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基础01:关于PN结的那些事(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衡状态的pn结既然存在一个内电势 半导体器件基础01:关于PN结的那些事(1)

半导体器件基础01:关于PN结的那些事(1)

2024-07-11 06: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在开头

 

结束了《阻容感基础》和《信号完整性基础》两个专题的知识分享,真是非常开心,因为这给后续所有的专题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啥?早已经忘记了么?不过也莫有关系的,我也忘的差不多了。我接下来将要进入《半导体器件基础》专题的知识分享。虽然在硬件设计应用中,我们将阻、容、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光耦等归类为分立元件或则称为无源器件,但二极管、三极管、MOS管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器件,在工作原理上与阻、容、感完全不同。我们前面已对阻容感的定义重复过很多次,知道了阻容感是基于电磁力所固有的,我们所创造的只是这个器件实体,而不是阻容感的特性。但半导体器件的正向导通反向截止(PN结)的特性是人为所创造的,而这个特性是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础,这将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基于麦克斯韦大师的理论,我们可以理解阻容感以及由阻容感为基本单元构成的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理论,但到了半导体器件,就会显得非常吃力了。我们在《从宇宙起源到阻容感》中讲到: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经典电磁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对电磁力的完美解析。但非常不幸的是,“半导体物理学”超出了经典电磁理论的范围,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进入到了:量子力学领域。所以半导体器件的很多现象已不是经典电磁理论所能解释,需要用到“玄学”级别的量子力学(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那么作为硬件工程师只是使用器件,不去管器件基本单元的工作原理可以么?当然可以,如果我们只是想做一个“硬件积木工程师”:根据硬件设计流程做好自己的本职,如果出了问题就推脱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可以完全不去管“积木”的特性和材质。

从我的角度来看,理解器件所表现出来特性的内在原因,以及不同工艺、类型器件导致不同表现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能够选择合适的器件,而且针对不同器件在不同应用下的表现有正确的预期。

针对半导体理论基础:半导体和PN结,如果只讲最浅层的知识,就不能理解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MOSFET/晶闸管/IGBT等)的很多参数特性,但只讲“半导体材料”相关知识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理解起来过于艰深;这次我们将由浅入深分三个层次来看半导体和PN结。这部分内容是半导体器件知识的核心与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PN结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的理解二极管、三极管、MOS管,IGBT以及由这些基本元件构成的大规模集成芯片。

一,半导体初步理解

半导体最近几年在国内大火,其知名度跨越了行业的鸿沟,它事实上已成为了芯片的代名词。那到底啥是半导体呢?

“半导体” = 导体的一半?我们就从名字上进行理解:顾名思义,是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不错,它指的就是一种材料,属于“固体材料”中的一种。

我们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这些材料有一个共同特点:最外层轨道价电子都是4个,这样的结构可以形成特殊的晶体结构(金刚石晶格结构,金刚石也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一个原子同周边的原子形成稳固的共价键结构,每个原子周边达到8个满电子状态。

1,本征半导体

普通半导体是不能成为制作芯片原材料的,我们需要非常非常非常高纯度(99.9999999%,9个9;24k金是99.99%纯度,在半导体材料的纯度面前只能说是杂质太多)的单晶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的纯半导体,其电子很难从共价键中逃脱出来,以至于在绝对零度条件下完全不能导电。但是在室温环境下,会有少量电子会从共价键中脱离出来形成“自由电子”,而该共价键由于少了一个电子会形成了“空穴”。

——这些“自由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中就称之为载流子,正是由于载流子的存在,所以本征半导体才有了“半”导电性;载流子浓度的多少,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本征半导体在不同温度下其稳态“电子/空穴”浓度也不同,随温度(粒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增加,“电子/空穴”稳态浓度也会相应增加;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空穴”稳态浓度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电子不断脱离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同时“自由电子”又不断被共价键“空穴”捕获;所以我们又不得不引出两个重要概念:本征激发和复合;本征激发和复合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 本征激发:如左下图所示,由于受到光照或温度上升影响,少数共价键中价电子积累能量挣脱原子核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的现象;

