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小麦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

2023-03-23 0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中国最大的小麦产区——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多年来,河南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及产量都在我国范围内名列第一位,这也就使得河南省小麦安全问题对全国食品安全问题都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的方法、综合分析法、观察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来归类各种收集而来的资料并通过分析论文所研究的现状、发展、问题及模型,以达到对河南小麦产业的发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研究。并且针对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小麦产区;粮食安全;地方经济;农业生产   引言

河南省享有“全国大粮仓”的称号,在粮食生产方面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与小麦相关的加工产业层出不穷。小麦的运用极为广泛,从面粉的加工生产到变性淀粉在造纸产业当中的应用。但是,由于早期我国国情因素,对于小麦的种植与加工的要求都仅仅体现在量上;而种植农户也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无法提供更符合当今人们需要的产品。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和河南省也相应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类似于思念食品、三全食品、白象食品、科迪集团等家喻户晓的品牌,提高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等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经济的进步。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与稻谷和玉米并称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小麦在我国粮食供应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小麦产业的生产品质对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麦也是一种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的商品粮。近年来,我国也从技术、科技、政策方面不断提高小麦的产量、稳定小麦产量。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众多的问题,例如:小麦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高质量小麦供应不足、普通小麦供给过剩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仍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小麦来弥补国内小麦结构性供需失衡所导致的缺陷。

伴随着现代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对商品尤其是食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由此看来,小麦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市场潜力是非常之巨大的。政府方面也十分重视小麦在结构性方面的改革,例如:2017年一号文件指出,“要支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既要稳定产量,又要保证质量,以标准化农业为战略方针,着重提高产品品质”;2018年一号文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点应倾向于提高农产品质量”;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稳产的同时,更要加大对质量供给的关注力度,推动农业结构性的实质转变”。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该省的小麦产量也位居我国前茅,自2016年起,河南省便开始逐步推进小麦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并在优质小麦的培育种植方面不断地探索,设立新型优质小麦的实验特区,加大对小麦品质优化工作的投入,增加对小麦品种的优化改良,以生产专供小麦为当前工作核心,并逐步在本省不同的生态麦区实验、推广种植等。虽然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之下河南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小麦种植面积过大导致资源未能合理分配、普通小麦的产量过剩、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优质高端小麦仍然供给不足等问题。由此来看,小麦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优化。

  1.2研究目的、意义

在河南省小麦的种植面积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8%,是河南省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小麦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河南省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河南省市场竞争力,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从而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但是,由于早期我们对小麦生产需求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从而忽略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品质问题,导致现阶段高质量、高品质的小麦生产数量有限,从而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其的购买需求。同时,河南省小麦产业仍以传统为主,还面临产区、加工区相分离,小麦的质量良莠不齐,无法直接对接企业生产,无法形成产业链。因此,河南省应将提升小麦品质、对接小麦产业的产业链作为当前提高农民、农村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作重心。本篇文章,针对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对河南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

1.2.1理论意义(价值)

本文通过对河南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历程、小麦产业的生产现状、相关产业生产经营状况等问题的分析研究河南小麦产业的发展,并找出现阶段小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经济大环境给出更适合当下的发展建议与对策思路。

1.2.2实际意义(实际应用价值)

河南小麦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河南农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的缩影,为进一步大范围研究起到了有利的铺垫作用。本文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在进一步研究当中清楚地意识到影响自身发展的限制条件,给出的对策与建议也有很强的可行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也可以作为参考。

  1.3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动态

2018年2月2日,卢昱嘉、韩一军通过对小麦价格、质量、进出口的方面的剖析得出从2016-2017年中国小麦产业的进口量逐年减少,国内外小麦价差变小,小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接下来新小麦购销市场将会同时开展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市场收购价格也会徘徊于最低收购价格附近。2010年12月1日,李丽原出版的《经济增长条件下的中国小麦问题研究》一书以中国小麦为例,通过小麦的生产与消费两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描述,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做了进一步预测。她运用调查法对小麦产地的农户进行相关数据收集,以此分析中国小麦的生产如何由传统小麦向优质小麦转换,并阐述了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1.3.2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小麦产业的研究较早,1993年,Bohn,Byerlee提出发展中国家小麦育种研究的投资水平及其影响信息,并讨论了与评估小麦改良研究的回报和提高研究效率的有关问题。2002年,Heisey,PaulW,Lantican,MaximinaA,Dubin,H.Jesse阐明了国际小麦育种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讨论了影响现代品种采用的因素,并估计了由于国际小麦育种工作而增加的粮食产量,进一步证明了技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1.4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河南的农产品产业发展及现状,尤其针对河南小麦产业加以深入研究,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文献资料等从河南小麦产业发展进化历程,到现阶段问题进行分析,从当前的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的等方面分析小麦产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方面;用理论分析探寻提高小麦品质、生产技术水平是否对农民收入有所影响;用模型研究小麦生产与投入的最优方案,以及针对探究结果给予促进河南小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收集数据、文献材料的准确分析,对选题的理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对前人文章的升华起到了铺垫作用。而本文的创新点就体现在利用更为简单的方式对数据的整理进一步突破;多种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结论更加严谨;模型的建立以及Eviews软件的应用使得结论更加清晰、科学。

