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 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系列专项、专题规划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 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系列专项、专题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 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系列专项、专题规划的通知

2024-06-16 1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鲁农发规字〔2022〕15号

 

 

各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市渔业主管局,各处(室、组),厅属各单位:

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系列专项、专题规划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5月19日

 

 

 

山东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

 

种植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是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决策部署,依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结合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以来主要成效。“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全面落实各项农业生产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粮食生产稳定度考核,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自然灾害,种植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粮食产能持续提升,棉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发展,结构布局不断优化,种植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种植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巩固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总产1000亿斤以上,单产迈上430公斤/亩台阶。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总产在8000万吨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蔬菜、食用菌等品种更加丰富,保障供应能力稳步提升,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供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油料生产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全省油料播种面积、产量、加工和出口能力均稳居全国前列。棉花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2.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实施轮作休耕,扩大大豆种植面积,2020年大豆播种面积283.01万亩,比2015年增加77.28万亩,增幅达37.6%。全省鲜食型甘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占比由30%提高到60%多,种植效益显著增加。棉花生产区域更加集中,鲁西南蒜套棉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成为棉花重要产区。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高蛋白大豆、优质谷子等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稳步增加。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已发展到1000多万亩,订单生产面积达到60%以上,实现了优质优价。

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在完成524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40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两区”建设运行的长效机制,打造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阵地。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标准不断提高。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推动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等资源要素集中,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到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113万亩,占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的54.2%,生产全省约75%的粮食。同时,我省2020年高标准农田投资标准,由之前的亩均1300元提高到亩均1500元,亩均增加200元。

4.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快应用,机具持续增加,机械化水平平稳推进,全程机械化成效显著。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95%。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6%,比“十二五”末增长1.6个百分点。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2%,比“十二五”末增长4.9个百分点。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对粮食全程机械化装备优先补敞开补,研发创新了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粮食生产机械装备,建立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攻关体系。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3万台,比“十二五”末增长23% ,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9.1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3.9万台。

5.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省积极推进粮棉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重点围绕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示范应用优良品种,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加快推广应用现代化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机具、新装备,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较完善的主要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小麦济麦系列、烟农系列、良星系列和玉米登海系列、农大系列、金海系列等新品种成为全省主导品种,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全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大面积推广,集成示范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机械精播、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花生单粒精播、大豆一三三种植、甘薯高效轻简化覆膜等重大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单产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粮食平均亩产438.47公斤,比2015年增加19.12公斤,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玉米、大豆、甘薯单产水平屡创全国纪录。

6.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20年全省化肥使用量380.9万吨,较2015年减少17.8%;农药使用量11.4万吨,较2015年下降24%。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1.9%,比2015年提高9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累计实施面积180万亩,种地养地结合,推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二)存在问题。

1.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耕地数量减少,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019年末全省耕地面积9692.8万亩,人均不足1亩。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局部地区退化严重。全省多年人均水资源只有300立方米左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智能化灌溉设施设备落后于生产需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

2.稳定生产的难度较大。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种植收益持续走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仍然不高,主产区和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机制尚未完善,稳定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3.绿色发展要求更高。居民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人民群众对消费安全和消费升级的期待不断提高,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任务艰巨。部分地区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刚刚起步,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4.种植业规模化经营不足。现代农业发展与传统农户有机融合差距较大。受种粮效益偏低、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取消等因素影响,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动力不足;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普遍偏低,“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仍然突出,新技术推广应用困难,落实不到位,影响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5.气候和生物灾害风险更大。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干旱、洪涝、台风、冰雹等重大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多、影响范围广,加之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更为集中,灾害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影响加重。同时,草地贪夜蛾等多种外来有害生物侵入,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对种植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大食物、大粮食观,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以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为首要任务,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巩固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行种植业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确保粮食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种植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1.保供能力得到新提高。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品质结构更加优化,供给体系适配性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左右。油料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棉花稳定鲁西南、鲁北核心产区。蔬菜稳定发展,安全均衡供应水平明显提高。

2.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现代种植体系基本建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持续改善,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价值链结构持续优化,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显著改善。

3.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种植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化取得新成效,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进步。

“十四五”种植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水平

2025年目标

粮食

粮食面积(万亩)

12422.31

>12000

粮食产量(亿斤)

1089.36

1100

小麦面积(万亩)

5901.65

6000

小麦产量(亿斤)

513.77

520

玉米面积(万亩)

5806.64

5800

玉米产量(亿斤)

519.08

520

水稻面积(万亩)

168.72

160

水稻产量(亿斤)

19.75

19

大豆面积(万亩)

283.01

300

大豆产量(亿斤)

11.10

12

油料

油料面积(万亩)

999.60

1000

油料产量(万吨)

290.90

290

棉花

棉花面积(万亩)

214.35

200

棉花产量(万吨)

18.30

18

蔬菜

蔬菜面积(万亩)

2231.00

2200

蔬菜产量(万吨)

8434.7

8000

(三)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聚焦七大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着力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粮、棉、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1.优化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小麦口粮生产,巩固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力发展大豆和油料生产。加快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果、甘薯、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积极发展强筋小麦、高蛋白大豆、优质稻谷、鲜食型玉米、甘薯等优质专用产品,因地制宜发展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促进农牧结合,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严守耕地红线,在保面积上下功夫,在增单产上求突破,在扩产能上做文章。通过落实好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保障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核心区。依托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平台,聚集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全省广泛开展“吨粮县”创建,支持德州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加快高油和优质食用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提升设施蔬菜,发展智慧大棚,加快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推进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高效特色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2.强化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抓好产业技术集成配套。重点推进大田土壤修复、大棚土壤质量改造、新型配套农机具、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力争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继续搞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推广能力。以种业体制改革为抓手,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种业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育种基础性工作,突出高新技术育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种业集团。综合运用导航、遥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移动网络等技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农情数字化监测体系建设,建立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会商研判、决策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情数字化监测体系,提升种植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3.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全面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肥料化利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大工程为重点的耕地质量提升计划。继续开展化肥减量化行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有机肥增施工程,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防治、低毒生物农药替代等绿色防控措施,积极稳妥推进高毒农药淘汰和替代产品推广应用,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集成节水技术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抓手,形成用地养地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禀赋的耕作模式,完善种植业绿色生产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4.完善经营方式,提升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种植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种植业竞争力。支持发展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托管服务,不断提高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种植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推动种植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加强产销衔接,延长价值链,实现农产品优质有价,农民增产增收。强化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稳妥发展农业信用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手、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经营人才。

5.加强风险防控,增强种植业稳定生产能力。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和农药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救灾农药储备管理机制,提高农作物病虫草害和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控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防御机制,强化农业灾情监测,健全多部门沟通会商,提高旱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科学制定防范预案和技术方案,及时调度救灾物资和技术力量,落实科学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落地。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将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将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同时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审计和考核问责的指挥棒作用,强化地方党委政府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统筹资金配置,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政策投入。健全种植业投入保障机制。稳定和强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全面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奖励力度。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降低产粮大县粮食作物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安排向粮食生产倾斜。完善种植业防灾减灾监测应急体系,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支持力度,提高种植业生产发展水平。

(三)增强科技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托农业专家顾问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等科技力量,在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绿色投入品研发等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广泛宣传引导。加大《种子法》《生物安全法》《 农药管理条例》《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和执法力度,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农民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挖掘地方种植业发展的经验,及时解读创新案例、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促进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省深化渔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根据《“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渔业发展实际,编制《山东省“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1.渔业综合实力稳居前列。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4147.6亿元,居全国第一。水产品总产量828.6万吨,居全国第三,其中养殖产量615.1万吨,占总产量74.2%。渔业从业人口153.8万人,渔民人均纯收入24424元,超出全国平均数2587元。

2.渔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全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基本建立,完成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74万公顷。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涌现出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等先进模式,先后创建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28处,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7个。稳妥推进深远海离岸养殖,“深蓝1号”“国鲍1号”等智能深水网箱顺利投产。

3.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引领全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的重要指示,启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20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个。制定增殖放流地方标准19项、行业标准7项,完成增殖放流苗种312亿单位。完成减船转产3600艘18.2万千瓦。2020年海洋捕捞总量较2015年下降25%,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任务。

4.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设立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虾蟹、鱼类、贝类、藻类5个创新团队,建成国际首个水产生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和国内首个凡纳滨对虾联合育种平台。突破扇贝分子育种与新品种培育、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31项。通过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17个。凡纳滨对虾、石斑鱼、大口黑鲈等实现“南苗北育”“南种北繁”。

5.远洋渔业发展势头良好。全省远洋渔业企业43家,在境外设立了23个合资(独资)企业。远洋渔船540艘,其中10年船龄以内渔船比例85%以上,作业海域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及加纳、伊朗、阿根廷等近20个国家专属经济区,作业类型涵盖除磷虾捕捞以外的全部作业方式,远洋捕捞产量38.5万吨、产值55.5亿元。

6.渔业三产融合初见成效。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一二三产占比为37.7:33.9:28.4。拥有170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520家,年加工总量646.5万吨,产值1099亿元,居全国第一。“渔夫垂钓”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打造中国休闲渔业之都·威海、中国休闲垂钓之都·临沂等休闲渔业名片。

7.依法治渔能力稳步提高。出台渔船渔港管理等多项法规、制度和标准,与公安、海警、海事、法院等部门及周边省(市)建立协调联动和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责任体系,持续开展渔政亮剑、商渔共治、“清风”行动等一系列执法行动,严格落实休渔禁渔制度,坚决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严厉打击电炸毒鱼等破坏渔业资源行为。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0779件,清理整治违规网具46.8万张/套,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1万艘。

(二)存在问题。

1.渔业发展空间受限。受环保、生态红线、禁养区等影响,用地用海需求与有限的土地、水资源之间矛盾不断加剧,退渔还滩、养殖取水、尾水排放以及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日趋严峻的渔业资源管控形势等倒逼产业规范发展。与2015年相比,全省水产养殖总面积减少10.1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减少42.5万吨,渔业体量明显“缩水”。

2.渔业转型升级步伐仍需加快。渔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偏低;渔业生产仍然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较少,产业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渔业生产投入大、风险高、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3.渔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渔业生产安全、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涉外渔业安全、生物安全等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海洋捕捞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小、木、旧渔船多,海上极端天气频发,安全可控性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渔船超航区超抗风等级作业等问题突出,商船航道和渔船作业区域交织,商渔船碰撞等安全生产事故仍有发生。

(三)面临形势。

1.国内外形势带来新挑战。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内部面临多样性需求、供给冲击、竞争力转弱三重压力,渔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水产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渔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省委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沿海与内陆统筹联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落地,给渔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环境的需求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渔业,强化渔业风险防范,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渔业发展“双循环”新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海洋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稳产保供。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和条件,推动品种培优、标准化生产和水产品品质提升,实现水产品供给保质保量。

2.坚持生态优先。贯彻“两山”理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挥渔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挥渔业碳汇功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渔业贡献。

3.坚持需求引领。培育消费新模式,开拓消费新市场,引导水产品消费升级,形成良好市场导向,促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4.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人才、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和服务创新,提升渔业组织化、数字化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5.坚持依法治渔。加强渔业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渔业行政执法和安全应急处置,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渔业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合法权益。

6.坚持开放共赢。坚持开放、合作理念,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创造新需求,拓展新空间。促进渔业合作交流,规范发展远洋渔业,鼓励养殖业“走出去”,提升我省渔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水产品供给充足,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高,渔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明显改善,捕捞强度有效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稳步推进,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渔业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健全,法规政策保障更加有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渔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展望2035年,水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养殖、捕捞、加工、增殖、休闲五大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规范发展,一二三产业实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渔业全面升级,渔村全面进步,渔民全面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山东省“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指标表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828.6

≥800

预期性

近海捕捞产量(万吨)

165.5

≤173

约束性

渔业产值(亿元)

1565.5

1650

预期性

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

62.3

65

预期性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

67

>75

预期性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个)

*

[16]

预期性

集约化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率(%)

*

≥80

预期性

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

98

≥98

预期性

增殖放流苗种数(亿尾、粒)

[312]

[350]

预期性

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5

69

预期性

水产养殖机械化率(%)

37.1

≥55

预期性

国家审定新品种(个)

3

[15]

预期性

注:[ ]内为五年累计数。

三、发展布局

根据山东水域自然禀赋、渔业经济发展特点及产业现状,合理确定“十四五”期间渔业发展重点,着力构建“四区四带”布局,打造特色鲜明、主体突出、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

四区:黄河三角洲海区、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区、山东半岛南部海区、深远海及远洋渔业发展区。

四带:沿黄渔业高质量发展带、滨湖渔业绿色发展带、丘陵水库生态渔业带、城市水系休闲渔业带。

十大产业集群:渤海虾蟹产业集群、胶东刺参产业集群、海藻产业集群、海水鱼产业集群、淡水鱼产业集群、贝类产业集群、沿黄生态养殖产业集群、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海洋食品产业集群、远洋渔业产业集群。

(一)四区。

1.黄河三角洲海区。该区指漳卫新河到莱州虎头崖,包括东营市、潍坊市、滨州市全部海域和莱州市部分海区。重点推进菲律宾蛤仔、文蛤、牡蛎、四角蛤、毛蚶和螠蛏等滩涂贝类底播增殖,推进莱州湾、渤海湾滩涂类海洋牧场建设,建设省级贝类苗种繁育基地,打造滩涂贝类产业集群。加强黄河三角洲海区绿色养殖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凡纳滨对虾、三疣梭子蟹等优势品种的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岸基标准化池塘养殖,建设凡纳滨对虾苗种繁育基地,推动对虾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品牌建设,打造渤海虾蟹产业集群。

2.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区。该区指莱州虎头崖至荣成靖海湾,包括烟台市(除海阳市、莱阳市)、威海市(除文登区、乳山市)所辖海域。重点开展鲆鲽鳎、花鲈、石斑鱼、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特色鱼类养殖,建设蓝色种业硅谷,推动海水鱼精深加工,打造优质海水鱼产业集群。推广刺参生态高效增养殖,建设辐射全国的刺参种业基地,开发多元化刺参产品,打造胶东刺参产业集群。发展“荣成海带”、裙带菜等优势品种,构建“海洋蔬菜”生态立体养殖区,挖掘海藻高值化利用潜能,打造海藻产业集群。发展扇贝、鲍、螺等高值贝类立体增养殖,打造高值贝类产业集群。

3.山东半岛南部海区。该区指荣成靖海湾至鲁苏交界绣针河口,包括日照市、青岛市、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威海市(文登区、乳山市)所辖海域。推广牡蛎设施养殖,攻关牡蛎优质品种,培树区域牡蛎品牌,打造牡蛎产业集群。建设高值海水鱼类、虾蟹类良种繁育基地,发展鱼虾贝藻参多层次多品种生态立体增养殖,开展鲆鲽鳎、绿鳍马面鲀、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名优产品养殖,培育水产品加工品牌,发挥旅游城市优势,打造优质海洋食品产业集群。

4.深远海养殖及远洋渔业发展区。在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深远海区建设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船型类大型养殖设备,培育大西洋鲑、许氏平鲉等适宜北方深远海养殖的优质品种,优化陆海接力模式,创新苗种、饲料、病防、起捕、加工、运输、防灾等配套关键技术,打造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加强渔业国际合作,推进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配套船舶修造、冷链物流、水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远洋渔业产业集群。

(二)四带。

1.沿黄渔业高质量发展带。该带包括菏泽市、泰安市、德州市、济南市、滨州市、东营市等沿黄9市25个县(市、区)。重点发展绿色节水高效渔业,推行节水养殖和尾水处理技术,在宜渔低洼盐碱地推广“上粮下渔”“鱼菜共生”“藕渔”“稻渔”等模式,实现“稳粮增渔”。开展黄河口大闸蟹、黄河鲤、黄河甲鱼、凡纳滨对虾、大口黑鲈、锦鲤等特色品种良种培育、养殖、初加工,打造沿黄生态养殖产业集群。

2.滨湖渔业绿色发展带。该带包括济宁市、枣庄市等所辖南四湖水域。发展湖区增殖渔业,开展净水型和土著品种增殖放流,实现以渔控藻、以渔净水、以渔固碳功能。合理规划滨湖养殖渔业,实施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升级和尾水治理,重点开展大宗淡水鱼和地方特色品种绿色养殖,扩大乌鳢、克氏原螯虾等名优品种养殖规模,打造滨湖淡水鱼产业集群。

3.丘陵水库生态渔业带。该带主要包括临沂、枣庄、泰安、潍坊、淄博、日照等地的丘陵水库。坚持“放鱼养水”生态理念,发展大水面增养殖渔业,放养鲢、鳙等滤食性品种;依托山区冷水资源优势,发展虹鳟、鲟、大鲵等特色名优品种养殖,打造“一湖一品”精致渔业带。

4.城市水系休闲渔业带。该带主要包括城市小型水域、环城湖(河)等。根据不同水系特点,增殖放流鲢、鳙、草鱼等滤食性、草食性品种,美化城市水系环境,保障城市水系水质清洁和水域生物多样性,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垂钓、观光、展会、科普、餐饮等文旅休闲项目,打造“人鱼和谐”城市休闲渔业带。

四、重点任务

(一)夯实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基础。

1.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强化水产种质保护,完成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建设水产种质资源库和水产种质资源场。强化水产育种创新,建设水产育种创新基地,增强优良新品种的创新能力。强化良种繁育推广,健全良种供应体系,提高良种繁育质量和良种覆盖率。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打造沿海水产种业产业聚集带。

2.稳定养殖水域面积。严格落实省、市、县三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快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严禁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稳定水产养殖基本面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渔业,加强低洼盐碱地、采矿塌陷地等渔业综合开发利用,稳妥推进深远海养殖,科学拓展水产养殖新空间。

3.持续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以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开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提高池塘、工厂化、深远海等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加快推广池塘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增殖、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实现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4.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建设区域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水产苗种生产监管,落实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开展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应急防控、风险评估和净化处理,开展无规定疫病区和苗种场试点。 

专栏1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重大工程

1.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扩建山东省水产种质资源库,库容量达到10万份。培育水产种业联合育种平台10个、“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20个,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保有量100个,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15个。

2.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工程。以县为试点单元,整体规划设计、整体组织实施,根据养殖池塘规模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尾水治理模式,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尾水达标治理,配备智能水质监测和环境调控系统,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改造池塘20万亩,试点区域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的养殖面积达到80%以上。

3.陆基工厂化养殖提升工程。重点开展智能控制、机械装备应用,开展循环水、进排水处理等设施升级改造,推进工业化、集约化养殖进程。培育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型陆基工厂化养殖基地300个,半封闭、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达到900万平方米。

4.深远海养殖工程。建设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桁架类网箱、养殖工船,提升养殖装备现代化水平。筛选适养品种,优化陆海接力模式,创新苗种、饲料、病防、起捕、加工、运输、防灾等配套关键技术。有序推进烟台北部海域、威海东部、海州湾北部等3个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建设。

5.水生动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1个省级、5个区域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中心,年监测重大疫病样品600个。

(二)推动渔业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优化调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本底调查,为水产种业发展提供种质支撑。合理安排增殖放流物种结构、区域布局及数量规模,加强增殖放流苗种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落实黄河(山东段)等内陆重点水域禁渔期制度,推动实施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加强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2.高标准试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根据水域自然禀赋、渔业产业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因海制宜分类推进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五类海洋牧场建设,提升海洋牧场装备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海洋牧场管护模式,加强效果监测评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生境有效恢复,打造北方现代化海洋牧场样板。

3.提升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能力。严厉打击非法捕捉和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等行为,健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实现多环节联防联控。组织实施重要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开展重点物种资源和栖息地调查,加强外来水生生物入侵防范和治理,提升整体保护能力。

4.推进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重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渔业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依法开展涉渔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持续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和养殖用泡沫浮球升级改造,推进贝壳、废弃渔具等养殖生产副产物及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妥善应对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5.探索渔业碳汇产业发展。整合渔业碳汇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推进渔业碳汇基础科研、产业推广、标准体系、交易机制等建设,推动渔业碳汇从科研走向产业。

 

专栏2 渔业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

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程。实施捕捞渔民增收型、渔钓产业促进型、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濒危物种拯救型、生物生态净水型、试验物种储备型等六大类型24个物种的公益增殖放流,以及高值贝类、大宗贝类和海珍品等三大类型14个物种的群众底播增殖,年均增殖放流苗种数量稳定在70亿单位。

2.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加大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全面提升水生野生动物救援能力,打造省级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6个以上。

3.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程。高标准试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引领作用,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东部、烟威海域、荣成东部、海州湾北部等重点海域,采取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藻场、增殖放流等措施,推进海洋牧场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培育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40个。

    (三)构建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1.推进渔港经济区发展。重点提升现有中心渔港、一级渔港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结合城镇建设和产业聚集,打造一批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集散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渔业、旅游餐饮、美丽渔村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经济区,促进人口聚集,推动产城融合,推进渔区振兴。

2.提升水产品加工业。引导活鱼消费向便捷加工产品消费转变,支持发展产地初加工、仓储保鲜设施设备建设,提高水产品加工率。大力发展水产品预制菜肴、即食产品、休闲食品等加工。鼓励发展海洋生物制药、功能食品和海洋化工等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拓展水产加工品消费市场,做大做强水产加工企业。

3.加快发展休闲渔业。以海洋牧场、大水面生态渔业、渔业园区、城市水系等为主要载体,突出渔业的生态属性、美化效果、富民功能,建设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大力发展锦鲤、金鱼等观赏鱼产业,加大渔文化科普宣传力度,举办渔业民俗节庆、休闲垂钓和观赏鱼赛事活动,提升“渔夫垂钓”知名度,推动渔业产业融合发展。

4.加强渔业品牌建设。塑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优质企业产品品牌,助力提升“好品山东”“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丰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通过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直播带货等平台,推进海水产品进内陆,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专栏3 渔业全产业链提升重大工程

1.渔港经济区建设工程。重点支持纳入国家、省专项规划的渔港经济区建设,实施渔港锚地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完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渔港综合管理平台,发展依港产业,提升渔业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人文渔港,创建省级以上渔港经济区11处。

2.水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工程。在重点渔业区域,实施水产品初加工、冷藏保鲜设施设备项目建设,支持低温保活、分割冷冻、调理预制和即食产品加工,鼓励发展精深加工,提升水产品加工仓储现代化水平。

3.全产业链重点链培育工程。突出刺参、对虾等优势品种,通过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全环节提升,示范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聚集性高、影响力大、产业链条全、安全可控的水产品千亿级产业集群。

  (四)提升渔业创新驱动能力。

1.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涉渔科研院校科技优势,依托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渔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打造现代渔业产业集群。

2.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构建层次分明、双向互动的渔业科技推广机制,建立“创新团队+基层渔技推广体系+高素质渔民培训”的新型渔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强水产推广体系建设、技术培训和重要技术示范应用,积极推广渔业“良种良法”、智能设备、物联网信息技术等。

3.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创新渔业生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联结机制,培育专业渔村、渔业大户、家庭渔场、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等新型渔业经营主体;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渔民散户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推行“大渔带小渔”发展模式,加快提高大中型捕捞渔船生产组织化、公司化程度,实现抱团发展;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4.强化数字赋能。加强渔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管理、经营、加工各领域的转化应用。构建覆盖渔业生产和管理的智慧渔业技术体系,实现水产经营主体决策信息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科学化、物流销售数字化。 

专栏4 渔业创新发展重大工程

1.渔业信息化提升工程。统筹整合现有信息化基础,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健康养殖、海洋牧场、安全救援、渔业执法、涉外入渔、渔船管控、渔港管理等方面的集成应用。构建渔业智慧化管控服务集成应用“一张图”,建设渔业综合管理、渔业技术远程服务、渔船渔港综合管控与服务保障、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四大平台。

2.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以创新技术模式为牵引,以培育骨干基地为载体,深入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五大行动”,推动全省水产养殖主产区“五大行动”全覆盖。

(五)强化渔业综合治理能力。

1.推动渔港管理改革。优化渔港空间布局,加大保护力度,推进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级以上和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实现渔政渔港监督执法力量驻港监管,依港管船能力进一步提升。

2.强化近海捕捞管控。落实国内海洋捕捞渔船“双控”制度,推进渔船捕捞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将总吨位替代总功率作为主要控制指标。全面实施渔船进出渔港报告、渔船船位实时监测、渔获物定港上岸、渔捞日志填报、渔获物合法性标签和可追溯等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渤海限额捕捞管理措施,稳步推进限额捕捞制度。强化渔具监管,推动实施渔具准用制度。

3.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渔业渔政队伍建设,加大渔政执法船艇、通信导航、调查取证等设施设备的配备力度,提高渔业执法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智能化综合管控作用,强化人防+技防的技术应用,形成渔政执法综合监管效能,提升渔政执法信息化管理能力。

4.开展渔业执法行动。以“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为抓手,聚焦涉外渔业、休禁渔管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安全生产、水产养殖投入品等重点管理领域,统筹调度省、市、县三级渔政执法力量,协调联合公安、海警、海事、市场、工信、水利等涉渔执法部门,完善执法机制,创新执法方法,强化执法保障,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深化全链条、全环节综合治理,统筹开展非法养殖及水产苗种生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涉渔违法违规工程等方面的执法,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规范渔业生产秩序。

5.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聚焦重点水产品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加强规范用药宣传培训。完善全产业链渔业标准体系,探索集成协同配套、简明适用的标准综合体。实施县域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张图”工程,强化农兽药及其他渔用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动态管理,推动放心渔资进村入户。深入推动养殖水产品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对养殖主体实施信用化管理,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监管,开展水产苗种和产地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严格落实检打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6.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渔船安全风险预防,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联合巡航执法检查活动。积极引导渔船编组编队生产,开展渔民安全技能培训,突出事故渔船警示教育。建立健全渔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渔业安全事故直报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强化渔船应急安全设施设备配备,提高安全救助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创建,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持续推进渔业互助保险改革,提升渔业风险保障水平。

专栏5 渔业治理水平提升重大工程

1.渔船更新改造工程。支持海洋捕捞渔船配备防污染、制冷、通导与安全等装备,提升渔船整体现代化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支持资源友好型渔船更新改造,开展新材料、新能源渔船试点建设。加大减船转产力度。规范海洋渔船基础设施配备,推广船用终端信息化技术应用,实行“一船一码”智能化管理。更新改造资源友好型近海渔船600艘,减船转产18万千瓦。

2.渔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强化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管理,组织开展执法培训、案卷评查、重大案件评议等执法监督活动,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施执法信息资源共享,升级渔船渔港动态监管、渔政执法远程监控指挥调度和执法办案系统,支持渔政执法船艇和装备建设,强化雷达、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化装备配备,提升对渔船渔港的综合管控能力。建设农业农村部微山渔政执法基地,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

3.渔政“亮剑”执法行动。深入开展“渔政亮剑”系列执法行动,全面推进涉渔综合治理,做好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清理取缔、伏季休渔、涉外渔业、安全生产及黄河、海河流域禁渔等重点领域执法,加大对电炸毒鱼、越界捕捞、违规偷捕、跨区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涉渔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捕捞生产秩序全面规范。

4.“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聚焦重要水产品种,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加大对药残不合格样品查处和行刑衔接,全面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省主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5.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行动。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和“文明渔港”。加强渔业安全双基防线、救援生命线、善后保障线、安全治理体系“三线一体系”建设。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约谈和典型事故通报制度。

(六)拓展渔业国际合作。

1.巩固拓展远洋渔业生产布局。鼓励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合入渔国产业政策和发展诉求,实现互利共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远洋渔业合作项目考察评估和入渔谈判,稳妥推进与东南亚、东非、中南美洲等区域有条件的国家开展渔业合作。顺应国际资源养护趋势,加强公海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巩固扩大金枪鱼船队作业规模,优化鱿鱼钓、公海中上层围网船队产能布局,开拓发展南极磷虾产业。

2.大力推进远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二期工程建设,协助加纳等境外远洋渔业基地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建设进度,推动远洋渔业基地发挥综合保障作用。加快远洋渔船和船上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步伐,提升远洋渔船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支持具备条件的远洋渔船增设医疗服务舱,为远洋渔船船员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加快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投产。

3.强化远洋渔业规范管理。组织开展远洋渔业管理人员资格及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提升企业和船长、船员履约管理、风险防范、安全生产等能力。组织开展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强化履约创新的正向激励和违法违规的反向惩戒。强化船位监控,严厉打击IUU捕捞行为。支持远洋渔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4.探索水产养殖业“走出去”。探索引导我省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通过技术合作、租赁水域、援建养殖设施等方式,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完善技术输出服务体系,拓展养殖发展空间,提升渔业国际影响力,实现互利共赢,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做出山东渔业贡献。

专栏6 渔业对外开放重大工程

1.负责任渔业行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会谈,有序推进双多边渔业合作。组织落实国家西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部分公海海域休渔制度,养护公海渔业资源。

