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必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拙政园的主人是谁 园林专业必看

园林专业必看

2023-12-15 2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eNSsXdHVlSbjYZMt0L1Mg兴造历史

拙政园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但那时,拙政园仅仅是诗人陆龟蒙的宅园。

元代,拙政园被改建为大宏寺

明弘治年间,进士王献臣官场失意,退而归隐到苏州,聘请当时著名的画家文征明帮自己设计了一张园林蓝图。历经十六年,园子得以竣工。

拙政园建成不久,王献臣便去世了。他的儿子再一次赌博中,把园子输给了一个徐姓人士。

在余后的四百年中,拙政园屡换主人。

最悲惨的时候,曾被分为三个部分。他们有时是私家园林,有时成为地方官办公地,有时又变为民居。直到20世纪50年代,三个分割的园区才合并为一园,恢复旧名拙政园

但东部的“归田园居”早已荒废,即便重修改造,如今只剩下现代的草坪景观,也难以领略当年风采了。故本文针对全园的分析,将不囊括东部景观。

相地布局

《园冶》指出:“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从中可以看出,相地是建造园林首要考虑的因素。

拙政园选址在苏州城东北隅,尽管姑苏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最适合园林兴建的城市。但选址仍算作“相地”中的“城市地”:“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驻,林虽近俗,门掩无哗”。虽为最次等之地,但“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将市井之气围挡,将自然之气疏通,原本不适合造园的城市地便成了既方便又幽静的“城市山林地”。

再配合着古城的粉墙黛瓦,虽没有远山之景,但也有人文之风趣。拙政园的性格便一如这城中山林之地了。

大多数的江南私家园林都小家碧玉一般,蜷缩在城市或乡野之间。大小不过一汪池水、几栋宅子、几座假山罢了。而拙政园占地72亩,虽不似皇家园林独占一方,在如今也比得上中型公园了。

中部的拙政园,水体约占面积的五分之三。水面广,故建筑物大多临水,借水赏景,因水成景。

南北向,腰门、黄石假山、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形成了一条中轴线,但仅仅是构图上的中心感,远没有皇家园林庄严、对称的观感。

北面的主景区是以大水面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开阔的山水环境,东西深远,保留了一部分宋、明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遗风。总体上,也符合私家园林“南宅北园”的布局。

相比之下,西部的补园水面曲折狭长,呈曲尺形。节奏相对紧凑,更注重细节景点的布局,更有清朝私家园林精致的风格

设计手法

讲完了拙政园的历史和相体布局,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园内的设计手法。

一、障景‍

障景:障景是中国古典园林非常常见的造园手法之一。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事物。

拙政园构图上有一条轴线,从古园门进入,到达远香堂,进入景区中央。

轴线常常会带给人整齐、人为的感觉,而为了削弱轴线对园林氛围的影响,拙政园在腰门以后堆叠了黄石假山,遮挡远香堂。避免了进门对园内景色的暴露。

小编猜想如今的园林管理者一定也是有情趣的人。因为游览原因,老园门已经很难对游客开放了,但更进一层的腰门却打开,即便丧失了交通功能我们依然能迈步进去,体验开门见山的感觉。

二、对景‍

对景:依照阿左的理解,对景是指两个观赏点可以相对而望,互相成景的意思。而拙政园的景大多滨水而建,池中又有两山增加观景高度,十分容易形成对景。小编在这里选取三处对景之处,窥探一番。(以下两两景点图片均是相对关系)

1.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

对景最宜在中轴线设置,可以突出主景物,强化轴线。

2.与谁同坐轩与别用洞天

“清风明月,与谁同坐?”一水一廊一佛龛,时而空阔,时而纷扰;景因人成,人因景变。

记得本科园林史的老师说,冬季树枝凋零,与谁同坐轩后的浮翠阁就会显现,一定的角度看,会有奇妙的构图感。夏季游览,只能隐约看见浮翠阁屋檐,难以领略美景。

(在上图的与谁同坐轩后面是浮翠阁~大树长得太高导致浮翠阁被挡住了,大概能看见轮廓)

