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理学思维是什么意思啊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2024-07-01 16: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jpg

有些时候,一些荒谬、怪异甚至恐怖、血腥的想法会毫无预兆、毫无缘由地闯入我们的意识中。

1.png

比如:

●  站在高处,常常会有往下一跃的冲动,甚至会幻想自己倒在血泊中、把五脏六腑都摔出来的场景;

●  坐在教室里,害怕头顶的灯随时会掉下,把自己砸得头破血流;

●  走在马路上,总会下意识地环顾四周,总感觉会有歹徒冲上来给你一刀,或是被横冲直撞的货车撞飞;

●  ......

2.jpg

特别是在封校期间,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

●  亲人突然离世;

●  伴侣背叛了自己;

●  感染上了新冠;

●  在切菜时把手指给切下来;

●  ......

3.jpg

每每“胡思乱想”的时候,你会感到担忧,害怕这些幻想会在现实中印证;会感到羞耻、困扰,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潜在的心理疾病,甚至不敢让周围的人知道这些危险且荒谬的想法。

你以为自己是个例,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一、什么是侵入性思维?

4.jpg

大脑毫无预兆地产生荒谬的想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侵入性思维』或『闯入性思维』。

在精神病学家展开的调查中,有近90%的普通人都承认自己曾经有过『侵入性思维』,他们中有30%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抢钱的想法,有40%的人说自己有过从高处跳下去的冲动,有50%的女性和80%的男性幻想过陌生人赤身裸体,还有50%的人想象过那些自己认为“恶心”的性行为。

焦虑和侵入性思维专家Martin Seif和Sally Winston指出:

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oughts)是一种进入个体意识层面的想法,经常会毫无预兆地产生,其内容常常怪异、荒谬甚至暴力、血腥,令人感到担忧或困扰。

大多数时候它们只是一闪而过,但有些人却会反复纠结于这些想法,从而产生强烈的痛苦情绪。

5.png

6.jpg

侵入性思维往往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01

随机出现

侵入性思维的产生往往是随机、偶然、毫无预兆并且不受控制的,你永远也无法预知自己下一秒的想法。

也许是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或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瞬间,这些“邪恶”的想法就会像一只幽灵,神不知鬼不觉地侵入你的思维。

02

大多与负面信息和消极情绪相关

侵入性思维的形式主要有焦虑、强迫思维和反刍(重复和消极地关注痛苦本身,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它们大多和负面记忆、暴力、毁灭、冲突、死亡、丧失、血腥或者是与性有关,让人感觉无所适从、震惊、焦虑以及羞耻。

7.jpg

二、为什么我们会

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这正常吗?

8.jpg

对于这些“侵入性”的想法,许多人会感到困扰、担忧甚至是痛苦,怀疑自己是否罹患潜在的心理疾病。其实,“胡思乱想”≠ 不正常。

9.png

这种侵入性思维,在某些时候来得快去得也快。在你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瞬间,恐怕就已经“烟消云散”,淹没在你的意识流中了。

图片  那么,“侵入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呢?图片

焦虑和侵入性思维专家Martin Seif和Sally Winston以一种极其生动且有趣的方式描述了这些侵入性思维产生的原因:

“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会产生某些胡乱的想法,这些想法只是意识流中的一部分。这些想法是无意义的,如果你忽略或不对其进行注意,它们就会随着其他想法淹没在意识流中”(2018)。

10.png

11.jpg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科学研究可以证明这种现象,心理学专家们只能大致推测“邪恶”思维的侵入有以下几种原因:

01

出现了精神压力

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可能会引发侵入性思维,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俗称PTSD)等等。

研究表明:长时间经历侵入性思维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也就是说,个体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大脑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处理效率、抑制与监测思维就会相应地下降,从而延长个体的压力反应。

大脑抑制和监测系统的激活分别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前扣带皮层的活动增加有关(Mitchell et al., 2007),而个体试图控制侵入性思维包括一个监控过程。在侵入性思维“入侵”时,大脑会自动搜索并试图通过努力,有意识地寻找侵入性思维的替代方案来进行抑制(Wegner, 1994, 1997)。

如果你的精神压力已经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那么大脑的认知控制、思维抑制能力、注意力控制能力就会相应减弱。

因此经历更多压力的人可能会在脑海中反复重温压力事件,即使这些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

而这些压力的来源,可能是强迫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物质滥用障碍此类心理或生理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也可能是睡眠质量不好,从而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等等。

偶尔的侵入性想法是正常的,这意味着你需要放下手头的工作,给自己放个小假,及时地调整自身的状态;但是,如果你会长时间、高频率地产生侵入性想法,那就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12.jpg