2.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推动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二期工程建成投产,推进远洋渔业集聚化发展。重点支持加纳、毛里求斯、塞拉利昂等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提升远洋渔业综合保障能力。

3.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成投产,实现南极磷虾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把规划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工作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工作推进长效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抓好跟踪督导,强化责任考核,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市、县渔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把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

(二)强化投入保障。用足用活“十四五”中央渔业发展支持政策资金,完善渔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化配套政策,提升转移支付资金对我省渔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综合运用直接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渔业金融领域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深化多方合作,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渔业重点项目建设。

(三)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渔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引导高等院校加强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有效发挥科技领军人才作用。建设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开拓创新、多学科融合的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培养优秀渔业应用型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加强新型职业渔民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执业能力。

(四)广泛宣传引导。加强规划解读和宣传,调动市场主体、渔民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局面。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渔业现代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加大对渔业现代化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十四五”远洋渔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远洋渔业转型升级、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远洋渔业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省按照《“十三五”全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总体布局要求,结合山东发展实际,在“提质、优化、保障、规范、强链”上下功夫,积极打造布局合理、装备优良、配套完善、生产安全、管理规范的现代远洋渔业产业体系。截止2020年底,全省具备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资格企业43家,远洋渔船540艘。2020年实现产量38.5万吨、产值55.5亿元,自捕水产品运回占比达76%。远洋渔船作业海域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和近20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涵盖除南极磷虾捕捞以外的全部作业类型。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提质”稳量增效。“十三五”期间,我省抢抓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政策机遇,完成了125艘老旧渔船的更新改造,10年船龄以内渔船比例提高至85%以上。渔船安全性、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先进的资源探测设备、环境友好型渔具以及高效作业渔法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单船产能和综合效益。

(二)“优化”拓区破局。企业对外合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入渔合作,获得多个非洲沿岸国家入渔权。引入带配额的外籍金枪鱼围网船,实现了大西洋金枪鱼作业渔船历史性突破。秋刀鱼、金枪鱼捕捞船队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积极谋划并支持企业参与南极海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开工建造1艘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渔船。

(三)“保障”强基固本。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投资20亿元建设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远洋渔船母港、远洋产品仓储交易和集散中心等功能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支撑保障作用已初步显现。布局规划了加纳等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加强远洋渔业境外补给网络、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建造远洋渔业辅助船18艘,大大提高了远洋渔船海上转载和综合补给能力。

(四)“规范”强规守约。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加强规范管理的要求,强化船位监测、履约评估和安全生产检查,提高远洋渔船观察员覆盖率。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将远洋渔船违规与企业获得财税扶持政策挂钩。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常态化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和履约培训。

(五)“强链”兴业拓市。强化创新链引领,参与实施探捕项目,开发新渔场,拓展远洋渔业发展空间;推动金枪鱼、鱿鱼和南极磷虾等产品的高值化研发与产业化利用,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供应链建设,全省低温储存能力超过910万吨,冷库规模居全国首位,济南、青岛、威海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二、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国际海洋渔业治理体系加速变革,国际关系、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对我远洋渔业产业带来诸多非市场因素的冲击;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给远洋渔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远洋渔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将催生新的发展机遇。

(一)管理措施日趋严格,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国际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措施日趋严格,沿海国资源保护意识觉醒,入渔门槛不断提高,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受到严格限制。我国不断强化船位监测、履约评估等监管措施,自主实施的西南大西洋、东太平洋公海休渔制度,对违规企业和渔船进行严厉处罚,不但彰显了我负责任大国形象,也表明了国家对远洋渔业规范管理和参与国际渔业治理的坚定决心。国际国内形势、政策的深刻变化,使我省远洋渔业管理、行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二)新冠疫情的长期性、复杂性,严重制约行业发展。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国际大流行,各国相继实施闭关封国政策,远洋渔业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渔船维修、物资补给、船员轮换、伤病船员救治等均受到重大影响,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将持续遭受打击。由新冠疫情引发的制约远洋渔业行业发展问题,需要企业、主管部门、政府间充分沟通,协调应对,妥善处置。

(三)企业自身能力不足,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当前我省远洋渔业企业实施国家战略、参与国际合作、履行国际义务的能力仍然不足,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还不完善;一些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不规范、安全发展意识不强,涉外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船员管理、渔场及配额分配、渔船转场、运输船管理等问题交织,企业人才培育不足,高素质管理人才缺失,都将成为制约我省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

(四)新发展格局催动生产要素配置新变化,带来新机遇。

远洋渔业国际市场持续萎缩,国际大循环动能减弱,随着国内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的提高,远洋产品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此消彼长下,国内市场对远洋渔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影响增大,远洋渔业国内产业链和供给链发展的机遇增加。

(五)远洋渔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变。随着远洋渔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推动远洋渔业在规模稳定的情况下,不断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对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更趋明显。随着企业对外合作能力的提升和多样性格局的形成,远洋渔业海外布局更趋合理,将推动开拓发展新空间和新市场。新型远洋渔业人才培养供应体系将有效缓解劳动力紧缺问题。产学研协同发展将大大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快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优化生产布局、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产业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健全保障服务体系,坚持市场机制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着力增强企业实力和产业综合效益,坚持国内管理和国际规则相衔接,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发展,实现远洋渔业大省向远洋渔业强省转变。

(二)基本原则。

1.突出转变方式,优化产业布局。以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促进远洋渔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生产布局,实现远洋渔业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2.突出科技创新,促进科学发展。以高效、节能、环保和安全为目标,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政策研究力度,提高远洋渔业科技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对远洋渔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突出结构调整,完善产业体系。优化捕捞品种,做强冷链物流,提升加工工艺,拓展营销渠道,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4.突出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措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科学、高效、安全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扶持远洋渔业发展长效机制,发挥扶持政策的产业引导促进作用。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远洋渔船船队规模560艘左右,总产量达45万吨左右。远洋渔船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能力和生产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不断完善,违规事件和安全事故明显下降。

五、重点任务

(一)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优化大洋性渔业生产布局。顺应国际资源养护的趋势,加强公海渔业资源科学养护,严格落实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自主休渔措施,维护负责任远洋渔业大国形象;稳定、扩大各洋区金枪鱼船队作业规模,拓展传统渔场外延,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开发太平洋、印度洋岛国水域金枪鱼资源;统筹国家调控政策与企业发展意愿,优化鱿鱼钓、公海中上层围网船队产能布局;合理调配秋刀鱼捕捞船,确保我省入渔份额。探索公海拖网后备资源和渔场;推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渔船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产业突破。

(二)统筹项目拓展与融合发展,增强过洋性渔业稳定性。以转变合作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防范经营风险为重点,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倡导企业融合入渔国产业政策和发展诉求,本着互利共赢、良性发展的原则,拓展新渔场,合理调整西非项目生产结构,确保过洋性项目可持续发展。积极组织和鼓励开展远洋渔业合作项目评估和入渔谈判,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稳妥推进我省与东南亚国家渔业合作;积极推进与东非、西亚、中南美洲等区域有条件的国家开展渔业合作。

(三)统筹产业发展与后勤保障。根据远洋渔船维修、补给等保障需求,鼓励支持企业在我渔船集聚区和关键靠泊港地合理布局建设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地软硬件建设,通过在我境外远洋渔船主要生产区域附近国家(地区)建立办事处,设立指挥船、救护船(舱),进一步提升远洋渔业服务保障能力。以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依托,鼓励上下游产业链条企业在基地集聚集群发展,打造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形成远洋渔业发展新高地。

(四)统筹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依托我省科研资源优势,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瞄准“卡脖子”问题,加强先进装备、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企业提供捕捞装备技术、海洋法规、生产信息、项目评估等服务。鼓励科技创新与企业应用相结合,支持产学研在渔场综合开发、现代渔业装备、远洋渔业物联网建设以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协同攻关,增强科技创新对远洋渔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五)统筹竞争能力与品牌建设,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支持远洋渔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培育龙头企业,加速产业整合,加强在生产组织、渔获销售、后勤补给等方面的互助协作,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大对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自捕鱼回运和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培育远洋渔业知名品牌。加强产品市场推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专业性会展等平台,宣传推广山东远洋渔业产品和品牌,拓展国内消费市场。

(六)统筹疫情防控与行业发展,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分析评估相关国家所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诸多影响,研判国际疫情防控新形势,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部门间、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协调配合。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实施远洋渔业海外补给与保障、船员轮换、渔获回运入库、产品国内运输流通等环节的具体防控措施和流程,适时调整国际、国内市场布局,既确保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又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规范管理。加强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科研院校人才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平台服务、电商产品市场推广服务等体系建设,优化远洋渔业生产、通关、冷链配送与市场营销等发展环境;鼓励龙头企业组建远洋渔业项目管理公司,提升我省远洋渔业项目科学运行和管理水平;完善远洋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履约监管和违规处罚,强化行业协调和自律,引导企业守法履约、规范有序发展。

(二)突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各市在国家和省政策引导的基础上,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投资机构资金向远洋渔业领域投放;支持境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新资源渔场探捕、渔获回运、船用关键设备研发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支持信息化建设、政策性保险补贴、远洋渔业相关战略研究、管理人员及船员培训、培训基地建设等。

(三)注重人才培养,规范劳务市场。重视远洋渔业人才培养引进,拓展远洋渔业从业人员培训渠道;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远洋渔业从业人员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管理人资格制度和履约诚信评价机制;规范远洋渔业船员用工秩序,健全完善远洋渔业船员劳务市场,为企业招聘和船员择业提供高效服务;拓宽船员来源渠道,鼓励近海转产渔民从事远洋渔业,将船员招募与帮扶等公益平台和活动相结合;依法严厉打击黑中介,建立完善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

(四)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与财政、外事、海关、海事等相关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针对制约远洋渔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政策扶持、领事保护、自捕水产品回运、船舶检验、疫情防控等方面开展会商研究并形成解决方案。建立稳定的长效协作促进机制,推动远洋渔业规范、持续、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根据《“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省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取得良好开局,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9亿千瓦,拖拉机247.9万台,台均动力17.8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长20%,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50.4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达到33万台,比“十二五”末增长23%,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9.1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3.9万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达到9.9万台,比“十二五”末增长69%,自走高效化发展趋势明显。花生收获机达到5.2万台,比“十二五”末增长35.5%。高新科技和新兴业态农机具爆发增长,谷物烘干机达到3645台,比“十二五”末增长32.6%;农用航空器达到7566架,是“十二五”末的168倍。林牧渔加等各业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86个、示范市5个,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62个。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95%,比“十二五”末提高7.6个百分点。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6%和97.2%,花生、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9.1%和83.8%。农机作业服务由传统种植业向林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拓展。

(三)农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和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省财政投入资金3.4亿元,设立研发项目275个,建立健全农机产学研推用融合机制,围绕全程全面机械化亟需机械装备,组建了花生、棉花、大蒜、林果、马铃薯、大葱、设施种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多个农机装备与技术研发核心团队,精准发力,联合攻关,获国家专利827件,82%的研发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农机装备科研和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有效纾解了“无机可用、无好机用”困境。

(四)农机服务主体日益壮大。全省农机服务组织达到2.26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9159个,比“十二五”末增长37.7%。规模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增速加快,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服务组织达到6847个,比“十二五”末增长58.1%,农机作业专业化水平和作业效率显著提高。

(五)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变型拖拉机整治,严格执法监管,强化安全宣教,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市5个、示范县62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7个、示范县97个、示范乡镇1070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示范单位877个。创新农机试验鉴定办法,强化农机化作业质量监管、安全性能评价、维修监管和质量投诉处理,加快农机报废更新步伐,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问题和挑战。“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化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1.发展水平不够协调,发展短板有待进一步补齐。主要表现为农机装备“三多三少”、农机应用“三高三低”。在农机装备上,传统常规、低端低效机械多,复式高效、现代高端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种植业机械多,林牧渔加业机械少。在农机应用上,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林牧渔加业机械化水平低;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农村有些领域和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处于起步阶段,有的甚至还是空白。

2.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服务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机作业难、进地难、存放难等“有机难用”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配套设施条件不健全不完善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耕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田地不连片、细碎化,农田独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制约了农业机械效能发挥。一些地方机耕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配套,耕地整理质量不高和农田建设机耕道路过窄,影响农业机械进地作业;有的地方落实农机库棚、烘干设施建设用地政策不到位。

3.技术路线不够统一,机艺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路线、技术要点和生产指导意见不够统一,同一作物播种与收获关键生产环节不衔接,轮作作物上下茬生产环节不协调,不利于区域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另外,机械设计制造不能全面满足农艺多样性要求;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的选定等农艺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机械适应性,农机作业质量和农产品产量品质保障不足。

4.支持政策不够匹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省在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农机作业补贴、农机装备应用研究、农机场库棚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还不够完善。在信贷融资上,农机合作社等经营服务主体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资金不足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

(二)形势和机遇。展望“十四五”,机械化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1.稳产保供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幅提高粮食机械减损的能力,加快适应畜禽水产需求量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必须强化农机化短板弱项的有效补充,确保适时耕种、颗粒归仓以及保障农副产品高效供应,农机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稳产保供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2.政策支持为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和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在农机购置、老旧农机报废、农机工业发展、农机服务、农机作业和用地等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支持意见,农机作业补贴、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也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支持政策逐步向好。

3.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发展,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对农机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投资力度,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规模,农村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发展,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加快,农机装备和技术支撑不断强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未来五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将持续向好,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条件将更为有利。“十四五”时期,将是我省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和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扶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营造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环境,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装备技术基础。

三、“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加快“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两融两适”(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加速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和可靠保障。

(二)发展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激发农民和农业机械化从业者对农业机械化内在需求动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满足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

2.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与推广机制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形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农业机械化管理制度与扶持政策创新,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农机研发能力、制造水平和推广应用效率效益。

3.坚持协调全面。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质量和效益,逐步补齐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林牧渔加等各业机械化发展短板,推动全省各区域、各产业、各品种、各生产环节机械化全面发展。

4.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节能型动力装备和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淘汰和畜禽粪污、秸秆残膜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5.坚持依法促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严格依法行政,维护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亿千瓦左右,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基本建成农业机械化强省和“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农机装备结构更加优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农机装备短板弱项明显改善。农机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型农机装备普遍应用,支撑绿色农业发展。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增强,林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种植、农产品初加工各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十四五”农业机械化主要指标表

指标

2020年基数值

2025年预期值

指标属性

农机总动力(亿千瓦)

1.096

1.1

预期值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88.95

92

预期值

林果业机械化率(%)

34.8

50

预期值

设施种植机械化率(%)

38.9

55

预期值

畜牧养殖机械化率(%)

50.6

60

预期值

水产养殖机械化率(%)

37.1

55

预期值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

38.3

60

预期值

(四)区域布局。

1.平原区域。重点是巩固提高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效益,扩大深松整地、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机械化应用面积,提高花生、大豆等主要油料作物和辣椒、大蒜等特色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畜牧和水产养殖机械化,努力发展地方特色林果和设施种植机械化。

2.丘陵山区。重点是在巩固提高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花生、马铃薯、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大力开展宜机化改造,积极发展苹果、葡萄等林果机械化,努力提升沿海滩涂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

3.城郊区域。重点是发挥机械化优势,推动城郊区域粮食、蔬菜、果品、畜禽养殖等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种植、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突出绿、新、特、优农机装备,开展机械化生产观赏体验;运用数字信息、自动智能等手段,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4.沿黄区域。重点是巩固提高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力推进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发挥机械化优势,促进冬枣等特色林果产业健康发展;探索推进黄河流域藜麦、苜蓿、绿肥等特色生态作物机械化技术,提升沿黄区域农业生态保护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四、“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任务

(一)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按照全省农业生产发展布局、种养加规模、机械装备作业能力等,按照“四分”(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法梳理机械装备配套总量需求,根据我省现有农机装备的存量,通过增量优化科学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着力推动农机装备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有机可用”“有好机用”。

(二)着力提升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针对粮食作物规模化生产,优化提升种子种苗处理、耕种收、植保、灌溉、烘干、秸秆利用等机械化作业能力;加速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主攻花生、大豆、马铃薯、葱姜蒜、大田蔬菜种收和棉花采收机械化,推广精量播种、减损高效收获、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

(三)着力推进农业全面机械化。大力推进林果业、畜牧水产养殖业、设施种植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业机械化,明确发展重点,总结完善技术路线,加快示范推广,推进机艺融合,促使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配套,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全面发展。

(四)着力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农机合作社、合作社联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着力发展农机订单作业、跨区作业和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创新农机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提升信息化服务和规范化建设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延伸,不断强化支持配套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五、“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行动

(一)农业机械化粮食减损提质保障行动。紧扣关键农时粮食生产需要,充分发挥农机抢种抢收主力军作用。突出精细管理,及早发布对接农机作业服务供需信息,针对性做好机具调度,确保不误农时。突出协调配合,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区作业气象预警、作业车辆顺畅通行、作业秩序维护等工作。加强作业质量标准制定、宣贯、培训和机具检修保养,组织开展重要农时田间技术指导,开展机播机收操作技能大赛、作业能手竞赛,增强农机服务主体减损意识和机手规范操作能力。开展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测评等活动,引导农户选用适宜机械,降低机收损失率和破损率。加强农机防灾救灾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机械化防灾救灾应急机制,增加应急抢种抢收装备储备和应急服务供给,确保灾害发生时适用农机装备供得上、拉得出、用得好。

(二)农机装备质量提升行动。紧盯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开展“四分”农机化发展目标任务研究,摸清农业机械短板弱项,研究制定农机短板技术装备需求目录,引导科研院所和农机企业等向农业机械补短板聚焦发力,着力解决农机领域“卡脖子”问题。强化农机科技创新研发,加强基础性研究,加速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动力、传动、液压电控等核心部件制造技术制约,协同攻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电子信息瓶颈;加强应用性研究,完善研发推广、转化应用一体化机制,促进农机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加强自主性研究,鼓励农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农机装备试验鉴定能力,加快农机新产品鉴定,有序推进农机鉴定和认证采信规范发展,宣贯农业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加强重点农机装备产品质量调查,完善投诉监管体系,促进农机装备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引领行动。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升农业各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活动,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省,力争创建全国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0个、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0个,评价认定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40个以上。选树农业机械化服务样板,持续推出一批全程机械化、“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典型,坚持质量效益并重,认真总结创建经验,优化创建标准,强化创建培训,选创过硬典型。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试点基地建设,开展农机装备和种养技术融合应用,总结形成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机装备配套方案、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和生产体系,引领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

(四)农机技术推广推进行动。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机推广服务能力,完善推广体制机制,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增强林果、畜牧、水产养殖、设施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等新型产业机械技术支撑。聚焦粮食生产机收减损、丘陵山区小型农机和智能农机装备,大力推广复式多功能、精准高效、节能环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节水控水和残膜回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推行农业绿色机械化生产方式。探索研究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生产规模、农田建设、装备技术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区域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支持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农机合作社等广泛参与技术推广,创新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田间日”“地头展”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活动,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推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

(五)农机智能化与信息化融合行动。依托现代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平台,加快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完善省级农业机械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功能,实现农机作业、试验鉴定、安全监管、技术推广、运用指导、农机培训等服务,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行“互联网+农机作业”,推进农用北斗终端产品在农机上的应用,在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上推广应用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信息化技术。扩大手机APP、二维码、物联网终端“三合一”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化试点范围。

(六)农机服务主体培育行动。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创建国家级、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积极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管理制度、信用和白名单制度等,加强动态监测,规范服务行为。积极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和“智能化+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农机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引导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数字化应用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积极推进农机维修与配件供应、农机技能培训等发展,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

(七)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强化基础条件改善,着力解决“有机难用”问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便利条件,解决作业难问题;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科学合理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把农机作业条件改善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因素,完善机耕道等耕地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宜机化”水平,解决进地难问题;推动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有关规定,有效解决农机场库棚、粮食烘干场地、农机维修场地等农业辅助设施用地,在基层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设施农业用地政策落实落地,解决存放难问题。

(八)农机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农机主管部门牵头,农机安全监管机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和行政审批机构分工负责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会同应急管理部门组织新一轮“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全国和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市和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比例达到60%以上。常态化组织农机事故应急演练,完善预防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更新升级基层农机安全监管装备,推进农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实施拖拉机“亮尾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升安全宣传效果。加强农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进专业岗位持证上岗。突出抓好乡村农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

(九)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培养行动。把“人才强机”作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持优势农机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工程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做好农机驾驶培训机构由“资格管理”向“监督管理”的转换,加强农机驾驶培训工作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农机培训机构、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壮大农机实用技能培训规模,提高农机技能培训质量。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充分利用公费农科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工程师等政策,共同支持大专院校加大农业机械化专业人员的招生培养力度,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人才。大力遴选和培养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建立农机实用人才专家库。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队伍建设,开展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能力培训和再教育,提升现代化管理和公益服务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队伍。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规划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关注,共同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密切跟踪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突出补优补绿补新导向,突出农业初级产品供给,拓宽补贴机具范围,创新开展成套设备和农业设施补贴试点,保障农业生产各个领域需求。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农机作业补贴力度。有效利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大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和应用示范力度,鼓励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协同金融、保险、税务等部门落实农机融资贷款、农业政策性保险和税收优惠政策,构建覆盖全面、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推进机制。

(三)强化公共服务。切实转变职能,贯彻“放管服”有关要求,优化农机鉴定推广、行政许可和跨区作业服务,加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试验鉴定、技术推广、维修指导、教育培训、质量投诉监管等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以“一次办好”为标准,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严格依法、高效、优质服务。

(四)强化督导宣传。完善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体系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强化考核监督制度,探索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活动,讲好农业机械化故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关系农业现代化有序推进。为着力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根据《“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四个最严”要求,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产”“管”并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健全。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全省各级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依法依规行使职责,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者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二)农业标准化战略深入推进。部省共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地寿光,建立由四位院士领衔的蔬菜标准专家委员会,突破性完成两项全产业链标准制定,集成蔬菜产业标准2299条,形成蔬菜产业标准集聚效应。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到2600项以上,基本实现了主要“菜篮子”产品有标可依。分区域分产业建设覆盖1100个以上涉农乡镇“一乡一业”标准体系库,有力加快标准推广应用。按照“五统”“十有”标准认定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309个。引导支持优质农产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截止2020年底,全省“三品一标”有效用标总数达到9470个。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末,全省取得“双认证”的农产品检测机构131家,基本构建起以部(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县检测机构为骨干、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补充的检测体系。五年来省级检测各类样品共计12.5万份,检测项目由“十二五”末33项扩展到77项。产地与产品的协同检测力度不断加大。年度速测筛查量保持在200万批次以上。在农业农村部2019年举办的全国检测技术大赛上,我省获团体第一名。

(四)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十三五”期间,全省共立案查处农业投入品案件1346起,涉案金额569.9万元。青岛查处的制售假农药“黑窝点”案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十大典型案例。连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牵头与公安、市场、畜牧等部门联合发文14个,聚力整治韭菜等重点农产品质量、禁限用农兽药违法使用、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部门联动更加紧密有力。“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近23万人次,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86个,查办案件671个。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队伍稳步发展。省、市、县、乡四级监管队伍基本稳定。注重一线监管力量的充实,着力以“五有”“六落地”为目标,全省范围开展乡镇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有1000个以上机构基本达标,认定省级示范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350个。“十三五”末,16市农业农村部门均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72个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设有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其他县(市、区)农业执法工作按照当地政府职责分工开展,基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不缺位、不失责。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举措更为丰富。信用体系建设起步开局,构建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出台《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纳入涉农生产经营主体近30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断完善,省级平台与85个市、县平台和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省合格证试行主体达33万个以上,有效解决了小规模生产主体产品追溯难题,推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工作扎实有力。“十三五”末,威海、青岛、潍坊整建制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数量居全国首位。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有力有序,认定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84个。综合国家级和省级创建情况,全省涉农县(市、区)创建比例达到93%。常态化检查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持续推动创建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已成为坚实工作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对标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农产品质量安全多种风险隐患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农产品包装标识率不高,致使有的问题难以溯源;农资市场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工作装备和手段滞后,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高,速测筛查亟需升级换代,监管能力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还不匹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四个最严”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底线,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管,着力提升高质量高品质农产品市场比重,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指示要求,聚焦突出问题,依法依规监管,着力防范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链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

2.坚持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立足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检打联动,以把好产地准出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监管措施,聚焦监管能力、生产管控、产品检验、问题溯源等关键环节,建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

3.坚持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科学把握地区产业发展差异性和产品多样性,以当地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为抓手,强化专项整治,解决薄弱环节。鼓励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通过信息化智慧化加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效能。

4.坚持优化机制,聚力发展。完善监管、执法、检测三支队伍协同机制,强化预警、研判、处置职责落实,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密切部门间协作配合,推行协查通报机制。完善信息载体建设,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全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发展目标。牢牢把握“产出来”、“管出来”两条工作主线,修订出台《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生产者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到“十四五”末,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到3000项以上,农业规模主体标准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县域农业投入品“一张图”工程全面落实,实现农资监管精准化、常态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配合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全省双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稳定在140个以上,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年度检测批次达到1.5批次/千人以上。紧盯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聚焦重点食用农产品品种,采取精准治理模式,实现重点问题的重点突破。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主要农产品实现分类追溯管理。农产品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常态化信用评价主体达到3万家以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进一步健全,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隐患显著减少,公众消费信心大幅提升。

三、“十四五”主要任务

(一)注重制度引领,强化队伍建设。

1.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加快修订《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协同规定以及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协管员工作规范。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全程追溯、投诉举报、突发事件应对等制度。

2.持续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向乡镇延伸,重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在保障“五有”(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条件建设基础上,全面达到“六落地”(任务目标落地、岗位责任落地、巡查制度落地、检测筛查落地、宣传培训落地、应对处置落地)。以乡镇为单位推进网格化管理,鼓励创新形式,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配备,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力求监管区域、产业、主体全覆盖。

3.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强化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引领能力,夯实市、县检测机构主力军作用,规范引导社会化检测机构发展。加快速测技术升级,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推动乡镇速测装备和能力提升,形成定量、定性互补,省、市、县、乡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

(二)注重标准引领,强化生产管控。

1.优化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结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农产品强制性标准集成目录,分区域、分产业强化国家强制性标准落实。坚持绿色生产理念,突出农业标准的实用性、轻简化,制(修)订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配套,逐步形成覆盖食用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功能,立足山东、放眼全国、对标国际,突出蔬菜质量评价、标准建设、品牌培育和信息交流四大重点工作,拓展标准体系外延。

2.加快农业标准推广落地。完善“一乡一业”标准体系库,推行农业标准线上线下点对点推广模式,实现农业主产乡镇主要产业“标准体系库”全覆盖。进一步加大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力度,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全产业链标准化集成应用为重点,2025年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家。

3.实施农业投入品源头“清源”行动。坚持“堵”“疏”结合,不断加强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源头管控。推进县域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张图”工程,以县为单位全面厘清辖区内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强化精准监管,地图数据面向社会公开查询,引导农民科学购买使用。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督管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联合开展农业投入品经营网络清理专项整治。开展优质农业投入品“齐鲁行”活动,在重点生产时节,组织优质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集中到一线宣传推介,积极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三)注重信用引领,强化主体责任。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体系。适时修订《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主体库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征信、评信、用信流程,定期发布“守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强化农安信用评价结果的引领和倒逼作用,构建自律、守信、互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环境。

2.着力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影响力。筑牢安全底线与提高质量品质衔接推动,持续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申报工作,力争30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进入全国名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稳步发展有机农产品,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工作,“十四五”末,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5600个以上。支持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开展蔬菜感官与营养品质评价,推动全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为制订蔬菜品质标准建立良好基础。

(四)注重信息引领,强化产地准出。

1.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按照标准统一、贯通全程的原则,规范升级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强化与国家平台和食品信息化追溯平台对接,实现平台主要监管追溯数据互通共享。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严厉打击虚假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行为。“十四五”末,基本实现对独立小包装农产品和流通批发农产品分类可追溯管理。

2.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责、责任到人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县、乡、村监管配合机制,实行监管对象建库及年度更新制度,推行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双承诺”制度,杜绝监管盲区、监管失责。支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模式,运用数字化技术,丰富全程全要素监管信息采集、评估预警、溯源处置数据库,实现“阳光农安”监管。

3.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分析研判主要风险品种和重点区域,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作,按照“一年全域摸排、破题布局,两年打防并重、凸显成效,三年建章立制、长效管理”的目标,实行“一品一策”,全链条加强重点产品整治,点面结合,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注重平台引领,强化长效管理。

1.从严从细做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支持各地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县,加强已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动态管理,每两年开展一次动态评价。突出属地责任、财政保障、队伍建设、考核指标等重点目标,确保创建质量。到“十四五”末,创建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50个以上,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

2.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应急处置责任,实行重大突发事件统一管理、分级处置机制,实现依法、科学、有效进行应急处置,保护产业健康发展。

