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百年之后七十年:苏联战后坦克防御论(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挑战者防护 坦克百年之后七十年:苏联战后坦克防御论(下)

坦克百年之后七十年:苏联战后坦克防御论(下)

2024-07-13 04: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声明:

1.本文的目的是对苏联(苏俄乌)战后坦克七十多年发展过程中的防护设计进行粗浅的讲解。但本人才疏学浅,并不能涉猎全部,包含一定个人理解,本文抛砖引玉,如有大佬看出错误还望指正。

2.本文的内容不会过多涉及火力和机动方面。

3.本文仅讨论基础的坦克,不包含水陆坦克、坦克底盘衍生的自行火炮、突击炮、坦克歼击车、火力支援车、导弹坦克等。

4.注意:本文讨论防御设计仅讨论理论性能,实际生产工艺等导致的装甲开裂、崩落等均不在讨论范围。

5.注意:本文所指装甲倾角均为与竖置方向夹角。

6.本人在讨论俄罗斯与乌克兰坦克型号中不带立场,如果您自带立场或者认为作者带立场,建议您退出。

7.合并图片的原因是B站专栏图片插入上限为100张,给您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8.参考资料与文献会注明在文末,特别注意:参考文献格式不是标准格式。

阅前提示:本篇为下篇,为了您的阅读连贯性,且先阅读上篇。

上篇链接:

2.5.3 爆炸反应装甲布局与性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爆炸反应装甲对坦克防护系统来说已经是非常普通的组成部分了。但爆炸反应装甲始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爆反在坦克上应该怎么挂?

对于苏联坦克来说,其大倾角首上使得爆炸反应装甲天生就具有良好的工作角度,故苏俄MBT首上悬挂爆反时均是直接在首上安装(接触-5为直接安装在首上,接触-1和化石则留有一定距离)。炮塔上则需要支架人为制造较大的倾角,这也是苏联坦克安装接触-5后炮塔往往呈飞碟状的原因。

对于安装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套件的苏联坦克来说,其炮塔爆反的安装方式一般都是利用V型支架以较大角度安装在炮塔上。但T-72B/T-72B1是特例,主要是由于其炮塔尺寸过大,因此其炮塔接触-1模块没有使用支架直接贴在了炮塔上。这也是为什么T-72B炮塔基甲的CE理应远超T-80B和T-72A,但加上接触-1后却没有比T-80BV和T-72AV高太多的缘故,其炮塔正面接触-1模块处于较为不利的小倾角工作状态。[34]

但爆炸反应装甲和NERA一样,外部模块看起来是垂直的并不代表内部药块的布置也是垂直的,典型例子如T-72B3UBH炮塔侧后的“方盒子”和车体侧面的“软布袋”。此外还有乌克兰BM Oplot-M主战坦克炮塔Duplet爆反的布置,以及捷克斯洛伐克T-72M2 Moderna炮塔DYNA-S爆反的布置等(图89,图90)。[42]

BM Oplot-M首上的爆反模块则尤为特殊。前文已经提过,乌克兰将“双刃”模块和首上复合装甲结合在了一起,其首上装甲布局为:15mm钢/“双刃”单元/50mm钢/“双刃”单元/60mm钢/35mm玻璃纤维/50mm钢,其中除了最底层的35mm玻璃纤维和50mm钢,其余的构成全部都被集成在首上防护模块内。所以对于BM Oplot-M来说,不存在首上不带防护模块的“裸奔”状态,其首上不安装防护模块连封装35mm玻璃纤维都做不到。“利刃”/“双刃”爆反被激发后爆反留存率很高,抗多次打击能力很强,因而不用频繁拆开更换爆反模块。

图89:自上至下依次为:BM Oplot-M坦克的防护组件;BM Oplot-M炮塔的爆反布置图;泰国BM Oplot-T,可见其炮塔爆反安装方式

图90:T-72M2 Moderna炮塔爆反模块(斯洛伐克MEXREARM,捷克DYNA-S)

聚能爆反多层布置防御效果极佳,在沙特和乌克兰的试验中,双层聚能爆反均成功切断了120mm OFL120F1和125mm 3BM42两种APFSDS(图100)。[42]

图100:被双层聚能爆反切断的120mm OFL120F1和3BM42残骸

(注:苏联GRAU编号体系非常复杂,3BM44为该体系下,3BM42弹头带上辅助发射药的编号,全弹编号为3VBM17)

抛板爆反也可以进行多层堆叠,但需要对隔板厚度和间隙以及药的感度进行试验和设计,保证两层装药在恰当的时机依次起爆。正如前文所说,无论是早炸还是晚炸,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将接触-5等单层设计的抛板爆反叠在一起是无法起到两层的效果的。

偶尔也能见到个例,将接触-1进行多层堆叠。但事实上,接触-1的4S20药块夹的并非定向炸药,本身装药量也较高。安装接触-1套件的坦克,每有爆反被引爆时,附近一片范围内爆反都会随之起爆。因而这种堆叠三层的方式,能否增强坦克的防破能力是非常存疑的(图101)。

图101:炮塔堆了三层接触-1的T-72B1

此外,抛板爆反和聚能爆反的结构还可以结合,并不一定泾渭分明,一定抛板是抛板,聚能是聚能。互联网上猜测的我国FY-4爆炸反应装甲结构可能就使用了聚能和抛板结合的结构,以加强抗串联聚能战斗部的能力。

2.6 其他防护系统

2.6.1 屏蔽装甲

所谓屏蔽装甲,即在主装甲之前安装一屏蔽装甲板,一般为金属、硬质非金属或复合装甲材料。原理即通过改变破甲弹的炸高,有效降低破甲弹对主装甲的破坏性。屏蔽装甲还可以提前引爆榴弹,减轻应力波在主装甲上造成的破坏和损伤(图102)。[36]

图102:屏蔽装甲改变破甲弹炸高示意图

苏联屏蔽装甲的应用最典型即是“鱼鳃”裙板。

“鱼鳃”裙板是安装在早期T-64、T-64A和T-72上的一种侧裙板。鱼鳃裙板共有四块,第一块安装在挡泥板上,后面三块安装在车体上。每块裙板由中部的铝合金屏蔽装甲板和上下的橡胶板组成,其中铝合金屏蔽装甲板厚2mm,上下的橡胶板厚6mm。每一块“鱼鳃”裙板都通过弹簧进行收放,使用时展开(图103)。

图103:自上至下依次为:安装鱼鳃裙板的T-72(展开状态);鱼鳃裙板,注意上下的橡胶板和弹簧;鱼鳃裙板的结构;鱼鳃裙板收起状态;鱼鳃裙板收起状态

在30度航向角时,鱼鳃裙板对破甲弹非常有效,从面积上说可以覆盖整个战斗室,甚至包括了一部分引擎舱;从改变炸高的效果上来说,30度航向角时,其最多可以提前3.5米引爆聚能战斗部,对于早期破甲弹来说,这个距离过远,使得其射流接触到车体侧面装甲时已经基本不具备穿透力(图104)。[34]

图104:“鱼鳃”裙板屏蔽装甲改变破甲弹炸高的示意图

“鱼鳃”裙板不光应用于苏联的早期三代坦克,T-54/55和T-62也有试验和应用(图)。[43]

图:安装ZET-1屏蔽装甲的T-54-1 Mod.1947试验车

“鱼鳃”裙板主要有两个缺点:

第一,不够牢固。展开的“鱼鳃”裙板是靠弹簧支撑的,如果在树木茂密的林木地带机动,“鱼鳃”裙板碰到树干或丛生的灌木时,有可能被外力压回。若“鱼鳃”裙板不慎与岩石、大树等坚硬的障碍物发生剐蹭,则“鱼鳃”裙板还有可能被扯掉。此外,随着反坦克导弹口径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高,“鱼鳃”裙板本身不够坚固的特性使其在面对新的ATGM时也显得不够可靠。

第二,覆盖面积有限。尽管苏联对于防护的指导思想一向是航向角优先,但对于层出不穷的反坦克火箭筒威胁,苏军还是希望坦克能够对侧面垂直入射的破解弹具备一定防护能力。而“鱼鳃”裙板张开时侧面0度几乎完全没有防护,闭合时覆盖面积也非常有限。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苏联在70年代中期用橡胶裙板取代了“鱼鳃”裙板。但事实上,橡胶裙板和“鱼鳃”裙板的存在是可以互不冲突的。例如捷克斯洛伐克的T-72MK就同时安装了橡胶裙板和“鱼鳃”裙板(图105),游戏战争雷霆中完全体的T-62M-1也同时拥有橡胶裙板和“鱼鳃”裙板(图105)。但苏联的三代MBT从未使用过这种安装方式。

图105:捷克斯洛伐克T-72MK(上);战争雷霆中的完全体T-62M-1(下)(图来Bilibili用户:异世界のOP视频《【战争雷霆】T-62-M1勋章的眉毛战车ProPlus版》)[44]

2.6.2 橡胶板

橡胶板在苏联MBT的防护体系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如T-64、T-72/90、T-80系列的橡胶裙板;T-55M/AM、T-62M后升级的橡胶裙板;T-80U/UD系列炮塔和首下的橡胶板;各种乌克兰升级坦克炮塔和首下的橡胶板等(图106)。

图106:T-80U,其炮塔下部和首下均挂有橡胶板,挡泥板和侧裙板也均为橡胶板

橡胶板的作用为防御聚能战斗部,但并非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靠提前引爆战斗部。提前引爆战斗部即改变破甲弹的炸高,但大部分聚能战斗部的有效炸高在300-700mm之间,如炮塔安装的橡胶板那一点距离根本不足以靠改变炸高起到有效的防护效果。如前文所说,真正靠改变炸高对破甲弹提供防护的“鱼鳃”裙板,于30度航向角起作用时能提前2.8-3.5米引爆破甲弹,要远胜于橡胶板提前引爆的距离。

