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病例范例6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循证医学的病例 循证医学病例范例6篇

循证医学病例范例6篇

2024-07-10 17: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证医学病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证医学病例范文1

【关键词】 循证医学;心血管疾病;心理行为因素

1 循证医学的定义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1992年由Guyatt领导的加拿大Mc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教学组首次在JAMA上提出循证医学概念[2],随后由被称为“循证医学之父”的David L Sackett 教授在《怎么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这样定义的,循证医学指的是慎重、准确和明确地应用当前所能够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3]。这就明确了在临床的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应当和当前系统研究过程中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考虑患者的自主的权利,通过以患者为对象,查找证据,严格评价,然后再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把最好的证据运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中。

2 循证医学的特点及优势

①首先,循证医学的证据主要强调临床的人体试验结果,而传统的医学强调动物实验、实验室的研究。② 其次,在证据的收集上,循证医学强调系统的全面性,而传统的医学模式仅限于时间和条件上,总的来说并不够系统全面。③传统的医学模式并不重视证据的评价,然而循证医学却很强调。④在医疗模式上,传统的医学强调以疾病和医生为中心,而循证医学则强调以患者为中心。⑤对于疗效的判定,传统的医学并不重视患者的最终结局。⑥在临床的治疗中,传统的医学模式注重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的推论以及个人的临床经验,然而,循证医学则更强调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临床证据。⑦传统的医学依据零散的研究报告,并未让患者参与选择,而循证医学更多的是考虑患者的选择权[4]。

3 当前循证医学在与心血管病急诊的应用现状

在近年的研究当中,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以及其分析结果都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断的试验当中,其中,也肯定了有些干预手段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然而,也否定了某些传统无效甚至是有害于患者的干预手段和药物,为某些并没有确切证据的干预手段提出了更深入的研究方向。在临床的实践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循证医学也为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式,使得更多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减轻甚至是减除痛苦。

4 方法

制定社区院前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急诊卫生宣教院前救治方案,普及社区急救知识,按研究方案归档,跟踪记录心血管病急诊抢救成功率以及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其中,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内接受社区院前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急诊卫生宣教院前救治方案,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宣传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共256人,接受跟踪记录心血管病急诊抢救的患者250人,利用双盲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25例,实验组患者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心血管急救,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急救方法。经过跟踪记录心血管病急诊抢救后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完成论文病例收集工作,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V13.0医学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5 结果

2010年至2011年两年期间接受社区院前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急诊卫生宣教院前救治方案,普及社区急救知识宣传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共256人,接受跟踪记录心血管病急诊抢救的患者250人,利用双盲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25例,实验组患者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心血管急救,急救有效的共有123例,有效率为984%,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2例,发病率1.6%。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急救方法,急救有效的共有65例,有效率为52%,发生心源猝死的患者共55例,发病率为48%。实验组的急救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6 结论

从上述结果中,经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心血管病急诊抢救共有125例患者,急救有效的共有123例,有效率为984%,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2例,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为1.6%,证明了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心血管病急诊的抢救成功率。总而言之,对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它不仅代表了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也代表了现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的方向。由于心血管患者精神紧张、抑郁、悲哀、焦虑、愤怒形象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通过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时间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院前提高心理行为干预可降低心源性猝死(SCD)发病率。在临床的治疗当中,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可以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提倡将医生护士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用最正确的诊断、用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个心血管急诊患者。也正因为如此,循证医学在近年的临床实践当中,不断地发展,并迅速受到广泛的关注。

参 考 文 献

[1] 顾东风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7576.

[2] Guyatt GH, Rennie D Ecidencebased medicine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JAMA, 1992,268:24202425.

