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抗日烈士们的抗日事迹也无比感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抗日空军英雄彭德明是哪里人呀 二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抗日烈士们的抗日事迹也无比感人!

二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抗日烈士们的抗日事迹也无比感人!

#二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抗日烈士们的抗日事迹也无比感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00

位于南京玄武区将王庙街289号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见上图)于2009年由民国时建成的航空烈士公墓改扩建而成

500

该纪念馆在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图为纪念馆内景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空军里涌现出了很多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抗日事迹也无比感人!下面这 两篇新闻报道介绍了他们当中几个代表性人物具体的抗日事迹。

泪目:抗战空军英烈后人回忆,父亲走的那天把我抱在怀里

2018-08-24 00:09

转自《南方都市报》:https://www.sohu.com/a/249695499_161795

  8月15日当晚,纪录片《天空中的记忆》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行观影会,这是该影片在公众面前首次放映。该片出品方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宣布,本片将报名参与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评优。80多年前,日寇侵华,中华民族陷入危难。在民族国家陷入危难之际,年轻的中国空军,毅然决然地驾驶飞机冲上云霄,与日寇顽强搏斗,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中国的领空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在80多年后的今天,为寻找抗战历史,寻回最初的记忆,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人开启了一段追寻抗日空军先烈足迹的旅程。

500

南都见报版面

视频:抗日战场的非常故事

从去年4月开始,《天空中的记忆》的摄制组跟随博物馆人的步伐,历时一年多,足迹踏遍南京、广州、江门、台山等地,对话抗日空军后人,并记录下博物馆人策划“志在冲天——中国空军的抗战记忆”展览的整个历程。

纪录片的被访者,包括空军名将胡锦雅之子胡振鸿,空军抗日英烈姚元恺之女、广州市原副市长姚蓉宾,旅美画家、“军史画家”梁又铭之子梁政均,空军诗人陈海天之子陈杰禹,空军抗日英烈梁鸿云之女梁孟霞,空军抗日英烈何启昭之女何慧莲,空军抗日英烈袁宗祺之子袁友仁以及广东华侨空军的家乡后人等。

500

《天空中的记忆》海报

亮点:博物馆拍纪录片,想让展览“活起来”

出品方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罗松介绍说,该纪录片的诞生,源于“志在冲天——中国空军的抗战记忆”展览,可以说纪录片是对展览在时空上、内容上的延伸,让展览走出了博物馆,传播范围更为广阔,让更多公众了解这一段中国空军男儿在天空中英勇征战的历史,真正做到让展览“活起来”。

纪录片导演丁澄表示,《天空中的记忆》是对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突破,该影片不是单纯地去追溯一段抗战空军的历史,而是把立足点放在了当下,现时还建在的抗日空军英烈的后人身上,他们大多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跟随着大时代走过了质朴而漫长的人生。

丁澄说:当以个人生活史的角度关照大时代,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家国情怀。抗日空军后人,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家国相连,而深埋在他们骨子里的那种为民族、为国家的精神,恰与父辈相系,他们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与父辈展开对话。

500

纪录片导演丁澄

难点:将英雄的浪漫主义“外衣”脱去

抗战历史被写成了书,很大部分被书面化与文学化。丁澄认为,影片拍摄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一层浪漫主义外衣脱去。“同一个战斗故事,已经被写成文字、拍成电影记录下来,大家讲述时候都是比较一致的。但我想表达出战争的惨烈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一个家庭里,两三个月以内,所有的亲人都走了,生者所面临的困境。”

丁澄表示,从这部影片里你会看到,英雄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们一样要生活,一样要照顾孩子,一样要给孩子们换尿布。让观众了解到更加立体、真实的英雄形象。

历史题材影片对年轻观众有吸引力吗?丁澄表示,这部影片对年轻观众来说正合适:“片里的这群年轻人去世的时候平均年龄只有23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为了家国情怀献出生命。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时候缺少一种自我的驱动力,这部电影可以让你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该怎么过会是更好的选择。如今我们的国家强盛了,但反观历史,我们在这个时代依然需要保持这种革命精神,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跨越时空的对话

姚蓉宾

500

父亲走的那一天

清早

他把我抱在怀里

喂我吃鸡蛋

还问我生不生爸爸气了

空军抗日英烈姚元恺之女,广州原副市长姚蓉宾回忆父亲道,“父亲走的那一天,清早,他把我抱在怀里,喂我吃鸡蛋,还问我生不生爸爸气了,这些好像我都记得很清楚,那就是最后的一面了。我的舅舅一直都不愿意结婚,他说害怕别人做寡妇。但我妈妈始终想不通的是,他既然自己都这样,为什么却要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最好的战友,结果还是这样一个命运。中间隔了大概五年多吧,舅舅牺牲的时候是23岁,我父亲出事的时候是29岁。”

500

姚元恺与小舅子

其父亲姚元恺,生于1914年,中央航空学校第四期毕业。1943年10月18日,姚元恺由兰州驾嵩山号飞机飞赴成都,因机件失灵迫降川甘边界山区失踪。

父亲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姚蓉宾,她说,“我是学热能动力的,到了开发区以后,我就提出来要建电厂,干得挺起劲的,也很累。后来当了副市长,这是我家里人完全想不到的,我从来也没有往这上面想,因为我只想本本分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她笑道,“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的家公也是革命烈士,他是中共地下党员,我们这代人啊,我觉得还是有很多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愫,当时我知道(丈夫)的父亲很了不起,所以我跟他(丈夫)说,我跟你好主要是看在你父亲的分上。”