苏联的橡胶板加入了织物聚合物和钢丝网进行加强,橡胶裙板厚10mm,结构为6层织物和6层钢丝交替出现。

橡胶板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原理主要是偏转破甲弹的弹体。大部分聚能战斗部引信对橡胶板不敏感,在打穿夹布橡胶板的过程中不一定会起爆,但其入射角度一定会发生偏转,药罩也有可能被挤压变形导致其无法形成正常的射流。

此外,互联网上还流传一种说法,即橡胶板主要的作用是为T-80U主战坦克的燃气轮机防尘。需要指出的是,橡胶板确实具有这种附加效果,但并非是主要作用,也不是苏联开发夹布橡胶板的本意。

很多实际的例子都可以令这种说法不攻自破,如:

①苏联T-80UD使用6TD系柴油机,但也配有全套的橡胶板。②俄罗斯T-80BVM使用燃气轮机但炮塔并不安装橡胶板。③波兰PT-91主战坦克使用S-12U柴油机,但首下也安装有橡胶板。④俄罗斯T-72B2/184M工程使用V-92S2柴油机,但炮塔安装有橡胶板。⑤乌克兰的大量改进型坦克均挂有大量橡胶板,如T-55AGM、T-64BM2、BM Bulat、T-72MP、BM Oplot、T-72UA1等,但这些坦克全部都用的是柴油机(图107)。

图107:自上至下依次为:T-80BVM,燃气轮机,无炮塔橡胶板;T-72B2/184M工程,柴油机,有炮塔橡胶板;PT-91,柴油机,有车体橡胶板;BM Bulat,柴油机,有炮塔橡胶板;T-72MP,柴油机,有炮塔和车体橡胶板;BM Oplot,柴油机,有炮塔和车体橡胶板

除此之外,在实际战场上,无论是2014年的东乌内战还是2022年的俄乌战争中,都能看到很多车组给原本没有橡胶板的坦克加上橡胶板,意图增加防护(图108)。在战场上,车组加橡胶板的目的显然不可能是为了给发动机防尘。

图108:车组战地改装加装橡胶板的案例,P2较为特殊,原为一辆乌军的T-80BVK,在换上了来自T-72的炮塔接触-5爆反套件后,又加装了橡胶板

需要指出的是,橡胶板防护系统是一种概率防护,其并不像复合装甲那样靠结构硬抗。但橡胶板重量很轻,安装也很方便,成本也很低。如果能对破甲弹起到有效防御就非常划算,若不能有效防御,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属于“挡住就赚,没挡住不亏”的装甲。

2.6.3 格栅装甲

格栅装甲在苏俄坦克中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其也是针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系统。对于格栅装甲的原理,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依然是提前引爆破甲战斗部,这依然是不正确的。格栅距离车体的距离比橡胶板还要近,能改变的炸高寥寥无几。

格栅装甲的作用,主要是撞击药罩使其变形,破坏其压电引信。最好的情况是使其无法引爆,退一步可使得破甲弹无法形成正常的射流。

格栅装甲也是一种概率防护系统,同时格栅的间距要根据目标弹药设计。一般格栅装甲专门针对老式的PG-7弹头设计,约有60%概率可以挡下破甲弹头。但对一些口径更大,或针对格栅专门进行过优化的ATGM等,防护概率会大大降低。

苏联最初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就为T-62安装过格栅装甲,格俄战争期间,俄军T-62也有安装格栅装甲(图109)。如今的俄军新一代主战坦克,T-72B3、T-80BVM、T-90MS、T-90M、T-14等普遍在车体侧后和炮塔侧后安装有格栅装甲(图110)。此外,一些战场上的车组战地改装也会就地取材,加装格栅装甲,而且往往非常夸张(图111)。

图109:阿富汗战争期间的苏军T-62(上);格俄战争期间的俄军T-62(下)

图110:自上至下依次为:T-72B3 Mod.2016;T-80BVM;T-90MS;T-90M;T-14,注意这些坦克侧面和后部加装的格栅装甲

图111:自上至下依次为:自行加装格栅的T-80BV;自行加装格栅的T-80BV;叙利亚自行加装格栅的T-72A/M1(T-72“Mahmia”)[45]

2.6.4 链条装甲

链条装甲在苏俄坦克当中使用的很少,仅有T-90M主战坦克炮塔下部安装。但这种装甲在以色列坦克装甲车辆上却应用很广,典型的如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图112)。

图112:自上至下依次为:T-90M;梅卡瓦Mk2;梅卡瓦Mk3;梅卡瓦Mk4,注意上述型号炮塔前部或后部的链条装甲

链条装甲也是用于对破甲弹等聚能战斗部弹药的防护。对于链条装甲的原理,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提前引爆破甲弹,但这依然是不正确的。事实上,链条装甲对作用与格栅装甲相似,主要靠撞击挤压药罩,使其无法形成正常射流来进行防护。当着角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撞坏引信,使聚能战斗部无法引爆。此外,由于链条装甲本身的相对柔性特性,也可以对破甲弹的运动状态进行干扰。

瑞典曾于1971年对链条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效果进行了试验。

试验使用的链条每个链节长113mm,宽62mm,直径19mm,链条与链条之间间隔100mm悬挂。试验使用了90mm和84mm两种口径的聚能战斗部弹药进行射击,各射击9次,前6次为垂直入射,后3次为45度倾斜入射。试验结果显示,9发90mm的平均剩余穿深为正常穿深的40%,9发84mm的平均剩余穿深为正常穿深的75%。

每次试验中都会有1-2条链条断裂。

图113:瑞典链条装甲测试的部分文件

图114:瑞典链条装甲测试的部分文件

尽管苏俄官方使用链条装甲很少,但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战场上,有不少车组的战地改装也加装了大量自制链条甲(图115)。

图115:俄乌战场上加装了自制链条装甲的T-72B3 Mod.2016(上);叙利亚自行改装的T-72“Mahmia”[45]

2.7 苏联坦克的防护设计思路

2.7.1 防护系统的构成与设计层级

坦克在战场上面临的威胁是多样的,防御的主要对象有:从正面、侧面和后面来袭的炮射反坦克穿甲弹、导弹和破甲弹;其他武器发射的火箭弹、导弹、碎甲弹和爆炸成型弹丸;来自坦克顶部的各种无制导弹药和遥感灵巧攻顶弹药;针对坦克底部的各种反坦克地雷;或是核武器和爆震武器;激光武器、粒子束和微波等新概念武器。[46]

《坦克构造与设计》一书指出,坦克的防护系统主要包括:

伪装与隐身系统、综合防御系统、装甲防护、后效防护与三防系统。

对于防护性能层次遵循以下层次:防侦查、防探测、防命中、防击穿和防损伤。

也就是不易被探测发现,发现后不易被命中,命中后不易被击穿,击穿后不易发生二次效应损伤人员和主要设备。

防护性能的不同层次如下图所示(图116):

图116:坦克防护性能的构成与防护性能的不同层次

2.7.2 苏联坦克的防护设计思路

•低矮外形

从二战期间,苏联坦克设计就开始有意无意追求相对低矮的外形,以缩小正面投影,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被发现后其较小的正面投影也可以增加敌方在正常交战距离命中己方的难度。

中型坦克从T-34到T-44再到早期T-54,到T-62和T-64;重型坦克从IS-2到IS-3再到T-10,到277工程和770工程,其高度均在不断降低。

随着降低的高度一起改变的是越来越大的倾角,在全口径弹和APDS时代,苏联非常擅长利用大倾角、球面、弧面等结构来不断提升抗弹性能却不增加重量。对于苏联的基础建设和广大自然条件来说,重量过重的坦克是不可接受的,IS-4/IS-4M已经用其在远东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60年代初诞生的T-64最初被严格地限制在38吨级,70年代的T-72和T-80则被放宽到42吨级,80年代中期的T-72B和T-80U则被进一步放宽到46吨级。这个吨位在二战的苏军序列中其实已经能划为重型坦克了,但相比北约坦克那疯狂飙升,逼近甚至超越虎王的体重来说,实属轻量级。

对于苏联坦克来说,低矮外形的设计和低重量是恰好相配合的。低矮外形配合大倾角装甲,使得车辆的主要防御面积很小,想达到同样的防护水平,所消耗的重量自然比高大威猛的坦克少的多。

图117:自上至下依次为:T-72和Strv103投影比较:M60A1与Strv103投影比较;T-72与M60A1、酋长、豹2的投影比较[34]

前文我们已经提过,坦克防护设计应遵循的层次为:防侦查、防探测、防命中、防击穿和防损伤。苏式三代MBT在当时的条件下完美的符合优先不易被发现,被发现后也不易被命中的要求。其低矮外形设计是完全符合坦克防护设计层次的科学设计。

•自动装弹机与后效防护

低矮外形设计的一大缺点是会影响人机功效,对于人工装填坦克的装填手尤为重要。且随着坦克炮口径不断增大,人工装填的难度越来越高。苏联遂开始尝试为坦克配备自动装填系统,最早于IS-7工程等末代重型坦克上安装了半自动装弹机进行试验。

随后的苏联三代MBT均配备了转盘装弹机。其中T-64/80系列为立式转盘装弹机,转盘弹容量28发;T-72/90为卧式转盘装弹机,转盘弹容量22发。

长久以来,所谓“苏维埃宰人航天”、“飞头”之流的烂梗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苏式坦克因转盘装弹机而易殉爆这一点仿佛成了绝对真理。