2. 复合:如右下图所示,“自由电子”跃迁至共价键空穴中,与空穴结合的过程;该过程会伴随能量的释放。

2, P型N型半导体

然而本征半导体这玩意对我们来说感觉并没啥鸟用:本征半导体 “自由电子”数量非常非常少(硅电子/空穴浓度:10¹⁰ cm⁻³,体电阻率约为10⁶Ω·cm),以至于其导电性能非常之差;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本征半导体与导体/绝缘体只是导电性能好坏的差别,我想要获得特定阻抗的材料,干嘛非得用半导体呢?所以在1833年英国的巴拉迪就发现了半导体,但它一直没有被实际应用。

不过我们要让半导体变的有用,首先得提升它的的导电性能:掺入特定杂质,让它成为杂质半导体;有两个方法来提升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从导电性能角度来说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1. N型半导体:掺入5价杂质元素(磷、砷)的半导体;5价杂质原子与4价硅原子结合成共价键(8个电子),那必然会多余1个“电子”无共价键束缚,形成“自由电子”,而杂质原子因带正电荷成为正离子;

1, N:Negtive,表示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带负电;

2, 5价杂质元素称为施主杂质,施与它人电子。

2. P型半导体:参入3价杂质元素(硼、镓)的半导体;3价杂质原子与4价硅原子结合成共价键(需要8个电子),缺了1个价电子,在共价键中留下1个空穴;空穴很容易捕获电子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

1, P:Positive,表示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带正电;

2, 3价杂质元素称为受主杂质,接受它人给与的电子。

我们通过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的杂质,完美的得到了P/N型杂质半导体;那首先需要理清楚P(N)型型半导体的几个问题:

1. 杂质半导体,举个栗子:N型半导体掺入非常多的“自由电子”,那N型半导体中还存在空穴么?

——当然是有的,因为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半导体的本征激发和复合就不会停止,不断产生电子-空穴对,虽然N型半导体将空穴数量“压制”的更少了,但空穴还是不断在动态的激发和复合着。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那么空穴就被称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同理P型半导体也一样。

2. 那杂质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浓度有多少呢?

——一般典型硅二极管中等掺杂 N的“自由电子”(多子)浓度是:10¹⁶ cm⁻³,空穴(少子)浓度是:10⁴ cm⁻³;两者相差12个数量级,即:多子数量占比99.99999999%,少子占比0.00000001%;所以多子应该被理解为“极多子”,少子应被理解为“极少子”。掺杂后由于多子浓度的急剧增加,电阻率减小到约为1Ω·cm,考虑芯片中N区的尺寸非常小,所以其电阻值是非常小的。

3. 杂质半导体,例如N型半导体有很多“自由电子”,它是否带负电?

——不带电;因为“自由电子”虽然带负电,但由于杂质原子失去了电子而带正电;而本征激发和复合由于是成对出现的,整体呈现不带电;好比金属导体,它虽然有非常多的“自由电子”,但金属本身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带电的。同理P型半导体也一样。

4. 杂质半导体,举个栗子:N型半导体的“自由电子”(多子)和“空穴”(少子)浓度受什么影响?

——浓度会受到掺杂浓度和温度影响:

1, N型半导体的“自由电子”浓度主要来源于掺入杂质比例的多少,如果掺杂浓度大那么“自由电子”浓度就大;而“空穴”的浓度也与掺杂浓度相关,由于掺杂浓度大导致“自由电子”浓度增加,从而“空穴”被复合的概率更高,浓度就相应减小了;

2, “自由电子”和“空穴”浓度与温度相关,温度升高则激发的程度更加剧烈,导致“自由电子”和“空穴”浓度都增加;虽然“自由电子”浓度的增加对于N型半导体来说影响不大,但“空穴”浓度增加对于N半导体来说就有明显的作用。同理P型半导体也是一样。

解答了这几个问题,不知道大家对PN型半导体是否认识更深了一点点呢,如果都理解清楚了,那我们再接下去看。

3,PN结

我相信大家对杂质半导体的特性已有了基本认知,接下来是本章的核心问题:为什么非得有P型N型两种半导体,并结合成PN结才能用?

