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及相关建议 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2024-07-12 1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旅游”的产物,是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本文构建了低空旅游系统结构框架,对我国低空旅游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了我国低空旅游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在如何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低空旅游的发展。最后,从创新商业模式、强化安全保障、培育消费市场、夯实硬件基础、加强营销推广五个方面提出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一、 低空旅游内涵界定

  低空旅游在业内尚未有官方定义,一般指在低空空域依托通用航空设施,利用通用航空器,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开展的空中游览、航空运动、飞行体验和休闲娱乐等活动(如图1-1),以及延伸的活动赛事和购物消费,其中空中游览是低空旅游活动的核心和主要发展方向。空中游览定义为以取酬为目的,在航空器中实施的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飞行活动,包括异地短途观光。

 

  图1-1 低空旅游内涵界定

  低空旅游是通用航空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形式之一,是通航产业链在旅游领域延伸的必然结果,也是“通航+”模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梳理系统框架下低空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建议。

二、 低空旅游系统结构框架的构建

  旅游系统理论是系统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是旅游业研究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框架。按照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功能和特点,分为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中介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四部分,各子系统互相依赖,共同组成了旅游系统的有机整体。

  低空旅游系统是旅游系统在通用航空领域的组织形式,根据旅游系统理论,构建包括供给、需求、中介、支持四个子系统的结构框架。其中,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在低空旅游系统中起骨干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支持子系统为低空旅游发展提供条件保障,中介子系统衔接低空旅游需求与供给,在二者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图2-1)。

 

  图2-1  低空旅游系统模型

  通过对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中介子系统以及支持子系统四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低空旅游系统结构框架(如图2-2)。

 

  图2-2  低空旅游系统结构框架

(一)低空旅游供给子系统

  低空旅游供给子系统,主要包括运营主体、安全保障、地面旅游资源三大要素。运营主体是低空旅游项目供给的微观主体,主要负责低空旅游项目布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机型选择等产品设计,以及品牌运营、消费者体验、产品服务优化、销售策略等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优化。安全保障是低空旅游实现稳定供给的基础。地面旅游资源是低空旅游的客观主体,影响低空旅游的产品体验。

(二)低空旅游需求子系统

  低空旅游需求子系统,主要包括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两大要素。消费能力指低空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通常受人均GDP水平影响。消费需求可分为飞行体验需求(刺激性需求),空中观光需求(舒适性需求)和高端旅游需求(炫耀性需求)。

(三)低空旅游支持子系统

  低空旅游支持子系统,主要包括飞行条件和政策支持两大要素,对低空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具有推动或制约作用,同时对低空旅游需求具有推动作用。飞行条件主要指低空空域和航线资源、通用机场或地面起降场地,以及飞机停场、维修等飞行服务保障。政策支持主要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促进低空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低空旅游中介子系统

  低空旅游中介子系统,主要包括低空旅游信息与服务和低空旅游组织管理两大要素,是低空旅游产品和消费的中间媒介环节。低空旅游信息与服务,主要指旅行社、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宣传媒介。低空旅游组织管理主要涉及低空旅游监管机构和低空旅游行业组织。

三、 我国低空旅游系统的结构性剖析

  基于低空旅游系统的结构框架,从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支持子系统、中介子系统4个维度对我国低空旅游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剖析。

(一)低空旅游供给子系统

  1.运营主体层面

  国内多数低空旅游项目一般时长在10-15分钟,定价约在1000元左右(如图3-1)。可实现盈利的常态化运营项目较少。低空旅游运营成本偏高,受天气、旅游季节和游客接待量等因素的影响,多数低空旅游项目难以达到盈亏平衡点。

 

  图3-1  常用机型每座每20分钟成本

  低空旅游产品设计和产品运营创新力不足,多数低空旅游项目仅提供15分钟以内的空中观光,消费链条较短,消费体验吸引力不强,难以形成较高的复购率。

  2.安全保障层面

  2018年全国发生通航事故约13起,造成15人死亡,其中低空旅游发生事故2起,死亡5人(如图3-2),低空旅游事故占比约为15%,但死亡人数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低空旅游属于通航载客作业,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负面影响。

 

  图3-2  2018年通用航空事故类型统计[3]

  3.地面旅游资源层面

  我国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拥有高山雪域、沙漠戈壁、高原草甸、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海洋湖泊等形式多样的地形地貌,洞窟、遗址、古镇、城市等人文资源丰富,具备优质的低空旅游景观资源。我国目前约90%的低空旅游项目围绕5A、4A级景区开展,对于未评级但具备低空旅游发展潜力的景区或地区重视不足。

(二)低空旅游需求子系统

  1.消费能力层面

  依照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航空消费类需求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如图3-3)。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低空旅游需求有望实现突破发展。

 

  图3-3  交通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关系图

  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均衡(如图3-4),

 

  图3-4  国内十大人均收入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

  低空旅游属于高消费旅游项目,主要客户群体为国内中产阶级及富裕阶层,多数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中西部地区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化消费市场。

  2.消费需求层面

  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不断释放,居民旅游消费占消费总支出比例达到18.8%,人均旅游消费金额约4100元,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消费刚需。低空旅游属于高端娱乐消费,旅游单项消费占比较高。

  我国低空旅游的消费群体以时尚体验性客群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消费市场。低空旅游消费观念尚未普及,公众参与低空旅游的比例偏低,定位认知不足,消费群体亟待培育。

(三)低空旅游支持子系统

  1.飞行条件层面

  通航基础设施对低空旅游开展的支撑不足,现有通用机场对5A级景区的覆盖率偏低,仅占到34%。固定基地运营商(FBO)、低空飞行服务站(FSS)、航空维修基地(MRO)等各类配套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不足。此外,低空空域资源有限,景区之间低空航线衔接存在障碍。