但事实上,苏式坦克的转盘装弹机投影面积并不大,尤其是T-72/90系列的的卧式转盘装弹机。苏式坦克易殉爆的罪魁祸首是其落后的灭火抑爆系统和车体内部散乱堆放的其他十几发弹药。

个别战雷玩家游戏入脑,以为现实中也可以像游戏一样清空部分弹药架。但实际作战中,坦克车组恨不得超载多拉些弹药。坦克在实际战斗中面对的敌人多样,需要使用不同的弹种,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各弹种的数量都不会太多。而弹药打空之后,在战场上补给弹药要远比某些人想象中的因为带满弹药导致的潜在殉爆可能要危险的多。

而同样的,如豹2的车体弹药架、挑战者2的车体弹药架和尾舱弹药架,这些在实战中都同样的危险。M1系列坦克人弹分离加泄压阀的设计确实可以有效降低弹药架被击穿后的殉爆概率,但一来无法达到100%防殉爆的效果,二来其设计主要是为了给成员留足时间安全撤离坦克,坦克毫无疑问丧失了战斗能力。像战争雷霆那种M1后脑勺火冒三丈还满地图乱跑的景象着速过于离谱。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后效防护是坦克防护系统设计层级的最后一环,只有之前的层级都达成一定的设计目标,最后才考虑后效防护。装甲防护本身无论如何优先于后效防护,有些读者在讨论苏联和北约三代MBT防护设计时,光谈批评苏联坦克的后效防护称赞北约坦克的后效防护,却对长达三十年时间里北约坦克在装甲防护上的劣势避而不谈。

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装甲防护设计作为支撑,后效防护做的再好也没有多大意义。假如装甲防护设计本身很差,哪怕人弹分离加装泄压阀,弹药架被直击也不爆炸,但杆弹或射流击穿的过于轻易,残余穿甲体或射流夹着装甲碎片崩了成员一脸,照样也只有死路一条。

•装甲弱区与交战距离

对于MBT来说,其正常交战距离从冷战早期的1000米不断提升,今天在2000米以上。无论是1000米之于冷战早期火控水平,还是2000米之于今天的火控水平,命中坦克目标并不困难,但想命中首下等装甲弱区很困难。

在冷战时期,杆式穿甲弹和聚能战斗部弹药飞速发展,长期呈现弹大于甲的趋势,像二战期间那样进行全面防护是不现实的。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有限的重量要更多的用在主防护区上。

《坦克构造与设计》一书原文如下:[46]

坦克装甲防护的原则是:突出正面防护,兼顾侧面防护,加强顶部防护,考虑底部防护;装甲防护能力的分配为:正面防护为45%,侧面防护为25%,顶部防护为15%,尾部防护为10%,底部防护为5%。

请各位读者注意“突出”、“兼顾”、“加强”、“考虑”等用词。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MBT设计对于装甲重量的分配可能有些许不同,但毫无疑问正面都是优先的,且车体和炮塔主迎弹面为最优先。

这种设计必然导致坦克防护存在很多弱区,以游戏的视角来看就是四处漏风。但结合现实中1000-2000米的正常交战距离,弱区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

坦克防护区域的布置即遵循高中弹率区域优先,成员投影区优先。

但需要指出的是,苏联三代MBT正面的装甲弱区按比例来说是偏大的,主要集中在首下、首上驾驶员观察窗附近、炮盾附近,炮塔上沿和炮塔下沿(图118)。一般来说,除去首下迎弹射击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和自欺欺人的挑战者1/2系列主战坦克,首下均属于极难被命中的区域,我们一般不讨论首下命中情况。

图118:T-72装甲弱区示意,但注意,此图将首上弱区画的大过头了,实际弱区差不多是红色阴影区域

苏联MBT炮盾的装甲弱区是由于其火炮安装方式决定的,这一区域大多数主战坦克防护性能都不太好,但挑战者2和豹2IMP系列通过直接在炮盾堆叠钢板的方式消除了炮盾弱区。炮塔顶部的弱区在主战坦克中也是比较普遍的,但如豹2IMP、梅卡瓦Mk4系列等冷战后的新坦克均对炮塔顶甲有针对性的加强(图119)。对于苏联主战坦克来说,顶部防护主要是靠加装爆炸反应装甲来实现。[47]

图119:梅卡瓦Mk4,如橙色线条所示,很厚的顶甲附加模块覆盖了除尾舱外的整个炮塔

苏联三代MBT首上的装甲弱区,俗称“三角区”,主要原因是其车体长度较短,为给驾驶员留够足够的空间,对首上复合装甲板进行了垂直下挖处理(图120)。苏联的68度大倾角首上本身可以提供很大的LOS,但当观察窗区域被垂直下挖时,垂直断对应的区域不可避免的LOS呈递减趋势,抗弹性能也随之越来越差。

图120:苏联三代MBT三角区的成因,如橙线所画,LOS向上递减

苏联三代MBT的装甲弱区占正面投影面积比例偏大,但绝对面积不大。且结合苏俄重视航向角防护的设计理念,其弱区在正常交战距离是可以被接受的。

弱区比例偏大总归不是好事,但苏联时代并未对其进行什么改进。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堡垒系列坦克则对缩减弱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俄罗斯“化石”爆炸反应装甲的应用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减首上弱区。

•航向角防护理论

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曾反复出现一个词:“航向角”。

航向角即与坦克前进方向的夹角,一般前进方向左侧规定为负航向角,右侧规定为正航向角,如图所示(图121)。

图121:T-80U/UD炮塔与豹2炮塔,±35度航向角示意图

应该指出,航向角防护是属于正面防护的。现代MBT的防护设计中,往往对聚能战斗部,有诸如爆反、格栅装甲、链条装甲等方式进行防护,可以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全面防护。但对于杆式穿甲弹来说,则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硬碰硬是最常见的解决方法。各国MBT对于杆式穿甲弹的侧后直击实际上都是放弃的,但对于正面一定航向角范围内的扇面防护,各国都有一定的设计。

根据惠特克氏方向公算偏差,坦克受到的攻击中,来自正面800密位(±22.5度航向角)的占33.3%,来自正面1066密位(±30度航向角)的占45%(西方密位制),呈椭圆分布(图122)。超过±30度航向角受到攻击的概率显著降低,因此,各国航向角防护的上限均为±30度,一般只会低于低于此角度,不会高于此角度。[40]

图122:惠特克氏方向公算偏差

而苏联坦克设计历来是最重视航向角防护的,30度航向角防护的理论深入苏联MBT设计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就是苏联MBT偏心圆炮塔和转盘自动装弹机的应用。

长久以来,诸如“苏联使用转盘装弹机是草菅人命”、“苏联高层漠视士兵生命”之类搞笑的谣言在互联网盛行。但事实上,苏联坦克这样的布局正是由苏联重视航向角防护的理念决定的。

有些读者认为T-64系列、T-72系列、T-80系列使用的依然是半球炮塔,依然是靠球形的结构增加跳弹概率的。但事实上,苏联三代MBT的炮塔造型更类似圆饼,其炮塔前额已经近似垂直,尤其是越往后发展越直(图123)。

图123:T-72B Mod.1984炮塔,其炮塔前额纵向上已经非常垂直了

对于苏联三代MBT来说,采用圆饼炮塔的原因一方面是旧的设计继承性,另一方面是圆饼炮塔的特殊形状可以使得在±30度航向角内,炮塔侧后始终藏在炮塔主装甲之后。北约的方形炮塔为了加强航向角防护,无论是M1艾布拉姆斯还是豹2,都不得不在炮塔侧面安装具备一定厚度的复合装甲模块。

而在炮塔转动时,苏联三代MBT的防护区域投影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北约MBT的方形焊接炮塔则更容易将炮塔侧后部薄弱区域暴露出来(图124)。

苏联采用转盘装弹机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在苏联看来,因航向角防护不足或炮塔转动将尾舱装弹机内的弹药暴露于敌方射击范围内要比转盘可能被击穿导致殉爆危险的多。

图124:北约坦克在炮塔转动时会将炮塔尾舱置于危险中

如果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苏联三代MBT的炮塔并非是规整的圆或椭圆,其炮塔侧后遵循严格的30度内收,这一点在T-90A和T-80UD的焊接炮塔上也得到了良好的保持,始终将炮塔侧后弱区藏在30度线以内,保证±30度航向角内炮塔后部均无法被攻击到,这是苏联三代MBT炮塔设计的核心思想(图125)。

在对于30度航向角防护的追求上,苏联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正面0度防护的要求,这可能是苏联MBT正面弱区比例投影面积偏大而长期无改善的原因。苏联三代MBT炮塔装甲往往布置很不均匀,但基本都强调在30度航向角左右均匀(图125)。我们前文提到的很多抗穿防破指标都是30度航向角指标。

图125:自上至下依次为:晚期T-64A和T-64B的陶瓷球阵列炮塔;T-72B炮塔;T-90A与M1艾布拉姆斯炮塔

苏俄坦克对航向角防护的追求也体现在侧面附加装甲的使用上。

如前文提到的“鱼鳃”裙板,主要就是用于30度航向角,也只有30度及以内的航向角才可以有效增加破甲弹炸高,对于侧面垂直入射的聚能战斗部弹药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再如苏俄装备接触-5爆反的坦克:T-72B Mod.1989、T-90A等,其侧面常安装三块板套件(每块板里面是6组双层4S22单元),覆盖面积很低,仅能覆盖车体驾驶员附近一小部分区域。很多读者不理解为什么覆盖面积如此之小,覆盖面积这么小有什么用。实际上,这三块板的设计正是在±30度航向角范围内起作用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30度航向角时,这三块板正好能覆盖到发动机舱之前,也就是整个车体战斗舱的投影。而30度航向角射来的弹药,爆反对其的倾角为60度,正好处在爆反工作效率很高的角度上。而如果面对侧面垂直入射的弹药,对弹药来说爆反倾角为0度,工作状态最差,因此苏俄坦克设计者干脆放弃了侧面直击时的防护(图126)。因为即使接触-5在侧面直击时能覆盖整个侧面,其0度的工作状态也过差,很难起到有效效果。