3.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化宣传平台。省、市、县联动,按照年度有计划、重大工作有专题、关键事项有专栏的要求,建立立体化、多元化宣传渠道。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保障技术,推介优秀生产主体,推广优质农产品,曝光震慑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工作舆论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重大工作、重要事项及时报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以及省农业重大病虫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部。推动各市、县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定期不定期报告厅党组和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农产品“产”“管”有效衔接。

(二)加强部门配合。密切与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衔接,积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与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加强与市场、公安、林业、畜牧兽医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三)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力度。科学设置食品评议和质量评议指标,推动引导各地建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四)加强宣传培训。面向监管、执法、检测队伍以及生产主体,系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省、市、县分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制度,健全与媒体的快捷、联动沟通机制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报道主管部门预审机制,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法制意识,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山东省“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规划

 

农药产业是化工产业链中的高端产业之一,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生产资料,对稳定就业、税收、出口、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农药产业加快向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农药使用实现了减量增效。“十四五”期间,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也面临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科学制定农药产业“十四五”规划,引导农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一、山东省农药产业发展现状

(一)“十三五”发展成效。

1.农药产业总体保持扩张发展态势。“十三五”末,登记产品8284个,生产企业286家,经营者4.2万家,分别占全国登记产品、生产企业、经营者总量的20%、17%、14%左右。登记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原药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制剂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2.科技创新获得新进展。新农药创制取得突破,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化合物及8个产品取得登记;建设了OECD认证的GLP实验室1个,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主持和参与起草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50余件,境外专利12项。

3.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以农药为主业的大型产业集团稳步成长。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15亿元的农药生产企业分别达到3家、7家,其中海利尔药业、先达农化2家企业上市。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重点农药生产企业原药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大力研发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型农药,到2020年底,高毒剧毒农药占比降至1%以下,低毒微毒农药占比超过85%,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型剂型的产品占比由2015年的不到14%提高到2020年的23%;推广绿色溶剂和高效助剂的使用,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4.农药经营使用逐步规范。全面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度,限制使用农药实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溯源管理,推行了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建设。深入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构建现代病虫监测预警体系,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和绿色防控,推广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技术,持续做好农业有害生物抗性监测与治理,有效减少盲目用药、乱用药、滥用药现象,全省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五年下降。

(二)“十三五”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农药产业因与农业及生态安全的高度关联堪称战略性产业,但产业发展缺乏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政策措施引导。2017年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以后,有关部门设立的“循环经济”“农药转型升级”等专项涉及农药的扶持政策难以持续,农药产业亟需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科学施用等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做强做大,提升农药产业竞争力。

2.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引领能力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总销售额的1%,且多数用于农药登记试验,创制新农药研制新产品投入少,产学研用难以形成合力,行业领军人才、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大部分产品仍是专利过期仿制品种,品种老化、附加值偏低、同质化严重;公共评价平台建设不能满足行业需求,GLP实验室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大宗产品工艺落后,自动化、连续化水平不高,反应安全性研究开展不足,生产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清洁及安全生产工艺有待提高。

3.集约集聚化程度低。企业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落后产能退出意愿不强、退出机制不畅;大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偏少,产业综合竞争力不高。亟待强化规划布局,加快推进生产环节转型升级。

4.监管支撑保障不足。基层农药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检验检测、行政执法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监督管理合力;覆盖农药登记、试验、生产、经营、使用等全过程、全要素农药管理信息化平台亟待建设;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广普及率偏低、专业化防治服务能力不足、农药风险监测能力不强。

(三)农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

1.“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的主题是推进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主线是深化农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农药使用需减量增效。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高质量转变,农业生产中农药高投入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农药的使用必然向提升施药技术水平、从严控制用量、持续提升效能转变,引领农药产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增加低毒低风险、靶向高效农药的供给。

3.农药生产需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提高质量性能、品牌性能成为产业发展的选择,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品牌,推进农药的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是深化农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

4.农药产业需提升新动能。适应“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由农药大省向农药强省转变的压力增大,必须加快提升农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投资效能等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引导农药产业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模式,发挥好农药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绿色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药绿色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密切相关,农药生产必须转变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清洁生产;更加注重农药使用环节的减量增效,防止农业面源污染,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

2.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尊重企业家精神、基层首创精神和市场竞争机制,注重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引导产学研形成合力、联合研发、多元创新。

3.坚持安全发展。“生命重于泰山”。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把生产经营安全关口,确保生产经营符合法定条件;推进科学用药,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人畜健康安全。

4.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农药产业实现优化布局、生产集约、经营规范、服务专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加强监管、诚信建设等,保障产业良性发展。

(三)发展目标。

1.生产集约化。控制农药生产总规模,降低生产分散度,减少点源污染,大宗原药产品生产以及制剂加工实现自动化控制,新增生产企业实行减量或等量替代。到2025年,全省农药原药及农药中间体生产能力控制在30万吨左右。在省级化工园区内建成2个农药原药生产集中区,建成3—4个农药制剂集中区。

2.剂型环保化。鼓励开发与新型施药器械、农业生产新技术等对接的农药新剂型。鼓励发展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超低量等剂型,严格控制粉剂、使用有毒有害助剂加工的乳油等剂型,逐步实现农药产品的高效化、清洁化。

3.经营专业化。创建农药经营标准化服务门店1000 家以上,推进农药经营场所、经营产品、经营行为、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废弃物回收“六规范”,实现农药产品可追溯;限制使用农药实行定点经营、专柜销售、实名购买。

4.使用科学化。培育3000 家以上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农药安全使用、精准使用、高效使用、智能化使用技术普及率大幅提高。

5.监管数字化。建立农药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农药生产经营许可网上“一次办好”,实现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电子台账规范,企业产品追溯查询网页在PC端或手机端可浏览,全省农药行业信息可查询。

(四)主要任务。

1.提升创新能力。到2025年,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2%以上,建设多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研究开发平台,新登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原药及制剂15个以上;发挥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等“省字头”试验、检测、科研单位作用,做好农药创新引领、风险评估、登记试验、监督抽查等工作。

2.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农药专业园区建设,严格生产准入,鼓励优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生产,对新增已有产能原则上实行农药生产企业数量减量或等量替代。

3.培育优势企业。鼓励农药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20家以农药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超30亿元、15亿元、5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5家、15家和20家以上,扶持2家以上优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4.改进生产工艺。鼓励农药企业对现有能力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企业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化、控制自动化、监测智能化,促进大宗原药产品生产以及制剂加工逐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强高风险产品及危险工艺风险评估,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废水中农药原药活性成份预处理、废气收集吸收等举措,对固体废物进行危险特性鉴别,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

5.推进标准化经营和科学用药。推进标准化经营和科学用药。推进农药标准化经营,农药经营实行开处方买药,限制使用农药逐步提供统一用药服务,推行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补贴制度。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将科学用药专题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普及农药科学使用知识,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鼓励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和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全程服务。

6.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全覆盖。修订出台《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有条件豁免的规定,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现全覆盖。

7.推进农药信息化管理。完善省级农药数字化监管平台,鼓励市县实行农药数字化监管,实现农药管理信息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农药生产企业、经营者实现进销台账管理电子化,全面落实农药生产、经营电子化台账制度,定期上传生产经营电子化数据。

8.全面加强农药行业监管。严格落实农药生产、经营、使用日常监管制度,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农药监督检查和农药产品监督抽查。建立健全农药行业从业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将农药登记试验、生产、经营、使用等市场主体诚信、失信信息纳入农药监管系统,实现诚信、失信自动比对。加大农药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农药行为。开展农药登记试验和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品牌农药产品“四培育”活动,培育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和生产企业、经营者、科学用药先进典型及农药知名品牌,提升山东农药行业整体品牌价值。实行农药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农药行业安全生产监管。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建立相关部门工作协调联系制度,健全农药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压实监督管理责任。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力度,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加强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服务,探索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抽样检测、执法一体化管理新机制。

(二)加大政策支持。将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纳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适时出台促进行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农药产业管理政策措施,推进农药生产企业搬迁入园进区或关闭退出,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对在农药研制、推广和监管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三)实施项目推动。加大对农药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高效绿色助剂的研制生产。推进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园区建设,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支持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推动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农产品质量分团增设农药专家,山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增设农药创新团队。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党对农药产业发展的领导,促使农药行业风气正、发展快、效益好,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提升企业凝聚力和职工向心力,激发职工的创造热情,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有效机制。

 

山东省“十四五”小麦产业发展规划

 

小麦是山东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和主要口粮。面积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约17%,总产占全国总产的19%,搞好小麦生产,对于确保山东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五年。为加快全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依据《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以来主要成就

(一)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期间山东小麦生产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全面增长。“十三五”小麦年均种植面积6044.29万亩,较“十二五”期间增加514.12万亩,增幅9.30%;平均单产416.38公斤/亩,增加14.6公斤/亩,增幅3.63%;年均小麦总产2515.8万吨,增加293.2万吨,增幅13.19%(表1)。

 

表1  山东“十三五”小麦生产情况与“十二五”对比

项目

播种面积(万亩)

总产(万吨)

单产(公斤/亩)

“十二五”年均

5530.17

2222.6

401.78

“十三五”年均

6044.29

2515.8

416.38

比“十二五”增加量

514.12

293.2

14.6

增长率(%)

9.30

13.19

3.63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小麦面积围绕6000万亩上下波动,单产、总产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面积由2015年的6052.2万亩,增长到2017年的6125.8万亩,后因比较效益等原因面积有所下降,2020年为5903.1万亩;总产由2015年的2391.69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569.2万吨,增长177.51万吨,增幅7.42%;单产由2015年的395.18公斤,增加到2020年的435.23公斤,增长40.05公斤,增幅10.13%(表2)。

表2  山东“十三五”各年度小麦生产面积、单产和总产情况

年份

播种面积(万亩)

总产(万吨)

亩产(公斤)

2016

6102.00

2490.11

408.08

2017

6125.81

2495.11

407.31

2018

6087.89

2471.68

406.00

2019

6002.63

2552.92

425.30

2020

5903.10

2569.20

435.23

平均

6044.29

2515.80

416.38

2020年,山东省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取得新突破,淄博市临淄区“山农28号”实打亩产856.9公斤,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记录。安丘市1400亩高产示范方实打亩产808公斤,创造了大面积生产田高产典型。潍坊市寒亭区济麦44实打亩产766.62公斤,刷新山东省强筋小麦单产纪录。肥城市“山农糯麦1号”实打亩产694.96公斤,创全国糯小麦单产纪录。

(二)关键增产技术推广面积大。“十三五”期间,山东省重点推广了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播种高产栽培技术、大犁深耕镇压综合高产技术等关键技术,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为山东省小麦持续增产发挥重要作用。据调查,截至2020年,全省宽幅精播面积3120.59万亩,比“十二五”末增加了56.14%;规范化播种面积4648.35万亩,比“十二五”末增加了13.7%;大犁深耕技术1204.84万亩,比“十二五”末增加了4.37%。

(三)品种审定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审定小麦新品种115个。其中强筋品种4个、中强筋品种16个、特殊用途品种10个。“十三五”期间,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24594.9万亩。其中,优质麦1282万亩,占5.2%。

(四)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有力有效。“十三五”期间,小麦病虫草害总体上中等偏轻发生,轻于“十二五”。平均每年发生面积在2.0亿亩次左右,比“十二五”减少1000多万亩次,防治面积2.2亿亩次,挽回产量损失415.2万吨,实际损失62.2万吨,比“十二五”期间减少16.5万吨。

(五)土壤肥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等规划方案为引领,以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抓手,坚持示范带动,督导考核促动,取得显著成效。全省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全省配方肥应用面积增加到6000万亩,全省化肥使用量380.9万吨(折纯)、较2015年下降17.8%。水肥一体化面积呈快速增长良好趋势,粮田(主要小麦玉米)应用面积137万亩。

(六)小麦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全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快应用、机具持续增加、机械化水平平稳推进,全程机械化成效显现。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对粮食全程机械化装备优先补敞开补,研发创新了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粮食生产机械装备,建立了小麦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攻关体系。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3万台,比“十二五”末增长23%,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19.1万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及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6%,比“十二五”末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9.79%、99.53%、99.5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压力大。山东省土地资源相对贫乏,2019年末耕地总面积9692.8万亩,人均已不足1亩。近年来,虽然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但随着农资价格、生产作业环节和人工费用等不断上涨,农民种粮效益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小麦等粮食产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同时,随着城镇化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占地不断增加,对小麦播种面积造成较大冲击,保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压力大。近年来,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由于水源不足和灌排设施落后等,旱涝灾害仍然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全省有1300多万亩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小麦,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旱则大幅度减产。

(三)耕地质量提升的压力大。山东省现有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仅1.4%左右,而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在3%以上。由于部分地区长期重用轻养,化肥、农药等的粗放投入和不合理使用,深耕深松、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等不够,导致耕地质量难以持续提升,制约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部分地区单一模式长期连续种植导致的土壤酸化、土壤板结、耕层较浅等耕地质量问题依然存在,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品种结构不够合理。随着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已经由粮食增产转向量质并重、提质增效发展阶段,我省小麦品种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高产品种居多,优质强筋品种少,具体表现为量不足、质不稳、指标不协调,市场竞争力弱;抗旱、抗病等抗逆性状不突出,难以专用。特别是缺少优质强筋、特色营养、抗赤霉病、高产稳产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

(五)病虫草害防控压力大。近年来,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地下害虫、禾本科杂草等病虫草害发生风险大。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高空气流传播的大区流行性病害,其病原菌易发生变异,且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强,我省主要种植品种普遍缺乏抗性,发生流行的风险较高。赤霉病、茎基腐病等,由于连年秸秆还田,土壤中菌源量不断积累,且我省主栽品种多数不抗病,存在大面积发生的风险。同时,受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农民粮食生产管理投入积极性普遍较低,等、靠思想严重,防病治虫不主动、不积极。同时存在重“治”轻“防”思想,容易为病虫害侵染扩散留下隐患。

(六)全程机械化生产仍有差距。一是农机装备发展短板有待补齐。主要表现在传统常规、低端低效机械多,复式高效、现代高端机械少;耕种收“老三样”机械多,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烘干仓储“新三样”机械少。二是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薄弱环节。尽管我省小麦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超过95%,但也只是解决了产中机械化的问题,离全程机械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产前和产后环节,机械化的空白点很多,产前的种子加工处理、产后的机械化烘干等加工处理仍属薄弱环节。三是机械化作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小麦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技术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播种后“保苗率低、出苗整齐度差”等问题,“省工不节本、增效不增产”的现象在生产中广泛存在。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以确保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围绕“优质、丰产、节本、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行小麦种植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小麦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确保小麦产能稳定增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根据“十三五”小麦产业发展状况,本着稳中求进的原则,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推进机械简化精准栽培,实现质量效益协同提升。确定“十四五”期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总产2600万吨以上,单产达到440公斤以上。

(三)重点措施。

1.稳定种植面积。“十四五”期间,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牢牢抓住耕地这一要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巩固提升小麦产能。要因地制宜推广“减垄增地”技术,扩大小麦相对种植面积。开展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荒地土壤改良与未开垦土地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增加小麦种植耕地资源。

2.提升耕地质量。新建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一批已建高标准农田。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提升农田灌溉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大力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自然降水积蓄利用能力,为山丘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障,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田间路网、农田电网和防护林网等,升级粮田生产功能,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标准粮田。

3.强化种业攻关。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推广。推进企业扶优行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重点在超高产育种和肥水高效利用品种选育方面有重大突破,助推小麦产量再上新台阶。扩大强筋小麦和特色小麦种植面积,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以及生产适应性和品质稳定性,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的规模化、标准化订单生产。

4.强化科技支撑。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急需,抓好产业技术集成配套。重点围绕整地、播种、管理、收获等各环节,集成组装轻简化的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益显著提升的标准化技术模式,减少小麦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投入的残留污染;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栽培、育种、植保、农机等合作,加强小麦生产相配套的农业机械,特别是与大型拖拉机相配套的农业机械的研发;推进小麦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延长产业链;继续搞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推广能力。开展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整建制推进。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着力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促进小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5.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完善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定期会商,准确研判灾情趋势。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实时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小麦保险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小麦生产风险监测、灾损评估,创新保险查勘定损理赔模式,提高定损效率和理赔准确性。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性强的品种,做到主动避灾。制定灾害防范预案和技术意见,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做到有效防灾,科学抗灾。

6.推动规模化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更多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动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推行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抱团发展。引导和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服务规模经营,扶持培育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施统配、农机服务等小麦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小麦生产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领导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大人力物力和财政投入力度,为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将“粮食生产稳定度”指标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增加小麦播种面积权重,细化分解小麦生产任务目标,逐级压实小麦安全责任,高位推进小麦生产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在保持农机补贴、粮食高产高效绿色创建、保护价收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创设有关扶持政策,确保“十四五”期间用于扶持粮食生产的专项财政资金“只增不减”,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务农种粮及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范围,为小麦产业保驾护航。完善防灾减灾监测应急体系,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支持力度,提高小麦生产发展水平。

(三)加强科技支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托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国家和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科技力量,在品种、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绿色投入品研发等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加强政策统筹。各级农业、发改、科技、财政、人社、供销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进全省小麦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五)广泛宣传引导。加强规划解读和宣传,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农民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促进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挖掘地方优秀经验,及时解读创新案例、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促进小麦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十四五”玉米产业发展规划

 

山东是重要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三位,占全国的约10%;玉米消费加工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对保证全省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和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一、规划背景

(一)种植面积和总产保持相对稳定,消费需求旺盛。“十三五”期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保持相对稳定,种植面积稳定在5750万亩以上,其中2016和2017年超过6000万亩,2016年最高为6089万亩,2018—2020年受比较效益和天气影响,面积略有下降;单产429公斤/亩以上,2017—2020年均超过440公斤/亩,2020年最高达到447.0公斤/亩;总产一直稳定在2500万吨以上,2016—2018年超过2600万吨。

表1 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2016—2020年)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面积(万亩)

6089

6000.2

5902

5769.7

5806.6

单产(公斤/亩)

429.2

443.7

441.7

440.0

447.0

总产(万吨)

2613.8

2662.2

2606.9

2536.5

2595.4

山东是玉米消费最多的省份,主要用于饲料、工业、食用和种用,其中饲料用占我省玉米需求的60%以上,工业用占30%左右,食用和用种不足10%。年消耗玉米3800万吨左右,产需缺口较大。缺口部分来源,进口和国内其他省份调入分别占20%和80%左右。

(二)重大技术推广情况。“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广了机械单粒精播、种肥同播、适期收获、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和“一防双减”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改进后的机械单粒精播技术节省了用种量,减少了定苗人工投入,提高了播种质量,确保了一播全苗,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和良种良法配套。种肥同播技术在播种同时机械施用缓控释肥,大部分农田生育期间一次施肥,减少追肥程序,节省人工和机械投入。适期收获不增加任何投入,在传统收获时间的基础上适当推迟,通过提高籽粒成熟度和千粒重,充分发挥玉米良种的遗传产量潜力,进而提高玉米单产。秸秆还田是在玉米收获后,将粉碎的秸秆通过深耕、深翻、旋耕等手段归还土壤,既减少了秸秆焚烧的污染,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实现了玉米秸秆的绿色循环处理。以上简化实用高效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我省玉米生产的科技贡献率。

(三)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情况。“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审定玉米新品种240个。其中夏播品种193个、春播品种16个、鲜食品种15个、青贮品种7个、耐盐品种5个、糯玉米品种(干籽粒)4个,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2.26亿亩。其中,玉米籽粒直收品种有所突破,2019年籽粒直收实打单产实现915.2公斤/亩。

近年来,我省玉米良种率一直在97%以上,2009年以来郑单958的种植面积一直最大,每年均在千万亩以上;近五年登海605成为第二大品种,年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2020年种植面积972万亩;种植面积排名5—10位的品种在100—200万亩之间。

(四)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情况。“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加大病虫监测网络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关键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行玉米“一防双减”技术,切实做好病虫害抗药性监测,积极开展草地贪夜蛾等新病虫综合防控技术相关研究,以及赤眼蜂等天敌释放试验、无人机除草试验示范等,病虫草综合防控效果显著。玉米病虫总体中等发生,病虫草害总发生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虫害重于病害,2020年比2016年减少1283万亩,防治面积减少了910万亩。南方锈病和草地贪夜蛾重大病虫发生危害加重,褐斑病、茎基腐病、穗粒腐病、甜菜夜蛾、蜗牛等病虫害危害上升,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蚜虫、大小叶斑病等常规病虫发生及危害稳中下降。据统计,2016—2020年,病虫草害总发生面积约9.39亿亩次,防治9.50亿亩次,平均年发生1.88亿亩次,防治1.90亿亩次。总挽回玉米损失1620.41万吨,年均挽回324.08万吨。

(五)土壤改良和施肥技术推广情况。“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等规划方案为引领,以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抓手,坚持示范带动,督导考核促动,取得显著成效。全省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全省配方肥应用面积增加到6000万亩,全省化肥使用量380.9万吨(折纯)、较2015年下降17.8%。水肥一体化面积呈快速增长良好趋势,小麦玉米等农田应用面积137万亩。

(六)玉米产后减损和加工利用情况。“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积极开展粮食产业效能提升活动,提升玉米精加工转化率、循环利用率,提升玉米副产物附加值,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延长了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实现了玉米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动玉米“产、收、储、加”各环节节粮减损和精深加工利用,取得显著成效。遵循智能、生态理念,改造提升仓储设施,建立了有区域特色的玉米产后干储技术模式,开发出节能型干储一体化装备,突破了真菌污染控制和毒素脱除技术,开展了节能环保、高效绿色储粮的有益探索。

二、玉米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效益低,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压力大。“十三五”期间,受种植结构调整、库存、国家政策、国际供需形势等因素影响,玉米种植效益波动较大。2011—2014年山东玉米亩种植效益维持在157—189元之间,2015年为-98元,2016、2017年分别为-108元、-65元,比较效益偏低且不稳,严重挫伤了种植积极性;2018年效益开始转正,2019年亩纯收益在97.6元,2020年为375.2元,为历史最高。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其中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基本各占一半,尤其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大,种植效益偏低的趋势难以仅仅通过技术措施逆转。

(二)旱能浇涝能排尚未完全实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压力依然很大。“十三五”期间,我省玉米生育期内多次遭遇干旱、强降雨、冰雹、台风等极端天气,且发生频率和强度均超过“十二五”,2018年8月台风“温比亚”、2019年6月严重干旱、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2020年鲁南强降雨、2021年9月秋涝等均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极端天气所引发的灾害问题暴露了农田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不能真正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抵御极端旱涝灾的能力亟待提升。

(三)品种选育及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需求。“十三五”期间每年审定玉米品种近40个,当前山东市场玉米品种繁多,不仅农民难以选择,农技人员也难以了解众多新品种的特性,无法准确指导生产。尽管品种数量多,但真正高产、抗逆、广适的早熟或中早熟玉米品种,尤其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深入发展。同时,我省审定的玉米新品种中高产普通品种占89.2%,鲜食、糯玉米品种占7.9%,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市场对鲜食、糯玉米等专用品种的多样化需求。缺少抗热害、倒伏、茎基腐、穗粒腐等综合抗逆性强的突破性高产稳产品种。

(四)土壤瘠薄与化肥过量施用并存。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长期高强度生产,特别是长期旋耕,导致多数地块耕层浅,土壤的容纳能力、缓冲能力都很弱,严重制约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长期依靠过量施用化肥保证产量,化学投入品成本居高不下;不注重土壤培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板结严重,现有耕地质量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能力有待加强。“十三五”期间,玉米病虫造成危害总体处于可控程度,但部分病虫突发或重发对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一是部分病虫危害呈加重趋势。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流行性新病虫频发;褐斑病、茎基腐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等破坏性害虫呈上升趋势;穗期病虫危害加重;蜗牛等危害逐年加重,缺少高效防治措施。二是无人机防治存在缺陷。当前无人机应用广泛,但载重量小,对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钻心、钻蛀性害虫防控效果差。三是中后期防治困难。玉米中后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时期,株高行密,病虫发生重,对产量影响大,但防治困难。

(六)机械化方面存短板。“十三五”期间,我省玉米农机装备数量有所增加,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农机装备组成结构短板有待补齐。传统常规、低端低效机械多,复式高效、现代高端机械少;耕种收“老三样”机械多,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烘干仓储等机械少。二是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薄弱环节。当前机械化水平主要是产中机械化,离全程机械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产前的种子加工处理、产后的机械化烘干等仍属薄弱环节。三是机械化作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技术发展迅速,但仍存在播种后“出苗不齐、保苗率不高”、籽粒机收破碎率高等问题,“省工不节本、增效不增产”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七)节粮减损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问题。一是玉米收获、干燥、储存等环节损失率高;玉米粗加工和落后产能占比偏高,进一步增加了粮食损失。二是玉米加工方式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利润低、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少,产业链较短,市场竞争力差。

三、“十四五”山东省玉米生产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大食物、大粮食观,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以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为首要任务,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行种植业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立足“十三五”玉米产业发展状况,本着稳中求进的原则,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推进籽粒机收,巩固玉米生产保障能力,实现质量效益协同提升。到2025年,我省玉米播种面积力争稳定在5800万亩左右,总产2600万吨左右,单产达到450公斤/亩。

(三)重点措施。

1.应种尽种,稳定种植面积。“十四五”期间,要抓住当前玉米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引导农民努力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确保播种面积不减少、产量有提高。尤其是在播种的关键时期,千方百计保证水源,确保适时适墒播种,夯实面积基础。

2.提升地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尤其是排灌能力和中低产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真正做到“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提升玉米生产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深耕、深松、旋耕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增加耕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综合肥力。

3.优化布局,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现代育种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根据我省玉米产业需求,重点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宜机收品种,促进更新,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确保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推动我省玉米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4.集成技术模式,强化科技支撑。集成推广品种选择、全程机械化、水肥高效使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加强高效低毒种衣剂、杀菌剂、杀虫剂、化控剂的研发与应用。加大高水平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提高播种质量、水肥药施用精度、籽粒收获质量等。

5.防灾减损,确保颗粒归仓。完善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定期会商,准确研判灾情趋势,提高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性强的品种,做到主动避灾。科学制定灾害防范预案和技术意见,做到有效防灾。加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做到科学抗灾。创新农业保险查勘定损理赔模式,提高定损效率和理赔准确性。

6.改造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研发推广低损收获技术,提高原粮品质;发展绿色低能耗烘干技术,提高玉米存储质量;发展全籽粒利用和全谷物食品技术,挖掘副产物利用潜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领导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粮食生产稳定度”指标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权重,细化分解粮食生产任务目标,逐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高位推进粮食生产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同级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在保持农机补贴、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保护价收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创设有关扶持政策,确保“十四五”期间用于扶持粮食生产的专项财政资金“只增不减”,切实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农民务农种粮和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范围,为玉米产业保驾护航。完善防灾减灾监测应急体系,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支持力度,提高玉米生产发展水平。

(三)加强科技支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托玉米专家顾问团、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科技力量,在品种、节水灌溉、农机装备、绿色投入品研发等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加强政策统筹。各级农业、发改、科技、财政、人社、供销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进全省粮食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五)广泛宣传引导。加强规划解读和宣传,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农民群众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促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挖掘地方优秀经验,及时解读创新案例、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促进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十四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山东是蔬菜生产大省,蔬菜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促进山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所引用数据除注明来源的,均引自《中国统计年鉴》《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统计手册》。

一、“十三五”产业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省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产业化大格局得到进一步完善,成为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我省蔬菜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播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见表1)。据调查,大蒜、西瓜、黄瓜、番茄、马铃薯、大白菜、生姜、大葱、甜(辣)椒等蔬菜种类年播种面积超过100万亩,番茄、西瓜、甜瓜、黄瓜、甜(辣)椒、马铃薯、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种类设施栽培年播种面积超过50万亩,“菜篮子”品种更加丰富,保障供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尤其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表1  “十三五”山东蔬菜生产情况

年份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全国

山东

山东占比

(%)

位次

全国

山东

山东占比

(%)

位次

2016

29329.71

2181.49

7.44

2

67434.16

8034.70

11.91

1

2017

29971.61

2193.06

7.32

2

69192.68

8133.80

11.76

1

2018

30658.41

2219.30

7.24

2

70346.72

8192.04

11.65

1

2019

31294.11

2196.29

7.02

3

72102.56

8181.15

11.35

1

2020

32228.22

2231.00

6.92

4

74912.90

8434.70

11.26

1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1.新品种选育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育种投入,创新育种技术和育种手段,育成了一大批优良品种,部分替代进口品种;育繁推一体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市德高蔬菜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选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

2.集约化育苗水平不断提高。强化砧木筛选、育苗机理、嫁接技术、秧苗管理、环境智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体系,育苗水平和供应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据调查,2020年,全省蔬菜集约化育苗量突破78亿株,年育苗量3000万株以上的育苗企业超过40家。