02

触发性事件

当某件事触发了一个人不愉快的回忆时,也会产生侵入性思维。

 

例如:

例如:某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你突然发现餐盘里有一只恶心的小虫子。因此,以后在每次吃饭时,你总会不自觉地关注餐盘,害怕会爬出一只虫子或是不小心把虫子吃进嘴里,甚至会联想到虫子尸体在牙齿的咀嚼下爆浆的画面。

 

13.jpg

再比如:

《名侦探柯南》里“图书馆杀人事件”被公认为许多人的“童年阴影”。看过的朋友们都知道,夜晚离开安静的图书馆时,突然发现一直乘坐的电梯隔层上其实藏着一个死人,这该是怎样地惊恐!

 

14.jpg

缓缓上升的尸体、灯光黯淡的图书馆、空荡荡的电梯,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在某一瞬间就可能触发我们的童年阴影。

我们会不受控制地害怕、担心:电梯里是否藏着一具尸体?自己会不会被悄无声息地杀害?

 

可见,这就是触发性事件对侵入性思维产生的影响。

03

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又称白象效应、反弹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是人们的思维会出现强烈的反弹,在脑海中会快速地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失眠的人总被告知“睡前不要胡思乱想”;过马路时我们也总会提醒自己“不要闯红灯”、“注意行驶车辆”;对于伤心、惊险的回忆,我们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回想,但事情往往与之相反。

越是不想回忆,脑海中此类情景就越是清晰;越是想逃避什么,就越是会想到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白熊效应”。

15.jpg

三、面对“侵入性思维”,

我该怎么办?

16.jpg

(1)

判断“侵入性思维”的品质

一般而言,那些危险的想法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在我们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就淹没在意识流中了。

在这种情况下,侵入性思维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也不必为之担心,更不要给侵入性思维赋予意义,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担忧。

 

但是,我们之中的一些朋友,更多的是介于“完全无影响的侵入性思维”和“疾病性的侵入性思维”之间,也就是“轻度的侵入性思维”。

这种类型的朋友在被侵入性思维困扰的时候,会产生压制它或者赶跑它的想法。同时,在与侵入性思维对抗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假如这些侵入性思维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常常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与之抗争,在压抑之下会出现剧烈的反弹。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了。

17.jpg

(2)

轻度侵入性思维,达咩!

面对轻度侵入性思维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心理学中CBT的相关原则和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CBT,全称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是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心理治疗的历史方法中,例如常见的心理分析方法,治疗师通过寻找行为背后的潜意识,然后提出诊断。与之不同的是,CBT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和“以行动为中心”的疗法,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改变对某件事的认知来改变自身的情感和行为。

CBT专注于改变无助的认知扭曲(例如思想、信念和态度)和行为,改善情绪调节,以及针对解决当前问题的个人应对策略的发展。

18.png

该图描述了情绪、思想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中间的三角形代表了CBT的宗旨,所有人的核心信念可以归纳为三类:自我、他人、未来。

 

它提示我们应该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当下”、“正在影响自己生活的人或物”和“目标”上。

 

19.jpg

应用到轻度的侵入性思维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

发现

“我现在的想法是什么?”

第二步

确认

“我是想实施我这个想法吗?

(心理暗示:不,我不想)”

第三步

发现

“现在它引起了我的什么情绪?”

第四步

确认

“它只是一个想法,并没有好坏,不代表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也不会这样去做。”

一味的自我责备与消极归因有时会带来更差的情感体验,这对我们控制侵入性思维是极其不利的。

第五步

发现

“当下我需要完成什么事?

(论文、竞赛、各种Pre等等)”

第六步

确认

“做好手头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按照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试着去控制自身的侵入性思维,从而减轻这种想法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20.jpg

小结

21.jpg

侵入性思维就像一只小小的幽灵,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悄悄地侵入我们的意识之中。它们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毫无预兆,去时也悄然无声,“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侵入性思维,不赋予其特殊意义,也不过度解读,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急需完成的任务上。

关于侵入性思维,

你有什么相关的经历或是不同的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END-

编辑 | 小Jalen

排版 | pluto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宋姣姣

图片 | 网络

参考文献:

[1] 知乎:经常胡思乱想?小心,大脑正在反操控你|心理学:侵入性思维是什么?如何应对?

[2] 知乎:总是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解读你不知道的冷知识——“侵入性思维”

[3] 侵入性思维简述 | 心理学词条

[4] 知乎:认知行为疗法

22.gif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