但俄罗斯新一代MBT,通过内层覆盖的垂直4S23和外层“软布袋”内60度平行放置的4S24尽可能的改进了这一缺点。

图126:T-90A三块板套件对航向角的防护(上);T-90A三块板套件对侧面垂直入射时覆盖面积较小(下)

2.8 苏联三代MBT与西方三代MBT的比较

2.8.1 北约主战坦克的设计与性能

由于本文前半部分已经详尽介绍过了苏联三代MBT的装甲结构与双防性能,此处简要介绍部分北约三代坦克的防护设计。

•豹2系列主战坦克

在冷战时期,豹2系列坦克的装甲主要有两种,分别是B-Tech装甲包和C-Tech装甲包。其中前者安装于豹2的第1-5批次(豹2A0-豹2A4(5批次))以及第6批次(豹2A4(6批次))的前96辆坦克,后者安装于后期的6批次,以及第7-8批次的豹2A4。(注:8批次豹2使用了D-Tech裙甲,但车体和炮塔主装甲仍为C-Tech装甲)

B-Tech装甲包的豹2,炮塔±30度航向角内KE-350mm,CE-700mm;首上KE-300mm,CE-600mm。

C-Tech装甲包的豹2,其设计指标为±30度航向角内炮塔和车体KE-400-420mm(120mm DM23 APFSDS),CE-750-800mm。

但根据1987年梅彭靶场的试验,C-Tech豹2实际上并没有达成预定的防护指标。其车体勉强达标,炮塔仅能在0度航向角满足要求,30度航向角被尽数击穿。[48]

图127:自上至下依次为:豹2A0(1批次,B-Tech);豹2A4(5批次,C-Tech);豹2A4(8批次,D-Tech)

在冷战末期,德国为参加英国对于我酋长坦克后继车型的竞标,需对豹2A4的防护性能进行提升以满足英国人的要求。KMW遂推出了附加装甲套件,制造了样车豹2KVT,这一样车可以被视为豹2IMP系列的起点。

在1993年瑞典坦克竞标中,瑞典对进入第二阶段的豹2IMP(TVM1样车)进行的实弹测试表明,使用德国D-Tech装甲包的豹2IMP,0度航向角首上KE-650mm,CE-1257mm;炮塔KE-817-862mm,CE-1920mm。使用瑞典改进D-Tech装甲包的豹2IMP,0度航向角首上KE-750mm,CE-1580mm;炮塔KE-820mm,CE-1850mm。

此外,从豹2A0一直延续到豹2A4的炮镜防护弱区,也在豹2IMP身上通过重新设计炮塔,上移炮镜进行了解决。

图128:瑞典对于德国和瑞典版本全D甲豹2IMP原型车做的实弹射击测试

豹2IMP的防护性能相比之前的B甲、C甲豹2是质的飞跃。瑞典最终选择了瑞典版本的D甲豹2IMP作为其下一代主战坦克,也即Strv122。而德国使用的则是于1992年确定的TVM2(也称曼海姆配置)规格进行量产,也即豹2A5。[49]

图129:自上至下依次为:豹2KVT;豹2IVT;豹2TVM1(TVM Max);豹2TVM1(TVM Min);豹2TVM2

D-Tech装甲包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已知完整的D甲包一定包含炮塔基甲的更改、炮塔正面、侧面和顶部的附加装甲模块、车体首上的附加装甲模块和重裙甲模块。但对于D-Tech装甲包是否包含首上基甲,始终众说纷纭。

但无论如何,德国自用豹2A5、豹2A6甚至基础的豹2A7型号,均不包含首上附加装甲模块,都不属于“全D甲”序列。

更多关于豹2坦克防护的内容推荐阅读微博用户Object-477的文章《豹2主战坦克装甲发展(ABCD)》。

•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

M1系列主战坦克炮防护设计较为常规,但车体防护设计非常奇特。其车体采用首下迎弹设计,即以首下为主迎弹面而非首上。M1车体正面的复合装甲模块均布置于首下,首上则采用超大倾角高硬度钢防护。在钢材料合适的情况下,其首上可以起到不错的防护效果,甚至引起杆弹的跳弹。

M1“艾布拉姆斯”的车体设计乍一看是非常完美的,其首下被复合装甲覆盖,首上又利用超大倾角达成较高的防护水平,车体似乎是没有装甲弱区的。但事实上,M1的首下迎弹设计导致其首下很难通过物理增厚的方式提升防护水平(会降低坦克通过性)。而北约小外倾角NERA的布局又要求必须有足够厚的LOS才能起到足够的防护效果,这为艾布拉姆斯系列坦克后续的装甲升级带来了困难。

图130:M1A2和M1A1,注意其面积极大的首下和近乎水平的首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文章在谈到M1坦克时喜欢强调其贫铀装甲,但贫铀装甲并非一开始就安装在M1上的。早期的M1、M1IP、M1A1使用的还是普通的复合装甲,于M1A1HA开始,艾布拉姆斯才开始安装贫铀装甲,在之后的型号中又有所改进。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多种证据表明,除5辆用于陆军坦克学校的M1A1外,M1系列坦克均仅有炮塔安装有贫铀装甲,首下未安装贫铀装甲。具体内容请阅读Bilibili用户科尔松试车场的文章《美军M1艾布拉姆斯坦克全身都含有贫铀装甲吗?》。[50]

链接如下:

此外,外贸的M1系列主战坦克全身均不含贫铀模块。

M1系列主战坦克的双防性能长久以来保密工作做的较好,但随着1993年瑞典坦克竞标文件的解密,美国提供给瑞典的文件显示其提供给瑞典的M1A2(不含贫铀模块),炮塔±30度航向角KE-600mm,CE-900mm;车体±25度航向角KE-350mm,CE-750mm(图131)。

图131:美国向瑞典方提供的M1A2防护指标文件图132:在瑞典接受机动性测试的M1A2

M1系列主战坦克首下始终是KE-350mm左右,到M1A2SEPv3时,由其试验车在首下加的负重块可以推测其复合装甲模块有更换并有所增重,推测其KE约在500mm左右。

M1炮塔KE约350-380mm左右,M1IP对炮塔进行加厚,约有400-450mm KE。M1A1为M1IP直接更换120mm M256坦克炮,并未对防护系统进行改进。

实际上,在瑞典坦克竞标的文件被公开前(2018年流出),苏俄也对艾布拉姆斯的防护水平进行过猜测,如下图所示(下表),左侧为炮塔和车体抗穿,右侧为炮塔和车体防破性能。

图133:俄罗斯坦克设计教材对M1系列主战坦克防护水平的猜测

此图出自俄罗斯于2017年出版的坦克设计教材,此时瑞典坦克竞标文件还没有流出。可以看出,苏俄对于M1的估计还算合理,但后期明显高估了艾布拉姆斯的抗穿水平。事实上,由于苏联后期对美情报的颓势,有理由推测这一组数据是苏联/俄罗斯根据自身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对标推测的美国坦克抗穿水平,表中数据也恰好能和苏联同期坦克相对应。

如M1(1980)的420/380基本对应T-72A Mod.1979;M1A1(1984)的450/430基本对应T-80BV Mod.1984(旧80BV);M1A2(1988)的680/630基本对应T-80U;M1A2(1990)的880-900/650可能是对标了187工程等试验中的样车。

另外需要额外强调的一点是,互联网上常常流传M1坦克车体高大,但事实上,艾布拉姆斯专门降低了车体高度,在北约坦克中并不算高大(图134)。

图134:在波兰的M1A2SEPv2(左)和豹2PL(右),可见二者高度相近,M1车体略矮,但炮塔略高

•挑战者系列主战坦克

英国原本开发的三代主战坦克项目是MBT-80项目,但随后由于经费问题搁浅。而恰逢英国为伊朗开发的FV4030/2(伊朗狮-1,Shir-1)和FV4030/3(伊朗狮-2,Shir-2)订单因伊朗革命而化为乌有。英国遂将其出口转内销,借用一部分MBT-80的技术,最终发展成FV4030/4“挑战者1”。

图135:挑战者1

挑战者1炮塔±30度航向角KE-480mm,CE-750mm;首上正对为KE-300mm,CE-580mm。(数据来源于1987年RARDE报告,部分图由微博用户Object-477根据档案制作)[51][52]

图136:挑战者1的炮塔和车体防护水平

挑战者2 Mk2方案炮塔正面为±30度航向角KE-550mm,CE-1000mm;炮盾KE-500mm,CE-500mm。1987年其炮塔防护指标要求为500KE/800CE,1988年指标要求针对新的威胁评估进行了修正,增加到600KE/900CE,但不明确后来挑战者2是否达成了这一指标。[53]

挑战者2 Mk2使用和挑战者1相同的车体结构和配置,推测其车体KE≤360mm,CE≤800mm。[52]

(数据来源于微博用户Object-477,部分图由其根据档案制作)

图137:挑战者2 Mk2原型车的炮塔防护水平

应该说,挑战者1的炮塔在刚服役时(1983年),其防护水平是相当高的。相比于当时的M1在400KE上下,豹2(B-Tech装甲包)在350KE上下徘徊的水平,其炮塔防护堪称北约之最。

