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天才会被埋没,地才也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辰亮是什么学历的人 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天才会被埋没,地才也是

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天才会被埋没,地才也是

2024-07-15 0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书单君 书单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切尼写过一本书,名叫《被埋没的天才》。

书中提到了一位爱迪生的同代人,一位名叫S·N·特斯拉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无线电得以成功的基本装置,为一系列现代技术成就打下了基础。

但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很少被后人提起。

玛格丽特•切尼怀着对特斯拉的无限同情以及对美国社会的愤懑,将此书完稿,表达了对一位天才默默无闻的遗憾。

然而就在特斯拉出生160多年后的今天,情况变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创作者,都因现代传媒工具的发达,得以在互联网上被看到。

有人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具有如此大的包容性,任何维度的天才,都不会埋没在这个时代,后天努力的“地才”也一样。

今天书单君就介绍几个,你可能还不了解的有趣人类,其中有一些是天才,有一些是“地才”。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容创作者的无限可能。

有趣的灵魂,永远不缺人喜欢

有一个叫张辰亮的男生,从小就喜欢玩虫子,他会把虫子捉回去,养起来观察,还会做成标本,在笔记本上分门别类地记录。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本来想选昆虫系,后来发现本科学校没有这个专业,就读了植物保护学。

大学期间,他没事就和同学们拿着捕虫网去紫金山抓虫。清新的山野、错落的古迹,三五同学聊天捕虫,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他们还要懂植物,期末考试,老师就在教室里放一排植物叶子,让大家排着队看,鉴定是什么植物,写在卷子上。

毕业之后,张辰亮成为了国家地理杂志社的一名专业编辑,他每年都要给杂志策划几期专题。

那时经常有人私信他,询问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虫子,是什么植物,他会一个个耐心回复。他还把自己讲解的内容做成了系列视频《亮记生物鉴定》,几乎每条都有上万的赞和评论。

“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这个标签越来越响,张辰亮和他的读者们也形成了一些“互动梗”。

因为总有人发照片问他戴胜鸟这种常见的“特殊鸟”,他干脆把戴胜彻底科普一遍,以后读者就帮他回答别人:“别问戴胜了。”

在他的每期短视频末尾,是读者期待的“水猴子时间”。“水猴子”是民间传说的一种生物,总有人在传播一些疑似水猴子的视频,张辰亮觉得好玩,就把几个视频合在一起,给大家辟谣。

冷门的生物学知识,在“无穷小亮”的科普下,焕发了新的光彩。

严肃的事物,也可以快乐摄入

找对象的时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大家会说物质基础、家庭背景、学历、人品、三观各种能够想象到的条件,但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婓说,她会觉得长相更重要。

“长相”指的并不是对方符合大众审美的程度,而是你要看着对方觉得舒服。

“世界上不存在对的那个人,你只能找到第一眼,让你产生性冲动的人。之后三观合不合,角色合不合,必然要经历磨合。”

《怪诞心理学》里就曾经提出过这个看法:

“就连陪审团也会以貌取人——长相中上的罪犯,量刑往往会轻于那些长相中下的人。”

人人都是视觉动物,就连长得好看的罪犯都有优势,更何况是谈恋爱?

沈教授还曾经鞭辟入里地分析过“为什么脱单这么难?”

她提到:“老一辈的人,他们的爱情是在追求整体利益,所以他们会努力去符合这个整体利益所需要的角色。可是我们的爱情新脚本,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

现在年轻人完全有自由度去通过自己的方式构建爱情,但很多人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一定要求伴侣具有某些特质,在节日里完成千篇一律的仪式,才能跟对方在一起。沈教授谈道:“很多人都在走一种模式,而不是谈一份感情。”

沈奕斐的独到观点获得大批年轻人的支持。很多人上过她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会发现自己学会了借助不同的理论视角去关照自身、理解世界。

“杨幂漫画腰被骂活该吗?”“《你好,李焕英》真的那么好看吗?”

这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社会热点话题,被沈奕斐逐一剖析,她将学术贯穿到实践之中,把生活升华为学术,把学术翻译为生活。

知识分享,是最大的理想

在财经领域,有一位多重身份的知识分享人。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财经记者、畅销财经作家、专栏作家、企业家、风险投资人、自媒体人……他就是吴晓波。

曾经有记者问他:“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他说:“我希望三十年、五十年后,人们试图了解我们这代人的中国,在选择图书时,有一本侥幸是我的。”

2003年,他离开新华社,一段时间内不知道做些什么,于是就受邀去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当访问学者。

在那里,他明显意识到美国学者对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的好奇——其实,这一事实到今天仍未改观。于是,他动了写作一本当代企业变革史的念头。

这就有了那本畅销多年的《激荡三十年》。吴晓波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他还写出了描绘中国商业兴衰往事的《大败局》,向钱穆致敬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从特殊角度记录企业成长的《跌荡一百年》等。

他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分享着有关财经领域的新知识、新出版物,给创业者以前进的航向。

而吴晓波也在持续做着短视频内容分享:

“勤奋和天分哪个重要?”

“为什么说厦门是个幸福的城市”

“疫情是否会带来房价全面下跌?”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直击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