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世家,三代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还没讲完擦了黑板有影响吗 教师世家,三代传承

教师世家,三代传承

2024-06-21 15: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没有万丈光芒,却始终温暖有光。三代人光阴的故事,照亮教育前行的梦。

我有幸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从一出生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爷爷辈开始,家里前后有多人担任教师,我的爷爷、爸爸、妈妈、姑妈、姐姐都是教师出身。在“勤勤恳恳,凭心做事;兢兢业业,以德树人”的家风家训影响下,我们家族三代人中涌现出6位教师。子承父志,立足三尺讲台,光荣的教鞭在我们手里一代代传递,在如此浓郁的教育氛围下,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矢志育人,三代接力上讲台

爷爷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教育理想。爷爷告诉我,在他那个年代,成为一名老师非常不容易。当时的社会正值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缺,物资匮乏。爷爷在十八九岁时留在乡村里任教,教室就是一个破寺庙,学生们用木板当课桌,用稻草来取暖,平日里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在那个时候,有的学生头发长了,没有钱理发,爷爷就买了理发工具帮他们理发;有的学生交不起书本费,爷爷就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替他们垫付。

当时读得起书的学生很少,爷爷经常在放学后,背上一个麻布袋,走上好几里路,一家一家地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动员学生来读书。爷爷说:“你们一定要坚持读书啊,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孩子不读书,没有文化将来怎么建设国家呢!”,怀揣着这样的品格和信念,爷爷坚持从教四十五载。这四十五年的坚持是爷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是对祖国无条件的奉献。

爷爷总说“做老师,不是比工资,比荣誉,教好学生才是真的。”在那个年代,缺课桌,他当“木匠”,缺课本,他用手当“印刷机”。他始终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培育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看着我的学生都特别有出息,一辈子在村里当个普通老师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爷爷口中朴实无华的话语,透露着满满的自豪。长大后,有许多学生十分感激爷爷,每当逢年过节回到家乡探望爷爷时,都不由得想起当年的珍贵回忆,一路走来,是因为有了爷爷的指引,才能收获到宝贵的知识,成为了有出息的人。

薪火相传,不忘教育守初心

“存好心、做好事、为好人”是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读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每每谈起教育,爷爷的眼中充满光,人生已然走过大半辈子,但他始终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种忐忑与期待,他时常会说起这“第一次”背后,是他的精心准备与付出。他说,如果“每一次”都是“第一次”,那便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或许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姑妈和爸爸日后都成为了优秀的人民教师,永葆教育的热情,坚守教育的初心。

姑妈在八十年代考取了新苏师范学校,她谨遵爷爷的教导,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被派遣至东山实验小学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荣誉。姑妈接下了爷爷的“教育接力棒”,带上爷爷当年的热情和真诚,迎头奔跑在教育的前线,这一跑就跑了35年。冲刺在教育前线的这些年中,姑妈建设了一所所优秀的学校,培养出一代代年轻的新老师,这一股子韧劲和对教育的执着也成就了更优秀的她,她是“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是“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是“苏州市名教师”、还是传承家族教书育人精神的一名校长。爷爷总会逗趣说“丫头,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个小姑娘家也花白了头发了哦!”赞肯之中不乏关爱和肯定,作为教育人,爷爷最清楚姑妈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

九十年代初,家里喜讯频传,我的爸爸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取了苏州大学,那一年,我的家乡北桥镇已经三年没有考取过大学生了。毕业后,爸爸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在一线一干就是几十年,在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爸爸多年始终坚守在初三年级组,秉持着“人人成功,人人成星”的信念,带领着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奔向了体育满分。在他的引领下,星海体育组名号响当当,星海学子身体倍儿棒,星海体育中考大满贯。

作为一名星海人,我也是爸爸的“运动员”。在星海读书的时光,我加入了田径队,爸爸成为了我的教练员。每天放学后,爸爸和其他体育老师都会在操场等待运动员放学,按计划进行艰苦的训练。放学后天色渐晚,操场上没有大灯,于是我们的训练只得借助马路上的几盏路灯和傍晚的月光来完成。体育老师们分别站在田径场的四个角落,靠大声“吼”来取得联络和计时。现在回忆起来,那一段看起来辛苦,但想起来却甘甜的记忆始终萦绕在脑海。我曾经问过爸爸“每天这样喊、这样跑,嗓子吃得消,身体吃得住吗?”这时,他总是挥挥手,笑着说:“这算什么?只要学生肯吃苦,大胆往前冲,这都不算是个事儿!

