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示范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长寿 乡村振兴的“慢生活”试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慢生活有哪些项目 率先示范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长寿 乡村振兴的“慢生活”试验

率先示范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长寿 乡村振兴的“慢生活”试验

2024-05-22 11: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寿慢城入口

保合书院摄/王亚明

儿童游乐设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自2018年开始,按照市委“率先示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要求,长寿区作为我市6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之一,启动了乡村振兴的先行先试工作。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长寿区逐渐走出了一条规划起点高、生态底色浓、运营模式新的乡村振兴路子,摸索和总结出了众多宝贵成果和经验。其中,将乡村振兴同“国际慢城”理念有机融合打造的“乡村振兴·长寿慢城”项目无疑是长寿区众多乡村振兴试验成果中最具代表性、最值得深入剖析的一只“麻雀”。

从“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

沪渝高速合兴下道,便进入了长寿慢城。

万亩橘林郁郁葱葱,精致的花卉园艺一步一景,彩色的骑行步道穿行其中,清澈的小河蜿蜒而过,青瓦白墙的农家院落零星散落,互联网、停车场、健身休闲设施等现代化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久居城里的人很难将眼前的这般景致与刻板印象中的农村划上等号,仅是目之所及,已足以让人流连和向往。

2018年,“长寿慢城”项目上马。该项目毗邻长寿湖,横跨龙河、双龙两镇,以龙河镇保合村秀才湾为核心区域。该项目以重庆市最大的标准化晚熟柑橘生产基地为产业依托,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打造现代田园休闲度假新目的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并于2019年底正式开园。

“长寿慢城”项目重点聚焦4个系统建设:一是优美的生态系统,以万亩橘园为本底,构建绿色生态基底;二是乡风浓郁的生活系统,打造“一湾一景”的“慢生活”村景;三是休憩的慢行系统,慢行步道与自行车道相互配合,形成慢行线路;四是深度体验的文娱系统,布局了君子山居民宿区、陶艺手工文创区等。

在龙河镇党委书记邹翔名看来,“长寿慢城”最直观的成果在于改变了景,那么,其最具价值的成果则在于改变了人。

过去挑着担子,走路到场镇赶场卖麻花的甘雨林如今坐在家里,收入翻了10倍不止;张婆婆有个住城里的孙子,过去过年过节才回来,现在隔三岔五就想往村里跑;王大哥因为自家民宿改造动工晚了,错过了清明节这波客流高峰,还在懊悔……

“长寿慢城”的老百姓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显而易见。邹翔名介绍,“长寿慢城”项目开园后,已有20多家村民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或餐馆,吸引近百人返乡创业,200多名村民实现本地创业就业,形成餐饮、住宿、娱乐、手工体验展示等业态29个。此外,由于环境变好了、客流量上来了,村民也开始主动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提升文明素质。

从过去的“要我振兴”,到现在的“我要振兴”,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已然在“长寿慢城”徐徐展开。

“大项目引领小主体”的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放眼全国,众多地方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政府热、农民冷”“政府干、农民看”的尴尬境遇。“长寿慢城”项目是如何突破这一难题的?

答案之一便是:通过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项目引领小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连结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增收。

如果将“长寿慢城”视为一个大项目,那么乡村旅游就是由大项目带动的大产业之一,而吃、住、行、游、购、娱等众多旅游支撑业态就分散给小主体来经营,集体经济便可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

在整个“长寿慢城”项目的运营管理方面,当地便通过引进杭州和途公司,与保合村村委、重庆长寿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重庆市长寿区保合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长寿慢城”业态布局、招商营销、产业孵化等运营管理工作。其中,重庆长寿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融资、建设、管理等方面展现国企担当、发挥国企力量,杭州和途公司重点提供沿海旅游景区运营和文化传播的先进经验,保合村村委则负责探索集体经济壮大路径,激发资源活力,保障村民权益。

同时,龙河镇还通过大力推广“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引导村民以房屋、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发展集体经济,成立了劳务合作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土地流转合作社等20多个经营主体,依托“长寿慢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建设、保洁、租赁等服务,部分业务还实现了“走出去”。

除畅通富民渠道之外,重视党建引领和人才培养也是“长寿慢城”项目能够激发村民乡村振兴热情的关键。

党建引领方面,龙河镇探索党员积分管理,创新实施“湾长制”,选派23名机关青年党员、青年干部下到重点湾落担任“湾长”,成为院落环境“设计师”、乡风文明“宣传员”、矛盾纠纷“协调员”、村民自治“督导员”,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来,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方面,龙河镇创新实施干部人才“六个一”工程,通过本土人才、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雁归计划”等项目,先后引进35岁以下青年人才57人;通过开设人才创梦园、打造人才工作室、建立人才储备库、实施“优秀青年选培”计划等渠道,收录各类农村实用性人才213名、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24名,培养了张容、李波等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刘青松、卿斌群等乡村领头雁,榜样作用明显。

书写全市领先的乡村振兴“长寿答卷”

“长寿慢城”项目仅仅是长寿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以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长寿区坚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综合发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自启动综合试验示范工作以来,长寿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人才、教育、党建、文化、产业资金、集体经济等11个子方案,并确立了“1+2+4+N”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布局,即1个市级综合试验示范区(长寿),2个市级综合试验示范镇(龙河镇和洪湖镇),4个市级试验示范村(保合村、四坪村、河堰村和称沱村),N个区级试验示范村。

产业是长寿区探索乡村振兴经验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长寿区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聚焦“三品建设”(品种、品质、品牌),着力实施六个“十万”工程,发展壮大10万亩现代高效粮油优势区,集中推动10万亩塔罗科血橙、10万亩晚熟杂柑、10万亩长寿柚优势区转型升级,发挥“两湖”优势打造10万亩有机渔业优势区,加快建设年产10万吨绿色鲜蛋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柚、橘、鱼、蛋“四大优势产业”。

在保障农业高品质发展的基础上,长寿区坚持突出重大项目拉动,以“长寿慢城”项目为龙头,加快推进橘香悦动村、清迈良园、邻封人家、田园乐温、渔乐仙谷等六大农文旅融合项目的建设。同步深入探索“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打造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尝试农文旅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帮带、劳务合作、配套服务等多种集体资产运营模式,以壮大集体资产,富农增收。

此外,长寿区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以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行动”为抓手,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十四五”时期,长寿区农业农村工作将以推动城乡深度融合为主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长寿打造成为重庆都市型乡村振兴样板,在中西部地区发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