  1.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来整合各种资料分析论文所研究的现状、趋势、问题及模型,由此更科学、更合理的对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且从(国家统计局)获得各种所需数据。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与河南小麦加工业、小麦生产经营业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收集相关的生产、投入数据结合研究选题,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并给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小麦生产加工产业具体情况的分析,根据前人文章中的总结概括,总结出小麦产业当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定量分析法,利用收集而来的数据,建立小麦的投入产出函数模型,增进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科学的揭露了其中的规律,有利于把握其本质,甚至可以预测其未来走向。

1.5.2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

首先对河南省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对比河南小麦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并对现状进行反思与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琢磨;最后结合国家政策和经济的大环境对小麦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思路与步骤详见表1

表1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2河南省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河南省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支持、经济支持,河南省农业也逐渐走进新的历史阶段,一定程度上带领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对河南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河南省实施土地改革制度,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度,真正使农民翻身做地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但是在此期间,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成产效率低下,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得出:1952年河南省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结构为88.36:0.11:11.39:0.14,到了1978年该构为85.70∶2.70∶11.40∶0.20,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另外三项的占比在新中国建立的三十年内仅有小幅提高。生产过程中仍以人力、畜力为,很难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不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响应国家的号召,河南省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施,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地调动,这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农业发展道路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自此,河南省解决了粮食紧缺问题。河南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只有142.70亿斤至1983年达到580.80亿斤,这迎来了河南省粮食在产量上的又一大突破。

新世纪以来,xx格外注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曾连续16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河南省紧跟党的领导步伐在2002年开始全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内容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对农村的收费行为进行了规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经济负担;2005年起对全省免征农业税,比xx要求提前了一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健全了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调动作用。

十八大以来,河南省由原来的产量供给不足过渡到了现阶段高质量小麦和普通小麦的供给不平衡,就此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在增加高质量小麦的生产,降低低质量小麦的生产。以当时的“四优四化”为工作重心,其中“四优”着重发展优质的小麦、花生、草畜、林果;“四化”是指统筹进行布局区域化、经营的规模化、生产的准化及发展的产业化,着力于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提高产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河南省出现农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河南省在较长的时间内呈现出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了河南省能在现阶段成绩上取得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开始推进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河南省开始呈现出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形势,实现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融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收入水平。

  2.2河南省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力总体来说得到了较高的提升,种植方式也有了改革创新与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逐年的提升,农业、农民、农村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水平的创新与发展,无疑给农业收成上带来了巨大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因气候等多重因素引起的产品减产、虫害等问题。很多地区也开始响应并付诸实践去建设生产加工一体化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了很多交通运输上、供需不匹配上的问题。农业结构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的供应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图1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2016-2018年产值(亿元)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由图1可见,河南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政策、资金、人力上的支持,目前优势特色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占据大头是蔬菜和小麦,但由于目前仍面临产业链短、技术水平低下一系列的问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改革。河南省也对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大力支持,积极兴建现代化机械监测体系,提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安全监测效率,也给予农户不少的政策支持,福利帮助,截止2019年底河南省“三品一标”产品总量已达4443个,其中有机食品47个,绿色食品1045个。由于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增加对绿色有机食品的消费,绿色有机食品的高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河南省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表2河南省近年来每百个农村家庭就业劳动力从事行业(人)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由表2我们可以清晰看出,近几年来,河南省农村家庭在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导致争议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种植业过多风险影响、当代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导致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下降。更多的年轻人放弃种植选择外出务工,这一现象无疑会导致种植户出现老龄化的问题。除此之外河南省农业产业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如:规模化水平欠缺,相较于外围市场出现明显的竞争力不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导致很多农户种植只为自给;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住房、道路、工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导致耕地面积的直接减少。种植者对于市场需求信息接收不及时,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形式、种类单一,不利于多样化和综合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附加值挖掘不透彻,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对资源等多方面造成了浪费。