3.生产设施性能不断完善。通过设施结构创新、新材料应用以及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新型装备推广,环境综合调控能力不断提升。新型日光温室、智能连栋温室、大跨度拱圆大棚等得到较快发展。

4.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药化肥减施增效、设施土壤修复改良、病虫害生态绿色防控等蔬菜生产新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良种良法配套,保障了蔬菜高产优质高效。沂南县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亩产超过3.6万公斤,创造了全国高产纪录。

(三)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山东蔬菜在“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开展蔬菜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创建活动,“聊胜一筹”“产自临沂”“济宁礼飨”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金乡大蒜、莱芜生姜、章丘大葱、曹县芦笋、寿光桂河芹菜、昌邑大姜、苍山大蒜、滕州马铃薯、昌乐西瓜等9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年中国农业品牌名录,新增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蔬菜产品17个,其中寿光市成功注册了“寿光蔬菜”集体商标。

(四)生产布局逐步优化。根据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设施蔬菜、出口蔬菜和地方名特蔬菜等重点产区,形成了品种互补、上市期衔接、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格局,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对稳定市场价格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产品质量稳中向好。加大了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力度,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省在有效期内的获证无公害蔬菜产品2645个、绿色食品蔬菜产品1678个、有机食品蔬菜产品11个。

(六)加工出口优势突出。“十三五”期间,我省蔬菜出口继续领跑全国。2020年,我省出口蔬菜453.48万吨,出口额43.0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44.59%、28.82%(见表2)。据调查,全省蔬菜加工出口企业达到3000多家,出口市场覆盖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表2  “十三五”山东蔬菜出口情况

年份

出口量(万吨)

出口额(亿美元)

全国

山东

山东占比

(%)

位次

全国

山东

山东占比

(%)

位次

2016

827.00

367.86

44.48

1

122.95

44.37

36.09

1

2017

925.00

388.71

42.02

1

131.52

44.20

33.61

1

2018

948.00

416.09

43.89

1

126.15

37.29

29.56

1

2019

979.89

425.05

43.38

1

125.67

41.09

32.70

1

2020

1017.05

453.48

44.59

1

149.30

43.03

28.82

1

(七)产业化发展进步明显。我省蔬菜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各环节相衔接的产业化格局进一步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有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等农业农村部定点蔬菜专业批发市场42家、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31117个、蔬菜运销队伍150余万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蔬菜销售形式不断创新,建立了实体市场、网络直播、电商、展会、观光采摘等多种农超、农企、农旅多样化产销对接销售渠道,产业化链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省蔬菜产业虽在稳产保供能力、科技水平、加工出口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河南、河北、江苏等省的产业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蔬菜发展势头迅猛,我省市场空间受到挤压。据相关统计,2020年河南省蔬菜播种面积2630.67万亩,超过我省399.66万亩。贵州省蔬菜播种面积首次超过我省。河北省蔬菜当前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而我省已不足20%。同时,影响我省蔬菜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多。

(二)扶持政策有待完善。我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较少,专项扶持资金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比率较低且保障作用有待提高,目标价格保险目前仅在大白菜、大蒜、马铃薯等少数蔬菜种类的局部区域开展。农机购置补贴覆盖范围较小、补贴资金少。

(三)基础条件有待提升。水电路等生产条件不完善,设施建造标准低、抗灾性能不足,菜田土壤质量逐渐下降。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装备化程度不高。产地初加工能力建设滞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

(四)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部分高端蔬菜品种仍然依靠进口,功能性、专用性品种选育研发应用滞后。生产、加工等专用机械研发不足。土壤改良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能很好满足生产需要。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不够成熟配套。

(五)劳动力瓶颈日益凸现。作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缓慢,劳动力成本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制约蔬菜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谁来种菜”成为十分现实和迫切的问题。

(六)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由于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不到位、优质优价产品销售体系不健全等,导致局部地区、个别品种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仍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全面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全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安全优先。坚持质量安全为产业发展最基本底线,加快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领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2.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构建生产端与市场端有机衔接机制,以销促产,以销定产,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更好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3.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重要手段,优化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4.突出生产生态并重。坚持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实现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

5.突出全域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禀赋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强化示范带动,挖掘生产潜能,推动全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6.突出优势品牌培育。强化政策扶持,挖掘地理标志产品内涵,培育一批最具山东特色的优势品牌,以品牌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三)主要任务。

1.稳定播种面积。基于我省土地资源供应现状和生产实际,蔬菜生产宜保持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保证产品稳定供应。

2.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对现有蔬菜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蔬菜生产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的协调发展。树立“大产业”观念,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集中打造一批品质优良、规模体量适度、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强化蔬菜产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推进设施建造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社会化,全面提升设施生产水平。集成集约化育苗、土壤质量调控、农机农艺融合、肥药高效利用、绿色防控等技术,构建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不断提升可持续生产能力。

4.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充分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推进优质品种国产化、设施设备智能化、生产机械定制化、产销对接信息化,创新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装备和技术,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实施品牌培育战略。进一步加大绿色、有机、地标等产品认证力度,开发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的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引领和带动,促进蔬菜产业品牌化经营。

6.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开展标准研发和集成,建立完善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大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可查、可见、可信”的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开展质量评估和预警,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评估和预警机制,开展蔬菜质量评价,有效防范产业风险。

7.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支持优势产区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重点加大田头预冷、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等冷链设施建设和装备、专业人员配套。在蔬菜优势产区、流通重要节点城市和城市消费终端,率先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

8.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培育蔬菜种植农机合作社、生产联合体、综合服务站等社会化专业性服务组织,开展设施建造、种苗供应、农资供应、生产托管、加工销售和技术指导等社会化服务,发展“全程标准化+综合农事服务”等蔬菜种植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四)发展目标。

1.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全省蔬菜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20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力争扩大到1300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左右,蔬菜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生产布局深度优化。到“十四五”末,培育一批产值超5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建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100个,年育苗能力达到1亿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10个,全省年集约化育苗能力超过150亿株。

3.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新型设施结构、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装备取得突破,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4.流通体系更加完善。重点推进产地初加工、鲜切蔬菜、仓储保鲜、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率,降低蔬菜产品运输损耗。在蔬菜生产主产区扩建和新建专业批发市场50个,支持农超对接及新型先进销售渠道建设。

四、重点工程

(一)实施蔬菜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构建以省级统计、大数据主管部门和省农业农村厅为主导的覆盖全省的蔬菜产业大数据平台。完善蔬菜产销服务网络和农业市场信息体系,依靠有效措施和激励手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新型经营组织和经营大户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建立“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服务”新模式,完善农技人员和专家在线服务机制和有效评价机制。整合并有效调配良种、肥料、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投入品及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等产业相关信息资源。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生产、销售、农资、技术服务、质量追溯等全产业链信息有机融合,把握产业动态,发布监测信息,引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二)实施蔬菜产业科技提升工程。完善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建设运行体制机制,整合蔬菜科研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解决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创新蔬菜产业标准制定和宣贯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蔬菜标准体系。加大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支持力度,适度向蔬菜产业倾斜,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品系)。实施地方名特优稀蔬菜品质提升工程,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运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独特品质、较强抗性和较高产量的协调统一,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新型智能设施设备、专用机械等的研发,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强蔬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和高效绿色种植模式的创新集成,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三)实施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工程。按照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原则,加快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步伐,推广专用机械设备、智能管理控制系统、育苗新技术及新型基质等,提升育苗设施条件,打造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蔬菜育苗基地。

(四)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在蔬菜生产优势区,以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优化整合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用足用好设施农用地新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打造基础条件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技术科学、环境友好度高、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力强的标准化示范园区,实现规模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提升园区赢利水平。围绕蔬菜全产业链,制定一批质量分级、品质评价、包装贮存、冷链物流的蔬菜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在全省发展100家蔬菜标准试验示范基地。

(五)实施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菜地土壤无害化修复工程,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作物秸秆、高碳基有机肥等方法,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整体肥力水平。实施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快老旧设施的更新换代,配套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新设备,提高设施应用效能。完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条件,配套防灾、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设备,提升生产能力。

(六)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加大山东省知名农产品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山东品牌蔬菜产品电商平台。继续做好山东省特色农产品蔬菜优势区创建、认定工作,落实好扶持政策,实现知名蔬菜产品与优势区的有机结合。挖掘传统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奖励机制,鼓励引导新型经营组织和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快助推我省向农业品牌强省转变。

(七)实施蔬菜加工出口提升工程。整合相关资源,加强蔬菜精深加工工艺和技术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加工产品,拓展在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的应用。提升胶东半岛、鲁中、鲁南和鲁西南等出口加工蔬菜区的产业功能,打造涵盖原料生产、初级产业加工、精深产品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加大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加工出口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巩固我省蔬菜出口的优势地位。

(八)实施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工程。创新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制定完善山东省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系列规范,引导推动蔬菜产业化服务组织规范发展。重点打造一批以技术服务、生产管理服务、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市场流通信息服务、贮运加工出口服务、土地流转服务、现代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涵盖全产业链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互为补充、特色服务与综合服务充分协调的多元化新型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九)实施市场流通体系提升工程。按照优势区域布局,新建一批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实施定点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统一配送等市场功能。支持主产区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产地初加工、冷链贮运、分级包装、配送中心等设施,减少采后损耗。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城市社区或郊区设立蔬菜直销网点,扩大智能包裹柜、智能快递柜、蔬菜配送站向配送终端布放的区域范围。积极发展便民菜店、社区直通车等多元零售业态,进一步推广农超、农企、农旅等多样化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发展产销一体化经营。

(十)实施科技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技术员培训、蔬菜经纪人岗位培训、电商培训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技能培训等专项培训力度,使蔬菜技术人员科技水平和菜农科技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懂管理、会经营的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有效改善,全省蔬菜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部署,全域统筹推进,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地方属地责任,科学制定地方阶段性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

(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中央和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金融信贷、税收、设施用地等扶持政策,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鼓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或补贴。扩大农机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健全服务体系。强化《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的落实,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适当扩大山东省公费农科生园艺专业招生计划,增强产业专业技术力量。创新产、学、研、推、用协同推广机制,建立分工合理、协作高效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和推广。

 

山东省“十四五”油料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省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省油料产业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油料主要包括花生和大豆(榨油)两大作物。全省油料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加工和出口能力较强。2019年,全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23万亩(不包括大豆),总产289万吨。其中,花生面积1000万亩,总产285万吨,分别占我省油料作物面积及总产的97.8%和98.6%。大豆面积275万亩,总产52万吨。花生油产量70万吨,占全国的22%,花生及其制品出口50万吨,占全国的90%。大豆加工量2000万吨,大豆油产量300万吨,均居全国前列。目前,我省油料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花生、大豆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基本做到了“藏粮于技”;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带状)轮作、有机肥+菌肥等生态保育技术的推广,推动了“藏粮于地”的发展,我省油料生产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但从当前油料生产情况看,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政策扶持差距大,种植比较效益低,种植面积有逐年减少趋势,综合生产力下降。二是种植主要集中在中低产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低,资源约束大,增产难度较大。三是种植区域分散,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质量安全不稳定。四是农机农艺融合度较低,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效果有所下降,推广难度增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夯实油料生产能力基础,推进油料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油料产业现代化步伐。积极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全面提升油料产业的生产供给能力、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省油料产业振兴步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提质导向。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推广提质增效关键增产技术,切实提高全省油料综合生产力,打好油料产业健康发展基础。

2.坚持绿色发展。注重优质专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保育,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耕地质量,促进油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轻简高效。着力推进油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4.坚持三产融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强化油料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5.坚持质量安全。加强生产、贮存、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溯源体系,确保油料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发展目标。

1.综合生产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全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05万亩,总产365万吨。其中,花生面积1180万亩,总产360万吨。大豆面积300万亩,总产60万吨。

2.综合机械化率显著提高。到2025年,全省花生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夏大豆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油料生产全程机械化。

3.绿色高效样板田大幅度增加。油料高标准生产基地土壤肥力显著提升,配套设施齐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25年,春花生高标准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亩产500公斤以上;夏花生高标准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亩产400公斤以上;夏大豆高标准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亩产250公斤以上。

4.三产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建成三产融合产业园区20个,研发花生、大豆加工新产品20个,创建全国知名品牌20个。

5.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建立健全油料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稳定。

三、重点工程

(一)抓好提质增效建设工程,提升油料综合生产力。稳定增加油料种植面积,显著提高单产,大幅度增加总产,保持油料一定的自给率,打好油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至2025年,全省油料面积发展到1205万亩,总产365万吨。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180万亩,亩产305公斤,总产360万吨。大豆种植面积300万亩,亩产200公斤,总产60万吨。实施油料提质增效建设工程,重点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提升油料综合生产力。一是推广多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覆膜夏直播花生、夏直播大豆以及玉米花生(大豆)宽幅间作、棉花花生(大豆)宽幅间作、(带状)轮作等多熟种植模式,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增加花生、大豆种植面积。至2025年,多熟种植模式花生面积增加150万亩,夏大豆增加30万亩。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针对我省油料作物地块普遍旱瘠的突出特点,加大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省肥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在提高水肥利用率的基础上,改善营养供应,促进生长发育,切实提高油料单产。三是推广优化群体质量栽培新技术。在培育花生、大豆适宜群体的基础上,促进果(荚)多果(粒)饱,提高经济系数,充分挖掘花生、大豆高产潜力。

(二)抓好机械化生产建设工程,提高油料生产效率。着力推进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尽快提高我省油料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实现节本增效。至2025年,全省花生综合机械化率达至90%以上,夏大豆达到95%以上。实施油料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设工程,在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具的基础上,培养出大量能够熟练掌握农机农艺技术的合格职业农民,加快实施油料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切实提高我省油料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一是配套油料全程生产机具。搭建开放式研发平台,加强与农机制造企业协同攻关,加快研发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种子加工、播种、植保和收获等机具,提高机具质量性能和适用性。二是培养职业农民。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农机农艺技术的合格职业农民,为实施油料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供物质和人才支撑。三是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开展深松整地、机播机收、统防统治等油料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典型引路,由点及面,尽快提高我省油料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

(三)抓好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促进油料高质量发展。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田块相对集中、耕地质量相对较好、设施配套完善、适宜机械化作业、绿色稳产高产的现代化油料生产基地,为创建油料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样板打好基础。实施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创建油料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样板。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田间道路、田块长宽与平整度进行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加强耕地质量和农田灌排渠系建设,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二是培肥地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菌肥”,不断提升土壤地力,促进油料种植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广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技术,创建油料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样板。在临沂、烟台、青岛、威海、日照、泰安、济宁等7市建设春花生高标准生产基地100万亩,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在菏泽、聊城、德州等3市建设夏花生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在菏泽、济宁、聊城、泰安、东营等5市建设夏大豆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

(四)抓好三产融合建设工程,提高油料产业综合效益。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花生、大豆精深加工,促进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商标,建立现代营销体系,确保产业增值增效。围绕农村三产融合,构建乡村油料产业体系,以功能食品开发为重点,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实施三产融合建设工程,大幅度提高油料产业综合效益。一是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重点建设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良种繁育和原料生产基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专用原料。二是建立产业园区。主要包括生产加工、文化科普、种植示范、作物景观区、主题生态餐厅等内容。到2025年,建成三产融合产业园区20个,树立我省油料“新六产”样板。三是研发高附加值新产品。到2025年,突破花生深加工关键技术10项,建立配套的生产工艺10套,研发花生加工新产品20个,重点扶持花生加工龙头企业10—15家,创建全国知名品牌20个,推动山东花生产业转型升级。

(五)抓好溯源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油料质量安全。建立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种植、加工、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能够被顺向追踪或者逆向回溯,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施溯源体系建设工程,确保油料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推进绿色生产。加强农药管理,防治重金属污染,推进油料绿色生产,有效防控各种污染。二是建设安全标准体系。建立油料(大豆)作物种植、收购、运输、加工、贮藏等环节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加强主产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质量检测和控制,防止黄曲霉毒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三是建立健全溯源系统。建立有赖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主要包含二维码生成系统、二维码内容编辑系统、扫码出入库系统、经销商管理系统、批次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尽快出台有利于油料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将油料纳入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支持范围。支持建设油料生产保护区,鼓励整合资金用于保护区建设,优先在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油料示范基地建设补助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对我省油料主产县(市、区)的转移支付,增加油料专用农机具补贴。逐步扩大油料生产农业保险范围,降低农民种植风险。建立油料生产奖励机制,对油料生产先进县(市、区)、生产大户及农技推广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农民和基层发展油料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各地按规定将油料生产所需机械产品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支持范围。

(二)增加资金投入。对我省油料高质量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推进油料高质量发展五大工程的有效实施,确保完成各项规划任务指标。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油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高产创建和品牌培育等。创新油料生产加工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油料产业发展,加大对油料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融资能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油料高质量发展项目区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压实责任。各地要结合规划,将生产任务指标逐级分解细化到县乡,落实到地块,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同时保持其他特色油料生产规模基本稳定。要加强调度考核,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重点工程落实落地。要完善油料生产保护区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机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经营主体,督促和指导经营主体加强设施管护,确保长期稳定发挥作用。

(四)强化科技支撑。发挥我省油料科技资源优势,以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为依托,建立山东省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开展优质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创新,培育高产专用新品种。大力开展节本增效等实用技术研究,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技术标准,提高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借助现代信息传输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

 

山东省“十四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我省是传统食用菌生产大省,在全国食用菌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强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省食用菌产业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发展重点,注重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生产规模平稳发展,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生产方式更加高效,区域布局日趋合理,质量效益快速提升,产量产值稳居全国前列,在产业扶贫、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产规模稳步发展,产业地位逐步提升。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深化,我省食用菌产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产量、产值连续五年占全国产量、产值的8%—12%,稳居全国前列。平菇、毛木耳、灵芝等品种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20年我省食用菌总产量为332.5万吨,总产值为204.7亿元,产量超万吨的县(市、区)有32个,产值超亿元的县(市、区)有26个,其中邹城、鱼台、惠民、冠县、莘县、定陶区、金乡等一批主产县、市(区)闻名全国。

(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大球盖菇、长根菇等高附加值、高品质珍稀菇类得到快速发展,栽培品种日趋丰富,规模化发展的珍稀菇类品种由十几种发展到二十几种,栽培品种达到近四十种,产量过万吨的品种有18个。珍稀菇类种植区域由鲁中扩展到鲁西南、鲁北和胶东等地。产品优势区域更为集中,总体形成了以济宁、聊城、德州、临沂、滨州、菏泽、枣庄、淄博等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潍坊、东营、青岛、泰安、威海等新的产业发展布局。其中聊城、德州、济宁、临沂、枣庄、滨州平菇,济宁、菏泽毛木耳,济宁、德州金针菇,聊城、德州、临沂双孢蘑菇等品种区域优势越发集中明显。

(三)栽培模式不断升级,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栽培方式由平面栽培向立体栽培发展,由单季栽培向周年栽培发展,栽培模式由菌—菌种植向菌—菜轮作、菌—林套作、菌—果间作等多样化发展,栽培设施由传统菇棚向高标准周年生产大棚、双网双膜大棚等新型栽培设施转变。定陶、惠民等一批优势发展区域,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在高效特色产业发展平台、省级农业产业园等一系列项目带动下,建立了一批高标准化园区,引领提升了全省食用菌标准化、周年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水平,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20年,我省标准化生产基地或园区170个,其中市级及以上标准化基地或园区62个。

(四)菌包集约化生产不断发展,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集约化菌包生产品种不断增多,品种由香菇逐步扩展到平菇、黑木耳、长根菇等多个品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省食用菌菌种(菌包)企业达到146家,其中年产100万菌包企业达81家。菌包(棒)出口快速发展,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创汇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我省食用菌菌包出口量8181万包,创汇9366.6万美元。菌包(棒)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香菇菌棒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

(五)工厂化生产稳步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工厂化栽培品种日益丰富,由金针菇、杏鲍菇发展到平菇、鹿茸菇等十几个品种。工厂化企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工厂化企业100家以上,工厂化生产年产量68.2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20.5%。通过不断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我省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5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等产业化模式带动下,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培育了“邹城蘑菇”“菇鲜源”“食菌纪”等一系列有市场影响力品牌,不断提高了产业社会影响力。

(六)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加大,由传统的干品、腌渍、速冻、罐头到面条、蘑菇饮料、速食汤、脆片、蘑菇粉、灵芝孢子粉等多种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2020年底,全省食用菌加工企业达到93家,年产值达11亿元。果树枝条、大豆秸秆等新型栽培原料和食用菌菌渣二次种菇、发酵床垫料以及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利用途径不断得到开发应用。食用菌产业逐步拓展休闲观光等新功能,发展电商销售等新业态、着力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拉伸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七)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增强。承担实施“省农业良种工程”“省重点研发计划”“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等项目3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50余项,农业技术规程100余项,引进长根菇、羊肚菌、桑黄等二十多个新品种,并加快近50项生产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近20项新技术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产业技术不断进步。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近几年,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相继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扶持,这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2.资源优势。我省是农业大省,生产形成的麦草、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等废弃物数量丰富,每年达8500多万吨,综合利用率87%,而种植食用菌年消耗作物秸秆还不足5%,利用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省野生资源丰富,泰山山脉、昆嵛山山脉、沂蒙山山脉等蕴藏着丰富的食用菌野生资源,已采集并保存野生食药用菌菌株6000余份,这些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种质资源。

3.人才优势。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设立了食用菌专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科技人才。同时,依托国家食用菌技术体系山东岗(站)、省食用菌创新团队、省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分团,完善了涵盖菌种选育、栽培管理、质量控制、基质创新、保鲜加工等全产业链人才队伍体系。

4.生态优势。在建立“三维农业”中,食用菌产业真正可以将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有效连接起来,通过“食用菌—有机肥(基质)—农作物—食用菌”“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生产—二次种菇—还田”“食用菌—菌渣饲料/垫料—养殖—沼气—农作物—食用菌”等多种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实现农、林、牧废弃物的多元增值。

5.市场优势。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功能食品”。近几年,随着健康产业不断发展和规范,老百姓的大健康意识日渐增强,为菌物药、保健养生食品提供了发展机遇。食用菌融入健康快消品已成世界潮流,这一消费新趋势,打开了食用菌食药功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天地。

(二)存在问题。

1.良种开发利用滞后。名特优新品种引进、选育相对滞后,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较少,储备不足。

2.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精准化技术支撑,标准化生产发展缓慢,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3.产品加工发展缓慢。初加工品占比较高,精深加工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

4.品牌建设能力不强。企业品牌及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产品品牌数量较少,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不强。

5.机械装备水平落后。食用菌机械装备企业较少,自主研发装备不足,轻简化设备普及率低。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加强种质创新利用,园区建设提升,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功能拓展、知名品牌培育,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实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绿色引领,促进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生产食用菌及菌渣高效循环利用,打造农—菌—林、农—菌—牧等多种循环新模式,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2.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不断丰富产品供应类型,加快冷链物流配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3.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的研究,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探索科研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新机制,推进产业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现代物质装备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4.坚持协调推进,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连两头,三产走高端,打造全产业链。拓展新功能、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食用菌优质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推进,生产经营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逐步形成产业体系完善、生产方式绿色、组织管理高效、品牌优势明显、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优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1.产量产值稳步发展。产量总体规模稳定在360万吨左右,产值240亿元左右。

2.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珍稀菇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比例达到18%左右,较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3.生产方式更加高效。周年化、立体化高效生产普及率达到80%左右,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

4.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占地50亩以上的园区或基地数量达到200个以上,较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达到60个以上,较2020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5.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2—3个珍优、专用型、功能型新品种,菌种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研究推广5—10项新技术、新模式,助推产业科技进步。

四、主要任务

(一)突出育种攻关,着力推进菌种集约化生产。以品种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思路,支持优势菌种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育种创新平台,开展菌种育种联合攻关。特别要开展大宗食用菌国产品种替代进口品种、珍稀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功能型新品种筛选等攻关,加快食用菌菌种优质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同时,积极推进食用菌菌种液体化进程,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新品种试验网络建设,引导菌种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园区化生产。充分发挥资源、产业、政策优势,加快生产要素集聚,整合提升各类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逐步扩大食用菌标准园区建设规模,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的特色化、精品化和科技化新园区,成为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应用展示推广的平台和载体。同时,注重创新运行与管理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工人”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逐步成为食用菌科技推广应用的核心区、园区化经营的样板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形成功能清晰、梯次有序、特色鲜明的现代食用菌园区化发展格局。

(三)突出循环增值,着力推进绿色化生产。按照“生产环境优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的要求,推行绿色化生产。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种植食用菌生产研究,注重开发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栽培基质,实现农、林、牧废弃物的多元增值,同时加强生物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基础科技研究,提升支撑食用菌绿色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加大食用菌菌渣的二次种菇、发酵床垫料以及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循环利用力度,加强食用菌产业与果菜林等种植业的循环发展研究示范推广,初步形成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多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突出菌包培育,着力推进专业化生产。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相对集中、专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原则,推进食用菌专业化生产。一方面,加强菌包(料)专业化生产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强珍稀菇类菌包专业化生产和草腐菌发酵料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菌包(料)集约化生产+基地分散出菇”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另一方面,有序推进栽培原料和菌种等专业化生产,鼓励有基础的地区或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栽培原料处理、菌种生产和电商销售等环节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

(五)突出信息融合,着力推进智慧化发展。以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为突破口,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食用菌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与应用。积极探索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的路径、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循环体系。鼓励企业与有关科研单位、大数据企业合作探索5G技术应用,打造内容丰富、模式多样、载体多元的信息服务产品。同时,选择基础较好、区域带动性强、物联网需求迫切的食用菌传统生产园区,以企业为主体,中试和熟化一批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装备和解决方案,推进智慧食用菌生产。

(六)突出质量提升,着力推进品牌化发展。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多渠道整合资源,培育提升食用菌品牌,加快形成以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食用菌品牌发展格局。一方面,引导食用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引导食用菌优势产区搭建培育品牌创建主体平台,突出地方特色、品质特色和功能特色,建立品牌发展的整体工作运行机制,统筹加快食用菌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新媒体及展会等多种促销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介品牌,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新型食用菌产业。

(七)突出新型业态,着力推进融合化发展。以食用菌产业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要素集聚和机制创新等方式,打造全产业链目标整合、多功能融合和经营体系契合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综合体。一是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产业链条。在纵向上推行食用菌产加销一体化,将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加工和流通,健全完善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横向拓展,挖掘产业价值创造潜力。食用菌产业除了特色产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1+N型食用菌产业新六产,塑造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与休闲观光、餐饮文化、科普教育、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型新业态。

(八)突出资源整合,着力推进集群化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引导适宜区域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优势食用菌产业集群。一方面,加大食用菌企业招商力度,着力引进大公司、总部研发基地等有利于产业集聚的龙头项目,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影响力大、掌握市场话语权的产业集群领头羊。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区域内企业纵向配套、横向协作,深化协作配套和专业化分工,形成完整产业链。引导中小企业以菌种研发、工厂化生产为关键点,发挥要素集聚和融合平台作用,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一)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育工程。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开展全省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行动,广泛收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保存的食用菌种质资源,重点搜集山东省特有野生种质近缘种,进行原生境(原产地)保护。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食用菌野生种质资源核心保育区,山东省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完善食用菌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体系。

(二)食用菌良种繁育提升工程。创新科企推联合攻关机制,聚集科研院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菌种企业的产业优势、推广部门的技术优势,综合运用传统育种技术和现代育种先进技术,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珍优、专用型、功能型突破性新品种,研发食用菌菌种活性维持技术,保存保护好现有传统优良品种种性,驯化选育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新种质,不断提高食用菌品种产权的国有化水平。依托优势发展区域,合理布局,在全省统筹建立2—3家集菌种研发、生产、示范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规范化、专业化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配套从拌料到生产及质量检验的全程自动化设备,完善提升整套科学规范繁育技术体系,大力提升食用菌优良菌种的供应能力和质量水平。

(三)食用菌菌包(料)专业化提升工程。在传统栽培优势发展区域,重点培育10—15个菌包(料)生产企业,采用“原料专业化供应+菌包专业化生产+农户专业化出菇”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食用菌生产。支持菌包(料)生产等设施建设,配套机械化生产设备,建立自动化菌包生产线或培养料生产线,配套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新型栽培基质配方、优化菌包(料)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系,完善菌包生产标准体系,创新菌种销售方式,大力提升优质菌包(料)专业化生产供应能力。

(四)食用菌标准化园区提升工程。在优势发展区域,聚焦标准化园区整合提升,重点培育15—20个成方连片,规模在50亩以上的高标准化园区,以食用菌生产为根本,加快生产要素集聚,配套周年化、节能环保型菇房等设施、完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等设备,提升园区设施化、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势,由省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牵头,联合依托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力量,协同示范推广新原料、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升标准化、精准化管理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推进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栽培轻简化、产品优质化。

