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都是什么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

2024-07-12 04: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帝号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称号的统称,包括谥号、庙号、尊号、年号。

第二、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追加的称号。

第三、年号不是针对于皇帝的称号,而是对于封建政权的称号。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帝称呼起来大概也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庙号,谥号,和年号,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几种称呼方式。

http://p3.pstatp.com/large/113f200084e1e9f62b624

以庙号称呼的帝王

庙号起源于商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庙堂中接受供奉时所取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的皇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

庙号的授予方式最初非常严格,普遍遵循一个规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太祖”,“高祖”的庙号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而后继之君只能以“太宗”、“中宗”、“德宗”来称呼,在汉朝庙号德授予方式更为严苛,以至于汉朝的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就是“高祖”李世民的庙号就是“太宗”,不过这种方式在封建社会后期没有那么严格,明朝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后来改的),清朝更是夸张,前四个皇帝“三祖一宗”。

http://p3.pstatp.com/large/113ed000854618223a783

说完庙号我们再来说一下“谥号”

商朝之后的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制度,而是采用了“谥号”,“谥号”不仅仅用于帝王,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谥号。

谥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评价意义,比如“美谥”比如“恶谥”,最为熟悉的就是隋炀帝,这就是明显的“恶谥”。而文、武、明、睿这类词明显都是“美谥”,比如汉武帝刘彻,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我们通常称呼他为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

http://p1.pstatp.com/large/113e7000851c299634477

年号

年号是由汉武帝刘彻首创,是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几个年号,遇到祥瑞降临需要改年号,遇到重大灾荒“冲喜”需要改年号,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14个年号。

明清时期在位皇帝一般都固定使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通常都用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永乐皇帝”,比如“嘉靖”,比如康熙、乾隆等等都是年号。

http://p9.pstatp.com/large/113e20008581d40a55ea6

尊号也叫徽号

正式的定义是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比如皇帝,陛下,等都算是尊号,再比如说“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都属于尊号,另外唐朝时期很多皇帝都有尊号比如李隆基的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比如对李世民的尊称“天可汗”也算是尊号。

http://p3.pstatp.com/large/113e5000851020909d649

以上就是几种称号的简单定义,每种称号展开了理解都能长篇大论一番,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收集资料,有些内容非常有趣,比如秦始皇不但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就是为了严防“子议父、臣议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