  2.3河南省农产品产业的“新动态”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工作重心,改变原始的农村提供原料城市进行加工的局面,主导在县域形成产业集群的生产加工模式;激励在农村范围内进行规模化的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县域再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以此进一步推进县域和农村范围内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提高技术水平,拓宽交易市场打造冷藏运输链,形成一体化储藏、生产、加工、运输服务。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产业的结构性改革。出近些年来,河南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已达到带领农民、农村发展经济的目的。

河南省将以“四优四化”为指导方向,大力推动种植业、养殖业的转型与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坚持以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食品产业为工作核心,大力推动相关产业向绿色食品的转型与发展。全面推进对外开放,把国际农业产业加工园打造成河南省农业与国际农产品的交易平台,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农村不批准的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的国际产业园,坚持以“全国一流,世界领先”为目标,延伸创造产业链,着力打造高品质产品,提高科技技术水平,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进步,打造国际影响力。

  3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1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其中小麦是其主要的农作物,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着利于小麦生长的土壤、气候、雨水等条件。当然,河南省也抓住了这个核心竞争力,对优质小麦的面积不断增加,如图2从2016年的600万亩到2019年的1350万亩,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在三年内面积翻一番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河南省也在不断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小麦产业向高质量、高产量、高收益方向发展。近些年,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做小麦产业的企业,各个县区也针对该策略有了较大的发展。河南省对品牌效应意识步步的增强,促进了对品牌效应的打造。一加一面粉在生产加工方面坚持走高端差异化路线,致力于为顾客提供“0添加”绿色无污染的有机面粉,这种高质量面粉在市场上也激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向高质量产品过渡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的作用。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河南省的小麦产业也一步步向高品质、现代化发展,市场对其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图2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万亩)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河南省在2018年共投资9.7亿元建设新型储备、生产、加工、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粮食物流园区、组织生产与销售的对接活动,以加强生产与销售的衔接关系。河南省与全国18个省都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生产销售的合作关系,初见成效,2018年达成粮食生产与销售衔接共计392万吨。大力发展粮食新业态,借助“一带一路”让粮食企业走出去,让河南粮在中国占更多的份额,让世界尝到河南的味道。

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小麦产业的经济效益又相对较低,并且生产与加工相分离,生产者无法快速找到与生产要求相匹配的小麦原料,导致小麦产业发展缓慢。而且目前的小麦生产产品在满足大众需求方面出现明显不足,仍停留在较为传统原始阶段。但是市场对高质量小麦产品的需求量巨大,相关新型小麦产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向好的。

  3.2河南省小麦产业的规模、布局与收入的变化趋势

2017年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为8212.5万亩,比2016年增加14.0万亩,其增长幅度为0.2%,总产量为3549.5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83.5万吨,增长幅度为2.4%。平均每亩的产量为432.2公斤,比上年提高9.4公斤,增长幅度为2.2%。

河南省小麦的产量在我国名列第一,大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4,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处北纬31︒23´~36︒22´与东经110︒21´~116︒31´之间,河南省北部是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属于黄淮平原冬麦区,该麦区是河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麦区,该麦区包括河南省除信阳地区的全部区域,所占区域大约是全省麦区的80%。河南省的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属于长江中下游冬季麦区,该麦区包括河南信阳地区。

由于小麦产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价格的上涨,导致2017年河南省农民种植小麦收益较上一年有了较大的提高。2017年河南小麦平均生产成本比2016年降低了23.6元/亩。其中,生产服务支出比2016年降低了2.7元/亩,人工成本比2016年降低了8元/亩。这一数据极大的提高了河南的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极大程度上带动河南省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

  4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仍以传统模式为主

河南小麦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生产、与加工相分离、产业链较短、所产生的附加值低。小麦产区与面粉、面条、饺子、馒头等面制品的产区距离较远,由于小麦自身产品性质原因不易过久囤放,导致在运输、筛选等问题上造成过多的成本花费。小麦产品的收购、联系客户、运输、结算等环节渠道单一,产品的多样性不足,小麦的自身价值未被充分挖掘,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以导致附加值的低下。

  4.2市场监管机制低下

河南省的基层监管机构打假活动的频率和力度过低,对种子销售点、供应商、囤货点、农药贩卖商等监管抽查频率过低一年只有1-2次,突击检查次数太少。贩卖假种子、低质量产品的处罚力度过低,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违法现象的产生,被处罚者甚至会有再次犯罪的极大可能。由于缺乏先进的质检设备,大大降低了质检工作的效率和对不符合规定产品筛选的速度,对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了更大程度的浪费。从种子售卖到种植到除虫到售卖、储藏、运输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管,监管难度较大,出现的状况也是复杂多样,无法掌握每个被监管对象的最新动态。缺乏针对每一个层面犯罪的法律法规,缺少相关的法律制裁依据。套牌侵权、假冒伪劣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种植户或者相关企业的疏忽可能会导致种植者的切身利益受到巨大影响。