(五)食用菌绿色循环利用示范工程。依托优势区域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10—15个绿色高效循环利用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食用菌菌渣二次种菇、发酵床垫料以及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循环利用力度,实现菌渣高质化利用;示范推广不同食用菌种类、不同栽培季节、不同种植地区的新型基质,配套相关收储、加工、运输设施设备,完善收集储运体系;建立研究构建农菌林、农菌菜、农菌果、农菌粮等生态循环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实现农、林、牧废弃物的多元增值,促进绿色生态循环经济高效发展。

(六)数字菌业建设示范工程。重点在食用菌优势发展区域,依托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园区,建立数字菌业示范点,加强菌包集约化生产自动化装置与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精准智能化管控、采后及加工信息化建设,着力建设生产全程数据信息管理体系,推动食用菌产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探索建立可看、可用、可复制的智慧农业食用菌发展路径。

(七)食用菌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针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关键环节,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食用菌产业集群。重点以产业发展大市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产业集聚,集中打造集菌包生产(出口)、标准化基地生产、农产品加工,现代流通、品牌培育于一体的聚集度高、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公共服务完善、发展环境优良和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八)食用菌品牌创建工程。依托优势发展区域,根据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明确生产地域范围,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培育一批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逐步培育一批企业产品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推动与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加大品牌营销推介,通过展销会、博览会、互联网等多渠道开展品牌推介,讲好品牌故事,拓展品牌线上线下营销渠道,不断提升我省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九)食用菌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示范工程。在食用菌产业重点镇、中心村或基地,按照“田头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重点加快产地型冷库、预冷设施和初加工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烘干、分级包装、低温贮藏、冷链运输等设备,试验示范预冷技术、绿色保鲜技术,推广全程温控技术,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供应链条,提升附加值。

(十)食用菌深加工示范工程。依托食用菌优势发展区域、食品加工企业,培育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统筹开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以初加工产品产后减损、精深加工产品研发、菇根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为主,引进推广成熟适用的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系列深加工技术、工艺。适应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支持开展食用菌生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和转化增值,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功能性食品。对现有加工工艺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完善环保节能型加工设施设备,优化现有生产工艺,促进加工技术不断升级,提升加工领域整体技术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主导型发展思路,做到观念先导、政策引导,提高产业的宏观管理能力。各市、县(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积极联合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开拓思路,全面论证,认真制定本市县(区)的食用菌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政策问题,强化部门协作,切实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位,引导、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发展保障。各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策配套,进一步优化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对食用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实施建设项目。争取将食用菌生产机械、冷链储运、加工设备等纳入农机补贴范围。探索将食用菌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开展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相关税收、财政贷款贴息等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强菌种规范化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产业发展。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建立完善的资金筹集体系,集聚各种项目资金、开发资金、支农资金等,继续巩固和完善现有项目补助等政策,加大对食用菌菌包(料)生产、标准化园区、数字菌业、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品牌打造、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专业生产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企业、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责任分工,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工作责任分工,细化实化政策举措,建立责任落实、跟踪评价、监督考核、激励奖惩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行业部门分工协作,各市、县(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深化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职能,发挥督查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落实、提高成效中的作用。

(五)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推结合,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巩固完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由省级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牵头,联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力量,协同推广重大技术成果,创新应用研究、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融合贯通的农技推广新模式,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优势互补的农技推广协同服务新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术人员、农民科技带头户培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山东省“十四五”甘薯产业发展规划

 

甘薯高产稳产、适用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重要的粮食、工业原料、饲料和新型能源作物,也是近年来国际上推崇的保健食品。为加快我省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甘薯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保障市场稳定,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效。

1.面积和总产相对稳定,种植区域化趋势明显。2016年以来,全省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相对稳定,单产逐年增加(见表1)。淀粉加工型甘薯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由60%下降至30%左右,但向高淀粉专用品种方向发展,基本实现优质优价规模化订单;食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越来越高、由30%上升到60%以上,且种植效益显著提高;紫薯种植面积和效益基本稳定,约占2%左右。种植区域化趋势明显,临沂、泰安以淀粉加工型甘薯种植为主,占60%—70%;济宁优质淀粉加工型和食用型甘薯种植各占50%;烟台、青岛、潍坊等地主要以优质食用型甘薯为主,占70%—80%。

表1  2016—2020年山东甘薯种植情况汇总表

年  份

面积(万亩)

总产(万吨)

单产(公斤/亩)

2016

181.0

94.15

520.19

2017

153.9

81.47

529.36

2018

155.79

84.25

540.80

2019

184.8

99.88

540.50

2020

229.7

124.04

540.0

2.各级政府重视程度提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省、市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成立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发展,岗位专家与试验站之间通力合作,全方位加快特色甘薯产品全产业链研发、创新和示范,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国家、省、市星火计划、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农科驿站等项目的支持提高了甘薯科研创新水平,促进了甘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使山东省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济南市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甘薯生产。

3.科技支撑力度增强,种植效益提高。优质专用甘薯品种支撑产业发展,其中,淀粉加工型主要品种是济薯25、徐薯18、商薯19等,优质食用型品种主要是烟薯25、济薯26、普薯32、龙薯9号等,色素加工型品种以济紫薯1号为主。建立了温室冷床育苗、东种西繁、试管苗扩繁等健康脱毒种薯种苗繁育体系,提高种植效益20%左右,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病的加重发生;通过绿色标准化种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生产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我省甘薯种植的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种植效益显著增加。

4.加工规模扩大,消费用途多元化。我省甘薯淀粉加工约占30%左右,鲜食和加工用约占60%,种薯用占5%,贮藏损失约占5%;加工产品中淀粉及其相关产品为65%,休闲食品占35%;淀粉加工稳定在甘薯总产量的30%左右,鲜食、色素和食品加工用比例逐年提高。目前甘薯加工产品主要有淀粉、粉条、粉皮、方便粉丝、全粉、薯条、薯脯、薯片、薯泥、花青素、膳食纤维、紫薯糕点、紫薯馒头、紫薯饮料、紫薯酒、芝士烤薯、燃料乙醇等。

5.商品薯贮藏量显著增加,销售形势多样化。商品薯通过地下窖和保鲜库两种模式越冬贮藏量显著增加,年贮藏量超过20万斤的1700个,20—100万斤的400多个,100万斤以上的70多个。越冬贮藏与早春大棚种植结合,基本实现市场周年供应;销售方式由传统的大农批为主向农贸市场、超市线下销售与电商、微商、社区等线上销售并行的多种渠道,全面高品质、多样化稳定供应格局初步形成。

6.龙头企业、新型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壮大,辐射带动产业能力增强。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甘薯产业化龙头企业,济南薯立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壹亩地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营销公司迅速壮大,年销售额均在1亿元以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甘薯品牌初步形成,如商河县怀仁镇的“仁薯香”、招远市齐山镇的“齐山蜜薯”、济宁泗水的“泗水地瓜”等。各地市相继成立了种薯种苗繁育联盟、种植联盟、加工联盟等产业联盟。

(二)存在问题。

1.健康种薯种苗质量有待提高。近几年甘薯SPVD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发生严重,对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种植户自繁自育的留种模式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健康种薯繁育体系和监管体制不健全,脱毒种薯种苗质量良莠不齐。

2.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优质专用品种推广速度慢、连作障碍、水肥资源利用率低、农机农艺融合度不高等问题较突出。影响了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3.产业综合效益不稳定。甘薯相关产品出口量小,外贸竞争力弱;产业链条短,主要以淀粉、粉条等初加工为主,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区域知名公共品牌和企业名牌产品少;鲜食甘薯经营以打包粗放低端经营为主,无清洗、分级营销等措施,外观品质相对较差,价格波动大,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种植效益不稳定。

4.产业融合度不高。全省甘薯产业缺少顶层发展规划,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各级政府都没有出台健康种薯种苗和农机具补贴等扶持政策,大部分农药没有登记在甘薯上合理施用,影响了甘薯绿色食品生产。

5.种植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育苗、移栽等环节仍主要靠人工完成,用工成本占总销售额的近50%,生产成本约占68%。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综合效益偏低问题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种植甘薯的积极性。

二、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合理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及产品结构,重点挖掘甘薯的养生保健功能。优化品种、机械、投入品等资源要素配置,通过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套实现绿色生态高效生产。引导甘薯加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甘薯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多功能性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综合效益。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拓宽营销渠道,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名牌,实施品牌化、差异化、国际化战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调优品种结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甘薯产业。

2.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寻找市场空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延伸产业链,将甘薯一二三产业联结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3.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原则。充分激发甘薯生产各环节创新活力,积极推进甘薯高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产学研企推协同创新。

4.绿色生态,高效发展原则。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稳定全省甘薯生产能力,开发甘薯的多功能性,培育标准化育繁推基地,建立绿色高效种植基地,提升贮藏销售集聚地,打造甘薯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提升品牌效应,创建甘薯特色小镇,农旅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力争到2025年,甘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在500万吨以上,亩效益提高10%—20%,使我省甘薯产业国际国内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三、重点工程

(一)加强健康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全力推广脱毒种薯种苗。打造以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健康种苗繁育中心,优化现有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病毒检测技术,利用甘肃、宁夏、陕北、内蒙古等地区粉虱、蚜虫等病毒传播媒介少的区域优势,建立健康种薯繁育基地,实行“东种西繁”或者“南种北繁”,作为我省脱毒甘薯推广的上游工作,负责繁育脱毒原种薯苗或者脱毒原种一代薯苗。在省内甘薯主产区分区域培育100个左右年产脱毒薯苗5000万株以上的种苗企业,作为我省脱毒甘薯推广的下游工作,负责繁育生产用健康种苗。至2025年底,我省健康脱毒种薯种苗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二)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支撑,创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在鲁西、鲁南、鲁中、鲁东的甘薯主产区,分别选择平原旱地、丘陵薄地等有代表性的区域,通过筛选优良品种,推广配方施肥、肥水精准调控、种植制度优化配置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等绿色高效轻简栽培技术,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专用甘薯种植示范基地,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块根品质和商品率,提高甘薯种植效益。

(三)强化科技支撑,促进甘薯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紧跟市场需求,选育突破性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加强“水肥药一体化”、早春设施栽培、全程生产机械化等轻简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提升块根品质,实现节本增效。注重加工产品的多样化和功能化,扩大传统鲜食型甘薯加工产品(薯脯、薯片、烤薯等)生产规模并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开发特色新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促进甘薯秧蔓饲用化,实现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努力延长甘薯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加强鲜食甘薯贮藏保鲜、冷链安全运输等环节的技术研发,延长货架期,保障周年供应。积极创建甘薯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对甘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助推效应。

(四)搭建甘薯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优质专用甘薯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接甘薯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甘薯产业集聚。加强销售平台、展销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建设,改善生产、加工、流通条件。开展多渠道营销模式探索,积极实施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推进社区直销店建设,发展连锁店、直营店、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引导建立甘薯行业协会、信息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互惠共享。提高甘薯品牌宣传力度,支持和奖励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识、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积极发展甘薯新业态,打造各具特色的甘薯产业园和甘薯小镇,促进甘薯产业与文旅有机结合,实现甘薯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将甘薯产业发展列为农业主管部门常规管理工作。加强国家体系、省创新团队、地方产业体系之间的合作,积极整合资源,顶层设计,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甘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指导、调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财政扶持力度,从项目实施、贷款税收、储藏补贴、农机补贴、专用农药登记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引入农业保险,提高风险保障能力,推动甘薯保险“保价格、保收入”,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

(三)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产业经营组织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生产组织、农资采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家庭农场、农户在家庭经营生产方面的优势,支持其参与组织化生产。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功能互补的良好格局。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做实利益联结。

(四)建立质量追溯与监测系统,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建立全省优势区域内质量追溯与监测系统,覆盖全部甘薯种植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从育苗、栽插、田间管理、收获、加工、储运、销售产业链建立二维码系统,实现质量全环节可追溯,确保山东甘薯品质和质量。以专业化育苗公司、农资企业、农机植保服务组织为依托建立种苗、肥料、农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农资质量、种苗质量、收获质量以及病虫害防控质量,提高甘薯标准化技术的到位率,为甘薯绿色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山东省“十四五”谷子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省谷子产业的发展,实现谷子区域化布局和全产业链生产,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保证市场稳定,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膳食结构的调整,谷子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尤其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谷子产业积极性提高,我省谷子种植面积逐步回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谷子产业已成为我省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之一。

(一)发展成效。

1.面积总产稳中有增,种植区域逐渐集中。十三五期间,全省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面积和总产逐年增加(见表1)。谷子在我省16地市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鲁中山脉周边及鲁东等丘陵山区,如济南市的章丘、长清,临沂市的沂南、费县,枣庄市的山亭,淄博市的临淄、淄川,泰安市的新泰、肥城,潍坊市的安丘、临朐以及烟台市的招远、莱州等地。近年来,随着谷子种植效益的提高,在全省各地谷子主产区建立了多处区域化、规模化的种植示范基地,据2019年农业部门统计,全省谷子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100余处,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种植基地20余处。

表1  2016—2020年全省谷子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份

面积(万亩)

总产(万吨)

亩产(公斤)

2016

41.00

8.69

211.95

2017

45.90

10.20

222.22

2018

47.15

11.75

249.20

2019

52.20

12.47

238.89

2020

56.21

13.57

241.46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点扶持优势产区。十三五以来,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要求,我省各级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谷子产业发展。省里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创新团队,济南、临沂、滨州等市也成立了市级杂粮创新团队。国家、省、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与试验站之间通力合作,全方位加快谷子全产业链研发、创新和示范;自2016年起,在山东省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中,累计建设优质谷子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基地30余处,扶持资金达1000万元;2017年在谷子优势产区实施了《大豆、谷子、高粱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济南、烟台等谷子优势产区也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如济南市自2016年起累计投入杂粮提质增效专项扶持资金4300万元,主要用于谷子等杂粮基地建设、品种筛选和绿色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对购买杂粮生产机械、加工包装设备、烘干筛选设备的农机补贴最高累加到70%。

3.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升,新品种新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我省谷子种植的品种主要为引进、选育的优质新品种,据统计,累计引进筛选培育种植面积较大的谷子品种34个,推广面积121.34万亩,其中省农科院培育的济谷系列品种推广面积56.67万亩,占46.7%,其他品种及地方传统品种占53.3%。我省集成推广了一批谷子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如谷子精播简化栽培技术连续五年作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化种植基地基本实现全覆盖。另外,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制定了《绿色食品 谷子生产技术规程》等4项山东省地方标准和11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构建生产标准化体系,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形成生产和生态相协调的绿色发展模式。

4.加工产品多样化,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我省谷子仍以原粮销售为主,但加工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原粮销售占到80%以上,其它以小米为辅料生产的小米面、小米煎饼、小米锅巴等初加工食品占10%左右,小米醋、小米酒、小米油等以小米为主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产品占比很少。2016—2019年,谷子价格由3.5元/kg增长到5.1元/kg,增46%,总体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小米及加工产品价格也节节攀升,尤其是高端品牌小米持续在高价位运行。

5.品牌引领初见成效,销售方式呈多元化。十三五期间,全省谷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30个,形成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如“龙山小米”“金乡小米”等传统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壮大,丰富特色产业内涵,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同时,根据产业规划和生产基础,突出区域和产品特色,打造新兴品牌,如济南市与人文历史结合起来,注册了“十八里谷道”区域品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推介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品牌的壮大带动销售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销售模式,除利用小米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传统销售方式外,还利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品牌商自建电商平台、微分销平台以及新兴的微信、微博、网红直播等社交电商,与实体店面结合,多渠道多元化销售。

(二)存在问题。

1.规模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除优质谷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和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建立的谷子生产基地实行规模化生产外,大部分农户种植分散且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很少使用精播机、收获机等机械;农户用种多乱杂,自留种比例高,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优质率较低。

2.谷子加工以原粮为主,缺乏深加工产品。我省谷子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基础差,以小米为主的谷子初级产品占主导,缺乏新技术支撑,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缺乏大众化食品、功能性产品和传统加工食用方法的研发,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品牌效应低。我省谷子产业化集中程度低,加工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实力弱,带动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产销难以有效对接。传统优势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渐降低,新兴品牌成长缓慢,加之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影响了市场开拓。

4.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关制度保障。目前,我省谷子产品加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较少,没有建立谷子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等长效、稳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二、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发展思路。山东省谷子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谷子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功能化发展方向,建立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模式,调优产品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构建现代谷子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谷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谷子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充分发掘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谷子产业。

2.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寻找市场空间,适时推出消费者满意的谷子产品。

3.产业化发展原则。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4.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治理,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

1.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产学研推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研发一批谷子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树立谷子全产业链理念,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把优质专用谷子新品种培育、绿色生产技术和小米深加工食品创新应用作为提升我省谷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力争到2025年,在谷子杂粮传统风味食品、酿造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等谷子精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沟渠路林桥涵闸等基础设施,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搞好山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农田路网改造工程,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井、泵、电、管、房的“十二配套”。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提升谷子产业发展的水平。

3.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质量监管。完善谷子优质绿色生产以及加工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标准的贯彻落实,做到有标必依,组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示范推广,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建立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4.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带动能力。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选择一批市场拓展好、产品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显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用水用电优惠、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85%。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合理、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种植基地和农户采取“订单种植、保底回收”合作模式。

5.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品牌保护体系。倾力打造区域化公用品牌和商品品牌,提升我省谷子产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支持“三品一标”认证,到2025年,山东规模以上小米生产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基本全覆盖。做好形象公关,传播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优化品牌标识,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和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构建完善品牌保护体系,实时监控、评估品牌状态,打击各种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

6.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智慧化发展。以开发“互联网+”农业为重点,以大数据为基础, 提升我省谷子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利用云平台和云服务搭建信息系统,实现农业生产智能控制、生产数据检索共享、农产品营销与安全追溯、农业经营决策智能分析等业务上云,推动形成信息农业、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等新业态。同时,加强农超对接,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

7.促进农旅结合,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合作共建方式,传承“小米文化”,讲好“小米故事”,做好品牌宣传推介。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倾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农旅结合的特色小镇、特色村,带动市民消费,帮助村民就业,通过文旅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富。

(四)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省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单产达到250kg/亩以上,总产达到15万吨以上。引进筛选培育优质谷子品种主导品种5—6个,集成推广一系列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加强谷子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社,创建提升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商品品牌。打造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可示范可推广的典型样板,建设谷子核心示范区、绿色高效种植区、特色文化旅游区和加工销售平台。

三、重点工程

(一)谷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加强良种繁育与优良品种鉴选,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应用步伐;建立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3处谷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相应的标准化良种加工基地,扶持2—3家种业企业进行谷子良种的生产、加工、销售,从种子源头确保谷子的质量水平,提高谷子的良种覆盖率,助推我省谷子产业发展。

(二)谷子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工程。在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借助“龙山小米”品牌效应,集中打造山东谷子产业发展核心区,构建山东省谷子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谷子智慧园区。核心区以科技创新、示范孵化和成果转移为主要任务,聚集各种资源和科技要素,建设谷子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谷子产业信息中心、谷子机械设备示范推广中心、谷子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交易中心、谷子产业创新管理中心等重点建设内容,逐步建成科技水平先进、区域创新功能完善、科技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谷子科技产业核心园区,成为山东省谷子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核心园区内实施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管理设备,将物联网技术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运用农业智能监控系统,打造智能高效水肥一体灌溉,病虫害预测预警,实时气象和土壤信息记录以及全程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建设谷子加工、销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步把龙山打造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小米加工、销售中心。

(三)谷子绿色高效种植示范区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我省优质谷子区域发展布局,开展谷子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程。在长清南黄、沂南孙祖、沂南山峪金谷、费县柱子山、安丘辉渠、招远金岭、新泰梅鹿山、淄川鲁香裕、金乡金谷、临淄边河等地打造多处的谷子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筛选培育优良品种,调优品种结构,集成推广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全省谷子杂粮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应用,达到“品种一致、品质优良、品相上佳、品牌过硬、产品成量”五品兼优的标准。

(四)谷子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途径,大力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商品品牌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谷子相关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产品质量优、品牌信誉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品牌和科技含量高、品牌定位准、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品牌。支持联合体和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在全省范围布局建设产加销一体化配套的全产业链项目。

(五)谷子杂粮特色文旅项目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有效植入“旅游+”“生态+”“文化+”等模式,打造一批传承农耕文明、绿色生态产品、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精致农业园区。重点打造龙山平陵古城、十八里谷道等历史文化+休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谷子文化博物馆,打造以谷子杂粮为特色的农旅特色小镇特色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要做好重大决策和宏观管理,协调谷子产业发展过程的相关事宜,建立规划落实的组织协调机制,推进规划任务的组织落实、跟踪调度、检查评估。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谷子产业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谷子产业的发展,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提高指导、调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主导作用,加大对谷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从项目建设、资金扶持、金融担保、信贷、政策性保险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推进资源与企业对接,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谷子主产优势区聚集,协调推进谷子主产区与市场对接,集中力量扶持谷子产业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绿色高效发展,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产业智慧化。加强国家、省、市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合作,加快谷子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产学研推合作机制,打造对接交流平台,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经营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实现生产和加工标准化,保证质量,提高品质,保障谷子产业发展的人才及技术需求。

(五)加强宣传推广。从物质、精神、制度、生态等多层面挖掘谷子文化的丰富内涵,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多方面宣传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促进文化饮食相互融合,积极培养新一代谷子产品消费群体。同时,大力宣传推介山东特色谷子精品,提高山东谷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保护区域品牌,创建知名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山东省“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发展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稳步迈进,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野生资源储藏量丰富。山东省东临黄海,北接华北平原,辖区内地形可分为泰沂山区、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平原区三大部分。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由于其独特的南北过渡性气候,多变的地理地貌特征,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野生资源,全省中药材资源1470种,其中药用植物1299种,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12%以上。

2.中医文化悠久,药材栽培历史久远。我省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汉代《本草图经》中以“泰山著”约四十余种,至明清时期,山东地方史志中共载药材七百余种,以金银花、丹参、西洋参、山楂、栝楼、北沙参,黄芩、远志、柴胡、桔梗、丹皮、芍药、半夏、柏子仁、酸枣仁、蔓荆子等为代表的鲁产道地药材以量大质优称著于世,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极高的市场认可度。

(二)产业发展主要成就。近年来,我省中药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种植区域规划日趋合理,科技支撑能力与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中药材种植已成为部分县(市、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对促进产业振兴,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1.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中药材需求量逐年递增,我省的中药材种植规模有序扩大。据行业统计,截止2020年,我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385万亩,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10%以上,农业总产值近200亿元。种植品种约110种,其中万亩以上规模品种23个,千亩以上不足万亩规模品种29个。金银花、丹参、西洋参、银杏、山楂等单品种的产值、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麦冬、玫瑰花、丹皮、芍药、酸枣仁、徐长卿等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

2.区域布局日趋合理。按照“重点品种,道地栽培”原则,优先在传统道地产区发展生产中药材,种植区域规划日趋合理,现已形成了鲁中南山区、鲁西南、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四大药材种植区以及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养殖区。鲁中南生产区,依托沂蒙山脉的道地环境及资源禀赋,重点推广浅山地丘陵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着力打造金银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山楂、丹参等优势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区;鲁西南生产区,重点发展丹皮、芍药、麦冬、半夏等道地品种,积极推广粮药间作绿色生产模式;黄河三角洲生产区,重点发展薄荷、皂角、板蓝根等耐盐碱中药材品种;胶东半岛生产区,重点发展西洋参、太子参、北沙参等品种,着力打造西洋参产业集群,推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

3.品牌影响力稳步提高。为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我省已成立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约440余家。积极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已逐渐成为我省主要的组织生产模式,引领各类主体规范发展。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目前平邑金银花、文登西洋参等16个品种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其中“平邑金银花”品牌价值达到258.1亿元,“文登西洋参”品牌价值达到116.43亿。通过品牌打造,我省中药材影响力日益扩大,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彰显。

(三)产业发展存在短板。

1.存在盲目引种问题。部分产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引种问题,造成种植的品种多、乱、杂,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忽视药材道地性和生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导致了质量参差不齐,阻碍道地产区和整个产业良好发展。

2.生产标准化仍需提高。当前我省道地药材生产基地数量较少,多数基地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优质种子种苗的供给能力不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优质有机肥投入量较少,缺乏优质廉价的小型专用农机具,农机使用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3.产业集群仍需打造。我省多数药材品种仍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要销售形态,产品附加值极低;种植、加工、销售等三产融合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省内优势道地品种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集群仍需扶持和培育。

4.科技支撑仍需加强。国家和省级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专项投入缺乏,中药材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特别是基层一线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缺乏,知识结构急需更新。大专院校针对中药材产业的学科设置与产业实际匹配度较低。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系列指示精神,以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培育“鲁药”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大宗药材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绿色发展方向,标准创新引领,科技创新驱动,品牌创建带动;推进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集群化、服务信息化;持续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技术服务,强化质量控制,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跟踪市场变化,加强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制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保障供求基本平衡。

2.坚持绿色发展方向。聚焦区域生产条件,示范推广系列生态种植模式,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扩大农业机械覆盖率,构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态栽培方式。创建一批优质生态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推动产业由粗放生产型向绿色高效生态型转变。

3.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挥好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和大专院校的优势特色,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技术研究,着力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轮训制度,每年分批进行科技培训,加强科技和人才对产业的驱动作用。在部分优势道地药材产区优先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

4.坚持品牌创建带动。聚焦大宗优势道地品种,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引导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按照“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培育发展鲁药品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专家的指导作用,媒体的传播作用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品牌建设机制,推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不断升级,不断提升我省中药材品种在国内的市场占比和影响力,通过品牌创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发展目标。通过持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生产服务体系,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品牌创建培育,促进产业向生产规模化、服务体系化、链条完整化、融合深度化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人工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产值220亿元以上;培育4—6个省级以上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4—6个,增强省内优质种子种苗供应能力;建设10—12个大宗道地品种标准化生产基地,以点带面促进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建设区域性大宗道地药材交易市场4—6个,提高大宗道地品种的交易流通能力,完善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制(修)定20—30种中药材地方标准,建立山东省中药材产业标准体系,完善山东省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搭建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品牌创建培育,重点打造金银花、西洋参、丹参、山楂等品种的产业集群,扩大“鲁药”品牌影响力。

三、品种区域布局

(一)山东省中药材生产区划分布。

生产区域

鲁西南

生产区

鲁中南

生产区

黄河三角洲生产区

胶东半岛

生产区

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养殖区

主要行政区划

菏泽市、济宁市、聊城市

济南市、泰安市、枣庄市、临沂市、日照市、淄博市、潍坊市

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

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

济宁市、枣庄市

地形地貌

冲积平原

山地、丘陵

冲积平原

低山丘陵

湖泊

土壤类型

潮土

棕壤、褐土

盐碱土

棕壤

主要发展品种

丹皮、芍药、半夏、红花、银杏、瓜蒌、牛蒡

金银花、丹参、黄芩、桔梗、山楂、徐长卿、麦冬、酸枣仁、柏子仁、菊花、玫瑰、黄精、柴胡、猪牙皂

板蓝根、薄荷、决明子、射干、薏苡仁、木香、皂角、蒲公英、铁皮石斛

西洋参、太子参、丹参、北沙参、杜仲

芡实、莲子芦根、白茅根、水蛭、蟾蜍

(二)道地品种的优势发展区域及发展规模。

序号

品种

优势区域

2020年规模

(万亩)

2025年规模

(万亩)

分区

市县

1

金银花

鲁中南山区

平邑县、蒙阴县、费县、兰陵县

83.4

88.0

2

丹  参

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

平邑县、蒙阴县、费县、临朐县、

莱城区、莒县、

诸城市、新泰市、沂源县、文登区

30.4

35.0

3

西洋参

胶东半岛

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9.9

12.9

4

山  楂

鲁中南山区

平邑县、费县、

蒙阴县

31.3

35.0

5

黄  芩

鲁中南山区

莒县、五莲县、

莒南县、诸城市、

临朐县

5.9

9.9

6

玫瑰花

鲁中南山区

平阴县

6.1

6.5

7

丹  皮

鲁西南

鄄城县、牡丹区、郓城县

4.7

5.5

8

白  芍

鲁西南

鄄城县、牡丹区、郓城县

2.0

5.0

9

麦  冬

鲁西南

曹县、鄄城县

4.3

7.7

10

菊  花

鲁中南山区

金乡县、泗水县、无棣县

2.4

3.0

11

瓜  蒌

鲁西南

长清区、高唐县、平阴县

0.8

1.0

12

北沙参

鲁东半岛

莱阳市、莱州市、栖霞市、招远市

0.3

0.5

13

皂  角

黄三角

邹城市、垦利区、河口区、无棣县、惠民县

0.9

2.0

四、重点工程

(一)种子种苗育繁推体系建设工程。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省级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圃10个,省级种质资源库1个,收集保存种质资源,保障野生资源永续利用。依托沂蒙山区、泰莱山区、鲁东丘陵地区建立濒危稀缺和道地品种野生抚育区,重点对丹参、金银花、黄芩、连翘、酸枣仁、柏子仁、山楂、北沙参等开展野生资源保护与抚育,加强人工驯化技术研究。二是加快优良品种培育,重点开展提纯复壮工作,加快选育一批性状稳定、药效显著、产量较高的新品种,建立区域性育种试验基地,开展试验示范。三是促进新品种繁育推广。加快建设区域化、专业化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高道地药材供种供苗能力,提高新品种覆盖率。四是加强种子种苗质量监管,加快制定《山东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办法》,实施品种登记制度,加强品种保护与监管。