我们知道单纯的PN型半导体的掺杂浓度越高,那么其导电性能就越好,但导电性能好有毛用啊?如果只是提升其导电性能,需要先提纯半导体至9个9纯度,再掺入杂质,这完全是得不偿失;还不如直接使用金属来的便宜和方便。

如果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合起来,就会发生一个神奇的变化:形成一个PN结,即变成一个单向导通的器件(不可控开关)。固定不变的东西对“信息”没有任何用处,而“开关”就能实现0和1的变化,是信息产生、存储、处理的基本单元,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半导体在非常小的尺寸上实现开关功能,这样半导体就变的非常有用了。其实绝大多数半导体器件最基本的结构就是PN结,理解了它,就可以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开关”才是信息或数据的关键,如果需要传递/存储/处理信息,那么必须要有变化才行;你品,再细品。

如下图所示,PN结形成于P型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处:N区的多子(自由电子)向 P区扩散,P区的多子(空穴)向N区扩散。N区由于失去了“自由电子”剩下带正电离子而呈现正电,而P区由于失去了“空穴”剩下带负电离子呈现负电,而此时PN结附近区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全部复合,只剩下了不能移动的带电离子,这一区域被称为空间电荷区也称为势垒区或耗尽区。而空间电荷区内会形成一个内建电场,其方向是由N区(带正电)指向P区(带负电)。

——空间电荷区的名字非常多,各种不同的资料上的叫法也各不相同,但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正是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PN结呈现单向导通特性,工作原理如下:

1. 当在PN区加正偏电压:外电场方向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反,内建电场强度减小,空间电荷区范围减小,驱使N区的多子(自由电子)和P区的多子(空穴)进入空间电场区,两者在空间电荷区进行复合,甚至N区的自由电子和P区的空穴扩散到对方区域,从而在P->N方向导通电流:一旦PN结打通后,正向电流随着正向电压指数级增加。

2. 当在PN区加反偏电压:外电场方向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同形成叠加效果,内建电场强度增加,导致空间电荷区范围增大;

——我们再来理解一遍:P区加负电,N区加正电,那么P区的“空穴”向P区电极端(左侧)移动,N区的“自由电子”向N区电极端(右侧)移动,导致中间的空间电荷区范围增加。与此同时:P区的少子(自由电子)和N区的少子(空穴),受到N->P电场方向移动,形成PN结的反向电流。

3. 当PN区反向电压继续增加:空间电荷区内电场强度不断增加,以至于将空间电荷区共价键电子大量强拉出变成自由电子,形成较大反向电流,称为齐纳击穿。

4. 随着PN区反向电压再增加:从共价键中强拉出来自由电子的能量也不断增加,超大能量的“自由电子”轰击半导体其它共价键中电子,产生更多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接着再轰击其它共价键中电子,形成雪崩效应,造成超大反向电流,称为雪崩击穿。

我们从上述的4种情况初步学习并理解了PN结的基本特性;针对PN结本身,我们同样需要再深入思考如下的几个问题:

1. PN结有一个内建电场,那它对外带电么?

——如同杂质半导体不带电原理一样,虽然PN结由于多子的扩散形成了内建电场,但作为整体:正离子数量=自由电子数量;所以是不带电的。

2. PN结内电场强度很大么,如何能形成击穿?

——非常大,按内建电势约0.7伏,落在约3微米的势垒区上,内建电场的平均值为约2*10⁵V/m;正是由于有巨大的电场强度,才能将共价键中电子强拉出来变成自由电子,同时也使得PN结非常的牢固。

——那么内建电场大小为2*10⁵V/m算是什么级别?举个栗子:若电场为2.5V/m,铜导线融化;11V/m时,铜导线气化。

~更多内容,请关注知乎“牧神园地”,专栏中的更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