循证医学病例范文2

【关键词】 循证医学思维;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是指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制定有关的诊疗决策方案。在医学实践从经验走向循证的过程中, 循证医学成为目前医疗领域中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引导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循证医学思想能力的培养, 掌握医学实践所需求的基本技能, 以便能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212例, 将入选学生随机分为循征医学教学试验组(EBM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 每组106例, 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高职高专教材《内科学》及《诊断学》, 两组学生间入学成绩及年龄、性别、教学课程学时、课间实训比例、主讲教师及见习教师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1. 2. 1 对照组 针对该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主要由教师引导讲解, 并围绕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临床诊疗活动。

1. 2. 2 EBM组 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每10分成一组, 在实训见习期间, 利用临床所收集的病案库资料进行典型病例或模拟病例的病史采集、检体, 归纳讨论阳性结果, 并提出进一步辅助检查, 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

1. 2. 2. 1 EBM组教学方法 聘请教学专家教授循证医学的含义、如何应用网络查询技术、中英文文献的查询对照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实际临床医学问题为案例, 进行现场演示、评估分析、讨论及归纳。并结合教学大纲及教学进程, 引出医学问题, 制定讨论概要, 模拟医院提供医疗案例演示场所, 系部提供中文CNKI检索系统, 并进行联机文献分析与检索, 由学生主动围绕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及搜寻临床研究相关证据, 各小组间针对各研究依据进行进一步讨论集中, 并由教师组织进行结果的归纳、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1. 2. 2. 2 EBM教学方法评估 采用考核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评价教学效果, 理论考核采用考教分离, 测试内容来自内科教研室题库, 临床基本技能的考核均采用标准化多站式考核进行, 围绕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展开病史采集、病历书写、查阅英文资料、病例分析及临床思维能力等。

1. 3 观察指标 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 反馈学生对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方法的认识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学生病例分析能力及书写病历能力比较 针对EBM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以下四项内容的测试, 每项满分为10分, 各组测试成绩平均值见表1。

2. 2 两组学生期末理论测试成绩比较 EBM组和对照组理论考试部分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其中选择题部分是60分, 病例分析20分, 问答题20分, 两组考试成绩平均分见表2。

2. 3 教师评价 EBM组学生比较能够活学活用, 对知识能够主动扩展各知识点, 有效应用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诊断和处理临床问题能力强于对照组。

2. 4 学生评价 94%的EBM组学生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法拓宽了学习视野, 提高了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习兴趣, 增加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 学生满意度较高。

3 讨论

3. 1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更加拘泥于教材和大纲系统知识的掌握, 往往以教师授课为主导,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缺少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空间, 面对临床问题的解决方式则更依赖于授课教师提供的经验和信息或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解决方案, 这种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虽然简便, 但存在教授知识的局限性, 也不能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2 循证医学教育的影响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日新月异的医学研究成果及信息进展不断涌现, 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讲授专业知识要点, 更要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1], 按照EBM思想教育要求,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积极吸收运用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才能真正达到临床教学目的。

3. 3 高职高专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循证医学是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 高职高专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基层临床医务工作者, 应该学习掌握循证医学的思想, 掌握循证医学实践需要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将循证医学模式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自觉遵守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减少临床工作的失误, 以满足未来基层医疗岗位的需求。

综上所述, 在教学中引进循证医学思想, 深受学生的欢迎,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但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炜明, 冯凯文, 朱虹.用循证医学的理念指导内科学教学.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9):858-859.

循证医学病例范文3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室;效果研究

3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49-02

在手术室对病人进行护理时,不但应注重对病人的全面护理,还应注重与麻醉师及医师的积极配合。所以,笔者认为,对手术室中护理价值的有效评价,必须建立在综合评估各种指标满意度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各方面的需求,才能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本文对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循证护理,并详细观察了护理效果,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0名病人为例,随机将其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0名病人。在210名对照组病人中,女性90名,男性120名,年龄在18-66岁,平均(47.3±6.3)岁,首次手术病人占198例,第二次及以上手术者12例;手术类别:骨折手术31例,胃病手术30例,疝气手术87例,阑尾炎手术52例,其他手术类型10例。210名观察组病人中,女性92例,男性118例,年龄在18-67岁,平均年龄(47.2±5.9)岁,首次手术病人196例,第二次及以上手术次数者占14例。手术种类:骨病手术30例,胃病手术32例,疝气手术86例,阑尾炎手术51例,其他类型手术占11例。