专栏1 种子种苗育繁推体系建设

1.建立区域性育种试验基地。重点对金银花、丹参、西洋参、黄芩、桔梗、麦冬、丹皮、芍药、栝楼、半夏等开展育种试验,因地制宜建立4—6个区域性育种试验基地。

2.建立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立金银花、丹参、西洋参、黄芩、山楂、丹皮、栝楼等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6—8个,每个基地单一品种的规范化育苗面积10亩以上,集成规范化、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生产技术体系,增强省内优质种子种苗供给能力。

(二)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工程。一是推进集成创新,构建山东省中药材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体系。根据品种区域布局,针对大宗道地品种,推广林药间作、粮药间作和仿野生种植等绿色生态栽培模式,构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药增效技术模式,构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加强小型专用农机(具)研究与推广,提高农机覆盖率,集成组装适宜的道地药材绿色生态栽培技术模式,指导支撑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二是推进按标生产,建设一批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以产地区域为目,以道地品种为纲,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药农按规生产,科学管理。三是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备,通行条件便利,土质肥沃、能排能灌的高标准省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着手推选一批省级优秀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切实提高我省道地药材生产标准化程度。

专栏2 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1.推广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优化种植模式,示范推广“丹参—谷子”“芍药—玉米”“牡丹—玉米”间作等系列生态栽培模式。开展土壤改良和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栽培方式;推广绿色综合防治技术,采用农业综合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构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药增效技术模式;调整肥料结构,综合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增施有机肥、菌渣肥、减少化肥施用,构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配套全程机械化农机具。

2.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在金银花、丹参、西洋参、黄芩、山楂、丹皮、芍药、麦冬、栝楼、玫瑰等大宗道地品种的主产区建立10—12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对绿色生态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或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产地加工技术等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标准水平显著提升。

3.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10—12个大宗道地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每个基地的面积100亩以上,并配备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新型经营模式,推行使用全程标准化种植。

(三)产地初加工体系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基础研究。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开展生产导向型产地初加工研究,重点开展采收、净选、切制、干燥、保鲜、包装、储藏研究,推进加工工艺创新。制定完善省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指导药农进行商品产地分级,实现药材“种的好,价格高”,提高药农的生产收益。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开展功能性食品研发、中兽药、饲料添加剂、生物源农药、化妆品的研究,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专栏3 产地初加工体系建设

延伸产业链条。对金银花、丹参、西洋参、栝楼、山楂、玫瑰等药食同源类品种,积极开展代用茶、保健饮料、功能性食品研发;探索开展非药用部位和生产加工边角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饲料添加剂、生物源农药、化妆品研发方面的应用,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四)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一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中药材生产,鼓励社会资本注入,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和“企业+种植大户+基地”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二是加快流通网络构建。完善鄄城舜王城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建设,在传统的市场交易职能上,通过融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职能,进一步释放其交易集散能力,塑造核心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影响力。建立省内区域性大宗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切实提高大宗道地品种的交易流通能力。三是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于一体的省级中药材电子信息大数据平台,用于开展政策宣传、生产技术指导、产销信息公开,实现产业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及时化,发挥好市场导向和预警作用。四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完善中药材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先进生产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构建中药材生产服务网络,每个中药材主产县(区)应配备不少于一名专职中药材农技推广人员,每年做好技术人员轮训,切实提高中药材农技队伍的科技素养。

专栏4 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区域性交易市场。以平邑县郑城镇金银花专业交易市场为范本,在省内适宜区域内,对丹参、西洋参、黄芩、芍药、丹皮、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品种建立4—6个区域性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我省大宗中药材的商贸流通交易体系。

2.建立推广服务网络。建立中药材技术推广人员定期轮训制度,邀请专家学者每年对基层中药材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素质,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探索将中药材栽培与管理学科纳入公费农科生(定向委培)专业中,逐步增强中药材技术推广队伍的新鲜血液。

(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标准体系构建。针对大宗和道地品种开展重点研究,加快制(修)定中药材产品质量、产地环境、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包装、运输等省级地方标准,建立山东省中药材产业标准体系;完善山东省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每年组织遴选发布中药材领域省级农业主推技术。建立省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增强质量检测能力,提供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检测服务,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专栏5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标准体系。依托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探索中药材标准制定、修订、实施、评价的长效机制,制(修)定20—30种道地药材种子种苗质量、生产技术、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地方标准。

(六)品牌创建培育工程。推进特色知名品牌培育。支持中药材品种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等,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培育具有突出优势的知名品牌。重点打造金银花、西洋参、丹参等产业集群,扩大以“平邑金银花”“文登西洋参”“曹县麦冬”“菏泽牡丹”“莒县黄芩”“莱芜白花丹参”“莱阳北沙参”等为代表的鲁药品牌价值,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使用区域公共品牌进行集中销售推广。举办全国性中药材高层次学术交流会议,凝聚各方智力,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举办省级中药材博览会、现场观摩会、技术交流会、农产品推介会等,搭建品牌展示平台,扩大交易渠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中药材生产,制定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做好产业总体管理、信息发布、市场调剂、生产指导、质量监管等工作,切实发挥好中药材产业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重要作用。省级有关部门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部门应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总体管理,做好顶层设计,确保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应在项目申报、财政资金等方面对产业给与支持,并做好监管工作。科技部门要努力改善产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快推进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其他各部门在职能范围内对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并组织开展工作督导。

(二)加大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建立以政府性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整合财政资金,在产业基础、科技研发方面进行集中投入,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支持种子种苗繁育、生产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和加工企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建立中药材专项发展基金,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开展中药材金融和信贷服务。将中药材品种纳入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平台项目和省种业发展规划扶持项目。将大宗道地中药材品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积极推广中药材产量保险、收益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增强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将中药材专用农机具(育苗、播种、收获、耕作、烘干等)纳入小型农机补贴范畴。加快中药材品种审(认)定工作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

(三)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具租赁,投入品销售、产地集中加工等服务,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创新销售经营模式,探索开发订单式种植、定制药园、扶贫基地等新型利益联合机制。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自律作用,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标准,发布行业信息,促进市场稳定,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机制,对现有基层农技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科技培训;农业类、中医药类大专院校要设置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类别,为产业输送高水平人才。采用“一事一议”政策引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产业人才;将急需人才引进纳入“齐鲁英才汇聚计划”。有计划地将中药材重点产业项目纳入全省“四个一批”项目库。发挥科研体系研究优势和大专院校的学术优势,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理论性研究,为产业打牢发展地基;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要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开展瓶颈性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规范化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化体系建设、现代生产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改造。

(五)广泛开展宣传。总结各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典型带动,推广先进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短视频、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开展中药材科普与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社会展示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促进中药材与各行业有机融合,增强全民对中医药强省战略的普遍认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优质中药材的社会认知度,培育中药材知名品牌。

 

山东省“十四五”水果产业发展规划

 

水果产业是山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山东水果产业传统优势,加快产业提级节本增效,做优做强山东水果品牌,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2020年,全省水果面积905万亩,产量183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370万亩,产量954万吨;桃204万亩,422万吨;梨55万亩,111万吨;葡萄54万亩,116万吨。与“十二五”末相比,果园面积保持基本稳定,生产能力和产业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栽培模式果园稳步发展。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果产业项目(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水果产业项目)等的带动下,全省现代栽培模式果园由2015年的25万亩,发展到2020年的65万亩,树种由单一的苹果延伸到桃、梨、大樱桃等多树种,果园支撑系统、水肥一体化设施,行间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措施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果园集约化、机械化和装备化水平不断提高。

2.水果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胶东半岛和沂蒙山区苹果优势产区的产业规模由占全省的72%增加到86%,鲜苹果出口量占95%以上;泰沂山区桃优势产业带产业规模占比由74%增加到80%;大樱桃、枣等水果树种的集中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新品种新技术普及率和生产能力全面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富系列和沂源红等红富士优系、鲁丽等早中熟苹果品种以及其他树种优良品种推广迅速,全省果树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果园起垄及生草、有机肥增施、高光效树形、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现代果业生产关键技术得到普及推广。主栽树种苹果的平均亩产2579公斤,鲜苹果出口量60多万吨,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4.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省市级以上水果产加销龙头企业30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全省现有各类水果分级包装流水线800余条,年处理能力450多万吨;水果贮藏能力480多万吨,其中气调贮藏近120万吨。全省登记在册的各类水果专业批发市场64个,年流通量500多万吨。经过多年打造,形成了市场影响力较强的烟台苹果、栖霞苹果、蒙阴蜜桃、福山大樱桃、沾化冬枣等知名区域品牌。烟台苹果品牌价值已达到145亿元,连续10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5.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显著。据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抽样调查,2016年至2020年间,山东省苹果亩纯收益在5000元至9900元之间,远高于全国其他水果主产区;栖霞、沂源、蒙阴等重点县(市)农民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水果产业。

(二)“十四五”面临的挑战。作为传统的水果产区,和西北、西南等水果新兴产区及世界水果生产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累积的矛盾和问题更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面临着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人才和劳动力缺乏。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导致生产效率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速度慢,标准化生产水平难以提高。生产一线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老化,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果园将面临无人经营的局面;规模化的果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极度缺乏。

2.水果价格波动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水果价格呈连年下滑趋势,区域性、季节性水果滞销的情况时有出现;树种、品种同质化现象突出,苹果产量占水果总量的一半以上,苹果中红富士单一品种的份额占比超过90%。

3.栽培模式落后,低效园比重较大。目前山东省85%以上果园仍延用传统栽培模式,果园郁闭现象逐年加重、透风透光条件差,既制约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水果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4.生产装备差,机械化水平低。90%以上的果园缺少防雹、防鸟、防霜冻等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弱;果园机械化程度不足30%,管理劳动强度大,用工多。

5.创新能力不强,众多技术亟需突破。果树新品种创制没有重大突破,品种更新较慢,尤其品种单一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现代栽培模式的综合配套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化肥、农药利用率总体偏低。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时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适应世界水果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结构升级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人才、技术、基础优势,优化果业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强化创新引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果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基本思路。

1.生产目标,由单纯注重产量向产量、质量兼顾、质量优先的方向转变。

2.组织形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向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

3.管理手段,由主要靠人力手工操作向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转变。

4.栽培模式,由粗放式栽培向精准管理、资源高效利用和集约化栽培转变。

5.市场营销,由一般普通商品向更加注重品牌化经营转变。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省水果产业规模稳定在1000万亩、2000万吨左右,效益较“十三五”末增加10%以上;树种、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栽培模式果园占比增加到20%以上;果业的组织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果园省力化和生态化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果业科技创新。

1.推进品种创新。以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为依托,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研究完善有性杂交、倍性育种、突变育种等传统育种技术,突破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育种前沿技术,以“好吃、易管、耐储、营养”为目标,开展品种和砧木的创制工作,鼓励开展功能性水果品种的创制,破解水果市场“同质化”“高成本”的问题。到2025年,创制苹果、梨、桃、大樱桃等新品种各2—5个,选育优良矮化砧木1—3个。

2.推进技术模式创新。以需求导向,加大扶持力度,探索适宜丘陵、山地和平原等不同立地条件的高效栽培模式;在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树体营养诊断施肥、省力化疏花疏果、果实免套袋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到2025年,制定发布相关生产技术规程8—10个。

3.推进装备创新。引进集成、创新研发和推广作业平台等经济实用型果园机械,提高果树栽植、耕翻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果实采收等生产管理环节的农机农艺融合程度。支持在现代栽培模式果园应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经济实用型管理机械,实现果园耕翻、施肥、喷药等管理的全程机械化,提升整形修剪、果实采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通过引进、研发、优化提升等方式,大力推进智慧果园建设,到2025年,基本实现新建现代栽培模式果园生产管理全程机械化,现代果园的智慧化程度显著提升。

4.加快信息创新。整合水果主产区的大数据资源,建设全省水果产业大数据平台,建立涵盖水果气象、市场及种苗、生产、经营、消费、科研、监管、服务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体系,提升果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同时将水果质量追溯平台、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物联平台纳入其中,及时把握产业动态,发布监测信息,引导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1.加快名特新优品种示范推广。制定发布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指导性意见,扶持建设一批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加快推进品种更新优化。

2.加快传统名优品种提纯复壮。我省传统名优水果种类多、品质佳,要加快建立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等种质资源圃,搞好名贵传统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抓好沾化冬枣、栖霞苹果、莱阳黄梨、乐陵小枣等优势特色产业,尽快恢复我省名优水果大省和落叶果树王国的风貌。

3.加快老劣低效品种淘汰更新。通过新品种示范推广,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的标准化示范园区,带动中低效果园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三)加快栽培模式升级。

1.示范推广现代栽培模式。扩大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水果产业项目的实施范围,推广以适应机械化操作、生态绿色、防灾减灾设施配套的现代集约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大苗建园、设立支架及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高光效树形培育、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机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提升传统栽培模式。按照“三改三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的技术要求,对传统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果园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开展密度改造、土壤修复改良、品种更新、水电路渠建设等工作,逐步提高传统果园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推动发展设施果业。创新设施类型,适度扩大甜樱桃、草莓等优势特色树种的促成栽培生产规模,提升设施栽培的质量和效益。加大避雨、防霜、防雹、防虫等防灾减灾设施的研发创新力度,通过项目支持、金融政策扶持等途径,鼓励具备条件的规模化、集约化果园配备防灾减灾设施。到2025年,设施果业的发展规模较“十三五”末增加15%以上。

(四)提升果业组织化水平。

1.做大做强各类经营主体。鼓励各类工商资本投资发展果业,培育壮大一批大型果业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鼓励果农通过转包、互换等方式,发展一批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大推广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的有效模式,发展一批水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联合方式,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与果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3.发展果业社会化服务。壮大果农经纪人队伍,支持发展果业协会,探索开展果园托管、半托管等既适应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又适应规模化的产业服务方式,推动公益性服务体系与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构建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为骨干、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发展水果精深加工。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水果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和优势产区集聚,布局建设一批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把果汁、果脯、罐头、果干等初加工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做大水果初加工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培育引进一批水果高端精深加工企业,形成水果精深加工的雁阵集群,做强水果精深加工业。

(五)培育培强果业品牌。

1.加强品牌培育。依靠特色优势树立品牌,依靠龙头企业创造品牌,依靠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依靠质量诚信维护品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大力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评选,在全省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水果企业品牌。充分发挥果业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载体功能,给果业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品牌形象,把文化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

2.加强品牌推广。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展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推介会、展销会等会展促销活动,宣传山东水果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八届的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有力地提升了栖霞苹果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价值。

3.加强市场营销。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产销对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活动,提高山东水果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加强水果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田头贮藏、预冷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设施,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时间,提高流通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水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区域水果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落实措施。建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水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夯实工作责任。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搞好业务指导,强化工作督促的同时,与发改、科技、财政等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协调,统筹优化水果产业布局,加强产品供求的宏观调控,推动水果产业创新性品种创制和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加强以水果产业为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支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省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加大对水果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水果产业项目的覆盖范围和实施规模。加大对涉果龙头企业在税收、信贷和贴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对涉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贷、保险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探索将水果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水果商业保险。加强对果农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果树技术推广人员定期轮训制度,每年培训3000人(次)以上。

(四)注重工作统筹。把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水果产业在休闲康养、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与精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水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作用。

 

山东省“十四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茶叶产业是山东农业高效特色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科学规划我省“十四五”期间茶叶产业布局,全面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是山东茶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全省茶产业规模、现代技术应用、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

1.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十三五”以来,山东省茶园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40.8万亩,产量2.6万吨,茶叶产值达到40多亿元,全省无性系茶园比例达到了18.5%,成为全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北方优质茶产区。

2.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步。“十三五”期间,成立了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茶叶创新团队,设6个岗位专家,4个试验站,取得茶叶方面自主知识产权110项;全省新建省级农业(茶叶)高新技术产业园1处,茶行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

3.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省级以上农业(茶叶)产业园3处,各类茶叶加工企业由1100家增长到160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由500家增长到123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家,均比“十二五”末实现跨越式增长。

4.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省有“日照绿茶”等6个茶叶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日照绿茶”“崂山茶”“泰山茶”“沂蒙绿茶”等10个地方区域公用品牌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日照绿茶”“沂蒙绿茶”“崂山茶”入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百强榜,其中“日照绿茶”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5.三产融合取得良好开端。“十三五”以来,全省新建市级以上以茶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项目5处,茶旅小镇3个,茶博物馆13个,全省各级茶旅融合示范基地达到60个,全省新建1处出口型抹茶生产基地,茶酒、茶饮、茶食等茶叶衍生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链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二)“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是我省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山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1.基础生产条件不够健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全省茶园水电路渠、越冬防护设施、生态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2.无性系良种比例偏低,低效茶园面积偏大。目前,全省无性系茶园面积比例不足20%,远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全省低产低效茶园占20%以上。

3.茶叶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品牌多、乱、杂。全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茶叶加工企业不足20%,年销售额超过500万的企业不足10%,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茶叶品牌多、乱、杂,知名品牌少,需要进一步整合。

4.茶叶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适合我省的抗逆良种缺乏;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主产区茶园田间投入成本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尤其是茶树越冬成本较高,一定程度影响产业效益,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茶产业的指示精神,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全面推进山东茶叶良种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和营销网络立体化,努力实现茶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适度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优先相结合的原则。以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质量提升为重点,提倡“稳面积、保质量、提效益”,实现全省茶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准确定位。

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北方茶产业发展特色,着眼全局和长远,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地方茶产业的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链成型壮大。

3.坚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茶园建设、茶叶生产等各个方面,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加大绿色生态技术模式推广,从根本上改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坚持产业发展与文化科技相统筹的原则。坚持因势利导,统筹文化、资源等固有优势条件,并通过科技赋能,使资源和产业形成较高程度的匹配,使茶产业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高效特色产业。

(三)发展思路。围绕全省优势茶叶布局,以生态茶园建设、茶叶质量提升、茶叶品牌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态为理念,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改善茶园种植环境,推广社会化管理和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增强科技赋能和茶旅文康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将茶产业打造成主产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四)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省茶叶种植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采摘面积38万亩,茶叶总产量突破3.2万吨,干毛茶产值达到50 亿元以上;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到20%以上;培育10个高标准、现代化、智能化大型茶叶加工企业,培育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三、发展重点

(一)加大现代栽培模式推广。

1.实施农业良种(茶树)工程。组织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普查、调查与收集,查清我省茶树种质资源家底;加大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力度,扩大资源储备;开展优质高产抗逆茶树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培育适宜北方茶区栽培的茶树新品种3—4个。

2.健全完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加大高标准母本园、采穗圃建设,进一步完善良繁基地基础设施、苗木分级、包装、储运等配套设施,提高苗木繁育能力和水平,力争2025年形成年产8000—10000万株优质苗木的生产规模,一级苗木达标率超80%。

3.加大现代栽培模式推广。改革茶树栽培制度,在主产区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现代高效生态栽培模式茶园,示范带动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和茶园管理机械推广应用,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比例达到20%以上,茶园机械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二)加强绿色生态茶园建设。

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突出安全生态发展理念,在日照、青岛、泰安、临沂、威海等全省重点产茶市建设1万亩绿色生态栽培示范园,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物质覆盖、茶园间作等生态栽培技术,降低种植环节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2.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应用茶—沼—畜模式及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减少化肥用量;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3.加强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建设一批低产低效老龄茶园改造示范园,推广改换良种、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林果间作等绿色生态栽培模式,配套越冬防护设施,推动全省茶园改造升级。

(三)推动现代智能生产体系建设。

1.加快培育规范化、标准化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力争2025年打造1—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引进智能化、清洁化生产设备,加强技术改造,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茶叶加工企业达到20%以上。

2.加强智能化加工平台建设。依托科研机构,以智慧生产和名优产品综合开发为核心,在全省建设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院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的技术研发平台、数据收集平台、现代智能生产平台和质量可追溯平台,提高茶叶加工的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实现茶叶生产流程数据可视、生产工艺动态优化、生产过程质量可追溯。

3.加强区域优势特色茶产品开发。通过工艺优化与创新,突出特色品牌,打造独具地方区域优势的茶叶产品。在此基础上,制定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进一步彰显山东茶产品亮点,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四)加强品牌整合与推介。

1.扶持各重点产茶市按照特点突出、以点带面的原则,对部分规模小、影响力小的地域品牌进行整合,在全省培育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发展合力。

2.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各种茶事活动,各地要结合“国际茶日”“全民饮茶日”等活动,立足当地茶产业特点、茶文化传统,打造一批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标志性专题活动。

3.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省级以上的茶叶技能大赛、茶叶评优、展会展销等活动;持续办好济南、青岛、日照茶博会等活动,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宣传山东茶叶品牌和优势。

(五)提升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我省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建设一批茶之旅线路和茶叶田园综合体项目。在泰山、崂山、五莲山、沂蒙山、步鹤山、甲子山、昆嵛山等茶叶产区,积极开发“茶之旅”等旅游项目,开发特色茶叶旅游产品,同时加强茶产业与康体养生、文化旅游的融合,打造一批融茶文化、民俗文化、禅文化及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延伸茶产业链条,增加茶产业附加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研究制定推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切实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项目带动。茶产业链条长,投资收益慢。各级财政要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统筹相关资金,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有效转化。

(三)突出科技引领。将茶叶列入到各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利用好各级重点研发计划或平台、人才工程等项目资金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茶产业的贡献率。

(四)做好人才保障。鼓励有关教学、科研、培训机构加大茶学相关人才的培育,促进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主产区要加强茶叶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利用公费农科生等政策,配备茶学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山东省“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为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增效和从业者增收,实现产业、文化与生态共振,助推乡村振兴,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现状

“十三五”期间,山东蚕桑产业规模前期基本稳定,后期受市场及新冠疫情影响降幅较大,2020年全省桑园面积40万亩(含果桑),桑蚕发种量33.5万张,桑蚕茧产量1.34万吨,居全国第九位;柞蚕放养面积3万亩,柞蚕茧产量205吨;与2015年相比,桑园面积、发种量、桑蚕茧产量分别减少11.1%、25.6%、30.2%,柞蚕放养面积和柞蚕茧产量分别减少75%、65.5%。与规模下滑相反,产业呈现出蚕种生产能效明显提升、省力化植桑养蚕技术水平及能力显著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成效突出、高端茧丝生产优势明显、蚕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特点。

(一)蚕种生产能效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有蚕种生产许可企业11家、经营许可企业19家,生产桑蚕原种8万张、一代杂交种190万张,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其中出口25万张。山东广通蚕种集团年产桑蚕一代杂交种185万张,是全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蚕种质量多年来一直领跑全国,素有“广通蚕种甲天下”之美誉;集团独家拥有“华康3号”抗脓新品种的繁育权,“华康2号”“华康3号”鲁菁×华阳雄蚕等新特优品种畅销省内外主产区;研发了蚕蛹智能雌雄鉴别机、削茧机,较传统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15倍以上;蚕种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省力化植桑养蚕技术水平及能力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山东选育了昌盛、鲁41×鲁42、优食1号、菁优×皓优、R菁松×朝阳等抗性强、适于人工饲料育桑、蚕品种;研发推广了桑园微耕机、水肥一体化系统、条桑收获及粉碎机,桑园管理实用机械的研发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草本桑宜机化作业栽培模式;集成了人工饲料养蚕、大棚条桑养蚕、自动上蔟等适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省力高效植桑养蚕技术体系;大棚养蚕消毒防病等3项技术先后被列为全省主推技术。

(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成效突出。“十三五”期间,山东蚕沙叶绿素和维生素K1等高端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20年叶绿素铜钠盐产量60吨,占世界总量的90%,产品80%销往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蚕丝被、蚕蛹等传统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桑叶茶、桑葚酒等桑制品的市场占比渐增。研发了利用人工饲料育家蚕培养蚕虫草新技术;形成了包括桑葚酒(饮料、酵素等)、桑叶茶(粉、面条等)、桑叶(枝)动物饲料、桑枝食用菌栽培、蚕—菜(菌)复合经营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四)高端茧丝生产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山东茧、丝保持了平均质量等级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尤其是专养雄蚕品种,95%以上的蚕茧缫丝达到6A级以上。有机丝茧育取得突破,2019年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的桑、茧、丝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生丝同时获得欧盟“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产品畅销欧洲国家。

(五)蚕桑文化与旅游等融合发展日渐兴盛。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式授牌(2018年),椹果生态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三届;鲁宝桑园公社的亲子体验、游学等项目深受周边市民及中小学校欢迎;莒县的丝绸文化产业园、昌乐的中国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面向大众开展蚕桑、丝绸等历史、文化展览宣传;城市周边观光采摘园的椹果采摘活动也应时而盛。

“十三五”期间,山东蚕桑产业优势突出、成效显著,并且在生态发展大环境下越来越体现出其全产业的无废多元多能化。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部分环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产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态大环境的贡献,影响了从业者尤其是基础生产环节的农民群体的增收,亟需解决。一是产业整体基础硬件滞后。养蚕、收烘及部分蚕种生产基础设施老化简陋,桑园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植桑养蚕机械化率低。二是产业软实力短板较明显。植桑养蚕的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综合利用成熟模式较少、能效低;产业生态、文化特质挖掘不足。三是科技创新及推广能力有待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养蚕相关机械装备等的创新研发转化能力不足;产业扶持政策少,推广力量薄弱,新技术和机械普及速度慢。四是终端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茧丝绸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少,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二、总体要求

(一)发展原则。

1.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蚕桑产业。

2.坚持创新发展。开发培育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代模式,形成立桑为业、多元开发、多产融合新动能。

3.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农工商文旅统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市场空间和影响力,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桑园面积稳定在40万亩,其中果桑15万亩、饲料桑10万亩,年产蚕茧2万吨、产值12—15亿元,年产桑蚕原种10万张、桑蚕一代杂交种240万张;集约化省力化技术和桑园实用管理机械推广普及率达到50%;桑蚕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到30亿元。

三、重点任务

针对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立足资源禀赋,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着力引导实施五个工程。

(一)实施良种繁育建设工程,提升蚕、桑优质品种创新及生产能力。整合优化育种资源,集成创新繁育技术,加大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创制、培育力度,加强果桑、饲料桑、抗逆性桑以及适应机械化采收条桑等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加强雄蚕、丝绵专用及抗病性、人工饲料育等特殊用途蚕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快蚕种生产设施及工艺机械化、省力化的研发应用进程。重点建设完善1—2处省级蚕桑(桑树、家蚕、柞蚕)种质资源库(圃),配套高标准保育设施设备及专业人员;建设和完善1处蚕种繁育场、1—2处桑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完善园圃基础设施,配套先进生产机械;建设蚕桑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制定共享方案,实现资源、研究、技术的有序共享,建设国际一流蚕桑种业体系。

(二)实施植桑养蚕农艺研推工程,提升植桑养蚕省力化标准化水平。研究推广速生丰产桑园培育、桑园少免耕、大蚕条桑育、小蚕共育及大蚕饲养机械化、自动上蔟等集约化省力化植桑养蚕关键技术;研究熟化1—3龄、1—4龄、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体系,探索实现蚕茧的工厂化、标准化滚动生产;加强蚕桑安全生产与病虫害防控,重点是家蚕中毒防控、环境友好型蚕药研制、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病虫防控,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体系;提升植桑养蚕省力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强化蚕桑生产基础能力。

(三)实施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工程,提升植桑养蚕机械化水平。推进桑园建设与机械化管理相融合、养蚕设施装备与养蚕农艺要求相融合、蚕桑产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理念,研发并推广满足蚕桑生产农艺要求的蚕桑机械装备与设施,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蚕桑机械化生产与适度规模化养蚕相适应的蚕桑生产新模式,加快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及桑园微耕机、桑树伐条机、植保机械、温湿度自控仪、采茧机等先进、适用、高效蚕桑设施、机械装备等的推广应用,以机换人,实现降低强度、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目的。