  2.政策支持层面

  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空旅游的政策(如表3-1),聚焦三大领域:鼓励低空旅游产业发展,深化空域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完善低空旅游运行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层面,四川省、成都市和张家界市发布了低空旅游相关政策。

  表3-1  我国低空旅游主要政策清单

序编号

政策与规范名称

文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1

《经营空中游览项目审批办法》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58号

民航局

1996.10.25

2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2010.11.14

3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4号

国务院

2012.7.12

4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31号

国务院

2014.8.21

5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31号

交通运输部

2016.6.1

6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国发〔2016〕70号

国务院

2016.12.26

7

《关于做好通用航空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改基础[2016]236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6.11.7

8

《四川低空旅游发展规划》

 

四川省

2016

9

《成都市低空旅游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成都市旅游局

2016.2

10

《张家界市低空飞行旅游管理办法(试行)》

张政办发〔2017〕25号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9.25

(四)低空旅游中介子系统

  目前大众对低空旅游认知度不高,低空旅游在线下获取客户方面,以旅游景区发放宣传材料为主要形式,旅行社、民宿、酒店联合宣传和销售作为辅助形式;线上获取客户方面,马蜂窝、携程等旅行网站是低空旅游向大众宣传推广的主要渠道,微信公众号是精准推广的重要途径。低空旅游组织管理层面,尚未形成规范化监管体系。

(五)我国低空旅游系统的剖析总结

  通过对我国低空旅游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剖析发现,由于低空旅游运营成本高、运营模式单一、消费链条偏短,导致单一低空旅游项目难以实现常态化运营。同时,还存在安全保障隐患、有效需求不足、飞行条件支撑力度较小、线上线下渠道合作推广偏弱等问题。因此,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改善飞行条件的同时,低空旅游破局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低空旅游发展。

四、 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低空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低空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如下建议。

(一)创新商业模式,鼓励“低空旅游+”多业态发展

  常见的低空旅游运营模式是以单一通航运营企业为主体,以低空旅游增加飞行量和业务收入。但低空旅游季节性强、运营成本高,较难达到盈亏平衡点,实现常态化运营存在瓶颈。因此,低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商业模式,统筹利用景区特色与现状资源,延伸低空旅游增值服务,打造观赏型、体验型、消费型等多元化产品体系,实现“低空旅游+”多业态发展,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根据销售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的规律,从获取高流量、提升销售转化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刺激核心消费群体的多次消费等角度,对低空旅游产品设计、产品运营、多业态融合、提高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时,运营企业联合开展飞行培训、商务包机、短途运输等多元化业务,进一步提高机型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集成多方资源,从供给侧降低低空旅游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二)强化安全保障,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安全保障直接影响低空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低空旅游行业涉及运营主体、监管机构、旅游游客等多方主体,综合有效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手段,强化低空旅游的安全管理与风险管控,推进行业的常态化发展。

  运营主体应加强对低空旅游的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的过程管理,建立必要的安全事故防范机制。监管机构应切实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建立常态化的监管体制机制,构建低空旅游安全救援体系,注重游客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

(三)培育消费市场,找准目标消费群体

  低空旅游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低空消费观念普及度不足,公众参与比例偏低,通过打造低空旅游品牌赛事活动和网红低空旅游景区,可有效推进低空旅游供给侧改革。依托航空运动爱好者俱乐部,培育核心目标消费群体,创造航空文化氛围,结合消费升级推进低空旅游的价值再造。

  基于目标客群消费能力与意愿开展低空旅游产品选址,从单纯的旅游资源导向性,向综合要素导向性转变。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人次、游客可支配收入、游客可支配时间等指标的综合考虑,重点在消费意愿强烈、消费水平高的景区开展低空旅游项目,实现目的地普通旅游客群向低空旅游消费客群的高效转变。

(四)夯实硬件基础,完善飞行服务保障

  低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应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同时引入多种社会资本参与,打造低空旅游起降体系的网络化体系,以及符合目标客群需求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将通用机场和景区直升机起降点的“一场多点”建设纳入省综合旅游交通体系。

  注重对景区现状基础设施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停车场、售票处、物品寄存处等基础设施,使之具备低空旅游售票、安检、保障等功能。完善低空旅游项目周边的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休息区等服务配套,加强项目交通通达性。

(五)加强营销推广,重视多元化渠道建设

  低空旅游产业处于市场培育期,多数运营企业经验不足,资源有限,应积极通过与传统渠道、线上新媒体等渠道商的合作,加大低空旅游项目的营销推广。

  传统渠道营销方面,与景区、度假酒店展开长期合作,通过发布旅游信息、套餐销售、定制化线路等方式,对低空旅游项目进行营销。与旅行社形成利益战略联盟,在门票、产品项目消费等方面形成全面的合作互利关系。线上新媒体营销方面,加强与电商销售平台的合作,积极推广低空旅游产品。采取线上支付、线下体验相结合方式,推动产品社交化、支付在线化、体验极致化,不断提升低空旅游项目的便利度和渗透率。(作者:郭琪)

  参考文献:

  [1] 民航资源网. 我国低空旅游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A/OL].[2016-11-07]. http://news.carnoc.com/list/376/376981.html

  [2]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 《2018-2019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R].

  [3] 中国旅游研究院. 《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19》[R].

  [4] 张洪.全域旅游视阈下我国低空旅游项目开发策略[J].关联产业,2019,1(404):49-52.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