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厢”与“董西厢”有何不同之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特征与婚恋观有何不同 “王西厢”与“董西厢”有何不同之处?

“王西厢”与“董西厢”有何不同之处?

2024-06-30 15: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题旨不同

“董西厢”对唐传奇《莺莺传》作了改造,把“始乱终弃”的悲剧改写成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和封建家长对抗并取得胜利的喜剧,但思想境界尚且不高。作品中强调:“自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这就有点落于俗套。董解元对爱情的描写尚欠纯挚,他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联系在一起。他虽然赞扬崔、张对爱情的追求,但又想方设法表明他们的越轨行为,也有其符合传统道德礼义的一面。“王西厢”对“董西厢”的题旨作了改造和提升。虽然,在王实甫笔下张生和莺莺是才子佳人,但才貌并不是他们结合的唯一条件。王实甫认为,爱情本身纯洁无邪,无须涂上“报德”、“合礼”的保护色。“王西厢”的题旨,即歌颂爱情,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其境界超越了董西厢。

 

人物形象不同

“董西厢”中的张君瑞,虽然敢爱敢恨,敢于承担对恋人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功名利禄上有庸俗一面,面对封建家长显得怯懦,对爱情也有些轻浮和犹豫。“王西厢”里的张生则摒弃这些缺点,王实甫突出了他对爱情专一执着的一面。“董西厢”里的莺莺,虽也因青春的觉醒而追求爱情,但深受封建思想束缚,既想得到爱情而又要遵礼教,她越轨行为的动机主要是报德。“王西厢”里的莺莺思想境界已经大有不同:她追求的只是爱情,“情”始终摆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在爱情抉择时她果敢坚定,所以当她和张生同居之事暴露后,她并不后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