(四)实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融合工程,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以“立桑为业、多元发展、多产融合”为理念,积极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推进蚕桑药食新功能开发、果桑发展及深加工配套、饲料桑与畜牧养殖融合发展;鼓励桑园畜禽饲养、桑枝食用菌等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发展;进一步研究拓展蚕沙、蚕蛹、蚕丝等的开发利用;创建茧丝绸高端和知名品牌;支持建设一批蚕桑文化产业园、主题公园、特色小镇,打造文旅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拓展增收渠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五)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示范带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扶持养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在重点县分别培育1—3个典型主体,因地制宜选项目,建设高标准示范点,从基础设施、养蚕温室、蚕桑品种、栽桑技术、饲育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模式、机械配套等方面进行高标准一体化建设,通过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管理和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研究出台扶持桑蚕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并切实加以落实;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等工作,加强对桑蚕产业的支持,形成产业发展推进合力。

(二)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建立蚕种储备制度及桑、蚕良种补贴制度,形成完备的桑蚕种业保障及管理体系;逐步增加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机械种类;继续实施并扩大美国白蛾等农林害虫飞防联动涵盖范围,推行桑蚕饲养和飞防科学错时进行;扩大推广桑蚕政策性农业保险、蚕茧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等。

(三)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农业科技、一二三产融合、科技支撑、循环经济、水利发展等财政专项资金,推动良种繁育、综合利用、新型主体培育等工程建设;以财政投入为引导,调动主产区政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的生产投入积极性;积极推进蚕桑产业开放与合作,吸引工商业资本和企业的介入,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介入蚕桑产业各分支及产业链各环节。

(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继续强化产学研结合,发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重点龙头企业科研团队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大攻关力度,创新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产品,进一步集成完善和推广植桑养蚕标准化技术、省力化机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模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鼓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组织等独立或者联合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功能,加快适用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山东省“十四五”棉花产业发展规划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消费及纺织服装出口大省,棉花产业经济总量及国际市场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棉花产业是广大棉农及城镇职工就业创业收入的重要渠道,全产业棉花从业人员260—300万人。“十三五”期间尽管棉花生产持续下滑,但山东依然是全国棉花生产大省,是内地棉区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科学编制“十四五”棉花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对于稳定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促进全省棉花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十三五”棉花生产发展回顾

(一)棉花种植面积及总产大幅减少,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植棉比较效益、气象灾害等多因素影响,“十三五”期间,全省棉花生产继续呈快速下滑态势:2016—2020年,全省年均植棉面积284.79万亩、总产22.64万吨,比“十二五”分别减少58%和51.6%;2020年全省植棉面积仅214.35万亩,总产18.3万吨,面积和总产都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新低。通过推广普及棉花优良品种及先进植棉技术,棉花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2016—2020年皮棉单产年均79.82公斤/亩,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的75公斤/亩目标,比“十二五”平均单产68.32公斤/亩,提高16.8%。

(二)棉花种植进一步向三大主产区集中,各区占比变化较大。“十三五”期间,传统棉区及鲁中、鲁南棉区进一步收窄缩减,棉花种植更加集中于以济宁、菏泽为主的鲁西南两熟棉区,以聊城、德州为主的鲁西北一熟、两熟混作棉区和以滨州、东营、潍坊为主的鲁北一熟棉区(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产棉区);各区域植棉面积在全省的占比分别由2016年的41.0%、13.7%、40.5%调整为2020年的53.7%、16.3%、25%;总面积占全省的95%;其中,以蒜套棉为主要栽培模式的鲁西南棉区,经济效益较高,在全省占比大幅提升。

(三)棉作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棉花栽培技术体系更趋丰富。鲁西南棉区棉蒜(麦、瓜、菜)间套复种高产高效栽培、鲁西北棉区防早衰高产栽培、鲁北棉区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三大技术体系进一步成熟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开展了鲁西南棉区蒜(圆葱)后贴茬直播短季棉、鲁西北黄河故道棉区及鲁中旱地棉花花生间作、鲁北盐碱地棉饲两熟、鲁南麦(马铃薯)后直播短季棉等绿色高效棉作模式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促进了全省棉花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棉花绿色发展。2016—2020年连续实施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传统棉作制度改革项目,开展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试验示范、技术集成和产业模式创新构建,总结编制了《山东省棉花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为推进全省棉花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积极引入绿色金融,规避“黄箱政策”,2019年在6个有代表性的植棉县(市、区)开展棉花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投保农户平均每亩理赔193元,有效规避了棉价下跌市场风险,保障了棉农收入,促进了植棉面积的稳定发展,为全省棉花生产支持政策改革完善提供了成功经验。

(五)产业经济门类齐全,订单生产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我省棉花加工、纺织、印染、服装等门类齐全,配套水平及经济效益较高。2020年山东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8家,营业收入1895.34亿元;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企业648家,营业收入694.47亿元。部分棉花加工、纺织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在棉花优势产区内建立生产基地,开展订单生产,提高了棉花质量,增加了棉农收入,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二、“十四五”棉花生产环境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补“三农短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棉花生产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一)短板和挑战。

1.传统植棉生产成本高,效益低。我省棉花生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耕种管综合机械化率约65%;棉田放苗、定苗、采摘几乎完全靠人工完成,全年生产用工每亩高达21.92个,比小麦、玉米两季还多。“十三五”期间,全省棉花生产成本平均2296.78元/亩,比“十二五”平均上涨44.5%;其中物化成本平均416.61元/亩,比“十二五”平均涨 4.2 %;人工成本平均1835.17元/亩,比“十二五”平均上涨60.03%。平均植棉纯收益-1003.36元/亩,如果不计算人工成本,亩均植棉纯收益831.81元,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巴西等产棉大国。

2.棉花质量不优,产需脱节。受棉花品种多乱杂、棉花区域标准化程度不高、混级混价收购等诸多因素影响,地产棉纤维一致性差,“三丝”含量高,质量结构不协调。据纤检部门数据:2019/2020年我省高等级白棉占比仅为40.2%;马克隆值A级占比4.19%,B级占比74.93%,C级占比20.87%;纤维实际平均长度28.11mm;平均断裂比强度30.56cN/tex;长度整齐度指数为82.28%。这一质量水平,难以适应中高端纺织需要,产需脱节,市场竞争力不强;省内中高端纺织业绝大部分采用新疆棉及进口棉,地产棉仅做配棉,使用量不足10%。

3.自然灾害频发,市场风险加大。“十三五”期间,我省主产棉区7、8月份台风、涝灾、雹灾等气象灾害频发,直接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影响植棉效益。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世界性经济下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导致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出口不确定性增加,市场风险加大。

4.粮棉争地矛盾加剧,政策支持弱化。山东是产棉大省,更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任务艰巨,粮棉争地将进一步挤压比较效益不高的棉花生产。“十三五”期间国家棉花支持政策逐步向新疆棉区倾斜,对内地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与此同时,国家对内地粮油生产政策支持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地方政府抓棉花生产的积极性和对棉花生产的重视程度。

(二)机遇与动能。

1.供需缺口大,面临市场发展机遇。2020年全国植棉面积4754.85万亩,产量591万吨;棉花消费量约800万吨,年产需缺口约209万吨,加上89.4万吨的进口配额,缺口仍达119.6万吨左右。我省是用棉大省,棉纺织工业是支柱产业,年需原棉300万吨左右,而目前年产皮棉不足20万吨,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随着国家经济内循环战略的开启,山东棉花生产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2.适宜植棉的自然禀赋格局没有改变。我省植棉历史悠久,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生长发育,农民有植棉的习惯和技术。特别是盐碱地资源丰富,在沿黄两岸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现有盐碱地900万亩左右,棉花作为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棉花科研创新强力支撑生产可持续发展。我省拥有较强的棉花科研推广技术人才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在棉花品种改良和棉花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三五”期间,我省有126个棉花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对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同时,结合省内实际和生产需要,开展了防早衰栽培、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棉花高效轻简化栽培、棉花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研究,集成创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栽培技术体系,先后获得国家专利70项,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6项,有效促进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4.棉花生产保护区政策带来产业振兴新动能。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国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其中山东棉区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400万亩。为确保棉花生产保护区任务的完成,国家和省里将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必将为山东棉花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动能,也将成为促进山东棉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各项农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抓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经济“双循环”战略等机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重点抓好适合中高端纺织业需要的高品质原棉品种选育、传统棉区耕作制度改革、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棉花种什么、怎样种、谁来种的问题,构建区域布局合理、生产规范标准、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保障体系,促进棉花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对我省棉花保护区面积划定情况和我省棉花产业发展实际,力争2025年高质量原棉种植面积稳定在245万亩左右,棉花平均单产稳定在80公斤/亩左右,实现高质量原棉生产供给总量19.6万吨。

四、区域布局及重点任务

(一)区域布局。按照国家棉花生产保护区划定规划,我省棉花生产重点区域主要布局在鲁西南、鲁北、鲁西北棉区的8个市、55个植棉县(市、区)。

1.鲁西南棉区主要分布在菏泽、济宁2市,2020年播种面积134.48万亩,产量12.46万吨。2025年,鲁西南棉区播种面积稳定在132.0万亩,产量稳定在11.5万吨左右。本区主攻方向是充分发挥区域光热资源优势,巩固棉蒜(麦)间套作高效植棉优势,稳步推进棉蒜(麦)后贴茬直播短季棉种植面积。

2.鲁北棉区(黄河三角洲棉区)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潍坊3个市,2020年播种面积62.59万亩,产量4.70万吨。2025年,鲁北棉区播种面积稳定在61.0万亩,产量稳定在4.2万吨左右。本区主攻方向是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渤海湾盐碱地资源优势,开展高品质棉花产业带建设,加强棉花秸秆还田及棉饲两熟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升棉田耕地质量和综合效益。

3.鲁西北棉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德州、聊城3个市,2020年鲁西北棉区播种面积40.72万亩,产量3.75万吨。2025年,鲁西北棉区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产量稳定在3.4万吨左右。本区主攻方向是通过棉作制度革新,增加黄河故道沙碱地、旱地植棉面积。

4.其他棉区2025年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总产0.5万吨左右,主攻方向是通过棉作制度革新,增加旱薄地植棉面积。

(二)重点任务。

1.调整优化传统棉作制度。以成本节约、效益提升为重点,推进传统春棉一熟制和蒜(麦)棉两熟制棉作制度变革创新。鲁西南棉区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在总结棉蒜(麦、瓜、菜)间套复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蒜(麦)后直播短季棉示范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鲁西北棉区因地制宜发展棉花花生、棉麦(薯、瓜、豆、菜)二元、三元间套作种植模式,促进黄河故道沙碱地、高亢地植棉面积稳定发展;鲁北棉区充分发挥规模化盐碱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传统春棉一熟制改革,加快棉饲(绿肥)两熟、棉花大豆间作等新型棉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升棉田耕地质量和综合效益。

2.推进棉花绿色高效生产。以治理和修复棉田生态环境、提升植棉综合效益为重点,深入推进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加快研发推广节水、减肥、减药及替代化学投入品的绿色生产技术、产品和装备。支持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废弃地膜回收利用。大力推广棉杆还田肥料化利用试点,因地制宜建立棉杆综合利用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使棉田废弃物得到较好利用。

3.提升棉花产品质量。以棉纺织品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改善棉花遗传、生产和加工品质。完善棉花品种审定机制,在抗病、抗虫、耐盐碱基础上,加快培育和应用长度、强度、细度相协调及适宜机械化采收的中早熟棉优良品种。支持研发机构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提升生物设计育种能力水平。完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建设一批区域化规模化高品质棉花生产区,发展订单生产。引导建立棉花收购加工以质论价机制,不断提升原棉质量。

4.提升基础设施物质装备水平。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强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加大采棉机械示范力度,加快研制示范推广小型采摘设备,组装配套棉花绿色高质高效产业集成体系,尽快破解我省棉花生产人工成本高的困境。在棉花生产保护区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改善棉田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盐碱地综合治理,增强棉田综合生产能力,启动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湾高品质棉花产业带建设。

5.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培育棉花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开展棉花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物资配送、土地托管等专业化服务。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广棉花纺织订单生产,创新棉花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各环节效益效能,促进产业融合。推进智慧棉业发展,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棉花产业中的应用。挖掘棉花非纤维产品潜力,支持棉籽、秸秆综合研究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加强棉花品牌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棉花生产及质量品牌市场标准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结合国家各项涉棉政策落实和棉花生产保护区建设,推进规划任务的组织落实,逐级压实责任,加强调度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

(二)创新完善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棉花生产保护区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完善棉花生产支撑政策,建立棉花生产大县奖励机制;积极引导绿色金融支持棉花生产,稳步推进棉花种植成本保险,探索开展棉花收入保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支持棉花生产;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棉花技术推广与教学科研单位的联系合作,“产学研”结合,“育繁推”衔接,加强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研发,引导科技资源向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和适宜纺织企业需求品种研发倾斜,努力实现品种突破。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作用,加强技术集成与协同推广,促进先进植棉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棉花人才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打造科研院校与棉花种子、生产、加工企业等的对接交流平台,加大对新型植棉经营服务主体、棉花加工企业和农技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能,保障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及技术需求。

 

山东省“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发展规划

 

增殖放流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增殖放流的系列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好全省“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编制本规划。

一、背景条件

(一)主要成绩。“十三五”以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放流规模、增殖技术、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标准化增殖放流等成功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1.增殖放流规模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2.2亿元,其中省级及省级以上资金10.5亿元,生态补偿、公益诉讼、社会捐助、爱心认购等其他资金1.7亿元,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累计公益增殖放流28个物种312亿单位,约占全国的20%,稳居全国首位。在公益性增殖放流的示范带动下,全省群众性底播增殖蓬勃发展,底播增殖面积达10万公顷,年底播增殖各类水产苗种约1500亿粒(头),年均投资15亿元以上。

2.增殖放流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在《山东省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全国首个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地方性法规《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条例》纳入省政府立法计划。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共制定增殖放流地方标准19项,形成行业标准7项,是全国制定增殖放流标准最早、最多、最富成效的省份。苗种供应体系不断优化,全省共建立省级渔业增殖站268处,其中省级渔业增殖示范站18处。项目监管不断强化,初步构建行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先后成立烟台、威海等六个市县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协会,社会放流放生不断规范。

3.增殖放流宣传工作亮点纷呈。“十三五”期间,坚持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和内涵外延丰富拓展,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增殖放流宣传活动百余次,参加人数达百万人以上,社会力量已成为增殖放流的一支主要力量。临沂等市连续十年举办放鱼节活动,2020年全国放鱼日主会场活动在烟台成功举办,受到农业农村部、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创新启动“两山理念·碧水责任”全民公益大行动,创新开展“云放鱼”活动,在线参与网友数量达40万人次,全民参与的大放流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4.增殖放流综合效果日益凸显。目前,增殖放流已成为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支撑,大规模定点投放恋礁性鱼类有力推动了休闲渔业蓬勃发展,“一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据评估,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分别约占全省近海总资源量的95%、80%、39%。“十三五”期间,全省秋汛累计回捕中国对虾等捕捞渔民增收型增殖资源15万吨,实现产值41亿元;群众性底播增殖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约210亿元。全省增殖放流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净移除碳、氮、磷达8600吨以上,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所形成的生物碳汇相当于植树造林4900余公顷。社会各界的水域生态文明理念普遍提升,增殖放流正在成为全省公众践行“两山”理念的战略新高地。

(二)机遇挑战。

1.发展机遇。“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全省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增殖放流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明确指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增殖放流在海洋牧场中的生态养护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突出。二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已成为国际共识。全球规模化增殖放流活动已持续近200年,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世界上已有94个国家报道开展过增殖放流,增殖物种达数百种,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三是实现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大力开展增殖放流。水产品是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国外进口水产品供给存在较大隐患。大力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是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和海洋强省建设等为增殖放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

2.面临挑战。

(1)近海传统渔业资源总体匮乏的态势并未根本改变,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仍需加大力度。近年来,随着持续大规模增殖放流的实施,中国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等增殖放流物种资源量在全省局部海域有所恢复,但多数传统渔业资源仍处于匮乏状态,渔获物构成中80%仍是低质鱼类,渔业资源群体结构的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问题依然突出,我省近海渔业资源总体匮乏的态势并未根本好转,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任重道远。

(2)增殖放流管理还存在短板弱项,增殖放流综合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法规制度体系还不成熟,《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条例》尚未出台,配套规范性文件亟待修订完善;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背景下,资金多元化保障存在困难,增殖放流资金、项目落实较晚,影响项目实施质量;苗种供应机制亟待完善;增殖放流支撑体系建设无经费保障;社会放流放生存在乱象,需进一步科学规范和引导;增殖放流与海洋牧场建设、休闲海钓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尚需进一步深化。

(3)增殖放流科技支撑明显滞后,制约了增殖放流高质量发展。增殖放流科技攻关无资金保障,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基础性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如斑鰶、刀鲚等部分物种从生态链的角度考虑应该尽快修复,但规模化育苗尚未突破;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与增殖放流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增殖放流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有效性有待提升。

(4)全民参与的大放流格局尚未完全构建起来,增殖放流的社会影响力与“植树造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开展了大量宣传工作,但多各自为战,尚未形成工作合力,增殖放流的组织化、社会化、常态化还未真正实现,增殖放流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还远不及陆地植树造林。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有关部署,统筹公益性增殖放流、群众性底播增殖和社会放流放生等三大类型,以“科学规范、融合发展、全面支撑、提质增效”为目标,扎实推进增殖放流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科学优化增殖放流物种结构布局,合理确定增殖放流规模,持续提升增殖放流综合效果;着力加强增殖放流能力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科技支撑,严格风险防控,创新供苗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打造全民参与的大放流格局,持续提升增殖放流的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品牌化、社会化水平,为全省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考虑渔业水域资源环境现状、全生态链全生态位养护需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需求,科学论证增殖放流发展重点,逐步加大珍贵濒危和地方特有水生物种放流比重,合理安排增殖放流物种结构、区域布局及数量规模,更加注重增殖放流种质安全,充分发挥增殖放流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增殖放流的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发展。坚持公益性增殖放流、群众性底播增殖、社会放流放生三位一体、协同共进;坚持大养护、大放流理念,强化与各类保护区建设、渔政执法等养护措施有机结合,形成养护工作合力;探索全生态链、多生态位修复,构建鱼、虾、蟹、贝等多营养层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放流新格局;坚持增殖放流项目实施和支撑能力建设同抓共促、相得益彰。

3.坚持突出重点,融合发展。以捕捞渔民增收型、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物种增殖放流为重点,统筹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濒危物种拯救型、生物生态净水型、增殖试验储备型等物种增殖放流发展。更好发挥增殖放流在现代化海洋牧场中的主导作用,做好融合发展的文章。结合不同类型海洋牧场,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类型特色物种增殖放流,实现优势互补、效益最佳。

(三)目标任务。到2025年,初步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目标定位清晰、布局科学合理、规模稳定适度、管理规范有效、支撑全面有力、社会参与广泛、综合效益显著”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学发展体系,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明显好转,增殖放流综合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增殖放流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省增殖放流工作继续领跑全国。“十四五”期间,全省规划每年公益性增殖放流苗种数量达到70亿单位以上,其中海洋经济物种不少于21种、苗种约70亿单位,内陆经济物种不少于4种、苗种约1亿单位,珍稀濒危水生野生物种不少于3种、苗种约37万单位(详见表1);社会放流放生、群众性底播增殖得到进一步科学规范和引导,水域生态安全更有保障,社会力量对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表1 “十四五”全省各地市年度公益性增殖放流规划数量

地市

增殖放流规划数量(万单位)

内陆经济物种

海洋经济物种

珍稀濒危物种

小计

济南市

200

200

青岛市

500

50000

50500

淄博市

350

350

枣庄市

1500

1500

东营市

120

99100

99220

烟台市

400

173030

11

173441

潍坊市

450

77800

78250

济宁市

2850

2850

泰安市

1260

20

1280

威海市

50

151115

6

151171

日照市

400

73045

73445

临沂市

1900

1900

德州市

150

150

聊城市

200

200

滨州市

150

76620

76770

菏泽市

300

300

合计

10780

700710

37

711527

三、发展布局

(一)物种选择。

“十四五”期间,全省公益性增殖放流主要规划增殖放流捕捞渔民增收型、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濒危物种拯救型、生物生态净水型、增殖试验储备型等六大类型不少于28个物种。其中,捕捞渔民增收型是指以促进近海捕捞渔民增产增收为主要目的的大宗传统经济物种,主要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5种;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是指以促进游钓型海洋牧场、休闲海钓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鱼类,主要包括许氏平鮋、大泷六线鱼、斑石鲷、黑鲷、褐牙鲆、黄姑鱼6种;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是指以促进持续衰退水生生物资源种群修复为主要目的的物种,主要包括圆斑星鲽、钝吻黄盖鲽、半滑舌鳎、曼氏无针乌贼、短蛸、中华绒螯蟹、大叶藻7种;濒危物种拯救型是指以拯救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物种,主要包括多鳞白甲鱼、松江鲈和日本海马3种;生物生态净水型是指以保障东平湖、南四湖,城市水系和水源地水质清洁为主要目的的滤食性或食草性鱼类,主要包括鲢、鳙、草鱼3种;增殖试验储备型是指以开展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为主要目的的试验物种,主要包括绿鳍马面鲀、真鲷、条石鲷、黄条鰤4种,鼓励开展孔鳐、斑鰶、鳓、刀鲚等其他新物种规模化育苗及增殖放流试验。(物种适宜性评价详见附件1)

“十四五”期间,全省社会放流放生推荐增殖放流捕捞渔民增收型、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生物生态净水型等公益性增殖放流物种;群众性底播增殖主要规划底播高值贝类、大宗贝类和海珍品等三大类型不少于16个物种。其中,高值贝类主要包括魁蚶、大竹蛏、中国蛤蜊、紫石房蛤、西施舌、脉红螺6种;大宗贝类主要包括文蛤、青蛤、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毛蚶、缢蛏7种;海珍品主要包括皱纹盘鲍、刺参、海胆3种。

各地原则上应在以上范围内选择适宜本地区,且育苗技术过关的本地增殖放流物种;在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也可开展自然资源衰退严重、规模化育苗成熟、增殖放流技术过关的其他本地物种增殖放流。

(二)区域布局。

坚持全省重要水域增殖放流全覆盖,以沿岸海湾、近海滩涂和近海岛礁(包括人工鱼礁、近海岩礁)为重点,统筹兼顾湖泊、水库、水源地、城市水系等典型水域。其中,沿岸海湾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及海蜇等海洋生物,浅海滩涂主要底播增殖各种贝类,近海岛礁主要增殖放流恋礁性鱼类和底播增殖海珍品;湖泊、水库、水源地、城市水系主要增殖放流鲢、鳙、草鱼等生物净水型鱼类。

“十四五”期间,全省海洋增殖区重点规划渤海湾南部海区、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区、山东半岛北部海区、山东半岛南部海区4个海区26个重要增殖放流水域;内陆水域重点规划“两湖”(南四湖、东平湖)水域、南水北调增殖放流沿线水域、大中型水库及水源地水域、城市水系水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水域等5类水域,已明确承包经营主体的水库塘坝不得开展公益性增殖放流。(水域适宜性评价详见附件2、3)

四、重点工程

(一)产业发展类。

1.公益性增殖放流工程。以促进捕捞渔民增产增收和助推休闲海钓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水生生物苗种供应能力、各类资金(主要包括各级财政资金、生态补偿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等)总体规模等因素,合理安排公益性增殖放流规模,重点开展捕捞渔民增收型和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物种增殖放流,统筹水生生物种群修复型、生物生态净水型、濒危物种拯救型、增殖试验储备型等物种增殖放流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规划每年公益性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70亿单位以上(详见附件4)。

2.群众性底播增殖工程。发挥投礁型和底播型海洋牧场群众性底播增殖的示范引导作用。按照尊重自然法则、集中连片、规模适度、轮播轮作的原则,以文蛤、青蛤、四角蛤蜊、中国蛤蜊、菲律宾蛤仔、魁蚶、毛蚶、大竹蛏、缢蛏、近江牡蛎、紫石房蛤、西施舌、脉红螺、皱纹盘鲍、刺参、海胆为重点,形成大宗贝类增殖区、海珍品增殖区、高值贝类增殖区等三大特色示范区。(详见表2)

表2 “十四五”全省群众性底播增殖工程规划目标

示范区

主要水域

主要底播物种

底播面积

(万亩)

年度产量

(万吨)

实现产值

(亿元)

大宗贝类底播增殖区

渤海湾南部、黄河口海域与莱州湾海区

文蛤、青蛤、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毛蚶、缢蛏、近江牡蛎等

70

35

20

海珍品底播增殖区

莱州湾东北部、庙岛群岛、烟威北部、半岛南部近海等

刺参、皱纹盘鲍、海胆等

90

10

215

高值贝类底播增殖区

半岛东北部和南部海区

魁蚶、大竹蛏、中国蛤蜊、紫石房蛤、西施舌、脉红螺等

20

5

5

合计

180

50

240

(二)支撑保障类。

1.省级渔业增殖示范创建工程。坚持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增殖放流功能,促进增殖放流事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高起点、高标准创建一批集新物种苗种规模化繁育、增殖放流项目示范、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社会放生规范引导、渔业种质收集保护、养护技术协同创新、水生生物养护科普和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渔业增殖示范点,示范带动全省乃至全国增殖放流工作。

2.科技支撑工程。强化顶层设计,针对“六个放”(放什么、放多少、放多大规格、何时放、在哪放、怎么放)问题统一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实施“测水配方”,加快建立基于生态系统修复需要的增殖放流模式、基于种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基于增殖放流效果反馈的对策快速优化机制,开展具有生态价值的重要物种规模化育苗和增殖放流试验技术攻关。完善增殖放流标准化体系,健全增殖放流专家支撑体系。

3.智慧增殖放流工程。以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推动引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增殖放流行业管理深度融合,依托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增殖放流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攻坚成果,搭建以“云”数据为支撑、“云”监控为重点、“云”管理为常态、“云”放鱼为补充的增殖放流“云”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增殖放流工程。主要包括:

(1)“云”数据:构建全省增殖放流大数据库,实现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全省增殖放流数据、供苗单位信息等在线实时查看。

(2)“云”监控:构建全省增殖放流供苗体系智慧监管平台,探索实现育苗在线实时监控、关键节点育苗进度“云报告”、渔业主管部门随时随机监督检查等功能,杜绝临时“买苗放流”现象,确保增殖放流生态安全。

(3)“云”管理:构建增殖放流线上办公系统,实现项目验收申请、放流进度实时报送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增殖放流信息化管理水平。

4.全民放鱼促进工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媒体运作、全民参与”的思路,渔业主管部门每年统一制定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宣传方案,整合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制作播放增殖放流公益广告;继续创新组织好6月6日“放鱼日”同步活动;探索申请设立我省地方性“放鱼节”;坚持品牌引领,合力打造“两山理念·碧水责任”“耕海牧渔 养护生态”等特色品牌,开展“放鱼志愿服务周”活动;继续创新开展“云放鱼”活动,充分发挥相关协会引导作用,推动社会放鱼常态化制度化,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科学有序参与增殖放流事业,持续打造全民参与的大放流格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加大对增殖放流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增殖放流发展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

(二)完善政策法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完善配套规范性文件。加快建立与全省增殖放流工作实际相适应的增殖放流科学供苗制度,科学构建“物种更加科学、布局更加合理、种质更有保障、产出更加高效、监管更加有力”的苗种供应体系。

(三)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增殖放流财政支持,推动建立增殖放流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创新资金保障和提前落实机制,确保增殖放流项目实施质量。探索落实支撑保障类工程资金,强化增殖放流基础研究、效果评价、监管创新等能力提升。探索建立水生生物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将生态补偿费专项用于增殖放流。各市要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参与增殖放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四)强化监督检查,提升放流效果。严格增殖放流苗种检验检疫和药残检测。强化物种种质监管,探索开展增殖放流物种种质检测,逐步实现所有增殖放流物种自繁自育。创新增殖放流项目科学实施机制,加强和规范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探索邀请专业第三方统一开展项目验收,更好发挥社会义务监督员、主流媒体等社会监督作用。坚持“三分放、七分管”,强化增殖放流与渔政执法监管衔接,加强增殖放流资源管护。探索设立增殖保护区。强化绩效成果运用,及时优化增殖对策。

(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参与。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为规划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发展创新实践,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快增殖放流事业创新发展步伐

 

附件1

全省公益性增殖放流主要物种适宜性评价表

 