1.2研究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210名对照组病人进行干预,主要利用术前调查及观察、术中积极护理、术后及时处理等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对210名观察组病人采用先进的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在术前对每个病人进行访谈与观察,对病人的手术细节、心理需求、性格特点进行全面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借助循证护理理念进行有效解决,例如:评估病人的心理需求,并依据以往成功案例经验,有借鉴性地解决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还要依据麻醉师、医师的工作习惯,积极配合其在手术中的各种需要,尽力取得最理想的护理效果。然后,把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麻醉师、医师、患者、抑郁及焦虑等进行评分并一一比较。

1.3评估标准在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评估时,应对不同指标、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第一,医院抑郁、焦虑评估,共包括14个问题,其中有7个问题与病人的焦虑情况有关,另外7个问题与病人的抑郁情况有关,并都用7分及低于7分的形式反应病人有无不良的心理状况,8分及以上代表病人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第二,麻醉师、医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都采用不记名调查形式,请评分者选取0-10的分值,代表自己对本次手术中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其中10分代表十分满意,0分代表最不理想。

1.4统计方法本研究借助SPSS17.0的软件包,对技术资料及计量资料进行X2检验及t检验。

2研究结果

2.1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对照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对照,其中,观察组病人在术前及术后的医院抑郁、焦虑评分中≤7的比例都比对照组高,该研究具有很大的统计学价值。

2.2患者、麻醉师、医师满意度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麻醉师、医师满意度评分的比较,我们发现观察组评分普遍比对照组高,说明该研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价值。

3讨论

对护理者来说,在手术室中对患者的护理,与其他情况下对患者护理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手术室环境中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全面考虑麻醉师、医师、患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配合,并且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要对病人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估,特别要对病人的应激状态、情绪状态进行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过程,并保障手术能快速、高效进行。另一方面。护理者与主刀医生、麻醉师等的配合效果直觉决定了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但是不同的病人、麻醉师及主刀医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病症、习惯,在手术中他们就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对护理者的素质及其护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者能快速、准确判断病人、麻醉师、主刀医生的需求,并以敏捷的反应能力去满足每个人的具体需要。

循证护理是在科学理念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形成的护理形式,该护理形式的每个护理程序及细节都详细分析了护理细节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在制定每个护理环节时都充分借鉴了传统手术室护理的经验,并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后应用到当前的护理模式中。另一方面,这种新型的护理形式充分体现了护理的艺术性与人文性,有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麻醉师及医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循证护理法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时,要适时评估患者、麻醉师及医师的需要,这就需要他们能从护理对象的眼神、表情、语言、行动上准确判断对方的心理特点及具体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该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思维、判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新的循证护理法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并得到患者、医师、麻醉师的一致好评。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对手术中实施了循证护理法的患者进行了后续跟踪,发现经过该护理法护理过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护理法护理的病人,并且循证护理法护理过的病人的并发症也比实施一般护理法的病人要少很多。这充分表明,循证护理法是一种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护理、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总之,本文详细研究了在手术室中应用循证护理法的效果,借助研究书籍我们可以知道,循证护理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较,其对术前及术后病人的医院抑郁、焦虑评分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从麻醉师、医师、患者对护理者在手术中对各项活动的配合情况也表示出极高的满意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分值。循证护理法之所以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得到麻醉师、医师及患者的高度评价,主要是因为该护理模式能全面评估各个主体的实际需求,并给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操作性强的应对计划,并切实将计划落实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所以才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并且,研究结果的各种数据也可表明,循证护理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循证医学病例范文4

[关键词]循证医学;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200-02

一、循证医学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

什么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科学,即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与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

1992年,David Sackett及同事们在长期的临床流行病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同时在英国牛津,Iain Chalmer及同事们在十多年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了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证据――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包括Nera.分析(Meta analysis荟萃分析)的Cochrane协作网工作。至今短短17年时间,循证医学席卷了整个医学界、整个全世界;美国《华盛顿邮报》将循证医学称为医学史上又一最杰出成就,将彻底改变21世纪医学实践的模式。

