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现世意义和歌德的“中国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篇诗句 《浮士德》的现世意义和歌德的“中国缘”

《浮士德》的现世意义和歌德的“中国缘”

2024-07-08 1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德国中部小镇魏玛(Weimar)是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包豪斯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魏玛宪法》的诞生地。但魏玛的举世闻名远不止于此,数位古典主义文学巨匠都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奠定了其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文中心的重要地位,也让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曾在魏玛工作、生活了50余年,最后长眠于此的德国文学泰斗、诗圣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歌德国家博物馆外景

参观者在歌德国家博物馆内可以了解《浮士德》的创作背景

歌德的大部分作品都在魏玛写就,前后花了近60年创作的鸿篇巨著《浮士德》同样是在魏玛完成。《浮士德》不仅被称为是德国不朽的文学经典,还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在全世界的读者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可以说,《浮士德》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作品,里面凝结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浮士德》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需要区分来看——第一部作为典型的性格悲剧,主要聚焦学者因无法探知世界的内在联系而与魔鬼订立契约的故事,第二部虽然在歌德辞世后才得以出版,却是《浮士德》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所在。”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超过50年、担任了整整20年歌德学会主席的约亨·戈尔茨教授(Prof. Dr. Jochen Golz, Vizepräsident der Goethe-Gesellschaft in Weimar e.V.)在分析《浮士德》为何会成为歌德最重要、影响力最广泛的作品时如是说。他所在的歌德学会总部位于魏玛,自1885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歌德及其作品对现世的意义。除了在德国境内的58个地方分会拥有近8000名会员之外,其海外分会遍布40多个国家。

担任多年歌德学会主席的戈尔茨教授

据戈尔茨介绍,在欧洲,“现代”这一概念被普遍认为始于18世纪,代表着人们一直生活至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歌德作为这一时期的见证人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中对“现代”进行了批判:“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大自然的控制、殖民霸权等等,甚至还警告了人工生命以及快速文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问题正是我们眼下亟需应对的。人们曾经一度认为浮士德是一个积极的人物形象,但事实并非如此。第一部中,他是一个集正面与反面于一体的悲剧人物,到了第二部,他反映的是为歌德所批判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戈尔茨指出,歌德之所以在世时不愿发表《浮士德》的第二部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想传达给后人的讯息和警示。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浮士德》一直到现在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歌德国家博物馆馆长贝提娜·维尔舍博士(Dr. Bettina Werche, Leiterin des Goethe-Nationalmuseums)也认为,《浮士德》的伟大在于其中蕴含的哲学理念放到当下依旧并不过时:“《浮士德》的主旨是解读人的存在——我们从哪里来?我在这个世上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我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我该如何面对死亡?我该如何获得创造力?我该如何突破自我?主人公浮士德正是这样一个对人生意义进行锲而不舍探求、永远不知满足的人物,他的坚持追求、永不停歇会让今天的读者不断对自己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维尔舍向记者介绍歌德故居

据维尔舍介绍,以歌德故居为基础设立的博物馆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约13万。参观者不仅能够看到歌德当初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创作,还可以在一个特地为《浮士德》设计的多媒体空间里选择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投影到呈阶梯状的金属叶片上、分享给其他参观者:“博物馆能够发挥的主要是启发的作用。我们希望参观者通过自主选择名词的方式找到自己与《浮士德》的共鸣点。这个多媒体空间在游客中的反响相当不错。很多人会坐在台阶上观看很久投影的变化,惊叹于其他人选择的名词有哪些以及是在作品里什么样的语境中出现。学生们尤其喜欢这里,因为他们大多刚好在课本里学到《浮士德》的选段,由此可以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为《浮士德》设计的多媒体空间尤其受学生参观者喜爱