序号

增殖放流

物种

拉丁文名

适宜规格

适宜时间

功能定位

1

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

体长≥10mm

5.20—6.5

底层水温14℃以上

捕捞渔民增收型

体长≥25mm

6.1—6.30

2

日本对虾

Penaeus japonicus

体长≥10mm

5.25—6.10

底层水温16℃以上

捕捞渔民增收型

3

海蜇

Rhopilema   esculentnm

伞径≥10mm

5.20—6.10

表层水温16℃以上

捕捞渔民增收型

4

三疣梭子蟹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稚蟹二期

5.20—6.15

底层水温12℃以上

捕捞渔民增收型

5

金乌贼

Sepia   esculenta

受精卵

5.1—7.20

9.1—10.31

捕捞渔民增收型

6

黑鲷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全长≥80mm

7.1—10.31

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

7

许氏平鮋

Sebastods   schlegelii

全长≥80mm

7.1—10.31

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

8

大泷六线鱼

Hexagrammos   otakii

50mm≤全长≤80mm

5.1—5.15

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

9

斑石鲷

Oplegnathus   punctatus

全长≥60mm

6.1—6.30

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

10

褐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全长≥50mm

5.1——7.20

9.1—10.31

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

11

黄姑鱼

Nibea   albiflora

全长≥50mm

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

12

圆斑星鲽

Verasper   variegatus

全长≥50mm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3

钝吻黄盖鲽

Pseudoplouronectes   yokohamae

全长≥50mm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4

半滑舌鳎

Cynoglossus   semilaevis

全长≥50mm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5

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

受精卵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6

短蛸

Octopus   variabilis

全长≥10mm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7

大叶藻

Zostera   marina

种子5期或植株≥20cm

9.1—9.30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8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扣蟹(每公斤100—200只)

4.1—4.30

10.15—11.15

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

19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全长≥100mm

3.1—5.20

9.20—11.30

生物生态净水型

20

Aristichthys   nobilis

全长≥100mm

生物生态净水型

21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全长≥100mm

生物生态净水型

22

多鳞白甲鱼

Onychostoma   macrolepis

全长≥30mm

7.1—8.30

濒危物种拯救型

23

松江鲈

Trachidermus   fasciatus

全长≥45mm

3.1—5.20

9.20—11.30

濒危物种拯救型

24

日本海马

Hippocampus   mohnikei

全长≥30mm

5.1—7.20

9.1—10.31

濒危物种拯救型

25

绿鳍马面鲀

Thamnaconus   modestus

 

5.1—7.20

9.1—10.31

 

增殖试验储备型

26

真鲷

Pagrosomus   major

增殖试验储备型

27

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

增殖试验储备型

28

黄条鰤

Seriola   aureovittata

增殖试验储备型

注:1.提倡鱼类优先增殖放流大规格苗种。2.各地要根据苗种自繁自育能力,科学安排黑鲷等物种放流,确保增殖放流生态安全。3.绿鳍马面鲀、真鲷、条石鲷和黄条鰤等四个试验物种最佳增殖放流规格由科学试验获得,试验物种放流必须同步开展标志放流等效果评价工作,并根据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增殖对策。

 

附件2

 

全省海洋重要增殖放流水域适宜性评价表

 

序号

所属海区

区域范围

功能定位

主要增殖放流物种

重要增殖放流

水域

1

渤海湾南部

海区

西起漳卫新河口,东至东营河口区东岸

捕捞渔民增收、水生生物种群修复

大宗贝类、甲壳类、底栖鱼类等

渤海湾南部

2

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区

西起东营河口区东岸,东至龙口屺姆岛

捕捞渔民增收、水生生物种群修复

大宗贝类、甲壳类、海蜇、底栖鱼类等

黄河口海域、

莱州湾

3

山东半岛北部海区

西起龙口屺姆岛,东南至苏山岛

捕捞渔民增收、海钓产业促进、水生生物种群修复

海珍品、恋礁性鱼类、藻类等

长岛蓬莱近海、套子湾、养马岛近海、双岛湾、威海湾、阴山湾、朝阳港、荣成湾、俚岛湾、桑沟湾、石岛湾等

4

山东半岛南部海区

北起苏山岛,西南至日照岚山头近海

捕捞渔民增收、海钓产业促进、水生生物种群修复

海珍品、恋礁性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等

靖海湾、五垒岛湾、白沙湾、塔岛湾、乳山湾、丁字湾、崂山湾、胶州湾、灵山湾、古镇口湾、鳌山湾、黄家塘湾、海州湾等

 附件3 

全省淡水主要增殖放流水域适宜性评价表

 

序号

主要水域

地理位置

功能定位

主要增殖放流物种

1

微山湖、

东平湖

山东西部

生物净水、

渔民增收

鲢、鳙、草鱼

2

南水北调沿线水域

山东中西部

生物净水

鲢、鳙、草鱼

3

大中型水库、水源地

全省各地

生物净水

鲢、鳙

4

城市水系

全省各地

生物净水、

城市景观

鲢、鳙、草鱼

5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水域

泰山螭霖鱼

保护区

濒危物种拯救

多鳞白甲鱼

松江鲈鱼保护区

濒危物种拯救

松江鲈

 

附件4

 

“十四五”各市年度公益性增殖放流规划目标

 

地市

增殖放流物种

苗种规格

增殖放流数量

(不少于,万单位)

济南市

全长≥100mm

20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青岛市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褐牙鲆以及鲢、鳙、草鱼等

50500

淄博市

全长≥100mm

35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枣庄市

全长≥100mm

150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东营市

中国对虾

体长≥25mm

99220

海蜇

伞径≥10mm

三疣梭子蟹

稚蟹二期

半滑舌鳎

全长≥50mm

中华绒螯蟹

扣蟹(每公斤100—200只)

全长≥100mm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烟台市

中国对虾

体长≥10mm

173441

日本对虾

体长≥10mm

海蜇

伞径≥10mm

三疣梭子蟹

稚蟹二期

黑鲷

全长≥80mm

许氏平鮋

全长≥80mm

大泷六线鱼

50mm≤全长≤80mm

斑石鲷

全长≥60mm

金乌贼

受精卵

褐牙鲆

全长≥50mm

半滑舌鳎

全长≥50mm

钝吻黄盖鲽

全长≥50mm

圆斑星鲽

全长≥50mm

黄姑鱼

全长≥50mm

曼氏无针乌贼

受精卵

日本海马

全长≥30mm

黄条鰤(试验物种)

绿鳍马面鲀(试验物种)

松江鲈

全长≥45mm

全长≥100mm

全长≥100mm

潍坊市

中国对虾

体长≥10mm

78250

中国对虾

体长≥25mm

海蜇

伞径≥10mm

三疣梭子蟹

稚蟹二期

黑鲷

全长≥80mm

许氏平鮋

全长≥80mm

褐牙鲆

全长≥50mm

半滑舌鳎

全长≥50mm

全长≥100mm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济宁市

全长≥100mm

285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中华绒螯蟹

扣蟹(每公斤100—200只)

泰安市

全长≥100mm

128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多鳞白甲鱼

全长≥30mm

威海市

中国对虾

体长≥10mm

151171

日本对虾

体长≥10mm

海蜇

伞径≥10mm

三疣梭子蟹

稚蟹二期

黑鲷

全长≥80mm

许氏平鮋

全长≥80mm

大泷六线鱼

50mm≤全长≤80mm

斑石鲷

全长≥60mm

金乌贼

受精卵

褐牙鲆

全长≥50mm

半滑舌鳎

全长≥50mm

钝吻黄盖鲽

全长≥50mm

圆斑星鲽

全长≥50mm

黄姑鱼

全长≥50mm

短蛸

全长≥10mm

曼氏无针乌贼

受精卵

大叶藻

植株≥200mm

大叶藻

种子5期

日本海马

全长≥30mm

绿鳍马面鲀(试验物种)

真鲷(试验物种)

条石鲷(试验物种)

松江鲈

全长≥45mm

全长≥100mm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日照市

中国对虾

体长≥10mm

73445

日本对虾

体长≥10mm

三疣梭子蟹

稚蟹二期

黑鲷

全长≥80mm

许氏平鮋

全长≥80mm

金乌贼

受精卵

褐牙鲆

全长≥50mm

半滑舌鳎

全长≥50mm

黄姑鱼

全长≥50mm

曼氏无针乌贼

受精卵

绿鳍马面鲀(试验物种)

全长≥100mm

全长≥100mm

临沂市

全长≥100mm

190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德州市

全长≥100mm

15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聊城市

全长≥100mm

20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滨州市

中国对虾

体长≥25mm

76770

海蜇

伞径≥10mm

三疣梭子蟹

稚蟹二期

半滑舌鳎

全长≥50mm

全长≥100mm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菏泽市

全长≥100mm

300

全长≥100mm

草鱼

全长≥100mm

总计

711527

 

附件5

山东省“十四五”群众性底播增殖工程规划图

 

 

附件6

山东省“十四五”重要公益性增殖放流水域示意图

 

 

 

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牧场建设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1.渔业资源修复领先全国。山东海洋牧场历经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东模式”。在以投礁增殖为主海洋牧场基础上,结合实际,引导实施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五类海洋牧场协同发展。2017年印发实施国内首个省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开启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探索,2018年启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20个,涉及海域面积达8.5万公顷,其中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个,占全国总量的39.7%,居全国首位;投放各类人工鱼礁400多万空方,建成海洋牧场观测站21座,建造管护平台40座,建成智能深水网箱6座、大型围网(围栏)2座、新型深远海养殖工船1艘;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增殖放流各类海洋水产苗种305亿单位,全省秋汛回捕增殖资源产量15万吨,实现产值40.8亿元;脉红螺、金乌贼、牡蛎、日本蟳等本地特色渔业资源自我恢复能力显著增强。2.传统渔业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20年,全省底播增养殖产量171.19万吨,筏式和吊笼养殖产量294.95万吨,分别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33.3%和57.47%。区域发展形成特色,滩涂增养殖面积15.48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海域,筏式养殖大多集中在威海、烟台近海。主导品种优势突出,刺参、对虾、牡蛎、扇贝、海带、鲆鲽类等海水养殖十大优势品种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

3.休闲海钓基地建设逐渐完善。按照“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设思路,重点打造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至2020年,累计投放生态礁8.05万空方,放流恋礁鱼3.9亿尾;评定省级休闲海钓场69处,可容纳海钓船1460艘,已建造休闲海钓船261艘,培训导钓员291人,执道官100余人;举办全国性海钓赛事活动24场。“十三五”期间,全省省级钓场接待游客520万人次,经营收入14.3亿元,带动旅游消费约145亿元。经测算,休闲渔业每条鱼拉动经济比为1:53,有效带动餐饮、交通、住宿、造船、渔具等关联行业发展。“渔夫垂钓”品牌、“渔夫垂钓”系列赛事活动影响力大大拓展,“到山东,有鱼钓”已成为山东滨海旅游的新亮点。

4.海陆统筹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拓展发展思路,高标准推进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海洋牧场由单纯“投石造礁”提升为“生态鱼礁+资源增殖+装备化建设+信息化管理”综合发展;观测网建设成效显现,初步实现海洋牧场“可视、可测、可预警”;以监控室、展示厅、体验馆、研究院为主要内容的岸基“四个一”建设稳步实施,海洋牧场宣传推介能力显著提升;陆基工厂化育苗和深远海集约化养殖相结合的渔业模式成功试产。海洋牧场海陆统筹发展态势良好,宣传推广、生产管控、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保障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发布实施《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海洋牧场建设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制定《关于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启动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从资金、管理、环保、技术、装备等方面助推海洋牧场发展。建立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推广体系,成立“生态型人工鱼礁技术管理中心”,并在莱州、长岛、威海、日照设立4个“生态型人工鱼礁实验中心”。注重专业技术力量整合,开展科企对接,合众创新,依托驻鲁海洋科技优势力量,组建“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牧场建设相关的前瞻性技术研究,指导海洋牧场科学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海洋牧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我省海洋牧场多分布在近岸海域,海域分散确权,难以整合集中、集约化发展,部分适宜建设海域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人工鱼礁建设主要为近岸经济型人工鱼礁,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尚未形成规模;田园型、底播型海洋牧场的布局及增养殖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尚处探索试验阶段,缺少合适的养殖品种;以濒危物种、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的保护等为主要目标的公益性海洋牧场建设尚未开展。

2.海洋牧场特色不够突出。海洋牧场发展创新不够,建设类型比较单一,趋同性较强,品牌意识比较弱,牧场的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和产品特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海洋牧场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运用和体现不够,经营管理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3.海洋牧场建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海洋牧场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机制尚未建立,研究团队和研发平台力量有待整合提升。基于生态系统修复需求的增殖放流机制、基于种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基于增殖放流效果反馈的对策快速优化机制等尚未全面系统建立起来;人工鱼礁的建造材料、礁体结构、藻场构建技术和应用模式等可应用成果不多,尚不能全方位支撑礁区建设;牧场环境与容量评估、建设效果评估技术尚未有效应用;新型养殖工船、智能深水网箱等装备研发能力不足,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苗种繁育技术存在短板,缺乏高经济价值增养殖品种。

4.保障措施亟待完善。随着海洋牧场的深入发展,现行相关政策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有待修改完善;海洋牧场统筹规划和监管指导有待加强,相关标准规范有待制修订;海洋牧场建设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待发掘;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完善,装备化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牧场运营期的海洋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海洋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体系等需要健全和提升。

(三)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海洋渔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发展呈现“中高速、硬约束、新结构、多挑战”的新趋势。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出现了刚性约束,用海需求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传统养殖的作业方式较为粗放,渔业产品“量大值低”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亟待转方式、调结构,因海制宜地构建多类型多品种兼养和轮养新模式,提升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牧场渔业现代化发展。

建设海洋牧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治理海洋生态荒漠化摆在人类生存战略地位,FAO制定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FAO,1995),将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作为世界渔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国内外海洋牧场的发展均经历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和海洋牧场系统化建设等发展阶段,在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的基础上,融入良种繁育、海藻场生境构建、设施与工程装备、高端水产品生产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海洋牧场建设的综合水平。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并作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的重要指示。2019年1月省政府印发实施《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全面提升我省海洋牧场建设的信息化、装备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样板”“山东经验”,引领山东海洋牧场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养护、健康养殖、产业融合、富裕渔民为目标,建设一批布局科学合理、发展绿色生态、装备水平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产业多元融合、产出高值高效的海洋牧场,努力构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近浅海与深远海相统筹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布局,有序发展。统筹考虑近浅海和深远海渔业发展,形成各有侧重、协调有序的发展格局。做好前期海域自然资源本底调查,有效衔接主体功能区战略、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渔业发展规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等政策,加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科学规划海洋牧场建设布局,统筹海洋牧场和捕捞业协调发展。

2.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论证海洋牧场发展方向,探索多元化建设方式,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牧场,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

3.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牧场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加强绿色环保的现代技术装备集成应用,精细化实施并管理。注重全产业链开发,积极拓展海洋牧场多种功能,带动海洋二三产业发展,促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4.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企业海洋牧场建设的主体地位,政府给予必要的引导支持。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注重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构建权属清晰、责任明确、管理规范、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建管机制,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路子。

(三)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省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达到140个。海洋牧场总体形成近浅海和深远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生态修复范围进一步扩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管控能力全面增强,优质海产品实现稳定产出。

1.布局更加科学合理。重点打造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等五类海洋牧场10000公顷。其中,投礁型海洋牧场3000公顷,新增投放人工鱼礁70万空方左右;游钓型海洋牧场1000公顷;底播型海洋牧场4500公顷;田园型海洋牧场1000公顷;装备型海洋牧场500公顷,新增养殖水体30万立方米。同时在全省海洋牧场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海蜇、许氏平鮋、大泷六线鱼等生物苗种。

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明显见效。坚持利用与保护并重、用海与养海并举,渔业资源衰退趋势明显好转,本地渔业资源的自我补充修复能力显著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海洋牧场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海洋牧场实现水生生物资源溢出效应,海洋牧场限额捕捞生产有序推进,生境初步达到增殖资源、涵养生态的稳定状态。

3.现代海洋牧场建管能力显著提升。强化海洋牧场信息化建设,打造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新建一批高精度、多参数观测站,全省海洋牧场观测站总数达到60座,具备较强的组网观测能力,实现对全省海洋牧场海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生产作业、运营管理等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完善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运行维护、数据分析、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等机制,进一步提升海洋牧场的现代建管能力。

4.海洋牧场水产品质量安全、供应稳定。将海洋牧场打造成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三、空间布局及建设内容

根据水域自然禀赋、渔业产业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充分考虑海洋牧场建设区与捕捞渔民传统作业渔场的基础上,赓续“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的海洋牧场发展空间布局,开展五类海洋牧场建设。

(一)投礁型海洋牧场。

以打造“一体”建设为重点,建设从莱州芙蓉岛到日照绣针河海域及黄河口附近海域的“人工鱼礁主体区”。

依据海区环境生物承载力,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科学布局,大力开展投礁型海洋牧场建设。在自然产卵场等重点海湾(海域)建设公益性保护型人工鱼礁,限量开发资源,保护濒危物种。在近岸海域投放鲍参增殖礁、藻礁等经济型人工鱼礁,开展海珍品增殖及海藻场和海草床建设。在黄河口附近水域开展以牡蛎礁为主的投礁型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在15米以深海域开展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投放大型混凝土构件、新型复合材料构件、废旧船体等,打造海洋牧场生境。同步在人工鱼礁区建设海藻场和海草床,增殖水产苗种,补充生物资源,建设有利于海洋生物繁衍生长的现代渔场。

到2025年,在黄河口近海、芙蓉岛、庙岛湾、砣矶岛、南北隍城岛、大小钦岛、芝罘岛、四十里湾、套子湾、初村北部海域、山东湾、阴山湾—泊于、西霞口、爱伦湾、苏山岛、五垒岛湾、乳山外海、崂山湾、大公岛、朝连岛、灵山岛、竹岔岛、田横岛、斋堂岛、海州湾、刘家湾等海域建设投礁型海洋牧场3000公顷,新增人工鱼礁70万空方,礁区生境达到吸引和涵养海洋生物的稳定状态,积累总结牡蛎礁建设技术和经验。

(二)游钓型海洋牧场。

以“两带”建设为方向,在岸基沿线,利用海岸、港湾、沙滩、滩涂等自然资源以及渔村、渔港等人文资源,打造“滨岸观光渔业带”;在离岸海域,依托人工鱼礁区及各类海洋牧场平台设施,打造“离岸休闲海钓带”。

以休闲海钓为核心,完善“投放生态礁、放流恋礁鱼、建造海钓船、整治海岸线、提升服务能力”五配套,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衔接。海上以新型礁、废旧船体等生态礁的投放和游钓平台设施建设为主,定向放流恋礁性鱼类,按标准建造休闲海钓船;岸线开展整治修复、码头修复,美化、净化、优化岸基配套设施;陆基完善餐饮、住宿、交通、救助等相关设施建设,强化服务保障,拓展海洋牧场功能,推进渔业与旅游业深入融合,结合当地渔村、渔港等人文资源,开发多元化的精品休闲渔业项目。发展集生产、观光、垂钓、采摘、餐饮、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游钓型海洋牧场。

到2025年,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庙岛群岛、芝罘岛、四十里湾、套子湾、双岛湾、小石岛、褚岛、山东湾、威海湾、逍遥港、临洛湾、荣成湾、西霞口、爱伦湾、桑沟湾、大小王家岛、苏山岛、天海湾、小青岛、汇岛、土埠岛、崂山湾、大公岛、田横岛、朝连岛、灵山岛、薛家岛、斋堂岛、黄家塘湾、海州湾、三平岛等海域建设游钓型海洋牧场1000公顷,建设标准海钓船100艘,培训导钓员500人,年接待游客能力300万人次。

(三)底播型海洋牧场。

以“三区”建设为方向,在自漳卫新河至莱州虎头崖海域,建设以文蛤、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毛蚶、牡蛎、青蛤、竹蛏、螠蛏、脉红螺等传统贝类底播增殖为主的“黄河三角洲海域大宗贝类底播区”;在莱州虎头崖至靖海湾海域,建设以刺参、皱纹盘鲍、魁蚶、栉孔扇贝等海珍品增殖为主的“半岛东北部海域海珍品底播区”;在靖海湾至绣针河口海域,建设以魁蚶、大竹蛏、西施舌、栉江珧、鸟蛤、栉孔扇贝、中国蛤蜊、菲律宾蛤仔等高值贝类及马尾藻、铜藻等大型藻类增养殖为主的“半岛南部海域高值贝类底播区”。

根据海域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增殖种类和生态容量。依据空间布局和物种类别实施轮捕轮养。在近岸沙泥底质海域,稳步推进毛蚶、文蛤、四角蛤蜊等贝类的养护和牡蛎礁的恢复与重建,移植移栽鳗草、鼠尾藻等藻(草)类,发挥环境修复和固碳减排作用。在泥沙底质海域,控制开发强度,开展蛤、蛏、泥蚶等的增殖护养,轮捕轮养。在岩礁及砂砾底质海域,积极开展刺参、鲍等海珍品的底播增殖,恢复种群资源。在10米以深海域,增殖魁蚶、栉孔扇贝、鸟蛤等底栖贝类,有效利用底层空间、拓展渔业发展新领域。

到2025年,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海域开展大宗传统贝类底播增殖生产,新建底播型海洋牧场4500公顷,注重海域利用率提升,发挥海洋牧场的环境修复和固碳作用。

(四)田园型海洋牧场。

以“四园”建设为方向,在莱州湾东南部海域通过底层投礁建藻场、上层筏式疏养扇贝等的方式建设“莱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园”;在蓬莱至威海西部海域通过开展底层投礁增殖刺参、皱纹盘鲍、牡蛎、魁蚶等,上层贝藻合理梳养、套养的方式建设“烟威近海贝藻生态园”;在荣成东部海域通过开展海带、裙带菜、鼠尾藻、江蓠等大型藻类筏式养殖,综合利用水体,建设“半岛东部‘海洋蔬菜’生态园”;在海州湾海域通过投放藻礁,栽培海藻(草),营造多营养层级的海洋生态环境,开展公益性海洋牧场探索,建设“海州湾海域种质养护生态园”。

以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为核心,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鱼虾贝藻参多营养层级科学增养殖。海洋牧场建设从岸基、滩涂、浅海向深水拓展,重视海洋藻类和耐盐碱蔬菜栽培,大力推广藻、贝(鱼)、参(鲍)生态立体养殖模式,上层贝藻兼养,发展深水网箱和筏架综合养殖;中层开展基于生态鱼礁的鱼虾增殖;底层开展基于藻场、增殖礁的底播增殖,实现海洋牧场产业的绿色化、立体化、智能化、高效化。海洋牧场区域严格实施生态管控,防止外源污染。

到2025年,在套尔河入海口、黄河三角洲、莱州湾、牟平、庙岛湾、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文登南海、塔岛湾、荣成东部、靖海湾、乳山南部海域、灵山湾、海州湾、黄家塘湾等海域新建田园型海洋牧场1000公顷,完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更新改造浮漂、筏架等养殖设施,建造现代自动化机械采收设备,有效提高生产品质和作业效率。

(五)装备型海洋牧场。

以“多点”建设为方向,在渤海中部、黄海冷水团、庙岛群岛等海域布局建设装备型海洋牧场,推动海洋牧场渔业开发由近岸向离岸深水区域拓展。

运用现代技术装备,挖掘离岸养殖核心特色,在深远海建设以大型智能网箱、深海养殖工船、养殖平台为支撑的装备型海洋牧场,融合应用养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生产的集约化、装备化和智能化。大型智能网箱的建设要突出大容量、抗风浪以及水质监测、鱼类监控、自动投饵、网衣清洗等智能化,可兼容休闲娱乐和海上垂钓。发挥大型养殖工船苗种培育、养殖生产、饵料输送、鱼类起捕及产品冷藏加工等功能特色,开展海上移动养殖。创新养殖工艺技术,开展陆海接力、海淡水接力、品种接力等多种养殖模式,实现水产品的互补供给和常态化供给。

到2025年,在黄海冷水团、莱州湾、长岛、牟平、威海褚岛、荣成东部、乳山、文登、海阳、青岛胡家山、竹岔岛、桃花岛、前三岛、海州湾等适宜海域新建以深水智能网箱、养殖休闲平台、养殖工船等为支撑的装备型海洋牧场500公顷,新增深远海设施养殖水体30万立方米;养殖产生的饵料残渣及污水等实施无害化处理;重点提高深远海增养殖鱼类苗种繁育能力,开发、储备适宜深远海养殖的高价值渔业养殖品种;通过5G、北斗等现代化通讯技术将陆基配套、运输补给船、采捕加工船、管护船、海上多功能平台、深水智能网箱等现代装备单元的数据链接整合,建成完善的深远海养殖产业体系,实现建设理念、建设技术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

四、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集聚优势资源,扎实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依据牧场建设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打造海洋牧场建设样板,重点开展五大建设任务。

(一)构建海洋牧场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通过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修复海草(藻)场、增殖放流、创新管理等措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探索推广立体生态牧渔,打造近浅海鱼虾贝藻参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模式,上层开展贝藻兼养,中层开展基于生态鱼礁的鱼虾增殖,底层开展基于藻场、人工鱼礁的底播增养殖,建立海洋牧场立体生态系统,构建完整的牧场生物链和海域自我净化系统。

到2025年,在海洋牧场海域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30万空方,增殖放流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斑石鲷、黑鲷、褐牙鲆、黄姑鱼等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性物种苗种约1.8亿单位,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有效恢复,自然生产力显著提升。

(二)推进海洋牧场信息化装备化建设。

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型海洋牧场,建设高精度、多参数的海洋牧场立体观测网,加强对海洋牧场作业状态、资源环境、水文气象等状态参数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依托立体观测网,建设集生产管控、生态监测、安全救助、科学指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提升海洋牧场信息化管理水平。围绕解决近浅海增养殖压力过大、海洋牧场现代化水平较低、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充分吸收借鉴“深蓝一号”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经海系列”本地特色鱼类养殖等成功的牧场运营经验,突破深远海养殖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深远海牧场养殖技术和装备。

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并开展业务化运行,实现对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生产及生态、资源状况的高效监管,提升海洋牧场建管能力和效率。建设智能深水网箱6座以上。

(三)促进海洋牧场产业多元融合。积极拓展海洋牧场发展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探索建立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光伏渔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清洁能源与安全水产品的同步高效产出。重点探索推进“海洋牧场+新能源”“海洋牧场+休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海洋牧场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

(四)完善海洋牧场建管与运营机制。支持海洋牧场区块化、集约化发展,扶优、扶大、扶强,培育一批具有支撑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海洋牧场建设龙头企业,以“大渔带小渔”的方式带动小企业、合作社、渔户等发展,重点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的发展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领办渔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开展区域化海洋牧场建设,引导区域内多个海洋牧场示范区协同建设,集群发展。

(五)加强海洋牧场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评价。运用现代探测技术开展海洋牧场拟建海域本底调查与勘测,查明水文、水质、沉积物、生物、底质特征与承载力等情况,为海洋牧场区选址、礁体选型与设计、礁区布局、效果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海洋牧场的空间布局统计,掌握海洋牧场建设的布局、类型与规模等情况;开展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调查,掌握水文、水质、生物、沉积环境等主要环境因子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海域大型藻类、游泳生物、底栖生物等主要渔业资源调查,掌握礁区主要生物种类与数量、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引起资源量变动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评估海洋牧场类型、规模、建设年限、布局等关键因素对资源影响程度、途径,以及礁区渔业资源容纳量和主要增殖物种放流规模。构建海洋牧场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建立海洋牧场经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提出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把海洋牧场作为实施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乡村振兴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建立“海洋牧场”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部门间的综合协调合作机制,与同级发展改革、财政、环保、旅游等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及时解决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贯彻落实《规划》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好支撑体系的实施,形成促进海洋牧场建设的合力,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制度建设,紧抓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条例》立法进程,落实好海洋牧场发展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动态监管,树优惩劣。加强人工鱼礁选址、设计、论证、实施等重点环节的审查,严把建设关。规范海洋牧场建设区域投礁、增养殖品种、生产方式等活动的科学论证,确保海洋生态安全。强化海洋牧场生态监测,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提高海洋牧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做好海洋牧场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完善产品市场准入、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严守海洋牧场建设的安全底线,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紧盯海钓船、海洋牧场平台、深水智能网箱等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安全培训,保障出海人员生命安全。

(三)加大资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用足用好渔业发展补助资金等,对具有重大引导作用的海洋牧场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利用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政策,重点支持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性金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投融资途径,扩大针对海洋牧场的保险业务范围,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海洋牧场建设,助力海洋牧场“齐鲁样板”打造。

(四)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科企对接。充分发挥我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智囊团作用,开展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渔业增殖与资源调查、牧场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渔业装备制造与研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动重启海洋功能牧场生态模拟等科研支撑项目,为海洋牧场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加强海洋牧场建设领域技术合作,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以新技术、新装备推进海洋牧场建设。针对海洋牧场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海洋牧场软科学课题研究,并将调查研究结论提供政府部门,为行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助中央驻鲁和省直等海洋科研力量优势,引导科企对接,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

(五)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对外交流。结合海洋牧场信息化配套建设,加大海洋牧场宣传。支持举办“渔夫垂钓”系列活动,结合新媒体平台提高宣传能力,扩大“山东海洋牧场”品牌影响力。适时组织团队有针对性的考察日本、韩国海洋牧场,交流学习经验做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提升我省海洋牧场建设水平。

 

附件1

空间布局示意图

 

附件2

山东省已建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