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世界经济千年史》,敬畏市场让自由竞争造福于人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 重读《世界经济千年史》,敬畏市场让自由竞争造福于人类

重读《世界经济千年史》,敬畏市场让自由竞争造福于人类

2024-07-16 0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麦迪森还指出,“1820转折”并不是革命性的,不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突然引发的。这不仅挑战了“英国例外”的传统观点,也表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由市场推动的自然演化过程。这样的计量观察没有将人类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生硬地套进一个所谓的“历史必然性”所规定的“发展阶段”模式中去,而是采取了开放的思想态度,强调了作为制度条件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由此,通过反复地小心求证,麦迪森将人类的千年经济发展以1820年为分界点,划分为“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时期”,并进一步将“资本主义时期”划分为五个阶段。恰当地反映了市场自由主义程度的发展与人均福利水平变化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将重商主义顶峰时期的“殖民主义阶段”与二战后出现的“自由资本主义黄金期”进行制度比较,也可以将“新自由主义时期”中逐步市场化的“东亚经济体”与曾经否定市场经济的“前苏东集团”进行制度比较,从而得出有益的制度与增长关系的启发。

另外,“冉叔聊斋夜读”要特别介绍下《世界经济千年史》的主译者:

伍晓鹰教授,北京大学国发院增长实验室主任、经济学教授。曾任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终身教授。是国际范围参与关于中国增长和生产率表现争论的主要学者。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库的工作。开创了并继续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库》和《中国产业生产率数据库》。在宏观经济测算和国际比较领域与麦迪森教授以及其创立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增长与发展中心有着紧密的工作关系,也是第一个将麦迪森有关世界经济长期增长和以生产法(PPP)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比较研究系统地翻译和介绍给中国的学者,主持翻译了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现在参与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CB)维护和发展麦迪森全球经济数据库(TED)工作中的中国部分工作,也担任国际麦迪森项目委员会委员。

《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主译精校本)全书52万字,定价118元,主要内容分为三大章(共十九节),主要包括:第一章 世界发展的轮廓(两节)、第二章 西方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十节)、第三章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经济(七节)和附录(附录A—附录F)。

其中“关于世界发展的轮廓”,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在已经过去的千年之中(1000一1998年之间),世界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即人均GDP)提高了13倍,世界GDP提高了近300倍。这与在此前的那个千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时世界人口仅增长了六分之一,而人均收入并没有任何提高。

在1000一1820年间,人均收入的增长是缓慢的。从全世界平均水平来看,人均收入提高了50%。这样一个收入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支持了这一期间4倍的人口增长。

同以往相比,世界的发展在1820年后要活跃得多。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以上,而人口则增长了5倍以上。

二、人类长期经济增长的密码到底是什么?

麦迪森“千年之旅”的目的就是试图寻找人类长期经济增长的密码,以启示人类未来的道路。然而,他的旅途却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建立一个系统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可比的全球人口和产出数据库为他提供了铺路的“基石”。

在观察和思考过去一千年的增长过程中,麦迪森提出人口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关系由如下三个相互关联且超越国界的“事实”所支持:

1、“对相对人烟稀少,土地肥沃和有着新生物资源地区的占领和殖民”。这扩大了现有技术条件资源的边界,支撑了人口增长。这里涉及了一个制度条件,一个知识后果(开发新物种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前者会约束这样的人口和资源扩张,而后者会放大这样的人口和资源扩张。

2、“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商品交换旨在实现成本比较优势,改善资源分配效率。只要制度与效率是自洽的,后者与收入相关,则市场就会在空间和时间上持续扩张,刺激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3、“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市场的扩张和深化必然迫使制度不断地改进。特别是,市场的发展要求保护个人权利、保护自由企业、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等诸方面的制度发展。制度改进保护了企业家和创新活动,通过刺激并奖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的商业化。

长期增长的真正密码,也许就存在于这三组因素的特定且微妙的组合中,而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因素。这个制度概念既是广义的,也是以市场为核心的,但它并不仅仅是市场,而是一个可以保障公平和“利伯维尔场”竞争的制度体系。

相信市场就是相信演化的力量,相信来自生命源动力的演化可以不断地解决生命提出的新问题。人类要选择可以持续增长的制度,就应该不断地完善以市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市场的本质是开放的。以市场推动增长可以从开放开始。在邓小平推动的中国经济改革中,开放就是第一位的。

现在假设,在麦迪森的增长指数体系中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表现进行一些“反事实观察”,我们就会更加感受到改革和开放于增长的重要性。

首先,明朝虽然拥有郑和使用的世界顶级的远航技术,但是长达200年的海禁却使中国与自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假如想一想,如果相反呢?如果中国反过来成为大航海时代的重要力量呢?

再者,设想如果当年有一个制度上效法西方现代化的“乾隆维新”(乾隆帝位自1736至1796),中国可能就不会错过英国引领的“工业革命”了。

再设想,如果“同治中兴”(1862-1894)能够如日本的“明治维新”般真正地革除积弊,推动对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放呢?

