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心理咨询测试评估方法 心智化: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心智化: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2024-07-17 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xXD;Q \)} c"^ `

心智化:概念及其评估方法

_a8D(]+yY/h0心理学空间s HGO)F A

王晶瑶 刘果 杨姝同 韩继阳 莫小恩 王旭梅

&~7AA qOQ0心理学空间 t'kqGo `e~7P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学空间 u.~4oc a }u

L,~!z*h-|4B0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44(02),214-218 DOI:10.13479/j.cnki.jip.2017.02.006

(Xxf8q~4S7B0心理学空间ml7M"|5e

心理学空间:S#Y.eOhtQo8R

心理学空间%YDGWBaZ!VG.Y

摘    要:

4X"hr2Xi {2@0

Q#|{U-a}-g0心智化(mentalization),指能够从外部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从内部的角度理解他人的能力。自1989年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已经在该领域展开了数以千计的研究,但心智化概念及其评估方法仍是一个充满争议和挑战的主题。本文回顾了心智化概念的发展历程,试图通过比较其与“反思功能”、“心理理论”、“元认知”和“共情能力”等几个重要相关概念的异同进一步明晰心智化概念的内涵,并介绍了心智化评估工具的发展现状。

&S0bG^0KTr.L(m0

$b3O)ne#Y{0心理学空间yh,?HVN(uqF!@x+D

&x9~|XCZE v0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个体的心智化能力能够用以推断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活动,心智化的水平成为了影响个体社会交往活动的重要因素。可见心智化不仅是对别人或者自己的一种想象性质的心理活动,也是对个体行为和心理意图的感受与解读。

u(u [email protected]!lDE0

H[7Oul6Z'Qo0一、心智化概念内容简介

5D8@9eTO0

8QJ[9z Ku/@Ll01心智化概念

S%Ou w#L8G7l0

^{|dF+~x$u+Q0心智化,又称心理化,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Fonagy提出,是指在个体有意图的心理状态(如个人的欲望、需要、情感、信念和推理)的基础上,明确的或含蓄地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解释为有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1]。心智化的英文可以写做mentalization或mentalizing,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更注重心智化的结果,后者更偏重心智化的过程。

+viU}Xz-~|0心理学空间2r:g0r F2mvowbK

心智化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理解:第一个维度与两种意识水平的运作模式有关(隐式和显式);第二个维度与对象有关(自我和他人);第三个维度与心智化内容和过程有关(认知和情感)。其中,隐式心智化指的是个体无意识的、自动的、或程式化的去想象自己的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显式心智化则涉及有意地练习和有意识的使用[2]。

PRT2OdtH3h8`uU0

'E8}8m;o]4`z$J%d0心智化作为维持心理功能正常运行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呈现出个体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超出和低于正常的心智化水平,我们称之为过度心智化和心智化缺陷。心智化缺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在人格障碍、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尤其是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情绪调节困难是所有领域功能失调的核心病理[3]。主要表现为难以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或无法完整叙述自身的观念,难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心理学空间 A dT'SD#`N

z,v)@FX-_'f,p p02概念的提出心理学空间dE`+E^` z

,Yl})Pig(U"YM0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心智化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法国精神分析文学作品中,并作为一种临床实践的方法。心理学空间 C9b}ajv9Z:j

$c TZcu zF0美国心理学家James(1890)在其《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深入讨论了自我这一主题,这被视为心理学上对“心智化”最初探索。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Hall首次在心理学领域提出”mentalizing”概念。1906年,这个词被登录在牛津英语词典。1969年,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依据在临床上对婴幼儿的观察,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依恋理论,奠定了心智化的理论基础。1989年,英国心理学教授Frith等指出自闭症源于“读心术”(mind reading)能力的缺陷。自闭症儿童难以主动思考和报告想法等,因此会导致人际关系、交流与想象方面的一些障碍。

V'E;U3t.O:\3I0心理学空间;V-O'o%Y)?]7Sm_f

Fonagy综合了依恋关系、元认知和心理理论等,开始研究成人对于心理状态的普遍性,尤其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注意。Fonagy等通过对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观察,最终于1989年,正式提出心智化理论。

qLlRBW h0心理学空间T4p:~NS^(b:s

3心智化能力的发展模型、缺陷模型及意义心理学空间*B"q(q"g7n2V(om

5KA.F'Vx*b03.1心智化的发展模型心理学空间(XhdF C)gj

心理学空间)}b}U)Exf1PR~q

心智化的形成背景基于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人类的依恋系统和心智化能力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连接,也包括生理上的关联。