3.小沧浪、小飞虹

每当微风拂过,水波四起,小沧浪就好像长船一样,随波而动,沧浪而起。

小飞虹的朱红栏杆倒影水中,犹如彩虹潜游。

二者不仅景色相对,更是寓意相同。

三、借景‍

借景:是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拙政园的借景很简单,但十分出色。远借了城西北寺塔的景色。

拙政园本就东西狭长,再加上水面驳岸全都东西排列,拉长了透视角度,远处看,仿佛拙政园尽头能到北寺塔脚下一样。

据说苏州城为了保留这一特色景观,要求城区内所有建筑不能高过北寺塔,并留出了景观视廊。这也使得这百年盛景得以传承至今。

四、框景‍

框景:框景的具体解释和分类在《寄畅园设计手法分析》中已经提到,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连接跳转观看。

拙政园的框景,不仅有景,还有境。

1.远香堂门框取景

“远香堂”三个字取自《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园主为了欣赏三面的荷花,设四面落地长窗,环顾犹如欣赏长幅画卷。正对的门框,将远山雪香云蔚亭的景色饱览,小亭屹立,磊石玲珑,林木苍翠,赏心悦目。

(在这里小编十分想跟拙政园的园区管理处提个意见。雪香云蔚亭南侧的梅花树长得太过苍翠,要记得及时修剪。)

2.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为中园西园连接处的一个半亭。门洞墙壁加厚,如小孔呈现般呈现中园水景。对框而看,荷风四面亭挑出半身,“半间一广,自然雅称”,引人驻足观赏。

但据了解,别用洞天还有一个目的是对景观赏对岸的梧竹幽居,可惜东山的垂柳再次挡住了视线。小编只能说,改年冬天再来一次,不看植物,专门欣赏拙政园的设计手法。

借景自然

借自然之景创造园中景观,在苏州园林中有许多精彩的创意和构思。拙政园几乎把这种构思发挥到了极致。

风:

在描写清风明月的景色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

小轩筑于拙政园西园水中小岛的东南角, 东南朝向,面对“别有洞天” 月洞门,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幽美。

建筑平面采用折扇形,背墙窗景和室内石桌,亦用折扇形状,给人一种小扇自生风的感觉,带着一丝丝凉意。小亭的题名“ 与谁同坐轩” 颇有新意和特色,很容易引起猜测和遐想。

当星空夜月,水映月影,清风徐来,竹影婆娑时,品味苏轼“ 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诗意,就能领悟到以明月清风为知音的意境内涵和超尘脱俗的高雅品格。

恬静幽寂的园林空间,展现的是风、月、人之间的和谐,达到了自然与人格美的统一。

雨:

雨作为最普通的自然景观,一直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捧。雨能同时激发人的视觉和听觉,“天街小雨润如酥”“夜阑卧听风吹雨”“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古往今来,雨带给人无限的思绪与遐想,也成为了无数园林借用的景观。

拙政园听雨轩,为典型的“ 夜雨芭蕉” 景观。

轩前一泓清水,边植芭蕉翠竹,轩后数丛蕉叶。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种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声色兼备。

雪:

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建在湖中的小岛上。是主厅远香堂隔水的主要对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景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夏天,这里林木苍翠,幽篁丛生,亭额题款“山花野岛之间” ,联对:“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烘托出幽深、宁静的气氛。早春时节,银装素裹,雪映寒梅,一片纯洁世界。

影:

影,具有虚拟的品格。它缥渺动荡,恍惚不定,景观既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又有“ 楼台倒影入池塘”。

拙政园内影的体现也是无处不在,主要景点有塔影亭和倒影楼

水底楼台,波光荡漾,似实似虚,亦真亦幻,给园林景观带来一种虚灵之美。调动天象自然景观,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景色,使园林更有自然情趣。

番外

不知有多少人和小编一样

因为《青花瓷》

心生向往

听歌后,只认为烟雨季

便是最好的江南

7月,梅雨季到了一半,进了苏州。

从梧竹幽居入园,清风徐徐,水汽上升,乌云密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即将出园时,雨水倾泻如柱,瞬间烟雨四起。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此等景色,当真是烟雨江南好。

喜欢文章的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左言风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