其车体的防护指标虽然较弱,但是鉴于同期豹2和艾布拉姆斯都处于一样烂的水平,也没有什么好过多评价的。

挑战者系列坦克最饱受诟病的是其车体的防护布局设计,虽然其采用首上防护,但首下面积相当之大,几乎与首下迎弹的艾布拉姆斯要差不多了。且作为首上迎弹设计思路的坦克,挑战者1/2的首下仅有首上复合装甲模块因厚度向首下的延伸(图138)。[52]

图138:挑战者1 CHIP装甲结构

图139:挑战者1和挑战者2坦克的首下相当巨大

但对于英国冷战的坦克应用场景来说,英国对于车体的防护性能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英国人对炮塔相当执着,在1987-1988年对酋长替代坦克(英国的挑战者1只替换了一半的酋长,挑战者1实际上并非英国陆军真正想要的东西。因而1987年招标酋长替代坦克意图换掉剩下一半酋长)的招标中,英国对德国人的豹2也提出了严苛的炮塔防护要求。正如前文所说,为了达到英国炮塔600+KE的防护要求,KMW开发了豹2KVT,尽管在英国的竞标中失败,但为后来成功的豹2IMP奠定了基础。

冷战结束后,挑战者1和挑战者2坦克开始随着英军进入中东。中东地区复杂的环境,层出不穷的反坦克火箭筒和单兵ATGM,迫使挑战者开始安装附加装甲套件。挑战者1和2均在首下安装过非常厚的附加装甲,其中除挑战者2TES有安装复合模块外,其余型号均为爆炸反应装甲。

图140:自上至下依次为:挑战者2;挑战者2(安装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附加装甲套件);挑战者2首下的ERA支架;安装附加装甲的挑战者1(左)和挑战者2(右);挑战者2TES;挑战者2TES

•勒克莱尔系列主战坦克

勒克莱尔系列在冷战期间没能服役,此处不予以讨论。

图141: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2.8.2 苏联早期MBT和北约早期MBT防护性能的对比

在冷战前期,T-64诞生之前,双方量产主战坦克的防护设计其实相差不大。但由于北约早期使用的主力坦克M46和百夫长坦克,其基础防护设计均是继承自二战车,故和更换了半球炮塔的T-54/55系列比起来防护偏弱。

在冷战早期,北约当中后来几个坦克大国,英国在继续修改百夫长;法国正在从二战的创伤中缓慢恢复,其坦克设计还在沿用二战德国的很多东西;西德还没开始自己的坦克设计;唯一做出比较大改变的也就是美国。

应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止有苏联认识到了弧面装甲可以有效提升等重量下的防护水平。美国相继在M41、M46E1、M47等坦克上开始安装铸造炮塔,试图通过弧面形状增强防护水平。在M47坦克的身上,M26/46原先首上倾角过小的缺点也被修正(图142)。

图143:自上至下依次为:M46坦克三视图;M46E1坦克三视图;M47坦克三视图

M47的首上由M46的4英寸(102mm)/46度增加到了4英寸(102mm)/60度。[54]

而在M48身上,美国人则先后使用了圆弧首上和船型铸造车体,以及类似苏联的球形铸造炮塔,东西坦克防护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

但M48的弧面铸造装甲和苏联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异,其主要防护面,如首上和炮塔正面,其并非苏联常用的变截面装甲,而是等截面装甲,但其如首下和炮塔侧面等非主要防护区采用的也是变截面装甲。M48首上为110mm/60度,首下102mm/35度-61mm/53度变截面,车体侧面为弧面内倾,最厚处90mm/35度,但有76mm垂直段;炮塔正面178mm/30度,炮盾114mm/30度,炮塔侧面115mm/28度-65mm/33度。

图144:M48的装甲分布图(上);T-54/55的装甲分布图(下)

应该说,M48防护设计所使用的理念是优秀的,和同时期苏联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的设计殊途同归。就装甲布局来说,M48首上略强于T-54/55,首下略弱于T-54/55,炮塔正面水平相当,侧面弱于T-54/55,但车体侧面又强于T-54/55。

M48车体高大,在投影面积上劣势很大,但M48的装甲设计并不像互联网上流传的那样不堪。部分读者长久以来的固有观念导致对M48防护设计的评价过低。

到了60年代初,M60和M60A1的车体底部沿用了M48上的铸造船型车体,但首上并未坚持弧面,而是使用了一整块装甲板。

图145:M60A1的装甲分布图(上);T-62的装甲分布图(下)

M60和M60A1炮塔不同,此处仅讨论M60A1。

M60系列首上为110mm/65度,倾角进行了增加,首下也有所加厚,但车体侧面和炮塔侧面装甲厚度都有所降低。除去过于高大的车体投影,M60A1的正面装甲抗弹性能较T-62拥有优势。

但可惜的是,此时正处于聚能战斗部乱飞的时期,也是杆式穿甲弹步入主流的前夜,无论是T-54/55还是T-62,亦或者是M48、M60与百夫长,此时的防护水平都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一切都表明传统的装甲设计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威胁,在这个关头,苏联以T-64步入了新的篇章,而美国和西欧则相继拐进了不同的歧途。

2.8.3 苏联三代MBT和北约同期MBT防护性能的对比

从T-64出现开始,苏联MBT的防护设计就和西方坦克的防护设计(尤其是抗杆式穿甲弹性能)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并且直到苏联解体都没能追赶上来。

(苏联末年北约坦克的弹药和火控优势使其拥有了一定优势,但本文仅讨论防护设计,不讨论火力设计)

1964年T-64服役时,美国M60系列主战坦克服役还没多久,且在整个60年代产量很低;西德秉承装甲无用论的豹1才刚刚于1963年签下订单,第一批出厂都要等到1965年;同样装甲无用论的AMX30也在试验阶段;而英国的酋长尽管已经定型,但也要等到1967年才开始列装。

在面对同时期的这些均质钢主战坦克时,T-64系列拥有绝对的防护优势。

在60年代末,北约主流国家也迅速意识到了坦克技术同苏联的差距,于是上马了诸如美德合研Kpz70/MBT-70这样的对于三代坦克进行探索的项目,但均因各种原因流产。北约现役的三代MBT开始研发均是在70年代,且定型均到了70年代末(豹2AV、XM1FSED)。

(注:对于MBT-70,XM-803等车,苏联实际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反应,我们会在后文讲解)

几乎整个70年代,西德都在生产豹1的各种改进型号,但其防护设计始终没有大的提升。豹2的预生产型于1977年生产,1978年交付部队,但仅有3台车体和2座炮塔,可以忽略不计。正规的第一批豹2是1979年开始交付的豹2A0(1批次),于1979-1981年相继服役。这一批豹2A0中的前200辆没有安装EMES 15热成像炮镜,安装的是部分豹1改型上使用的PZB-200(于1984年开始返厂升级,到1987年结束)。在苏联解体前,西德共生产了豹2A0(1批次)、豹2A1(2批次)、豹2A1(3批次)、豹2A3(4批次)、豹2A4(5批次)、豹2A4(6批次)、豹2A4(7批次)7个批次的豹2坦克(豹2A2为1批次升级型号,不是新造车型)。这些豹2当中,大部分都是B装甲包,只有后期(6批次第96辆之后)为C装甲包。

但无论是B装甲包豹2对于80年代初苏联T-72A Mod.1979、T-72A Mod.1982、T-80B Mod.1978、T-80B Mod.1982等车,还是C装甲包豹2对于苏联末年的T-80U和T-72B Mod.1989,其抗穿性能都是不如的,甚至后期可以说是孱弱的。

美国的M1系列坦克于1979年开始生产,但到1980年时交付的数量仅两位数。1980-1985年间共生产了超过1000辆艾布拉姆斯,其中1984年开始曾短暂生产M1IP。1985年,美国开始生产M1A1,1988年开始生产带贫铀的M1A1HA。M1A1系列一直生产到1992年。[55]

在1982年苏联启动“反射”项目前,M1的抗穿性能和T-64、T-64A、T-64B、T-72、T-72A、T-80基本处于相当的水平,略弱于T-80B,M1车体抗穿略强一些或相当,炮塔抗穿则略弱。1982年因“反射-2”项目加焊高硬钢后,苏联三代MBT开始抗穿强于M1,略强于M1IP。而1985年,T-72B和T-80U服役后,其抗穿性能彻底拉开了M1、M1IP和M1A1,一直到M1A1HA服役,M1系列才在炮塔抗穿上追赶上来。

挑战者1主战坦克于1982年服役,刚服役时其炮塔抗穿水平为北约最高,也略胜当时的大部分苏联MBT。但这种优势仅仅持续到1985年,便随着T-72B和T-80的服役化为乌有。其车体防护则完全差于苏联三代MBT,并且服役期间毫无改进,差距越拉越大。

挑战者2主战坦克则要到冷战结束之后才服役,此处不讨论。

法国则因为其特殊情况,导致其三代主战坦克勒克莱尔直到冷战结束后才服役,在此之前仅靠AMX-30撑起装甲部队大局,其防护设计秉承装甲无用论,远弱于苏联三代MBT。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在冷战结束之前,从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西方坦克抗穿性能始终要弱于苏联,甚至相当多的时候差距非常之夸张。至于互联网上非常喜欢鼓吹的海湾战争中M1A1HA对T-72M/M1的战绩,需要指出的是,伊拉克的T-72M和T-72M1,其技术水准介于1972-1982年的T-72和T-72A之间,部分T-72M使用铸钢炮塔,其炮塔380-410mm KE,车体310-405mm KE的指标在70年代是相当优秀的。但其面对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军新锐坦克。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80年代初北约将热成像设备铺开后,北约三代MBT对没有热成像设备的苏联三代MBT形成了“软实力”上的优势。此外,尽管北约三代在防护设计上始终落后苏联一步,但北约的弹药设计却始终领先苏联。80年代北约的新锐120mm长杆穿甲弹虽然不能对T-80U、T-72B Mod.1989等装备K-5的新锐坦克造成有效威胁,但已经足以击穿当时依然数量庞大的如T-72A、T-80B等老一代坦克。