也许,爸爸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就是浩瀚星海上的一束光吧,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追寻着爷爷和姑妈的脚步,带着自己的教育梦往前走。2020年,爸爸受邀成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特聘教师,再次回到母校的他,已不再是青涩少年,作为专家教师给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将把他手里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才人。姑妈和爸爸几十年风雨兼程,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为脚下踩出的这片热土奉献着爱与智慧,以平凡的事业,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从小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虽没有经历过爷爷那个年代的艰苦条件,但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我深深地相信,我的爷爷、我的姑姑、我的爸爸他们都是一名“好老师”,而我也想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的老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老一辈的执着坚守,到新生代教师主动涌入。在2017年,我正式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爷爷送给了我一句话:“希望我的孙女在未来工作期间,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根接力棒传承到你的手中,你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你,还代表着你的爸爸和你的姑姑还有爷爷,希望你也能有所成绩。”工作以来,我始终牢牢记着爷爷的话,把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工作的四年中,我从一名青涩懵懂的新教师,成长蜕变为一名有担当的青年骨干教师。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收获最大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幸福感,这份幸福感来自孩子点滴成长与变化,让我看到教育的温暖力量。  

华林幼儿园建园初期,我就来到了这里,开始了我的教育故事。刚踏上幼教工作岗位,我和一名和我一样的应届毕业生搭班,就这样,两个年轻的姑娘支棱起了一个班级。开学第一天,30多个娃哭声一片,有的背上小书包,坐在门口时刻等待妈妈来接的;有的大哭着任谁上去安抚都不理;还有的一定要抱着,一刻不能离手……刚成为老师的我,第一次见证这样的“大场面”。我的脑海中交杂着孩子们的哭声和家人的谆谆教诲:“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要爱护好孩子们”。我蹲下身来,牵着他们的小手,一次次为他们擦干眼泪;我把他们抱在怀里,轻轻拍抚,说上一句句安慰的话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班级里有一个女孩叫囡囡,分离焦虑很严重,一到入睡的时候就特别想爸爸妈妈,她一哭闹就吵醒了其他所有睡着的孩子。后来,我了解到囡囡在入学前都要父母抱着才能入睡,一离开家人就缺乏安全感,我和孩子的父母交流囡囡平时的睡姿,请他们用图片和视频向我演示,于是,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抱着囡囡哄她入睡,每次把孩子放下来,手臂都麻木了,这一抱就是一个多月。

那段时间,爸爸察觉到我的疲惫不堪,会主动找我谈心,问问我工作上的情况。他不会直接告诉我怎样做,但会拍拍我的肩膀说“幼儿园和我们中学不一样 ,和小朋友在一起,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妈妈一样用心”。我会心地点点头,那时候我真切感受到,家长是把一个孩子的全部都交到了我的手上,教师这份职业,不光是耐心和爱心,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作为老师的我也在不断的变化。我总要求自己,能不能每一天都给孩子们带来新发现、新收获,都能让他们过的丰富而有意义。看到平行班级做出了一份又一份玩具,活动内容一天比一天丰富,看到平行班的孩子已经慢慢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有规则意识,看到平行班里爱心家长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班级,我倍感压力。爸爸说,有问题就要去积极面对,方法总比问题多。

我曾记得,姑妈说过她为了备好一节课,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熬了个通宵;爷爷说过,爸爸为了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仅仅一个月就磨破了一双球鞋;姐姐告诉我,为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她每天会多花时间辅导,一点点帮助学生进步……我想,教育的本真来自于看不见、数不尽的默默坚持与辛勤付出。

于是,我会把家长反馈的信息记在备忘录上,时时关注孩子的情况,放学后一一与家长及时反馈;在同龄人休闲娱乐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欣赏的好照片收集在电脑里、手机里,诸多文件夹,都编辑好日期、标题,以便需要实时可以快速的翻阅;我喜欢拿着笔记录下孩子说的好玩的话、做的好玩的事,每页下面还画个星星标记,记下自己的想法,一个学期满满一本子;我自觉专业知识相对贫乏,在工作之余攻读研究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把教育的金点子记下来、用起来……

慢慢的,家长看到我们的真诚与用心,他们纷纷表示“孩子在我们班,他们一百个放心”;渐渐的,驻留我们班参观、学习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了,他们感慨我们的教育灵感之多;孩子们一天天变的自信、勇敢,做每件事情都能保有满满的好奇心,因为在幼儿园的每一天,我们总会带给他们新惊喜,新发现。

而对于我来说,当看着孩子从害羞怯场到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当看着孩子从不善言辞到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时;当看着孩子遇到问题哭鼻子到齐心协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当看着孩子从争抢玩具到相互谦让时;当看着孩子们送给老师创意满满的爱心贺卡时;当看着她们在毕业离别之际给我的大大拥抱……这时候,我深切懂得,原来做一名幼儿园老师是这样的幸福而有意义!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如今,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正在上演,这是我们一家三代近百年从事好教育工作的传承,是家族之荣幸,也是我的荣耀。

三代同堂,园丁四季,传承情怀,一个“教师世家”平凡却又不平凡。两鬓斑白的耄耋老者向朝气蓬勃的翩翩少年继续诉说着教育的梦……而我,一定会朝着优秀教师的目标不断前行。(朱纯奕/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