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就业浙大硕士跑到丽水当村官,第一次进村还遭嫌弃,可他坚持了10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想看丽水 潮就业浙大硕士跑到丽水当村官,第一次进村还遭嫌弃,可他坚持了10年

潮就业浙大硕士跑到丽水当村官,第一次进村还遭嫌弃,可他坚持了10年

2023-07-12 03: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施雄风 通讯员 仇婷婷 柯溢能 来梦婕 陈秋萍

7月,又一批毕业生将踏入人生新阶段。十字路口的你,下一站会选择哪里?

从今天起,潮新闻将联合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部门推出“潮就业”专题,他们中有的靠奋斗改变命运,有的拒绝高薪选择扎根基层,有的在新产业中崭露头角……在时代的春风里,他们的故事值得一谈。

2013年,夏季。

夜幕下的丽水火车站没了白天的喧嚣,候车大厅空无一人,只有头顶上的几盏挂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凌晨3点,一名青年坐了5小时的硬座,从杭州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他靠在候车室的长椅上眯眼睡到天亮,又起身坐上了前往庆元县的大巴……

10年来,这个场景时常在赵赟脑海里浮现。彼时的他刚拿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学专业硕士学位,便选择来到这位于浙闽交界、离老家安徽界首1000多公里的“山沟沟”里当“村官” ,还把这里当成第二个故乡。

(图说:在浙大就学期间,赵赟在试验基地进行油菜杂交试验)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曾经作为全国22万“大学生村官”一员的自己,在10年之后竟能获得一项“国字号”荣誉——今年6月29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员名单,赵赟作为浙江大学唯一的毕业生代表入选。

到基层去

“你一个浙大研究生,毕业后不去北上广,来我们偏远山区,是不是学习不好被发配来的?”每当在田间走访,与乡亲们唠家常,总会有人不解地问赵赟,每每让他哭笑不得。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初选择来基层,源自毕业季浙江大学里“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源自农学学子对振兴乡村的一腔热忱。

“我是在安徽农村长大的,大学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农学,从小到大一直和‘种地’打交道。”近日,赵赟和潮新闻记者聊起了10年前的选择,声音依旧豪迈,“毕业那年,省里刚好来学校选聘‘大学生村官’,便报了名,满脑子想着来最基层的农村施展自己的专长。”

可他真来了农村,却发现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吃住条件艰苦不说,从事的工作,大多与专业不搭边,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总感觉自己引以为豪的专业技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赵赟同村干部一起打造双苗尖“高山露营”基地)

就比如赵赟在庆元的第一站上叶村,这是庆元县城濛洲街道下辖的一个城中村,那些年正面临着征地拆迁等重大项目攻坚。赵赟每天跟着村干部、街道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去村民家里做征地拆迁的思想工作。

而他第一次去村民家,就因为不懂方言,遭村民“嫌弃”:“你连庆元话都听不懂、讲不来,来干什么?”

“那阵子其实真挺迷茫的,时常怀疑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但这就是真实的基层,最终他硬着头皮适应了下来,不仅用了半年时间学会了庆元话,还与乡亲们打成了一片,处理起工作来也有了章法。谈起坚持的动力,赵赟说,“庆元生态好,县里很支持我们,村民和同事对我们很热情,沉浸在好的氛围中,加之基层工作节奏紧,坚持也就顺其自然了。”

“墩苗”

在庆元基层,赵赟一待就是10年。“这10年,用一个关键词形容,就是‘墩苗’。”赵赟说。

“墩苗”是传统农业术语,指的是给予作物在苗期一定的干旱锻炼,促使幼苗根向下扎,后期生长才更健壮。“墩苗’就是积累,因为工作需要,我从村到街道、乡镇、国企,不同岗位的历练,让我对事情的认识逐步全面深入。”

(赵赟来竹口镇后第一个周末,下到田间插秧)

2021年,他来到庆元县最偏僻的江根乡,先后担任乡长和党委书记。“这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很适合发展高山油茶和荒野茶,而我来的时候,这‘两茶’产业已有基础,就是缺技术、缺资金、缺渠道。”凭着早年“墩苗”时积累的经验,他顺利帮乡里拉来政策,牵头成立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工作站、浙大农学院共富实践基地和“两茶”共富工坊,提高了“两茶”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江根乡上杉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光海曾经很是不解:赵书记为什么对油茶产业那么“上心”?

“有天很晚,赵书记给我打电话,让我们赶紧去一趟嘉兴,后来才知道原来赵书记得知那边有一家权威的检测机构,让检测数据说话,才能告诉消费者我们的油茶好在什么地方。”后来,赵赟又帮忙联系市农投等单位指导帮扶,从扩大规模到改善生产、从优化包装到品牌提升,油茶的知名度打响了,销量也上来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增收更有保障。一到年底,村里给留守老人排队发工资。“去年发了308万,每人都领到上万元,最多一对夫妻领了10万余元。”胡光海的声音有些激动。

(2021年春节前夕,江根乡上杉坑村村民领到高额工资,喜笑颜开)

“有老人说,终于可以用自己挣的钱给孙子发压岁钱了,活得更有尊严;有留守夫妻拍了结婚近60年来的第一张婚纱照;还有低保户因为有工打,主动退出低保……”每当看到乡亲们脸上发自内心的微笑,赵赟也倍感欣慰。“看到我学习的、积累的东西,终于可以为强村富民做些改变,这种成就感很踏实。”

下一个十年

就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员名单公布的两个月前,赵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阶段——今年4月,他从江根乡调到了竹口镇,担任党委书记。

“挑战蛮大的,毕竟镇情大相径庭,要考虑的问题跟以前也不同,比如这边的支柱产业如何升级?我们的镇村干部队伍如何服务好竹口镇的产业发展,实现共富目标?”