若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总结,即苏联三代MBT“车硬炮软”,北约三代MBT“玻璃大炮”。

图146:自上至下依次为:M1A1;豹2A4(奥地利豹2A4AU,从侧裙辨认应为B甲);挑战者1

2.8.4 防破与抗穿的主次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苏联三代MBT在抗穿上远胜于同期西方MBT,但在防破方面,情况又恰恰相反。北约三代MBT防护设计中,往往提出的指标要求中防破要求就很高,一般都能达到抗穿要求的两倍左右。对于北约来说,相比抗穿,其要更看中防破性能一些。

事实上,复合装甲设计的初衷即寄希望于能够更好的防御聚能战斗部,抗杆弹反而是后来衍生的需求。对于苏联三代MBT来说本来也应如此,但自二战以来,苏联坦克设计师始终奉行加强对穿甲弹防护这一理念。其首上和炮塔都含有大量的钢,作为抗穿材料。T-72B的前期首上方案干脆就只有多层间隙钢。这种情况下,苏联三代MBT的防破性能比抗穿性能一般高不了多少,如T-64B的陶瓷球阵列炮塔,30度航向角有400mm抗穿,但防破仅有450mm,再例如T-72A的石英砂夹层炮塔,30度航向角抗穿410mm,防破则为500mm。

在80年代之前,北约三代MBT尚未服役前,苏联三代MBT的防破性能虽然也不佳,但依然要胜过本身底子不佳的M60、豹1等均钢坦克。但随着北约三代MBT服役,防破性能相继逼近1000mm,苏联三代MBT的防破就已经落后了。

但好在苏联很快有了自己的应对方案,也即爆炸反应装甲。苏联爆炸反应装甲的研究始于1968年的爆反-68,但1985年接触-1才大规模铺开。关于爆反的更多内容我们已经在前文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图147:自上至下依次为:T-55AMV;T-62MV;T-72AV;T-64BV;T-80BV;T-72B1

2.8.5 大倾角与小倾角之争

很多读者会单纯以大倾角均钢靶板对长杆穿甲弹的负倾斜效应为由,认为三代MBT不能使用大倾角设计,只能使用小倾角设计。

首先,倾斜靶对杆式穿甲弹要达成负倾斜效应,需要以下两个条件:第一,靶板为均质钢靶板,或与钢靶特性相近;第二,杆弹为长径比较高的长杆穿甲弹。

我们知道,冷战中期的短杆APFSDS,对倾斜钢靶也并不能达成负倾斜效应的效果,仍为正倾斜效应,只不过不大。因而,在T-64服役的早期,其大倾角设计在面对短杆弹和APDS时依然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其次,需要指出的是,复合装甲模块是拥有内外倾角的概念的,北约三代MBT的复合装甲模块虽然外倾角主要为小倾角,但内倾角依然为大倾角。正如前文所说,反应装甲NERA和爆炸反应装甲ERA均需要大倾角来保证其抗弹性能。故其复合装甲模块内NERA模块均是大倾角平行布置。

图148:解密的美军档案,关于M1坦克装甲结构,应适用于没有贫铀的早期M1

有些读者对于大倾角均钢靶对于杆弹的负倾角效应理解也有问题。这种抗弹性能下降的意思是,假设某杆弹2000米击穿300mm/60度均钢靶板,但其2000米垂穿实际上可能只有550mm。但300mm/60度的均钢靶板,LOS为600mm,也就是说其抗穿是低于LOS的。

但有些人理解成对长杆弹300mm/60度均钢不如300mm/0度均钢。

实际上,这种抗弹性能可以理解为效率,类似热机效率的概念。抗穿性能相对于均钢LOS的百分比。

对于苏联的大倾角首上迎弹构型来说,尽管天生效率不高,但是倾斜下来LOS很高,再加上基甲舍得用钢,面密度很高,最后的结果就是抗穿自然不会低。

首上大倾角布局在抗杆弹方面的低效从重量分配的角度来讲是不利的,但苏联MBT本身尺寸小,需要提供防护的面积远小于北约坦克,本身重量也轻,这种低效应用的方式也不是不能接受。

比起重量应用的效率问题,首上大倾角结合苏联本身较拥挤的车体空间,更直接的后果是进一步恶化了其车首本就不佳的空间。也正是因为其通过大倾角来提供大LOS,才导致其为驾驶员挖掉首上顶部中间的复合装甲模块后,弱区性能下降如此严重。

同时,由于大倾角首上复合装甲法向厚度要薄的多,因而,其不利于布置复杂的夹层,相对M1坦克首下的布置,T-80U、T-72B的首上夹层要简单的多。[56]

在苏联的最后几年,苏联坦克设计者们也考虑过类似的小外倾角首上方案,如187工程的5号和6号样车,通过加长加宽车身,改用小外倾角首上,消除了首上弱区。[31]

图149:187工程5号或6号样车,图来自Bilibili用户可爱の迷路酱三、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技术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当反装甲来袭而未触及装甲时,采取各种主动防护措施,使之不能准确命中目标或被拦截和中途击毁[36]。

主动防护系统(APS)按作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软杀伤APS和硬杀伤APS两种。所谓软杀伤APS即主要通过干扰方式使来袭弹药无法命中,如光电干扰等。而硬杀伤APS则直接发射弹药摧毁来袭的弹药。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本部分仅简要介绍安装主动防护系统的苏式坦克。

3.1 软杀伤主动防护系统

苏俄坦克对于软杀伤主动防护系统的应用很广,其最初于苏联时代试验,在苏联解体后大规模安装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主战坦克上。

3.1.1 “窗帘”主动防护系统(Shtora-1/Shtora-2)

“窗帘”系统可以对采用红外测角仪实现半自动瞄准制导的二代反坦克导弹进行干扰,使导弹无法命中。使用“窗帘”系统的坦克很多,但主要是应用于苏联解体后的俄乌主战坦克。

“窗帘”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50:T-90坦克上“窗帘-1”的组成[58]

安装“窗帘”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苏联T-72A(“窗帘”主动防护系统试验车)、T-80B(“窗帘”主动防护系统试验车)、187工程

•俄罗斯T-90、T-90A、T-80UK、T-90SV、T-90SVK

•乌克兰“堡垒”全系列(478DU2工程~BM Oplot-M)、T-72MP(可选)、T-72AG、T-72AMG

•塞尔维亚M-84AB/M-84AB1/M-84ABS/M-84AS

此外有一些俄乌坦克没有安装窗帘系统的干扰器,但安装了告警器,如T-72B2/184M工程、T-55AGM等。

较为奇怪的一点是,T-90系列“窗帘”系统的干扰器安装会挤占炮塔正面的爆反安装空间,但在无论是T-80UK还是堡垒系列上,这种情况均不存在。

图151:自上至下依次为:安装“窗帘”系统的T-72A试验车;T-90 Mod.1992;T-90A Mod.1994;BM Oplot;BM Oplot-M;187工程;M-84AB/M-84AB1/M-84ABS/M-84AS

西方也有类似的系统,如美国海军陆战队M1A1HC安装的AN/VLQ-6“硬帽”导弹干扰仪和以色列的“小提琴”Mk.1干扰仪等。[57]

3.2 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

苏联硬杀伤APS发展的很早,早在70年代就开始进行试验,还曾在苏联海军中服役。

3.2.1 “鸫”式主动防护系统(1030M Drozd)

“鸫”式主动防护系统研发于70年代,主要原理即利用雷达探测来袭弹药,随后用107mm火箭弹摧毁来袭弹药。“鸫”式主动防护系统曾用于T-55MD、T-55AMD、T-62D等车。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曾将“鸫”式主动防护系统装上478BEM工程样车卖给美国,这迫使俄罗斯终止了对于“鸫”式系统的后续开发。[59]

安装“鸫”式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苏联T-55MD、T-55AMD、T-55AMD-1、T-62D、T-62MD等

•乌克兰478BEM工程

图152:T-55MD(上);478BEM工程的“鸫”APS弹药发射器

3.2.2 “屏障”式主动防护系统(Zaslon)

“屏障”式主动防护系统为苏联70年代试验的另一种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但仅进行了试验,没有量产。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苏联技术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并计划为将其安装在“堡垒”等坦克上,但似乎很少有实车安装。和乌克兰有一定军事合作的土耳其也有研发“屏障”类似物。[58][60]

安装“屏障”式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苏联T-55(“屏障”主动防护系统试验车)

图153:自上至下依次为:苏联时期安装“屏障”主动防护系统的试验车;T-72AG安装“屏障”的示意图;T-64B1V安装“屏障”的示意图;BM Oplot-M安装“屏障”的示意图;土耳其萨布拉坦克安装PULAT主动防护系统(土乌合研“屏障”类似物)的示意图

3.2.3 “鸫-2”主动防护系统(Dzrod-2)

“鸫-2”主动防护系统是俄罗斯对前苏联“鸫”式主动防护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但随着乌克兰将“鸫”式提供给美国,俄罗斯被迫终止了进一步改进工作,其硬杀伤APS的主要工作转向“竞技场”和“标准”。