由于循证医学具有将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选择三方面恰当结合的特性,医生的诊治决策会使病人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这对既往传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仅根据经验、直觉、基础理论或动物试验结果的推理,或零散的、非系统的人体研究结果诊治病人的方式,予以完善和发展,在医学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循证医学的实践过程

临床医师撰写临床研究论文时,根据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做好科研设计,根据设计收集病例资料,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出结果,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的结果才能为他人接受和应用。而这些临床实践经验不仅是自己的经验总结,同时更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掌握某一领域的最新、最可靠的知识。所得出好的科研结果能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回归应用于治疗的病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如何正确评价这些文献并正确应用于病人的治疗过程,便是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

循证医学研究中最佳最新资料主要包括用系统回顾(system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方法获得的经过评价和综合的资料。循证指南是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针对特定疾病在特定地区或人群中应用的指导原则。实施EBM的步骤包括以下四步:(1)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2)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3)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实用性;(4)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三、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内分泌学科内容繁多、涵盖范围广、疑难问题多、病种表现多样化,进展迅速,许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记忆和掌握。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内分泌临床实践模式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个人临床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临床医生所得到的常常是基础理论或动物试验结果的推理,对临床病例的研究也基于个例报道和分散的病例观察性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上。人们辨证能力有限,这种实践模式不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无法从大规模的众多的实验研究中得出总体的结果,难以寻找出规律性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医师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受到限制,同时也给学生因需掌握繁杂的知识基础所带来的困难外,老师自身的观点不同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增加了对内分泌学掌握的难度。如今,内分泌学科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每年至少有数十万篇内分泌学相关医学文献公开发表。鉴此,在内分泌学临床教学工作中,则更应强调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循证医学思维,提高内分泌学掌握的程度。

四、循证医学与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

将循证医学思维具体应用到内分泌学临床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掌握循证医学的知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指导学生检索相关文献,收集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进行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评判。最后,综合最佳研究证据,得出结论。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的思维,结合实施EBM的步骤,将循证医学与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完全结合起来。

治疗一例2型糖尿病人,运用循证医学进行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1 提出临床问题。从病史、体检得到的资料中,正确选择必需的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诊断,进一步决定采用对病人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手段,每一步临床医师每天必须面对并进行抉择,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定夺。如下列门诊病例:一位6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肥胖,15年前诊断为糖尿病,2年后发现血压升高,血糖和血压在此过程中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目前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的微量白蛋白增高。提出问题:为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临床上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是否需要严格的控制血压?控制多少为宜?

2 收集证据。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问题,如何获得有效的临床证据是实施循证医学的关键。证据的来源可以是研究原著、系统评价报告、实践指南、其他针对治疗指南的综合研究证据或专家意见。收集证据的途径包括期刊、电子光盘检索,及一些未发表的文献,如学术报告、会议论文、毕业论文等。在原著中,前瞻性研究优于回顾性研究;有对照研究优于无对照研究;随机化分组研究优于非随机化分组研究;大样本研究优于小样本研究;当前对照组研究优于历史对照组研究;双盲法研究优于非双盲法研究等。如上例,采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随机对照试验”组合的检索策略对循证医学评述(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EB-MR)进行检索,发现UKPDS报告最有价值。UKP-Ds报告结果UKPDS平均随访8.4年的一项结果提示:严格控制血压(758例,140/82mmHg),死亡率下降32%,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降低34%,微血管的并发症下降29%~47%。流行病学观察研究,收缩血压每升高10 mmHg,可使2型糖尿病的相关病死率增加19%,心肌梗死率增加13%,外周血管病变率增加30%,微血管病变率增加10%。提示:糖尿病的目标血压应低于普通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提示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同样重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降压治疗应处于高度优先的地位,严格控制血压达到的标准在此后众多的研究试验中证实应在130/80 mmHg以下。