正在上十三年级的珍妮特·福莱恩塞纳下月即将参加升学考试、也就是德国的“高考”。她在参观完博物馆后告诉记者,展览采用的多媒体互动方式令人感觉非常新颖和有趣,而且自己挑的词都是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解析过的内容,所以重温一遍投影出来的诗句有助于加深印象:“刚开始读《浮士德》的时候觉得还是有点困难的,倒不是说文章读不懂,而是不明白其背后作者的意图和情节发展的内在联系。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对时代背景的介绍,思路就比较容易理清了。我想这部作品能够举世闻名不单单是因为其极强的文学性,也因为里面谈到的宗教、爱情等问题虽然是发生在以前,但揭露的本质却也适用于当下,让人很有代入感。”

每年都会带“高考班”前来参观歌德国家博物馆的中学历史老师凯什鲍尔(Kirschbauer, Lehrer für deutsche Geschichte in IGS Osthofe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浮士德》第一部是德国高中生必读的课文,也是升学考试的备考重点:“《浮士德》里涉及的主题比较复杂,所以哪怕是德语母语者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也不是特别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浮士德》一般出现在高年级的教材中,再小一点的孩子从理解认知能力上来看还是有所欠缺。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经过老师的辅导,大部分人都能够基本领会作品的主旨,再加上参观博物馆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大家对《浮士德》的喜爱也会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歌德的《浮士德》几个世纪以来也无数次被搬上全世界各地的戏剧舞台和荧屏。曾于2016年在中国北京上演、2017年在德国及意大利进行巡演的京剧《浮士德》就改编自这一巨著的第一部。中外主创团队中的德国导演安娜·佩什克(Anna Peschke)从2012年首次与中国京剧演员合作至今,已执导了多部融合中国京剧元素的德国戏剧,而《浮士德》无疑是其中两国民众都最耳熟能详的戏剧。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歌德和《浮士德》在中国竟然知名度这么高是我原先没有料想到的。当初在改编过程中,我关注的焦点是‘每个人的责任’。浮士德被魔鬼诱惑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作出的决定所带来的结局。在中国上演时观众里有很多年轻人让我感到很高兴,而且他们对能够理解大部分剧情感到非常惊讶。这也正是我的初衷——希望吸引到更多不了解京剧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欧洲观众以及中国的年轻观众。”

德国导演安娜·佩什克

事实上,不仅中国人对歌德和《浮士德》非常熟悉,歌德本人对中国文化同样颇为了解。戈尔茨介绍说,18世纪的欧洲曾有一股“中国热”,因此歌德幼时的住所不乏中国家具、瓷器、壁纸等,而此后他还陆陆续续读了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中国作品译本:“歌德甚至在一封信中写过‘在危难之际,我想逃离到中国文化中去’。歌德一直把遥远的东方当作躲避战争或是政局动荡等世事纷扰的精神逃亡地。这也是为什么他自1814年起大量阅读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并于1827年达到顶峰。之后他更是受此启发创作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将两国的自然、文化融合到了一起,极为动人。”

歌德在这座歌德花园别墅里创作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戈尔茨告诉记者,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就有学者开始研究歌德对中国的了解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问题。而近年来,也有不少中德日耳曼学者开始合作编写该领域的著作。在戈尔茨看来,对歌德的研究不仅激发了中国与德国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双方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毫不夸张地说,歌德架起了一座中德人文交流与友好往来的桥梁:“我们眼下正在进行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那就是我的前任,歌德学会前主席凯勒教授(Prof. Dr. Werner Keller)临终前决定将自己的约2000册歌德相关藏书全部捐赠给成都一所大学(注:《四川大学》)的图书馆。而要完成相关的交接手续,我们必须为每一本书都附上中文简介。之后一切顺利的话,这些书将通过海路或者陆路被运往中国,比如搭载从杜伊斯堡直通重庆的中欧班列过去。”

自己也曾多次到中国高校举办文学讲座与参加歌德相关主题研讨会的戈尔茨告诉记者,中国研究歌德的学者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歌德及其作品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相信未来中德之间会有越来越多该领域的互动与合作,双方将携手并进、共同传承与续写歌德的“中国缘”。

参观者在歌德国家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下观展感受

资料来源: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在线, 记者 阮佳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