安装“鸫-2”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俄罗斯T-80UM2

图154:自上至下依次为:“鸫-2”主动防护系统组成与工作示意图;T-80UM2;T-80UM2;T-80UM2;T-80UM2

T-80UM2样车已于俄乌战争中被击毁。但部分媒体将其与640工程“黑鹰”混为一谈。

我们在之前的专栏已经介绍过T-80UM1、T-80UM2、T-95、640工程、“黑鹰”之间的关系,不了解的读者请移步阅读。

3.2.4 “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Arena)

“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起源于苏联时期的“竞技场-E”(Arena-E),第二类为俄罗斯于2013年前后改进的“竞技场-M”/“竞技场-3”(Arena-M/Arena-3)。

前者拥有外挂式发射架,弹药发射器以环形排布于炮塔前端或后端。后者则改为和“鸫”式、“鸫-2”类似的水平发射架,安装于炮塔侧后方。

安装“竞技场-M”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苏联T-80BM1

•俄罗斯T-80UM1、219AM2工程、T-80BV-RM/219M工程、T-72M现代化(“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61]

图155:自上至下依次为:T-80BM1;T-80UM1;T-80BV-RM/219M工程;T-72M现代化(“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

安装“竞技场-M”/“竞技场-3”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俄罗斯172MS工程、T-72B3(“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

图156:172MS工程(上);安装“竞技场-M”/“竞技场-3”的T-72B3(下)

3.2.5 “标准”主动防护系统(Standart)

“标准”主动防护系统是俄罗斯发展的主动防护系统,最早安装于195工程2号样车。俄罗斯在“标准”上最终发展出了“阿富汗石”。

安装“标准”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俄罗斯195工程

图157:195工程1号样车(上)和195工程2号样车(下),注意2号样车安装的“标准”系统拦截弹

3.2.6 “阿富汗石”主动防护系统(Afghanit)

“阿富汗石”是“标准”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只有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使用。

安装“阿富汗石”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

•俄罗斯T-14

图158:T-14 Mod.2015(上)和T-14 Mod.2021(下),注意其炮塔上的“阿富汗石”系统拦截弹发射器四、苏俄先进坦克防护设计

苏联有着独特的军工模式,在坦克设计和生产方面,分别由哈尔科夫-马雷舍夫、下塔吉尔-乌拉尔、列宁格勒-基洛夫三家进行竞争(车里雅宾斯克后期逐渐退出坦克竞争,鄂木斯克此时尚不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一般来说,当苏联高层认为需要新坦克以增强军队战斗力时,会先提出设计指标要求,然后由多家设计局自行进行设计,之后在一起对比评选。

进入三代主战坦克时代后,苏联也没有放弃研制更高端更划时代的下一代坦克。在解体之前,苏联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下一代坦克选型,第一次为70年代初针对T-64替代车型的评选(为应对战场上可能面对的Kpz-70/MBT-70、XM803、“野猪”等西方先进坦克),第二次为解体前夕对下一代主战坦克的评选。

4.1 理论浅析:为什么无人炮塔坦克可以增加防护

我们前文曾提到过,对于复合装甲模块的安装,很重要的一点是重量的分配。这一点与条约时代的战列舰很类似。

对于主战坦克来说,机动性能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哪怕是被嘲笑跑不动的挑战者2,功重比也能达到二战中型坦克的水平。防护的增加实际上可以是一件很简单粗暴的事,直接加厚LOS可以很容易的提升双防性能,而更简单粗暴的堆钢可以有效提高抗穿性能(西方很多MBT炮盾的解决方案就是堆钢)。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重量的攀升。可以说,提升防护性能不难,如何保持机动性能的同时提升防护水平很难。

因而,在动力暂时不能提升,加厚的方式很难持久的情况下,各国才不断研发新的复合装甲夹层,研发更高效的爆炸反应装甲来提高防护水平。

而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有另一种解决思路。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在装甲分配的总重量不能更改的前提下,如果我们降低需要装甲覆盖的面积,那么就可以在防护面积上堆出更厚的厚度来。因而,在70年代对于T-64A下一代主战坦克的选型中,列宁格勒和车里雅宾斯克的方案都采用类似的理念,进一步降低正面投影,将更多装甲分配到主防护区。

这种思路的极致即为无人炮塔坦克。装甲防护的本质是对车内成员的保护,需要保护的主要是成员的投影和弹药的投影。但如果炮塔里面根本就没有成员,那么根本就无需对炮塔进行重防护,可以省出非常可观的重量用在成员舱(一般为车体前段)的防护上。

对于苏联末年和俄罗斯的无人炮塔坦克来说,尽管车体一改苏式传统的低矮,但无人炮塔的设计还是让其防护面积要小于之前的T系列坦克,变相改善了车内空间和人机功效。

事实上,坦克炮塔所用的装甲重量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西方坦克炮塔尺寸大还更重炮塔防护。艾布拉姆斯系列单炮塔重量就高达二十几吨,M1A2SEPv3/M1A2C炮塔加厚之后炮塔增重超过2吨。

图159:M1A2SEPv3/M1A2C,注意其炮塔中部靠近炮盾处,有明显加厚留下的痕迹

4.2 苏俄先进主战坦克的防护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苏俄在进入三代以后先进坦克的防护设计也多采用降低装甲防护面积以布置更厚的装甲模块的方式来大幅提升防护。我们接下来简要分析这些坦克的防护设计。

•传统构型

在这些苏联先进坦克试验车当中,仍然保持传统构型的是很少的。

最典型的如480工程。该车是1971-1973年苏联对T-64A坦克接替者选型中哈尔科夫设计局的备选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哈尔科夫的主力方案450工程在当时过于激进,故准备了相对保守的备选方案。480工程整体布局没有改动,但首上改为了小外倾角的复合装甲模块,但不清楚哈尔科夫具体打算给其安装的装甲模块结构。类似的结构也用在十几年后下塔吉尔的187工程5号和6号样车上。[62][63]

同时期车里雅宾斯克的785工程也是传统构型,而且要更加传统。785工程为车里雅宾斯克于70年代后期对T-80进行的改进(基础型T-80,非T-80B),仅有一辆试验车。785工程加长了车体以容纳A-53-2引擎,底盘负重轮增加到7对。但该车装甲防护方面应无任何提升,只有炮塔加了一个小尾舱。[66]

80年代后期下塔吉尔的187工程也是传统布局。但事实上,该车是T-72B的一种深度改进型,其是有T-72B经历185工程、186工程一路改进来的。187工程1-4号样车的布局非常保守,仅仅是加长和拉宽了车体。不过,虽然没有如490A、477工程那样颠覆传统的新布局,但187工程的1-4号样车却通过拉长车体成功解决了原先不得不为驾驶员垂直挖掉一部分首上装甲的尴尬,成功消除了首上三角区。其首上倾角也有所减小,由68度减回了60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甲抗弹的效率。而187工程的5-6号样车正如前文所述,使用了小外倾角的复合装甲结构,与西方坦克设计走向合流。187工程的样车还安装了孔雀石爆炸反应装甲,即后来化石的原型。[31]

187工程最终还是于1990年参加了苏联对下一代主战坦克的评选,尽管其性能相对于T-72B提升明显,并且解决了不少苏式三代MBT的固有缺陷,可以说是苏式三代的终极解决方案。但与哈尔科夫的477/477A和列宁格勒的299比起来,187工程的提升过小,过于乏善可陈,因而理所当然地出局。但下塔吉尔对自己的定位拿捏的很准,187工程参加下一代主战坦克评选可能是由于下塔吉尔同时期并未进行任何四代坦克的研究,不得已之下拿187工程顶缸。按照苏联装甲部队的建设,若苏联没有解体,477/477A将量产成为苏联下一代高端主战坦克,而187工程则有很大概率拿到低端坦克的订单,成为数量庞大的T-72B的继任者。

苏联解体后,187工程的六角焊接炮塔最终发展成T-90A(188A1工程)的炮塔。

图160:自上至下依次为:480工程的模型;480工程的模型;785工程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游戏装甲战争中的187工程,应为1-4号样车中的一辆

•非无人炮塔的非传统构型

有一部分苏联先进主战坦克对构型做出了较大的变动,但又没有无人炮塔构型那样彻底,如225/226工程等。

225工程也是T-64A替代项目的竞标产品,由列宁格勒-基洛夫设计。其外形非常独特,虽然还是中置炮塔后置动力舱,大倾角首上结构,但其炮塔使用了低矮轮廓炮塔用以降低正面投影,成员位置在纵向高度上得到了降低。225工程拥有全尺寸的木制验证模型,没有样车。其首上KE约为550-600mm,炮塔KE约550mm。但225工程因为特殊的结构,其转盘装弹机的弹盘比正面复合装甲模块还要宽,尽管在战斗舱前部布置了斜向复合装甲加强防御,但航向角防护依然脆弱。这对极重30度航向角防护的苏联来说是不可接受的。226工程为227工程的燃气轮机版本,防护设计相同。[67]

780工程为T-64A替代项目竞标中车里雅宾斯克提出的方案,其车体设计可追溯至同设计局的775导弹坦克。其采设计理念和MBT-70/Kpz-70类似,将成员全部置于炮塔之中,这和无人炮塔的设计理念是类似的,只不过方向相反。这种布局可以节省车体的装甲防护,而将更多重量分配在成员乘坐的炮塔区域上。780工程仅有模型制造,但作为预备的T-64A替代坦克之一,其性能不可能弱于T-64A,坦克世界未免过于低看了780工程。[66]