胡振鸿

500

父亲说

中国一定会强大的

所以我从1981年开始

就回到中国经商

空军名将胡锦雅之子胡振鸿是一名商人,他回忆道,“父亲说在美国那边,不停听到孙中山先生宣传航空救国的问题,他已经有一个心声就是从军,他想回来为中国做一点事。”

其父亲胡锦雅(1894~1975),广东开平人,少年赴美国。1919年8月胡锦雅考入美国加州板地飞行学校学习飞行,毕业后回国投身民主革命战斗,参加了中国第一架国产军用飞机“乐士文”号的制造,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空军以及广东民航的先驱之一。

胡振鸿说,“父亲说,中国一定会强大的。所以我从1981年开始,就回到中国经商,因为当时中国是很需要华侨回来投资。三十多年后,看到了如今的中国,真的是不可思议。我对中国,我也尽了我做中国人的能力。”

何慧莲

有时候我们会怪妈妈

你千不找万不找

要找爸爸这种

职业那么危险的

空军抗日英烈何启昭之女何慧莲回忆父亲道,“我父亲在很多人心目中是白马王子,我妈妈是属于很文静的,他们一个是广东人,一个是上海人,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他们走到一起来,这就是缘分。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怪妈妈,你千不找万不找,要找爸爸这种职业那么危险的,但我妈妈说这是他的志向,他牺牲在自己的理想之中,这可能就是一种幸福,我们也同意这个观点了。”

其父何启昭,1911年出生于香港,家境富裕。1929年,何启昭怀抱“航空救国”的梦想,投考广东航空学校,成为第四期学员。他在毕业同学录中写道:愿做怒号狂呼的飓风,吹尽故国的耻辱嘲讽。

何慧莲说,“我去到哪个单位都很努力,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去做,我把点点滴滴的东西都看成是父母对我的教诲。人生实现梦想,这是一个灿烂的过程,这个过程我很重视,我也为自己叫好。”

【在渝牺牲烈士丁寿康:家书笔墨未干就开飞机上战场】

2015-09-06 09:31

转自“搜狐”网的这个网页:https://www.sohu.com/a/30682745_110565

500

今年6月,重庆空战史专家唐学锋几经波折,终于在广州农林上路一普通居民楼见到了空战英雄丁寿康的后人。他小心翼翼打开一个已经泛黄的信封,这是1940年7月16日中国空军飞行员丁寿康在重庆白市驿空军机场,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家书。

笔墨未干上战场

1915年1月,丁寿康在广东潮安出生,21岁时考入广东航空学校第8期学习。“两广事变”后,原广东航空学校第8期新生入中央航空军官学校第8期继续受训。毕业后的丁寿康被分配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21中队任见习官,驻防重庆。

家乡被日本人占领,丁寿康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亲人联系。空战的空余时间,给远在泰国的叔父写信,成为了他多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

1940年7月16日上午,像往常一样,丁寿康正在给叔父写信。10点10分,重庆市防空司令部拉响了全市有敌机来袭的防空警报。此时,丁寿康刚写完家书,笔墨还未干,他来不及将信装进信封里,就赶紧穿好飞行服,背上降落伞,戴上飞行帽,从桌子上一把抓住飞行镜向战机飞奔而去。

从白市驿机场升空

10点25分,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22中队的7架霍克Ⅲ战斗机从广阳坝机场起飞。

10点35分,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21、23中队的17架E-15战斗机、1架霍克-75战斗机,第24中队的6架E-16战斗机在大队长郑少愚带领下,从白市驿机场依次升空,丁寿康驾驶的是编号为2112的E-15战斗机。

中国空军机群升空后,飞至重庆上空汇合,并重新编队,在大约3500米高度上空巡逻警戒。11点17分,敌机群逼近市区,高度为6800米。中国空军机群有24架已升至6500米,发现敌机后即对敌爬高迎击,将敌机群左右两个中队冲散。中国空军在发动第一次冲击后,又在敌侧后两面反复对敌机群攻击多次,一直追到永兴附近,才返回重庆上空警戒。

在空战过程中,丁寿康驾驶的飞机中弹,他跳伞降落在江北罗家老房子,最后机毁人亡。

战友发现家书帮忙寄出

丁寿康的战友洪奇伟在空战结束后,回到飞行员宿舍,发现了那封笔墨未干的家书。帮丁寿康寄给了他的叔父,并在后续的信中,向他的叔父描述了丁寿康牺牲的一些细节。

“今天,可纪念的今天(七月十六日),丁寿康刚写完给你的信,电话就说有警报,我们照例拿起飞行衣、眼镜上汽车到机场候命。我这次和他是同一编队群,他在左,我在右。起飞后我们即在高空,约一小时后27架敌机进入,我们即向之迎头痛击,当时我机队形已乱,各自追击。等我落地加油时,却不见寿康降落,时值警报尚未解除,我们仍起飞迎敌。警报解除后,即得知寿康跳伞落于江北,我等都认为他生命定无危险,谁知晚间就听说寿康已死,同事都悲哀莫及。”

后来得知,丁寿康跳伞后落在一间学校附近森林中。学生热心救助送往医院,但因交通不便,送到医院时他已流血过多,救护无效。当晚即将遗体接回,并置上等棺木,最后被葬在空军烈士公墓。

   楼主补充说明:他牺牲后的第二天,《中央日报》和八路军主办的《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中都提及了这场空战,《新华日报》更以《行都昨空战我击落敌机三架飞将军丁寿康英勇成仁》作标题。文中写道,“飞将军丁寿康君不幸于空战时受重伤,跳伞降落后,因流血过多,不及抢救而成仁……空军同人,莫不悲愤填膺,誓为烈士复仇。”

500

他的64封家书被“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集结、出版成了书。

500

他在2017年1月9日被民政部评定为“革命烈士”,左页下面那张图就是他的《烈士证明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