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个瞬间(十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考站名称是 70年,70个瞬间(十五)

70年,70个瞬间(十五)

2023-11-01 2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北半球国家,北极对我国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的影响,比南极更加明显也更加重要。北极极涡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天气与气候;北极臭氧层的亏损,则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环境。这些与我国的粮食种植、燃料供应乃至经济生产都有着极大的关联。

中华民族的北极情缘可以追溯到民国北洋政府时期。1925年,我国与苏联、德国等33个国家加入《斯瓦尔巴条约》,从而拥有了自由进出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从事科学考察、生产活动的权利。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来说,到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条约上中国的名字就这样躺进了朗伊尔城的博物馆,静静沉睡。

中华民族的目光真正投向北极,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1999年7月1日至9月9日,我国组织了第一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国的北极科考之路正式拉开大幕。2003年,我国又成功组织了第二次北极科考。不过,由于当时没有建立固定的考察基地,无法长期、深入和持续地开展北极科研工作,在北极建立科考站迫在眉睫。

安营扎寨

其实,早在2001年,我国有关部门就拟订了包括建设北极科学考察站在内的极地考察能力建设总体方案。我国的《海洋工作“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应当选择适当时机建立极地科学考察站。2002年12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设正式立项。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研究基地——黄河站落成并启用。

在黄河站,科考人员围绕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了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

2018年10月18日,我国第二座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运行。该站位于冰岛北部城市阿库雷里的凯尔赫(北纬65°71′、西经17°36′),由我国与冰岛共同筹建。它具备多种科学考察能力,能够开展极光观测、大气监测、冰川、遥感等研究,部分建筑改造后还可扩展到海洋、地球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在北极建立科考站,不仅为我国长期、深入和持续地开展北极科学研究创造了必要条件,还可以与在南极设立的中山站等科考站相互配合,形成在极地科学研究上的珠联璧合之势。

“看天”“破冰”

对于监测外层空间来说,极地是一个非常方便的窗口。它们是了解极隙区的好地方,对极隙区的了解直接关系到航天器的飞行安全。因为极隙区是所有围绕地球两极运行的极轨卫星的必经之地。

此外,在北极建站后,我国科学家还可建立中国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该站与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卫星观测跟踪站连在一起,成为我国卫星观测定轨和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开启“看天”的窗口,北方航道问题也是未来的关注重点之一。随着冰川的融化,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最终有可能成为现实,其中经由俄罗斯的东北航道最有可能正常航行。

我国是北极的重要利益攸关方,高度重视参与北极航线的开发利用。2012年7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首次尝试东北航线。2013年8月,“永盛”轮成功完成了对东北航线的首次试航。2015年7月,“永盛”轮成功往返东北航线,实现了我国商船对北极航线的往返双向通行。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了环北冰洋科学考察,为日后开发北极航线以及大规模商业航行奠定了基础。

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俄罗斯就北极航线问题向中方提出共建“邀约”,“希望中国能利用北极航道,把北极航道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对此,中方表示欢迎并愿意积极参与该项建议,希望双方共同开发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航线,打造“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1月,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2018年9月5日傍晚,经过33天海上航行,中远海运的“天恩”号货轮抵达法国西北部港口城市鲁昂。这是“天恩”号货轮首次沿“冰上丝绸之路”取道北极访问欧洲。(林欣)

2004年10月1日:

“西气东输”首期工程全线供气的那一刻

2004年10月1日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国庆佳节举国同庆,“西气东输”首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投产。投产供气仪式在西气东输的起点站——新疆塔里木轮南气田举行。随着开闸供气指令的下达,倾刻间供气总站机器轰鸣,在一座座泵站的强大压力下,天然气涌出大漠,越天山、过长城、跨黄河、渡长江,一路穿越九省一市的山山水水,沿着4200千米长、口径1米多的超大型管道向前奔涌,最终抵达上海市白鹤镇。真可谓“气贯长虹、造福于民”。

仅仅在两年前的2002年7月4日,这条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沙漠气田,东至上海黄浦江畔,横贯我国国境东西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开始兴建。这一仅次于三峡工程的我国又一巨型基础设施工程的开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缓解了中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势,使沿线亿万群众用上清洁、安全、可靠的天然气,对于带动西部经济大开发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一线首期工程提前投产供气那一刻,标志着我国建成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送天然气管道。其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从而大大加快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同时,还将促进引进中亚天然气的二期工程建设,进而统筹中西部、海上和陆地的天然气资源,形成一个分布全国的西气东输管道网,供气覆盖西北东部、中原、长三角、珠三角。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定战略规划、决策果断、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我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等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储量达26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更应提及的是,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储量就达8亿多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22%,而且具有形成世界级大天然气区的开发潜力,并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而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与西部地区正好相反,工农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且人口密度大的东部地区却缺少燃气资源。为了促进我国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以及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西气东输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创造性设想便应运而生了。

点击视频:了解“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是我国一项世纪工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设想,90年代酝酿出方案。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能源项目,西气东输工程主要分为一、二、三线工程实施建设。

一线工程是我国“十五”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其主要任务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豫、皖、苏、浙、沪等经济发达而能源缺乏的长三角地区,管道全长4200千米,年输气量达120亿立方米,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全线建成投产。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是我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的天然气管道。

二线工程是在一线工程建成的基础上,引进中亚国家的天然气资源,使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与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相连。这一工程由一条干线和八条支干线组成,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15个省区市,年输气量达300亿立方米,于2009年开始施工,2012年年底全线竣工,将来自中亚的天然气输送到包括珠三角、香港等在内的广大地区,惠及4亿人口。

