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深植红色文化沃土,激发育人伟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把握船政文化的精髓传承文化精神是什么 【智库观点】深植红色文化沃土,激发育人伟力

【智库观点】深植红色文化沃土,激发育人伟力

2023-05-01 1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常州大学在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在全国及全省范围内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以“红色文化”命名,成立了全国首家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率先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成立全国高校首家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与常州市委宣传部签约,成立江苏省内首家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将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深深烙印进学校事业发展的轨迹中,常州大学还在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将红色文化资源凝练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特色之一,时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以红色“立德”,塑造时代新人。构建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的全课程育人格局,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强化思政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经典研读”“理论授课”“红色体验”等课程模块,深化案例式、研讨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专题式红色文化教学体系,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力,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同时,学校持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红色育人格局,尤其要抓住重大历史纪念日、入党仪式、毕业典礼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各级各类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以红色文化引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以红色“筑能”,促进全面发展。建立思政课程与社会实践的“旋转门”机制,把思政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舞台”结合起来。依托“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实践竞赛,打造“红色底蕴”实践课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融合。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志愿服务、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将红色文化注入到廉政文化建设、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干部能力提升、基层党建等环节,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红色“启智”,打造智库精品。立足红色文化研究的前瞻性、时代性和规律性,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研究,聚焦“新时代的长征精神”“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等一系列专题,不断深化理论阐释,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 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的精神殿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聚焦基础性、关键性的社会问题,搭建“上下沟通、左右联动”的立交桥,着力推进资源整合、数据库建设以及智库型研究团队建设,以校馆共建、校企合作、校政互通为抓手,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创新。

以红色“育美”,营造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爱国名人冠名学院”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围绕挖掘传颂冠名人故事、凝练传承冠名人精神、落实践行冠名人遗志等,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师生在解读“红色精神密码”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借助微视频、微电影、校园短剧等新型传播形态,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积极开展“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等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精髓和宝贵资源,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营造“处处有红色,点点皆传承”的文化氛围,确保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依托文学类、艺术类相关专业建设,打造《白云溪上》《织梦运河》等红色文化系列情景剧,建造“红色文化”系列雕塑群,让参与创作者扎根历史、领会精髓,让广大受众饱受熏陶、深受感染。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红色文化育人是教育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凝心聚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最真的热忱、最强的决心和最实的举措,最大程度地激发出红色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育人伟力。

作者为常州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主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