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不可轻|新民周刊青少年社论大赛“妙笔奖”作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庆贺元旦诗词朗诵 年轻不可轻|新民周刊青少年社论大赛“妙笔奖”作品

年轻不可轻|新民周刊青少年社论大赛“妙笔奖”作品

2023-05-10 1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虚拟世界中的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作者:应允

位育中学

指导老师:陶霞

2023年春晚的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总台新技术,让上古神兽白泽、麒麟、貔貅“走出”文献古籍的幻想,与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共同唱响无穷的想象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虚拟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小,虚拟世界也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AI聊天”“V up主”,这些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娱乐似乎正在快步迈向一个崭新的虚拟世界。为什么曾经小众的“虚拟文化”,现在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呢?在虚拟世界中的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呢?

从传统的小说、漫画,到现如今蓬勃发展的虚拟主播、虚拟歌姬,尽管形式在变化,但人们常常在闲暇时喜欢沉浸在一个虚构的小天地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幻想。我想这也许因为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复杂和多变,虚拟世界给人一种可控感,进而使人产生比较强烈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虚拟歌姬洛天依的粉丝解释说:“正因为她是虚拟人物,所以不会有绯闻和黑料,也就不会辜负粉丝的喜爱。”作为一款与AI实时交流互动的软件,Glow拥有一大批用户,用户对这款软件评价道:“尽管屏幕对面的人不是真实的,但这份不会背叛的陪伴却绝无虚假。”可见,在虚拟世界中,人们也可以体验不同的情感,甚至乐在其中。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会变得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严锋《元宇宙,进去还出得来吗?》)我想,虚拟世界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大概就是现代人为之痴迷的原因。

我认为在虚拟世界中我们也可以过有意义的生活,成为有价值的人。虚拟世界如此风靡全球,其背后体现出的是现代人在当今高速变化的世界里,对于“暂停键”和“避风港”的强烈需求。

对于虚拟偶像、二次元世界以及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有人欢喜有人愁。有的人认为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能收获幸福感,而有的人认为虚拟世界会使人沉迷,从而荒废现实生活。我认为,恐慌大可不必,更不能因噎废食,然而有一件事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内在的需求,而不是被“大数据”的洪流所裹挟。毕竟网络只是一个工具,虚拟世界也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了解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才不至于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进而明确“我之为我”的意义。

烟火里的余温 

作者:朱子新

行知中学

指导老师:沈桃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疫情的放开,象征着光明前景,寄托了美好希冀的癸卯兔年如期而至。“而建议允许春节分区分时燃放烟花”的话题一出,便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有人认为,没有烟花就失去了年味,重燃烟花爆竹是民心所向;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放烟花的安全隐患极大,对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事实上,人们对于放烟花的爱恨情仇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一蹴而就的了。烟花爆竹起源于唐朝,起初是为了利用其产生的巨大声响来达到驱鬼辟邪的作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庆贺新年的传统。明初的瞿佑有过这样的诗句:“天花无数月中开,五色祥云绕绛台。”一经点燃,万花破门而出,似凤惊掠,天花烂漫,何其壮观。然而,由于燃放烟花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地便陆陆续续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直至今日,人们对于重燃烟花爆竹的渴望可以说是达到了峰值。

疫情当下,三年的封控对于人们而言,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考验。面对严峻形势的压迫,人们迸发出了一种反叛情绪并迅速蔓延,每时每刻都在将现下的种种与过去作比,而后,振臂高呼着要回到过去。或许,呼吁允许燃放烟花只是一个表征,其本质是人们无比眷恋于记忆中那个无拘无束的,热气腾腾的新年。

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是精神的寄托,也是情感的交汇。人们信仰着有关春节的神话传说,赋予节日习俗以吉祥如意的象征,举行香烛辉煌的祭祖仪式。我们需要这样的仪式去勾勒出生活的本质,在生命这座从无生命到无生命的桥上,通过这样温存的时刻去发现盈白的月光,璀璨的星汉和耀眼的烟火。传统新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是历史的接力棒。在快节奏时代,唯有细枝末节的习俗,才能够让我们触碰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

实际上,传统的并非固化的,发展需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站在当今的角度,一味地去否定曾经对我们而言无比重要的内容。相较于直接取消烟花燃放,或许我们应该想着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如何制造对自然污染小的烟花,而不是“因噎废食”。