三线工程由新疆通过江西抵达福建,把中亚国家和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庞大的中部、东南部地区。它于2012年10月开工,2014年全线建成供气,并与一线、二线、陕(西)(北)京一线、川气东送线等主干管线网联网,形成一个横贯全国东西、纵越南北的天然气基础大型管网,基本覆盖了全国大多数主要城市,初步满足了不同地区对能源的需求。

随着西气东输二期、三期工程陆续开建和天然气管道网的逐步建成,覆盖受益的城市和地区愈来愈多。预计到21世纪中期,全国将形成一个覆盖31省市的天然气管道大网,95%以上的地级市均可用上天然气,能源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西气东输工程数万名建设大军创新攻关,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技术成就,不仅填补了30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而且在管道施工技术、施工装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解决了长江盾构、黄河顶管穿越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更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西气东输工程还创造了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史上多个第一:

第一次在长江和黄河施工中完成长距离、大难度、大口径盾构、顶管及定向钻穿越;第一次在天然气管道上推广应用卫星遥感选线技术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使我国管道建设技术和技术含量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一次采用10兆帕高压输送、全自动焊接、全自动超声波检测等新技术。

不仅如此,西气东输工程还创造了一整套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使我国建成达到国际标准的安全优质的天然气管道网,并培养了一大批勇于创新、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开创了我国建造超大型天然气管道的新纪元。

有耕耘,必有收获。西气东输工程的初步建成,加速改善了东部地区能源结构和供应紧张情况,有力地激活了沿线省市钢铁、水泥等耗能大的企业发展潜能,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更让人们感受到实惠的是,西部天然气经过长途跋涉进入沿线城市和千家万户,不仅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发电厂、窑炉、化工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用的燃油和煤炭,让众多老百姓免去烧煤和换煤气罐的麻烦,而且明显地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仅以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每年输送的天然气量计算,就可减少燃煤几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6万吨。(崔金泰)

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开通的那一刻

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当天上午,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隆重举行,11时许,“世界屋脊”上响起了第一声火车长鸣,两对列车相继从拉萨和格尔木启动对开,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铁路的历史。

青藏铁路自青海西宁开始,经过格尔木、那曲等地,穿越青藏高原,终点为拉萨,全长1956千米。其中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跨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10万筑路大军克服重重难关,历时5年建成。如果从1958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算起,这条穿越青藏高原的铁路大动脉从酝酿到全线铺通,足足历时48年。48年圆一梦,中国人的青藏铁路梦终于成真。

梦想照进雪域高原

青藏高原,有“万山之祖”——巍巍昆仑,有莽莽群山,皑皑雪峰。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两大母亲河,哺育着亚洲众多最重要的大江大河。“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曾如此断言。然而,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在《实业计划》里就专门规划了“高原铁路系统”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命题。

在其后整整百年时间里,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这条铁路曾经三次上马、两次下马,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终于在1979年铺轨至格尔木,该段于1984年交付运营,而格尔木至拉萨段则因经济原因停建。

虽然青藏铁路已停建,但国人让铁路进藏的决心从未停止,除了青藏铁路,滇藏、川藏、甘藏等铁路进藏方案的比选工作也一直在进行。

2000年,讨论中的“十五”规划中明确谈到进藏铁路问题。经过紧锣密鼓的科学论证,各方达成共识:先修青藏铁路。

2001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审议了青藏铁路项目建议书,并最终决定:修建青藏铁路,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也已基本具备,可以批准立项,同时成立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拉萨和格尔木同时举行。

“天路”之最

人们称青藏铁路为“天路”,来形容它的高和难。穿越“世界屋脊”的这条铁路,有85%的路段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5072米。修建这样一条“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难度相当大,我国的铁路修建者为此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最长的高原铁路桥、最高的铺架基地、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火车时速。

青藏铁路基本建造于高山之上,那里常年气温在0℃以下,最低气温到-40℃,地形复杂,需要穿越崇山峻岭,经过著名的戈壁沙漠,昆仑山、唐古拉山,盐湖沼泽,可可西里无人区等。在这种环境下施工没有先例。

特别是从望昆到安多的550多千米地段,海拔都在5000米左右,是连续多年的冻土地带。冻土层会由于冰冻的融化和结冻而发生变形,产生冻害,铁路路基因此无法保持稳定。为此,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最终攻克了这个难题。自投入运行后,青藏铁路在高寒冻土区段的路基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冻害不显著,只有31%。

青藏铁路建有7座隧道,海拔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与平原地区低海拔的隧道相比,高寒地区的隧道冻土层很深,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开挖难度要大得多,因此,青藏铁路上的隧道工程举世无双。

青藏铁路共建涵洞2050座、37000多延长米,平均每954米就有一个涵洞,即不到1千米就要建一个涵洞,其高原冻土涵洞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居世界之首。

此外,青藏铁路建桥梁675座、16万延长米,平均每3千米就建一座桥,其铁路桥梁之多,密度之大,是世界之最。而且这些桥大部分是在两山之间和大河上建造的,均建于高原上,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也是世界之最。

正因为有着诸多创新,投入运行后的青藏铁路在高寒地区的车速甚至可以与在内地行驶的列车车速媲美。

生态环保型的高原铁路

青藏高原不仅海拔高,而且是中国与南亚地区的“生态源”和“江河源”,生态系统独特,珍稀特有物种丰富,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高寒湿地广为分布,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生态环境系统和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对全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难以恢复。为了在确保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好环境,青藏铁路工程确立了建设高原生态环保型铁路这样一个目标。

为保护高原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面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为此,铁路建设中特别为野生动物设计、开辟了迁徙通道,这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该条铁路建成后,藏羚羊的迁徙活动没有因铁路建设而受到大的影响。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超过国土面积八分之一的西藏终于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摘掉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的帽子。这片神奇的土地,沐浴着现代文明的光辉,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宋淼)

请持续关注《百科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