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短视频创作的术与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辰亮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科普短视频创作的术与道

科普短视频创作的术与道

2024-07-15 0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22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794万,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6080万,占网民整体的90.5%[1]。仅在一年时间内,我国短视频用户的数量规模就实现千万级爆发式增长,可见,短视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之一。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嗅觉灵敏的科普达人利用自身的专业所长,结合短视频平台,打破传统科普环节中的壁垒,为高效、普惠、生动地传播科学知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关于科普短视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其一,针对科普短视频的自身特点、用户需求和未来发展,探索了科普短视频对知识传播的影响[2];其二,选取某头部科普账号,分析该账号值得借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3];其三,站在传播学的视角,运用传播学中的拉斯维尔5W理论对某个具体科普账号进行传播学分析,总结其得以流量口碑双丰收的原因[4]。已有的研究中关于科普短视频创作的实证分析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在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又称B站)上发布的系列短视频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生命科学类科普短视频的内容特征,以期为科普博主创作优质科普视频、更高效地从事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二、科普短视频概念界定

从文字到短视频,知识的传播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跃迁。作为知识分享的新枢纽,短视频助力知识的传播与普惠,消弭知识传播的时空壁垒,成为新的知识分享潮流。从幽默段子到科普教育,短视频的内容正从“泛娱乐化”走向知识分享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2019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报告中将知识类短视频定义为:以分享知识作为主要目的、以知识讲解作为主要内容、观看者能从中获得知识的短视频[5]。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梳理,学者总结出科普类短视频的相关特征,即“时长较短,信息密集”“结合热点,贴近生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时互动,公众参与”“制作便捷,渠道多样”[2]。在知识类短视频的内涵基础上,综合科普类短视频的特征以及《科学家如何做科普》中提出的科普的目的[6],笔者将科普短视频界定如下:科普短视频是指依托智能手机、摄影机等装备或动画制作软件,由团体或者个人拍摄、剪辑、制作,时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能在社交平台实时分享的新型视频作品。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简介

目前,短视频内容生产模式主要可分为三类: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职业化生产内容(OGC)。不同于UGC短视频泛娱乐化、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科普工作的严肃性、公益性以及短视频垂直化发展的趋势对科普短视频创作者们提出了较高的创作门槛。术业有专攻,拥有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或职业化团队从事专业内容的科普将是短视频时代大势所趋。

基于短视频博主扎实的专业背景及其账号良好的发展态势,本研究选取张辰亮运营的“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作为研究对象。专业背景层面,张辰亮现为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博物》杂志副主编。UP主张辰亮本科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植物研究与动物研究相融合的专业背景为其奠定了科普工作的理论基础。此外,在成为短视频科普博主之前,张辰亮已经做了近10年的传统图文科普,出版了《海错图笔记》《掌中花园》等畅销书,多年的科普作家经历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发展态势层面,自2019年12月26日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发布第一个视频“抖音热传的水鬼是什么?”起,截至2021年12月4日,该账号已发布184个视频,B站粉丝达到612.1万,视频累计获赞2671.5万。两年时间,张辰亮一跃成为科普短视频领域炙手可热的新晋大V,并被评选为2021年“抖音辟谣季·科普守护官”。相较于同类科普账号的成长态势,无论是涨粉速度还是口碑评价,张辰亮在其深耕的生命科学类科普领域,都算得上是翘楚,能够作为专业知识分子从事科普工作的典型。

(二)研究方法

通常,我们对科普视频“术”的理解侧重于工具性与实用性,对“道”的理解偏向精神性与抽象性。“术”包括画质、声音、场景、灯光、服化道、剪辑、音乐音效、演技等;“道”指的是对科学的理解深度。已有的科普短视频研究多从定性角度出发,集中于科普短视频的取材分布领域、资料来源、叙事要素、内容延伸、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等方面[7-10],少有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影响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因素。鉴于已有研究中实证部分的讨论仍有完善空间,在本研究中,笔者借鉴前人内容分析框架并加以增删[11],将“术”的分析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基本信息、内容信息、风格信息。基本信息包含播放量(十万级、百万级、千万级)、点赞量、转发量、发布时间;内容信息包含科普主题(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标题类型(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广告夹带情况(是、否);风格信息包含语言风格(诙谐幽默、朴实自然、严肃认真)、紧跟热点情况(是、否)。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对国民科学素质的界定,“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笔者将“道”视作科学精神、使命担当、内涵修养和育人情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2019年12月26日至2021年12月7日发布的184个视频归类梳理,建立“科普短视频内容分析编码表”(见表1)。最后使用Excel和SPSS26.0软件对编码内容展开分析,提炼出优秀的生命科学类科普短视频所应包含的要素。

四、科普短视频创作之术

(一)科普主题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被划分成四大领域,即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13]。此外,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以布鲁纳(J.S.Bruner)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的13个“学科核心概念”同样暗合了前述四大领域[14]。通过科普短视频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教育过程,以上课程内容的领域划分囊括了各短视频平台已有的科普主题,故本研究将按照这四大领域对UP主张辰亮的视频内容进情况见表2。

从视频的主题分布来看,作者张辰亮创作的内容主要偏向于生命科学主题,占比达到85.9%。具体而言,视频内容主要是对动植物的鉴定,这主要是与作者的专业背景有关。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张辰亮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随后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研究专业的研究生,研究半翅目昆虫,并专注于椿象的研究。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为了能够在互联网传播准确的知识,作者的选题大多限定在自己熟悉的认知领域,对于一些自己不太清楚的物种或现象,他也在视频中指明是请教了相关学者或老师,并提供了一些可靠的信息参考源。