年味淡了,在我们眼中可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下一个“胡同文化”。然而,传统文化作为华夏子孙精神的根基,我们无法抛却,更不应摒弃。当我们忘却自己的根与初心,就会无可避免走向另一种极端。烟花只是一个着眼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见微知著”,扎根于传统,从中汲取养护内心的力量,并努力将其发扬。

当人类在物质财富这条路上狂飙的时候,精神世界必然会陷入到无尽的空虚中。当今世界科技,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人的内心却越发贫瘠。网友对“万柳书院少爷”的态度更是彰显出了愚蠢的贪婪,粗俗的欲望,自卑的堕落,诸如此类的心理疾病。现代生活的人不能变成像格里高尔一般的甲虫,异化成只知道赚钱而没有感情的机器,而应如穆罕默德所言“当你有两块面包时,你应当用其中一块换水仙花。”

由此观之,我们更应该以不变之初心,解百年之变局,不变传统本源同时顺应时代发展,做出对应改造,才能收获精神和物质的双富裕。

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

作者:林熙皓

行知中学

指导老师:申阅

  

社会正在变得浮躁,短视频流行,人们循环往复地听那几十秒的配乐的片段,却很少有人能够静下来,完整地去欣赏一段音乐。音乐变得不再是一门艺术,而成为了商品;“商家”一味追求数量,不再追求音乐的质量;甚至到如今,平民百姓也可以创作一首歌,连计算机都可以写出一段旋律。这不禁令人反思:音乐本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音乐的创作,和作诗是一样的。古代的诗词曲,是唱出来的,可以称之为艺术,这与音乐共通;前朝有千万诗词,我们不可能一一诵读,也必然有好有坏,但能够流传千古的,一定都是那些情感真挚、共鸣强烈、境界高尚的作品。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如此,它不是辞藻的堆砌、不是故作玄虚的“借鉴”;它不需要多么夺人耳目、不需要多么容易传唱,但作为听众,倘若我们能从中听出一段情感、能有几句歌词值得我们回味,那么此时,它便真正能称为音乐、称为艺术。

然而,如今的音乐却渐渐地“简单化”。旋律没有起伏、情感没有推进、词语不断重复的歌曲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不过就是音乐作者不走心罢了。越来越多的歌曲所侧重的不再是“创作”,反而朝着盈利走去;他们追求所谓“洗脑”,从而便于在民间扩散。这将使得人们的审美渐渐单一,音乐变得渐渐乏味,这必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缺乏盛情的艺术家好似没有颜料的画家”,当艺术被赋予了商业的目的,那就永远也不会出现优秀的“艺术作品”,音乐也是如此,倘若作者不愿意花费时间来构思、不愿意付出精力来寻找灵感,又怎么会有优秀的音乐作品诞生?

古语有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歌曲,或者说音乐,也应当是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主张和社会责任的。人们会写文章来批判一种社会现象、会写一首诗来表达不满,歌曲自然也可以。没有中心的文章,我们说其空洞;没有内涵的音乐,也只能称为一段音频。有旋律加持的音乐,相比文章,更引人共鸣,影响力更大。在这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当音乐被赋予了作者的思想和责任时,它便无疑是歌手最有力的麦克风。我们需要的,是能带来营养的“麦克风”,永远不是杂乱无章的音频。

针对人性的贪婪,薛之谦有《动物世界》予以讽刺;对于人情冷落,许嵩有《全球变冷》来警戒众人;李玉刚的《万疆》、《华夏》,刘德华的《中国人》等等歌曲展现了深深的爱国情怀;罗大佑等老歌手,线上演唱会人气高涨,因为他的歌诸如《追梦人》等等,除了承载了人们的回忆与真挚的个人情感,还有讲述人间百态的社会责任……但反过来想想,倘若他们没有开阔的眼界,又怎能拥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丰富的阅历,又凭借什么来打动听众;没有自我的感悟,又怎能为音乐注入灵魂?可见音乐也绝非人人都可以“胜任”。

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应当如诗画般耐人寻味,又能如文章般传递思想与力量,是集情感之美与时代责任于一身的艺术。人们创作了音乐,音乐也会反作用于人本身,只愿人们不被潮流淹没,给予音乐一丝最原始纯真的美好与尊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