3 评价证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质量评价标准对检索出的研究报告进行评价,通常需要评价:(1)文献结果的真实性;(2)结果的可靠性;(3)结果的实用性。通常通过以下方面检查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和可靠:是否盲法比较;研究人群是否全面;试验方法是否科学;可重复性;统计方法是否正确。确定了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重要。最后通过结合病人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因此,对本例2型糖尿病人应积极控制血压以改善和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循证医学病例范文5

传统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辅以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报告为依据来处理病人。EBM并不是否定经验医学,EBM是在重视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临床研究证据。对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病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EBM网站及其他文献检索途径,查寻最新、最佳证据;对研究证据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结合具体病例的个体情况,制定诊断、治疗决策,指导临床实践;密切观察和随访,总结临床经验,对已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后效评价。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灌输,EBM教育则重在能力培养,即教会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求索者,充分发挥其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临床医学本科生开展循证医学的意义

2.1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EBM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服务。EBM最早就是指循证临床实践,仅凭经验和直觉进行临床医疗实践已成为历史,由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向现代EBM模式转变是必然趋势。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1999年)中规定,医学生毕业后应能够运用EBM的原理进行医学实践,完善诊治方法。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将EBM列入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并将“运用循证医学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作为医学本科生必须要达到的技能目标之一[3]。

2.2满足循证医疗实践的需要

循证医疗实践需要临床医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能全面检索已有文献,并严格分析文献的研究结果,结合个人经验和病人愿望,最终作出正确临床决策。EBM教育可缩短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关于开设临床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探讨王琰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吉林132013摘要比较循证医学和传统医学教育的不同,分析循证医学的意义,就开设临床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时间安排、教材选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教育;本科生的医学观,为规范其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下良好基础,也可为循证医疗实践的开展培养后备人才。

3开设临床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时间安排、教材选取、教学方法

3.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本科生建立EBM开创性的思维理念,掌握医学实践中科学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初步具备应用EBM知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践中面临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认同怀疑态度和客观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2课程时间安排

加拿大McMaster大学[4]在1998年系统评价了1966~1995年所有关于批判性评估技巧学习方面的文章后指出:本科生阶段的学生进行EBM教育效果不错,在住院医生实习期间学习效果较差,应在医学教育不同阶段对临床医学生进行EBM教育。

3.2.1对新入校的临床医学生,应尽早开设此课程,介绍EBM的理念和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的缺陷和EBM的优势,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双重性,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前人的实践经验,为避免可能形成的不良观念和行为模式,规范医学生的职业行为打下基础。

3.2.2临床前期的医学生,应教会他们必备的开展循证医疗实践的基本技能,包括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医学科学进展,及时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如何利用医学研究方法如临床流行病学、Meta分析等,正确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注重医学生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培养。

3.2.3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讲课、查房、专科病例讨论及大查房是医学实习生接受临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多数仍是采用灌输式的方法。采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方式,可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其基本方法为:由主管病人的医师报告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献查阅,综合分析形成结论的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资料准备及讨论,以及对问题认识探讨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引导、交流互动、评估和概括总结。学生的学习是出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而自主学习,是有计划、有目标、进行独立的研究和自我激励的开放式学习,是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讨论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结论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自我钻研的基础上,学生间相互交流沟通协作,师生共同探讨的交互式学习,对问题理解深刻透彻,对知识掌握清晰牢固。

3.3课程教材选取

教材的选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我国,2001年由王家良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3年由李幼平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循证医学》教材,是我国最早出版的EBM教材,它们对我国高校EBM教育教学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不同阶段,选用博采众长,自成体系、充分吸纳学科前沿动态及相关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选用教材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材。

3.4课程教学方法

3.4.1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学方式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相关原理、原则。案例教学以针对性、模真性、典型性、完整性、问题性和开放性具有其独特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通常是在课前把书面形式的案例报告交给学生阅读,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因此组织好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做出自己对医疗实践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