\V-m T\*ds m.l0

C&?f5XR0[T0心智化能力最初是从婴儿与母亲的镜映中获得,婴儿在母亲的怀抱里观察并学习母亲对于他人各种行为的相应表情,这种镜映学习能够帮助婴儿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其次,依恋关系可以调节儿童情绪。婴幼儿在处在压力状态下,依恋系统被激活,然后去寻求母亲的安抚,母亲做出相应的反应,婴幼儿压力下的情绪下调,持续到下一次面临压力状态。这种循环能够有效调节儿童情绪,并有,助于他的心智化良好发展。另外,从生理学角度观察,有更好依恋历史的母亲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孩子会产生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继而分泌皮质醇,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对人类依恋系统的调节作用,这会帮助孩子发展出倾向于安全的依恋关系,进而促进心智化能力[4]。心理学空间W3C-R!o2Q2PX

心理学空间2RB0N fo9mU~2w

3.2心智化缺陷的原始模型心理学空间w x{5iZC

心理学空间]K'q%f1E\\gZ

临床上认为常见的导致心智化缺陷的原因是发展缺陷和精神创伤。Fonagy认为,心智化缺陷的原始模型是将缺陷理论与防御理论结合起来,但其他的研究者并不这样认为,这一点还有待细致研究。心理学空间7m2z9gPA6g

sa-@#R xe;Uq(X0Fonagy提出发展缺陷是源于缺乏早期安全依恋,导致心智化能力发展不足。在其创伤模型中指出:心智化的防御抑制可能会出现在任何人身上,即便是拥有完整的心智化能力的个体身上。如果个体遭受精神创伤,防御抑制变成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帮助回避强烈的情感、各种象征性的言语或形象,将创伤体验逐出精神系统之外,使自己可以避免考虑来自外来的伤害,个体主动陷入心智化缺陷中。心理学空间9K0Ee+|!jxz:JX%yxX

`q4r|i7P2Z Y&q$g%IE03.3心智化存在的意义心理学空间s9|?&|:]v[

心理学空间$sk r0F1b|z

当个体心智化能力达到足够完善时,个体能够形成一个连贯的自我意识,形成可靠的人际关系。心智化能力使得个体的内在和外在之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连结,并且触动内在觉察能力的发展。它同样有助于帮助来访者从分裂的自体逐渐进行整合,锻炼出内省、自我觉察等能力。

9[L1x^/b6{)L+TP9e0心理学空间7@WYq V/[

二、心智化的“概念近亲”

pr5T7o;p0

9b(Y?M9JX0在心智化概念发展过程中,有人经常把心理理论、反思功能、元认知、共情能力、心理感受性等概念与心智化等同,而Fonagy认为心智化是融合了相近概念所形成的嵌合术语,接下来会介绍五个心智化的“概念近亲”。

QibRU0

`+Z _fnu B#}01反思功能心理学空间%^A1^,@9e"j mp

心理学空间_0|!w I]"}s

Fonagy提出的反思功能(Reflective Function,RF)概念是指在依恋关系的背景下,通过自我与他人的情绪、思维、幻想、信念和欲望在行为中的表达,理解和解释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5]。在国内,反思能力又被译为反思功能,反映能力等。

c0];Ip#z/n#Q Z0心理学空间u)RW9FY#k?(j

对于反思能力的理解更偏向于是对心理过程的一种操作化,在精神动力学领域的文献中,反思能力出现的较为频繁,且和心智化能力经常互相替代。但反思功能涉及到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认知领域,对情感的关注则显得不够。心理学空间[ hf*?5ot0[

心理学空间V6g fW+hv

2心理理论

R^8T|$K6[s7p0

*kT0l6G,HI9`_5r$P0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 M)的概念,认为个体是通过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或者是一种社会推理系统,来理解由心理状态引发的自我和他人的行为,进而理解其他个体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依据这种理解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他们把这种“读心术”的能力称为心智化[6]。直至今日,许多心理或是精神医学工作者仍用心理理论的概念来替代心智化。心理学空间[0T(Y&Be*{$NF

m-S&|ZW0Ao.|O0心理理论可以被视为心智化研究的一个内容或是一个组成部分,但心理理论更侧重于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而心智化能力认为,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同等重要。心理学空间Q(E0a+K2Q D(x

心理学空间Z"zV~:c4YdV-J8n

3元认知心理学空间2r&^@0q| O+m ^Q

?O |$?hz(g*Sg0N3e&S0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意识[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罗马第三认知心理治疗中心的认知心理学家在对元认知进行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对于心智化一个新的见解。他们认为心智化能力包含不同的次级功能,次级功能之间交互作用,也可能产生有选择性的受损。

!_"E6g}%r#T%G9H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