  4.3市场集中度低

河南小麦产业的生产和加工产业相对分离、分散,主要以个人、家庭为主,且多以生产、加工分开经营。河南省的试点县数据分析得出超过80%的优秀小麦经营者仍是普通农户,加工规模小、加工成品良莠不齐;种植方面,以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为主,多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方式也是传统方式为主。河南省的大多数地区生产加工集中度低,产品性质、运输问题、距离问题、政策问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生产成本上的增加,农民收入不乐观。

  4.4产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河南省的规模化程度低,种植户多以分散种植、家庭种植为主,对于一系列的配套种植技术多以传统方式为主,缺乏统一指挥、技术人员的全方位指导,各家各户出现问题自己解决、按照传统经验处理,缺乏科学高效的现代种植技术,出现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

河南省出现政策实施后的理想状态与实际情况的脱节,由于新型设备费用问题,多数种植户仍然坚持传统种植方式,在选种方面,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手把手知识指导。种植技巧方面,真正掌握高品质小麦种植的技术人员人数有限,整体素质水平尚未达标。种植户也缺少对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种植的认识,导致规模化水平、机械化水平不高,在生产种植过程中造成很大程度上资源、资金浪费。

  4.5低端产品众多,缺少高质量产品

由于现阶段小麦品种的繁多,种植户对于小麦的种植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由于个体情况不同,多数农户均以产量作为挑选作物种子的第一要义,忽视了其作物的高品质要求,某些不良销售商对种植户的错误引导和对销售产品的虚假宣传,影响种植户的正确判断,导致市场上小麦品种的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优质小麦的进一步生产与发展,种植户观念陈旧和对新型生产技术的不信任、不实施,导致普通小麦的产量过剩及优质小麦的供不应求。

  4.6小麦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不匹配

就目前的生产状况而言,生产者多采用传统耕作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者个人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程度不高,且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对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市场需求、新的耕作方式不能合理有效的加以接收和运用,分散式种植在生产成本中也产生巨大的耗费,在与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对接时,不能很好地完成供给需求的匹配与平衡,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生产浪费。

  5运用模型分析小麦的生产与投入最优方案   5.1数据的收集

依据相关关系分析,影响小麦产量Y的主要因素有:小麦播种面积X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X2,农用复合肥施用量X3,有效灌溉面积X4。表3列出了河南各市的小麦生产相关数据,拟建立2018年河南小麦生产函数模型。

表32009-2018年河南小麦生产与相关投入资料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5.2模型的建立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河南省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以小麦为例

5.3模型的含义与预测

由上述模型可以得出小麦生产与投入最优方案的回归方程为,R²=0.978218,由此可得,小麦产量的变化由有效灌溉面积、小麦种植面积的数值解释。从上面的模型估计结果可以得出小麦种植面积X1每增加一单位,小麦产量将会随着增加1.181204个单位;有效灌溉面积X4每增加一单位,小麦产量将增加0.606041个单位的结论。

Eviews软件的应用与t检验、F检验的运用使得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所以这个模型可以在知道小麦生产相关投入数据的情况下预测2019年的粮食产量。

  6促进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政策与资金

小麦产业的生产与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颁布相关的政策和福利措施鼓励小麦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升级,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日,应该利用这种优势,积极推进小麦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扩大服务范围、拓宽销售市场、提升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的政策相对体系比较单一,目的比较多样。以至于在具体问题的解决处理中容易出现较为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最低价收购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麦产量,但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在保留小麦最低保价的基础上,采取质优价优的保护机制更有利于市场配置合理化的发展。

为了保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采取农业保险、直接补贴、减税免税政策等措施形成一套完整小麦产业扶持体系。实行试点融资模式,依据“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大力发展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企业,并使其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小麦产业企业向高水平的发展步伐。加大相关财政资金的投入、调整银行对小麦生产加工企业贷款条件,缓解满足条件的小麦加工产业的资金短缺、周转不开等问题。