哈尔科夫于80年代开发的490工程项目中,最初的设计案490工程“白杨”和780工程的布局有很多相似之处。490工程“白杨”也将全部两名成员均安置在炮塔内,且将车高压到了相当极限的地步,整车高大概仅比T-64/72/80的车体略高。490工程“白杨”首上为100mm/68度均钢,随后是空腔和油箱,再之后才是很厚的复合装甲模块。其炮塔正面的复合装甲模块LOS高达780mm。该车还采用带泄压阀的尾舱装弹机,提升了后效防护。[68]

此外,490工程“白杨”还有双炮版本,但此处暂不介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鄂木斯克厂的640工程“黑鹰”也使用了低轮廓炮塔的设计,但其车体设计远不能与苏联时代的方案相比。最初展出时,640工程 Mod.1997的样车直接使用T-80U的底盘,并且因为一系列原因,被广泛误传为T-80UM2。1999年,640工程 Mod.1999使用了新的七对轮底盘,但其车体并非全新设计,而是T-80U底盘拉长并更改了首上复合装甲模块布局。其供弹系统改为尾舱装弹,属于“纤夫”通用炮塔项目的延伸。640工程 Mod.1999的防护水平相比T-80U必然有很大提升,性质更类似187工程,属于一种超级三代MBT。[69]

图161:自上至下依次为:225工程的全尺寸木制模型;装甲战争中的225工程;装甲战争中的225工程;坦克世界的780工程;坦克世界的780工程;490工程“白杨”;490工程“白杨”的防护示意图[68]图162:6对轮的640工程 Mod.1997(上);7对轮的640工程 Mod.1999(下)

•无人炮塔(顶置炮塔)构型

对于1971年T-64A坦克的替代项目,最先进的设计方案即哈尔科夫的450工程/T-74。450工程为苏联最早使用顶置炮塔构型的坦克。正如前文所述,传奇坦克设计师亚历山大•A•莫洛佐夫通过这种开创性的构型满足了严苛的设计指标。450工程弹药位于乘员舱后,成员和弹药完全分隔,但未和火炮完全分隔。其首上采用70度大倾角,抗穿可达700mm。

尽管450工程没能量产,但其对苏联后续先进坦克的研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490“白杨”后,哈尔科夫进一步研制了490工程“松鼠”/490工程(21世纪构型)/490工程(2001构型)。490工程“松鼠”的构型可以说极其激进,可能是坦克有史以来最激进的设计之一,但其性能指标也无与伦比的优秀。490工程“松鼠”为双引擎设计,车体为前后两部分,无人炮塔置于中间,成员坐在车体最后部,中间以完全的隔舱隔开。490工程“松鼠”的最终方案防护主要通过倾角大到离谱的钢-夹层-钢复合装甲装甲实现,倾角高达80度。

虽然我们反复提到,随着倾角增大,倾斜装甲对长杆形杆式穿甲弹的抗弹性能(效率)是下降的,大倾角的布置从重量分配的角度来说不利,均钢大倾角的布置理应效果很差。但很多文章和视频都不提的是,当倾角继续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大倾角均钢装甲的抗弹性能又以极为夸张的速度攀升。如图所示,490工程“松鼠”的80度倾角布局已经处于抗弹性能大幅提高的范围,再加上大倾角装甲可以提供的大LOS,490工程“松鼠”的防护水平自然极其夸张。其乘员舱防护设计指标为2000mm KE,4500mm CE,这个防护水平无论是和当今的所有坦克,还是和苏联当时所有其他的四代坦克相比,其防护指标都是傲视群雄的。[70][71][72]

图163:装甲倾角效应,黄线为苏联传统68度,红线为490工程的80度

在490工程“松鼠”/490工程(21世纪构型)/490工程(2001构型)之后,哈尔科夫又设计了490A工程“叛乱”。490A工程的布局相比“白杨”和“松鼠”要普通的多,仍为中置炮塔后置动力舱,首上迎弹,但其结构奠定了苏俄现代无人炮塔/顶置炮塔的构型。在490A基础上哈尔科夫发展出477工程“拳击手”和477A工程“铁锤”,后者于1990年的会议中被选定为苏联发展的下一代主战坦克。在苏联解体后,哈尔科夫又继续在其基础上发展了477A1工程“背板”和477A2工程“比亚拉”;而俄罗斯的下塔吉尔则使用部分477/477A工程的技术结合下塔吉尔自己的技术发展了195工程,后来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148工程,也即T-14“阿玛塔”。

490A工程“叛乱”、477工程“拳击手”、477A工程“铁锤”、477A1工程“背板”、477工程“比亚拉”、195工程、148工程/T-14“阿玛塔”的基本布局相似,防护思路也大同小异,遵循前文提到的无人炮塔加强防护的理论,炮塔弱防护甚至无防护,车体尤其是成员舱区域重防护,并辅以爆炸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此处不展开详细讨论。

与上述苏联末代坦克不同的是,列宁格勒于苏联末期提出的299工程有着全新的理念。299工程实际上是重型通用车族,由包括主战坦克、重型步战车、自行火炮、垂发导弹车、工程车辆等一系列战斗和战斗辅助车辆组成。299工程的布局不同于其他苏联末代工程,其将动力舱前置,乘员舱中置,战斗舱后置,中间以完全的隔舱分离。299工程作为通用底盘,采用了类似今天拳师犬的模块化设计,尾部的战斗舱可以根据作战需求更换不同模块。299工程的乘员舱抗穿指标为1100mm,防破1400mm。

尽管299工程也没能进入量产,但其通用平台的思想对“阿玛塔”的车族化设计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图164:自上至下依次为:490工程(21世纪构型);490工程(21世纪构型)的三种设计方案布局变迁;苏联490A工程作战相象图;477工程“拳击手”;195工程;T-14 Mod.2015“阿玛塔”五、致谢

特别感谢群友somakl(Bilibili:没名字的作者)、出膛的子弹(Bilibili:出膛子弹)、笑一个吧、赤潮(Bilibili:SeaMaiden_490)等,以及各位朋友对本文提供的资料支持。

六、声明

本文引用资料、图像均以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全文已完,本篇为下篇。全文共计164图,70071字。本篇共计76图,30071字。

参考文献:

注意:出于方便和明晰起见,本文参考文献使用类似论文的标注方式,但并非标准标注方法,引用序号在文中以蓝色标注,部分序号位于上篇。

[43].odetievbrony.forumrom.com-《Описание модификаций Т-54》[OL]

[44].Bilibili:异世界のOP-视频:《【战争雷霆】T-62-M1勋宗的眉毛战车ProPlus版》

[45].Bilibili:Drhansvolter-《“中东儿女多奇志”叙利亚魔改型T-72》[OL]

[46].闫清东,张连第,赵毓芹,胡纪滨,刘辉-《坦克构造与设计(下册)》[M]

[47].微博:Object-477-微博(2020-03-03)[OL]

[48].微博:Object-477-《豹2主战坦克装甲发展(ABCD)》[OL]

[49].CRIB博客-《Leopard Family》[OL]

[50].Bilibili:科尔松试车场-《美军M1艾布拉姆斯坦克全身都含有贫铀装甲吗?》[OL]

[51].微博:Object-477-微博(2019-06-11)[OL]

[52].微博:Object-477-微博(2019-06-17)[OL]

[53].微博:Object-477-微博(2019-06-14)[OL]

[54].R.P.Hunnicutt-《Patton: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ain Battle Tank》[M]

[55].R.P.Hunnicutt-《Abrams: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ain Battle Tank》[M]

[56].Bilibili:RecoThier-子桑-视频:《浅说复合装甲(1)倾角与防护》

[57].微博:Monochromelody-《窗帘系统如何干扰导弹》[OL]

[58].Е. Г. Юдин,И. Н. Терхин-《Защита Танков》[M]

[59].btvt.info-《КАЗ "Дрозд" (1030М)》[OL]

[60].btvt.info-《Комплекс активной защиты (КАЗ) «Заслон»》[OL]

[61].微博:Object-477-《“飞行坦克”还能再战多少年(下)》[OL]

[62].btvt.info:А. А. Тарасенко,В. Л. Чернышев,М.Г. Шентов-《Проект перспективного танка «изделие 480»》[OL]

[63].Bilibili:可爱の迷路酱-《T-64的替代者们——哈尔科夫的450(T-74)/480工程》[OL]

[64].btvt.info:А. А. Тарасенко,В. Л. Чернышев,М.Г. Шентов-《«Изделие 450» (Т-74):Морозовская концепция танка Т-74 1973 года》[OL]

[65].btvt.info-《Морозовская концепция танка Т-74 1973 года》[OL]

[66].Bilibili:可爱の迷路酱-《T-64的替代者们——车里雅宾斯克的780/785工程》[OL]

[67].Bilibili:可爱の迷路酱-《T-64的替代者们——列宁格勒的225/226工程》[OL]

[68].微信公众号:本人闲聊之地-Ben-《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1)——490工程“白杨”主战坦克战力解析》[OL]

[69].微信公众号:本人闲聊之地-Ben-《鄂木斯克的未竞之梦——640工程“黑鹰”主战坦克战力解析》[OL]

[70].微信公众号:本人闲聊之地-Ben-《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2)——490工程主战坦克战力解析》[OL]

[71].Bilibili:Roteflagge-《生于悲剧时代的无冕之王-490工程主战坦克(21世纪/2001构型)》[OL]

[72].微信公众号:本人闲聊之地-Ben-《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3)——490A工程主战坦克战力解析》[OL]

[73].微信公众号:本人闲聊之地-Ben-《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4)——477工程及477工程A主战坦克战力解析》[OL]

[74].微信公众号:本人闲聊之地-Ben-《未来已逝——299工程通用车族战力解析》[OL]

[75].Bilibili:btvt.info-《«Объект 195» (Т-95)》[O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