循证医学病例范文6

关键词:泌尿外科;循证护理;护理质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74-02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不断深化改革,护理学亦随之深入发展,其中循证护理(EBN)已经成为护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EBN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采用不同方式对其循症,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临床及患者意向,从而对其制定护理计划。本实验通过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60例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病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24~56岁之间,平均(35.46±2.25)岁,所选病例属确诊病例。其中膀胱肿瘤8例,前列腺增生29例,尿道下裂3例,肾结石15例,输尿管结石5例; 40例留置尿管,13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情况均无特异性。

1.2方法:建立循证小组 护士长为组长,成员7名,明确分工、制定规则制度。成员选择具备以下几点:(1)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2)对循证学有一定基础;(3)接受过相关知识培训;(4)较好的文学基础。

1.2.1确定循证问题:对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确定以下问题:(1)术前准备;(2)心理护理;(3)术中操作;(4)疼痛;(5)感染;(6)饮食与卫生;(7)术后护理。

1.2.2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教科书、期刊、论文等方式寻找支持证据。仔细阅读相关资料,核查论据是真实行,确定其价值;结合病情进行分析,评定其可行性;归纳总结,并制定计划。

1.2.3循证结果及护理实践:(1)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调整患者状态,择期手术。①皮肤准备:放弃常规备皮,术前进行皮肤清洗,进行操作时仅去除术野内毛发。此方法不仅减少了局部刺激,又降低了工作量,而且可以降低交叉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2]。②肠道准备: 术前嘱其注意饮食,低脂肪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豆类、奶类食品,注意营养合理搭配。术前12h禁食。术前2h进行补充糖液,以保证充足的能量。③保证睡眠: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好病人的院内环境安静,分散病人注意力,避免患患者恐惧、焦虑的发生;限制探访,以减少相互间影响。④疾病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等知识,使他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心理护理;对其常见并发症知识进行教育讲解,预防该现象的出现。(2)心理护理: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鼓励并安慰患者,消除恐惧、焦虑不良情绪。缓解其对疾病预后等方面的过度担忧,稳定其不良情绪,避免了情绪过激引发病情的加重或发生。(3)术中操作:术中操作不当是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规范手术操作,避免发生术中感染。(4)疼痛:积极与其交流,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活动,转移注意力;可以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5)感染: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对发热症状提高重视。及时发现并进行细菌培养、血液动力学监测进行感染评估[3],根据结果进行相关治疗。(6)饮食与卫生:术后早期饮食可促进排气。避免进行豆类、奶类食品,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加强自我卫生意识,不但可以减少护理量,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术后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密切关注切口恢复情况,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留置导尿管进行消毒,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并观察引流液体的量、色、质,并及时更换。通过查阅与阅读相关文献得知,其最佳更换导尿管的时间为每2周1次。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检查,并进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循证护理前后SAS、SDS、SES,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比率采用x2检测。

2结果

2.1循证护理前后SAS、SDS、SES:通过循证护理,SAS由术前46.78±6.27降至35.11±3.44、SDS由(39.64±3.65)将至30.75±3.48、SES由12.44±2.4升至20.15±3.6。患者SAS、SDS、SES评分均得以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术后并发症:感染1例(1.67%),尿失禁患者均明显改善。较我科未进行循证护理感染发生率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循证护理对临床中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查询教科书、期刊、论文等文献以寻找论症;分析资料,并进行审证,以确保其真实性;结合病情及患者意向,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在专业、文化水平等均有一定较高,要用较强的分析及写作能力。

目前,基层医院由于基础设施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不能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循证护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完善设备,对于系统、规范化循证护理需要相应的设备,引进先进设备、完善设施才能实现;(2)医护人员专业化培训,循证护理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尤为重要,通过组织医护人员去上级医院学习及招聘高学历、高技术水平医护人员,迅速提高医护医疗水平,加快医疗建设。

实验中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其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比率1.67%较未进行循证护理的9.58%明显下降;且13例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临临床效果满意。

总上所述: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观念,是建立在真实、科学、可靠的科学证据基础上的护理实践,它不仅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有助于护理人员的自我提高,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