  6.2打造新型产业结构

河南省小麦产业的产业链过短,企业与大多数农户之间无法直接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产业的发展。于是,发展多样化的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者与企业加工者之间的融合,重视企业组织结构,引导小麦产业发展方向,提高龙头企业影响力,增加产业集中度,发挥集中生产的最大效益。在河南省小麦量多质不优的背景中,打造种植、生产一体化的优质小麦产品,打造自己的高质量小麦品牌,在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有所超越,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引导生产加工方向的变化。

  6.3注重产业创新

创新是推动小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由于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小麦产品我国相关供给量的不足,我们要依赖进口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了不过分依赖国外进口小麦,我们要提高我国小麦生产加工的技术与水平,推动小麦产业的进一步转型。河南省乃至我国有大面积的种植土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原料生产上我们具备很大的优势。拓宽小麦的产业链,深挖其内在价值。比如:运用到肉制品加工中的面筋粉;应用到造纸、纺织业当中的变性淀粉;以及包子粉、面包粉,增加其附加值。还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坚持可持续发展。

  6.4优化结构

在种植方面,减少低质量、普通小麦的种植面积,加大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规模。种植主体的优化,采取土地收购或者增加种植者的选种、培育知识与技术的手段,生产高质量小麦。在加工方面,根据小麦的不同种类,进行不同产品的加工,深挖小麦的内在价值,以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产品,如加工饼干所需要的低筋面粉;制作馒头所需要的中筋面粉;制作面条所需要的高筋面粉等。但是由于目前小麦供应方与小麦产品加工需求方在质量、品种方面的不匹配,建议小麦种植、生产方面的资源合理配置,已达到供需平衡。由于早期生产模式以产量优先忽视产品质量,现在要优化产业结构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小麦产品。

  6.5规范市场秩序

由于现阶段小麦产业多以个人为主,生产出来的小麦产品良莠不齐,无法在品质上稳定。提高对小麦加工产业、附加品产业的入行许可要求,对小麦产品附加产业、加工业实施提高入行许可证的办理要求,提高入行的资质门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过滤掉一批低质量小麦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法》等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明确落实,旨在保障人民的食品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给真正的高质量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小麦产品的供给量,积极对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推进企业向好发展,以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结语

从上述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现如今河南省农户受教育水平有限,市场上小麦品种品质参差不齐,农民对优质小麦品种鉴别能力不足,经营主体规模化程度低下导致小麦生产效率不高,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产销衔接不够紧密,等较多问题。主要提出的建议措施以政策、补贴、规范市场秩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等方面出发。也通过模型指出,小麦种植面积与有效灌溉面积对小麦产量之间的优化组合。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颖,郭婷婷,李丹丹,刘常晟.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J].种业导刊,2019(09):3-7.

[2]孙清清.河南:以“粮头食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华社[J/OL].https://rk.mbd.baidu.com/kbd7w8l?f=cp&u=7da0003b483c3590,2019-06-26.

[3]李若凡.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出彩中原.河南日报[J/OL].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9-06/18/content_347266.htm,2019-06-18.

[4]刘金,高美玲.河南省农业新业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3):213-214.

[5]卢峰.2017年河南小麦市场情况分析及2018年展望[J].现代面粉工业,2018(2):4-4.

[6]孙中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东岳论丛,2016,37(02):17-23.

[7]谷秀娟,王彦行.中国小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11-12.

[8]李玉乐.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营问题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9]马帅.河南省小麦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10]马梦雪.河南省小麦加工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11]新中国70年河南农业发展报告:粮食产量增长9.3倍(图).中商产业研究院[ER/OL].https://rs.mbd.baidu.com/lp5wjn7?f=cp&u=1ce1a403d798ce8f,2019-09-27.

[12]杨柳.副省长武国定: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新高地.河南政府网[ER/OL].http://m.henan.gov.cn/2019/08-02/938196.html,2019-08-02.

[13]吕云飞.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A].区域经济,2016.

  致谢:

一转眼我来海经院已有三年半了,我认识并结交了新的朋友,这些朋友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经验,在与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的眼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想事情变得更加深入、做事更加稳重,同时我也认识了很多高水平的老师,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的学业水平,感谢林丽娟老师在论文开题时和正文的书写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在这即将分别的日子,我要在此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在学校的安排和老师的严格监督和悉心指导下。我们提前学习了论文的写作和排版,这对我写毕业论文有极大的帮助,老师的严谨、细致让我十分佩服,不知不觉我也开始注重每一个细节。

感谢海口经济学院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感谢外贸外语学院提供的开阔的学习平台。感谢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提供的丰富图书与海量资源,为我的知识储备提供了巨大帮助,同时感谢那些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各位同学,感谢有你们陪伴!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59550.html,文章版权申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