这不,履新后的第一个周末,赵赟便带头下到田间,和乡亲们一起插秧。“这几年,国家对耕地保护很重视,我一边插秧,一边同种植大户和村民聊聊,到一线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真实情况。”

“竹口镇和江根乡很不一样,江根是偏远的农业乡,在乡人员只有1000多人,基本是留守老人;竹口是省级中心镇,仅镇上就有1万多人,有工业有农业还有服务业。”赵赟说,而竹口镇最核心的产业就是铅笔和甜桔柚。“铅笔是庆元制造业的龙头之一;镇里是“庆元甜桔柚”的主产区,这几年在省内很有市场。位于高速口的竹口镇,相当于庆元的一张‘门面’,要思考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张‘门面’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图说:赵赟与留守村民商议高山蔬菜的出路)

到竹口后,赵赟很快清楚了上级给的新任务:力争让竹口镇的产业产值两三年上30亿,为10年左右破100亿做些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要助力庆元铅笔实现产业升级,同相关部门和兄弟乡镇一起合作,让‘庆元甜桔柚’从全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的‘黄金果’。”这,也是赵赟和其团队的“小目标”。

(赵赟邀请中茶所专家来江根乡指导高山白茶基地)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帆是赵赟求学期间的辅导员,见证了他将“学农报国”从理想之诗变为现实之歌的十年。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她说赵赟读研期间担任过学院研会主席,成绩优秀、能力出众,研究生毕业时有很多优渥的工作机会,但他却’自找苦吃’带着女朋友一起主动选择到浙江最偏远山区庆元做大学生村官,把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实验田、人生历练场。

“当很多人等他何时‘镀金’完就要离开时,他们选择在庆元结婚生子、深深扎根。这一扎根便是10年,他的两个孩子起名‘启真’、‘启诚’,就是要让村民们看到求是学子投身基层、躬身实践、不做看客的真和诚。” 张帆说。

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董世洪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浙江大学持续引导和输送毕业生“上大舞台、入主战场、成大事业” ,从田间地头到科学前沿,从基层一线到祖国边疆,一批又一批灿若星辰的浙大人,持续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绽放求是之光。

【潮问】

潮新闻:每年一到就业季,总有大学生想通过考研来逃避就业压力,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赵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一到毕业的时候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惑,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个人的看法是,毕业时在考虑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时,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兴趣上来,把你的兴趣和时代大的需求,和你的家庭及个人的规划结合起来。多读几年书总是没错的,如果你想要做学术,就安心去考研读博;但如果你对基层感兴趣,或暂未想好,对未来比较迷茫,那么到基层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我是比较鼓励年轻人来到乡村、来到基层,因为乡村振兴太需要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了。基层舞台大,乡村特有的文化和工作方式同样能让青年成熟成长。

当然,也要谨慎对待身边诸如“你在基层专业用不上”“基层很辛苦”“高学历人才去基层是浪费”之类的观点,去基层自己看,去同那些有思想有作为的人去谈、去聊,要形成自己的判断,欢迎大家多来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基层一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沃土。

潮新闻:您认为在就业选择时,行业前景与个人兴趣之间哪个更重要?

赵赟:我认为个人兴趣更重要。无论什么行业,只要你沉下心,深耕下去,真学、真干、真懂培养出真正的兴趣,职业生涯有了兴趣的力量可以走的更长远,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只要长期专注一个领域,就一定能够成为这个行业里的行家里手。

潮新闻:返乡到您乡镇的大学生多吗?招聘他们时,你会关注什么方面。您认为在乡镇工作,哪些特质是您比较认可的?

赵赟:这几年返乡、到基层的大学毕业生是越来越多了,我比较关注他们个人的性格、兴趣,以及到基层核心的、真实的驱动力是什么。只有从内心认可基层,才能融入基层、扎根基层。至于特质,能扎根下来的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同任何人都能打交道,大气、低调、能吃苦、能吃亏,有改革的魄力和强大的执行力。

潮新闻:从您这10年的工作经验看,工作环境对您的影响大吗?您又是怎么克服的?

赵赟:同比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刚刚到基层时,坦率说,还是会有一些心理落差和自我怀疑。但经历了这么多岗位的锻炼后,个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自己要想明白每天工作是为谁、为什么,想明白了,淡淡的“苦”也有大大的“甜”,我深深地感到基层环境大有可为,耕耘过后必将收获硕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