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原县历史沿革图 枣强县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

枣强县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

2024-07-06 03: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枣强县志》(1989-2006)记载,夏代,为冀州大陆地。商代,为棘津地。西周,位于冀州东部、兖州西界。春秋时期,为晋国棘津地。战国时期,为赵国东阳地。秦为信郡地,属钜鹿郡。

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广川县地置枣强县(县治在今王均乡东、西故县村处),属清河郡。汉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属信都郡。

东汉,省枣强县为广川县,属清河国。三国魏,复省广川县置枣强县,属安平国。晋时省枣强县入广川县,属渤海郡。

北魏时并置枣强、广川二县,属长乐郡。太和十八年(494),割枣强、广川二县地置索泸县,三县都属长乐郡。

北齐时,省广川、索泸二县,并入枣强县,仍属长乐郡。北周袭北齐制。

隋代,复置广川县,改名长河,移属平原郡,而枣强(县治在今王常乡旧县村)先后属长乐郡、冀州和信都郡。

唐武德初年,枣强属冀州,循属魏州。天宝初年,属信都郡。乾元初年,仍属冀州。

五代后周废长河,专置枣强县。

北宋初,建置如后周,熙宁元年(1068)省枣强县为镇,十年(1077)复置枣强县,属冀州,隶武安军节度。

金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冀州,仍隶武安军节度。天会十年(1132),县治由旧县村迁至刘马村,即今县城址。

元代,属真定路冀州,改隶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明洪武元年(1368),属真定府冀州,隶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燕南道,二年(1369)属如初,改隶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九年(1396)属如初,仍归隶燕南道。永乐元年(1403),始定为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县。

清代,改冀州为直隶州,枣强属之。

中华民国元年(1912)仍袭清制,本县属直隶省(省会在天津)冀直隶州。二年(1913),直隶省废府、州,一律改称县,各县隶于省。三年(1914),本县属大名道,后废道改省。十七年(1928),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各县直隶于省,枣强县亦然。二十六年(1937),河北省划为十七个督察区,枣强属第十四督察区。二十七年(1938)8月,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枣强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专署。二十九年(1940)夏,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以县城为界,枣强县分为枣南、枣北两个县。枣南县先后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三专署、第五专署、第六专署及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枣北县先后属冀南行政主任第三专署、第五专署及冀鲁豫行署第五专署。三十四年(1945)10月,枣南、赵陈县(原枣北县)两县合并复置枣强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冀南行署第五专署。三十七年(1948)9月,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五专区。三十八年(1949)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本县属河北省衡水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1949年10月,属河北省衡水专区。

1952年11月,改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11月,本县与衡水、武邑、冀县合并为衡水县。

1961年5月,衡水县又分为衡水县,冀县。原枣强县、冀县并为冀县。属石家庄专区。

1962年1月,恢复枣强县建置,仍属石家庄专区。同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枣强属之。

1967年12月9日,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枣强属之。

1996年7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同年5月31日的批复,下达《关于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的通知》。随之,枣强县由隶属衡水地区改为隶属地级衡水市,为其辖县之一。

目前,枣强县辖9镇2乡,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3个行政村,576个自然村,6个居民委员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