈妈控制欲太强怎么办?谈谈那些令人窒息的“母爱”

自我形成关键期

青春期的子女,渴望自由,得不到就会反抗。

14岁是人格转型期,是自我形成的关键年龄。需要隐私、个人空间是他们的本能。只有在这个空间里,他们才能独立思考,学习社交,融入社会,逐渐成为“大人”。侵入子女仅有的“个人领地”,不仅剥夺了他们的成长机会,产生不健全人格。

离开原生家庭,是人的必经阶段。依恋理论认为,从童年到成年,孩子与父母的依恋互动会减弱,开始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有些母亲害怕子女“离开”,于是加强控制,结果导致他们反叛,自己也痛苦。

许多人第一次做父母,很多地方不懂。有些父母在不断学习,而有一些停在原地,束缚孩子,反而他们越走越远。控制型家长的孩子,要么成为“小绵羊”,形成自虐的人格;要么成为“叛逆少年”,去伤害别人。根据阿德勒对青少年的研究,亲子关系有问题的孩子,如果又得不到学校纳,最终只会不断沦落下去。

  “我女儿心理有问题吗?”  

知乎上有一名提问者,就是“问题母亲”。可她觉得自己没问题,而是“女儿有问题”。问:“我女儿(化名小若)画这种画心理有问题吗?”(见上图)

她描述女儿小若的情况:

初一年级有抑郁症,后吃药后治愈,因担心复发加强对她的看管。她推断小若的抑郁症是因为成绩太好被同学孤立暴力导致的,之后小若变沉默。小若在高中前没用过电子产品,只能用电视看纪录片,她认为她“爱看纪录片”。高中学校要求统一上交手机,她不放心小若就去陪读。高中有留级导致上大学年龄偏大。

女儿的抑郁症  

小若今年21岁,却画了这幅看起来非常负面情绪的画。

由于位妈并没有描述孩子童年经历了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她的口述中找到端倪。

小若在初中曾患抑郁症,精神医生给她吃药后“治愈”。一般说来,如果治疗抑郁症需用药,可见症状不轻。但如果只用药,并没有改变患者的负面认知,环境诱因没改,抑郁症复发可能性很大。

但很遗憾的是,这位妈把抑郁症原因归因于校园暴力,可能找错了原因。网友怀疑,这位母亲的控制,才是小若抑郁的根本原因。

网友的怀疑不是没有根据。高中之前,小若不能接触电子设备,只能看纪录片,她还自以为女儿“爱看纪录片”“女儿同意不用电子产品”,这些可能导致女儿更加否认自己的感觉。小若接触不到更多媒介,就会只能依赖这个“纪录片”媒介,而纪录片因为几乎完全真实,也缺少文艺作品熏陶,感性意识缺乏发展。

当这位妈始终认为看纪录片‘“好”,看其他电视是“坏”,玩手机也是“坏”时,而小若内心却是质疑的、反抗的,让她心理冲突强烈。小若的内心形成恶性循环:产生真实感觉-被母亲否认-自我否认感觉-被同学否认-(最终)全面否定自己。负面认知无法扭转,抑郁症就这么来了。

控制型母亲往往担心“孩子学坏”,或被其他孩子“带坏”,限制他们的行动产生“社交隔离”。缺少话题、内向、沉默、缺少互动,让他们很容易被孤立和校园暴力。

不过遗憾的是,这位妈在与网友争吵后依然固执己见,始终无法跳出局限审视自己。

自私的投射

控制的“爱”不是爱,而是精心伪装的自私。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控制型人格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且程度很深。其内心住着一个强大的“内在父母”在控制“内在小孩”,而前者力量过于强大,就要把多余的心理投射在孩身上。在孩子身上培育一个“内在小孩”,从而满足自己。

是不是看起来很自私?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基本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现实关系的内化,也就是说,这个母亲的问题很可能来源于童年和父母的关系。可能他们小时候有“分离焦虑障碍”(“父母过度保护可能与分离焦虑障碍有关。”《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手册》)。

在父母控制之下,孩子被迫形成了过强的“内在小孩”,人格不成熟,需要有着强势“内在父母”人格的伴侣。他们长大后容易被情感虐待、家庭暴力,他们的感情往往各种挫折,非常痛苦。

有一种爱叫“放手”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亲子之间。

儿童本能依恋母亲,需要母亲“全方位地控制”。但随着成长,比如6岁后,他们就对母亲依恋越来越少了,他们开始更放心地探索世界。

有些母亲开始担心,“孩子越走越远,最终将失去孩子了吗?”不是。这并不是她们不爱母亲了,只是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需要更改亲子关系模式,随着父母老去,依恋关系颠倒过来,父母“幼稚化”,反过来依恋子女。

依恋理论认为,良好的母子关系,一辈子也不会中断,反而更加深远。道理也很简单:在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爱人就像吃饭一样自然、简单。

根本不需要教,更不需要求他们。

如果父母难相处

一些在父母控制下长大的人,往往不知如何处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他们要么一直被控制,终身受苦,要么跑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不禁疑问,他们该如何处理与控制型父母的关系?

有些控制型父母有自我觉察意识的,可以帮助他们自我优化。但如果固执又喜欢情感剥削的,一般较难改变,这时你就需要采取主动,调整关系模式了。

成年后最重要是保持“独立性”。好好工作,自己在外面居住,不和父母长期住在一起,一能减少冲突,二能塑造健康的生活环境,避免持续的心理伤害。

鼓励自己勇敢的交朋友。如果朋友少要懂得珍惜朋友,在交友过程中不断训练,逐渐修正内在关系模式,把“内在的小孩”变得强大,足以抵御控制型人格的情感操控。

形成自己的立场。比如在一些父母与自己观念差别很大的地方,被他们强迫接受时,可以坚持立场。你不能阻止别人发送心理投射,但你可以坚定信心“屏蔽对方的投射。”

控制型的父母也容易成为情感剥削者。要学会识别其行为,积极调整情绪。当他们的心理投射过来,期待你的“内在小孩”不得不接纳时,你有权利告诉自己:“我有不接受的权利,我有选择的权利。”

参考:

《依恋三部曲》[英]约翰·鲍尔比

《自卑与超越》[美]阿德勒

《走出人格陷阱》武志红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

如果喜欢,欢迎转发、打赏,给予我不断创作的力量

特别鸣谢:阿利、胡明勇、多罗罗、森田蜜、beauty哥、小鱼的理想

公众号:郭不怂

心理学解读生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