基于上述对视频主题的分析,为了让内容分析更具有针对性与代表性,在184个视频中,本研究仅挑选了生命科学领域的158个视频进行相关类目的分析。

(二)发布时间

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最早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发布视频的时间是2019年12月26日,自此,该账号在B站的粉丝数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在Excel中,将生命科学类科普视频进行分箱处理(将24小时分为8箱),得到如图1所示排列图。

图1“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视频的发布时间排列图

从视频发布的时间分布情况来看,最集中的时间段是18点至21点,其次是10点至12点。作者主要选择这两个时间段来发布视频或与公众的手机使用习惯以及平台的视频时间推荐机制有关。在SPSS26.0软件中对视频发布时间与播放量进行相关分析,由于视频发布时间和播放量均不呈现正态分布,此处选择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数据分析结果为0.328,说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视频发布时间与播放量大小的关联性较低。

(三)标题类型

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信息泛滥,公众无暇细看各种短视频,因此短视频浏览进入了一个“读题”时代。一个好的标题需要同时满足两个关键要素:与内容相符和吸引人点击。短视频博主编造标题来吸引公众眼球,哗众取宠,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标题党”,首先就是疑问句的乱用,这种“标题党”现象对于媒体行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15];可标题若是过于晦涩无趣,受众又会缺乏点开视频的欲望。表3是该账号视频的标题类型划分情况。

从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论来看,“一次传播”主要取决于标题的好坏,“二次传播”则主要依赖内容的好坏。视频的播放量是反映B站UP主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对158个视频的播放量进行初步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不同视频的播放量差异较大,播放量达到十万级的有47个,百万级的有110个,千万级的只有1个,对比全网热门视频的播放量数据,张辰亮的视频总体受欢迎程度是较高的。基于已有数据,笔者对标题类型与播放量的大小是否具有显著关系进行了探究,在SPSS26.0软件中对播放量进行K-S正态检验,输出结果如表4,可知播放量不满足正态分布(P=0.0000.05)。

为验证不同的视频标题类型与播放量的差异关系,对视频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输出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相较于疑问句标题的视频,陈述句标题的视频受欢迎程度更高,但不同标题类型的视频在播放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0.063>>-0.269,F=2.755,P=0.099>0.05)。UP主张辰亮的视频标题句式主要是陈述句,其次是疑问句。作为科普区的博主,他分享的是准确规范的科学知识,虽然不要求保证完全的学术气息,但是也不可“自甘堕落”,为博流量而取一些极具噱头的标题。其对疑问句的使用也恰如其分,适当地运用疑问句标题,不仅能够激发观众兴趣,而且能增添短视频标题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5]。

(四)广告夹带情况

当短视频博主积累一定量的粉丝数时,巨大的流量便会引来广告商的青睐。根据前述的“二次传播”理论,一般来说,只有当视频的受众充分认可视频的内容时,才会对视频进行转发,转发量能够很好地反映用户对短视频的认可程度。表8呈现了158个生命科学类科普短视频的广告夹带情况。在158个短视频中,夹带广告的短视频仅占5.06%。科普短视频博主在自己的内容中夹带广告并非完全不可,但不可本末倒置,将科普视频当作盈利的工具。

通过对转发量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不同视频的转发量差异较大,为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此处,笔者引入“转发率”(转发量与播放量的比值)作为辅助分析变量。对转发量和转发率分别进行K-S正态性检验,发现两者均不满足正态性分布(P=0.000-0.152,P=0.330>0.05)。

(五)语言风格

传播适应理论的相关研究中,齐默曼(Zimmermann)等人对在线健康论坛的研究中发现,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用户典型语言的使用与对信息的信任评价也不同,信息提供者的语言风格影响着用户,这种影响是基于网络的沟通环境[16]。为了抢占科普先机,科普博主可以打造专属视听语言,凭借个性化的语言特征为观众所牢记。作为地域文化的表征与根基,方言记录了千百年以来特定地域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每一个足迹[17]。短视频UP主张辰亮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说话自带一股浓烈的“京味”,在其视频配音中,常听到许多儿化音。独特的说话腔调配上诙谐幽默的台本,使其迅速俘获一大批粉丝。视频的配音风格主要以幽默的“京片子”为主导,就好像在说单口相声的同时顺带给受众普及了科学知识。

表11列出了“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视频的语言风格基本情况,在158个样本视频中,语言风格为“朴实自然”和“严肃认真”的视频数分别为21和7,均小于30,不满足单因素方差分析时所要求的最低样本量。故在使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时,将这两类风格合并为“朴实认真”类别,组别合并处理后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点赞量、点赞率、转发率均为正态得分法转换后的数据。输出结果如表12和表13。

由表格数据可知,就点赞量而言,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视频要显著优于朴实认真风格的视频(0.177>-0.822,P=0.000-0.230,P=0.141>0.05);语言诙谐幽默的视频转发率并不显著优于朴实认真风格的视频(0.077>-0.357,P=0.052>0.05)。

(六)紧跟热点情况

如今的互联网环境,良好的“网感”能够帮助科普视频创作者打造出热门、爆款风格的视频。表14呈现的是UP主张辰亮的视频跟随网络热点的情况。在SPSS26.0中对是否紧跟热点与视频播放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结果如表15和表16。分析数据可知,紧跟网络时事热点的视频,其播放量要显著高于没有紧跟热点的视频(475.855>152.179,P=0.00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