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之《张果见明皇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张果老是真人吗 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之《张果见明皇图》

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之《张果见明皇图》

2024-06-29 11: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果见明皇图  元代 任仁发 故宫博物院藏

《张果见明皇图》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图绘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谒见唐明皇的故事。绣墩上的老者即张果老,着黄袍者显然是唐玄宗李隆基。

 画面中一位老者端坐于绣墩上,身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似正在讲话,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左侧一人着黄袍,戴幞头,坐于椅上,头略低,对所发生的一切表现出关注的神情,此人身材壮伟,面相庄严。身后站立的四名侍从神情各异。瞬间的动态被画家捕捉表现在画面之上,而小驴的奔跑构成了全图的视觉中心。

 

观复猫版《张果见唐明皇》图

张果老是我们熟悉的“八仙”之一,“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据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张果老者,字园林,交城(东关)小南巷人也。尝骑白驴至(交城)阿苏山,以铁锥指石为穴,引驴入焉,今岩中驴尚存。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相传他久隐山西中条山。往来晋(阳)汾(州)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观复猫孟大咖饰演张果老

唐玄宗其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观复猫金胖胖饰演唐明皇

大家熟悉的唐玄宗都是那个和杨玉环有着凄美爱情故事的李三郎,而作为皇帝,唐玄宗最应被称颂的应该是在他的治理下开创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 

开元年间,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正是因为来往商人数量多,唐代整个社会显得十分繁荣开放,而这种开放也体现在我们的器物文化中。观复猫版《张果见明皇图》中,扮演唐玄宗的金胖胖腰间有一块玉带板十分显眼。

黑白玉雕胡人吹箫带板  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胡”原本是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称。《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画家任仁发,捕捉人物神态精准细腻,几个随从或交头接耳或拍手叫好,另有一人手中拿着大碗,好像要给这只小驴喂水。

 

绞胎碗  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绞胎为唐代瓷器生产中出现的新工艺,流行于唐、宋时期。这种工艺我们在之前的画中谈到过,做法是用两种颜色的泥绞出木理纹及团花、水波、行云等纹样,宋代还出现了羽毛状花纹。这种工艺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途径。

张果老饰演者观复猫孟大咖

唐明皇饰演者观复猫金胖胖

插画:观复檀仁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猫摄影:观复二白

文案编辑:观复江离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