三、麦迪森视角:独特的研究与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今天,麦迪森开创性的宏观计量经济史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以麦迪森为代表的宏观计量经济史学正在成为这个领域一支重要的新兴研究力量。

“宏观计量经济史学”研究历史上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并关注这些影响的长期趋势及其演变,试图把长期增长置于一个统一的、时间和空间上可比的计量框架中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做也为观察其他文化、社会或政治的重大变化提供了一个经济因素的参照系。

长期以来,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民族、政治立场,甚至不同的学院传统,学者们的观点经常针锋相对。但是对经济增长来说,我们需要更加一般性的结论,尤其是当我们的研究对象需要跨越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时。

尤其是在享受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理应有能力总结归纳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的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构建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的、可比的分析框架。麦迪森做到了这一点,麦迪森的伟大成就在于他首次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定量方法,系统地重建了过去两千年,中世纪以来,特别是工业化以来整个人类经济增长的历史。他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分析框架,既适应长期历史数据稀缺的情况,也能够有助于捕捉长期增长的趋势。

麦迪森分析框架的核心指标是人口和GDP。人口指标代表最基本的投入要素或资源;另一个核心指标是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当平均每个人的产出超过了其基本的生存需要时,就会产生剩余,这就是资本的来源。然而,将剩余转化为资本需要一个制度,它包括对剩余的所有、管理,特别是使用,也就是再投资所涉及的一系列制度问题。人类的经济活动达到可以产生剩余的程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剩余是一个巨大的动力,是生命的动力。它推动我们不断追求更有效率,也就是可能产生更多剩余的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所以它是经济增长和文明进步的源泉。

进一步,以这两个核心指标为基础,麦迪森的焦点落在了人均GDP上,即平均每个人所能够创造的产出水平。人口是一个经济体中可以参与生产的最基本的初级要素投入,GDP代表该经济体的整体生产能力。如果再有技术进步,那么有限的资源就能生产更多的产品。

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制度可以不断地改进以保证充分的竞争,那么一个经济体就会有持续的追求效率的动力或压力,因此就可以推动持续的技术进步。

使用人均GDP这样的指标来观察和刻画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许多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就会豁然开朗。没有麦迪森式的、可比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致的定量观察,历史上存在的许多争论,如殖民地经济是否阻碍发展、自由贸易是否重要、工业革命始于何时等等似乎就根本无解。然而,一旦有了麦迪森这样的数据,研究者们就容易在否定或支持某种观点上达成共识。

麦迪森多次强调了定量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定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澄清定性分析中那些模糊的地方。麦迪森的计量观察为“长期增长制度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麦迪森之前,长期增长的宏观定量分析的重要性被忽视了,致使我们的智力资源被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微观题目中,尽管这也很重要,但是无助于我们对全球范围超长期增长的趋势和结构变化的深入理解。

麦迪森的方法不仅使我们重视全球经济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且使我们理解全球自由贸易对于这个整体性的意义,尤其是理解开放的市场制度对增长和创新的普世意义。

四、麦迪森训诫:敬畏市场,让自由竞争造福于人类

站在千年历史的高度,麦迪森以他的增长观察,隐含地提出了他的“训诫”:敬畏市场,让自由竞争造福于人类。他告诉我们:全球的经济增长尽管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日益扩大的不平衡,如1820年时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人均收入比例为2:1,到了20世纪末,这个比例达则到了7:1。然而,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是,市场所激发的无与伦比的财富创造能力却使人类不再共同贫穷。

1820年后的200年是收入增长最快,技术进步最快,同时也是经济、社会、政治制度改进最快的200年。特别是在1820年至1870年之间的50年,麦迪森的证据表明,人类终于逃出了“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曾经认为,任何提高人均GDP的努力都会最终转化为人口增长。但是后者与资源的冲突只能通过饥饿、战争或瘟疫解决,最终人类还会被迫再回到此前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麦迪森的观察显示,在这段时间里,尽管收入的提高刺激了人口增长,但人均收入并没有因此下降以至于人类再次回到“马尔萨斯陷阱”。事实上,人均收入还在以超过人口的速度增长。原因是什么?是技术进步,还是刺激技术进步的其他因素?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在过去的200年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特别是在其对技术商业化的推动从而使技术进步内生化这一点上尤其重要。

麦迪森强调二战后在1950-1973年期间出现的“利伯维尔场” (即古典自由主义,详见德布罗姆的《政治与市场》,Politics and Markets,1977)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是这个制度的顶峰。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思考长期增长问题,我们必须注意麦迪森讨论的,在十九世纪中叶出现的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制度条件,那就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秩序的建立。进步始于英国主动放弃国际贸易中的“丛林法则”,即损人利己的重商主义,率先在西欧主要经济体之间,基于一系列最惠贸易条款,推行平等的、自由竞争的贸易。

“丛林法则”只相信实力法则,相信弱肉强食,否定契约精神。作为历史上贸易强国的英国主动放弃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根本原因是“以邻为壑”的成本太高。这样看来,那种声称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是国家之间血腥厮杀的结果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

因此,逻辑应该是这样的:进步离不开增长,增长离不开市场,而市场交易的本质就是互利。这似乎与中国人的“和气生财”哲学相似,就是将利益的获得建立在对信用、规则和契约的共同和公平的遵守上。更重要的是,只有让这种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成为经济活动的“获利”标准,创新才有了持续不懈的制度基础。

当然,要想彻底解决规则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强权要蔑视规则,人类不得不经历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二战后也经历了几次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其中“冷战”时期的核危机几乎让人类面临灭亡的威胁,究其原委,还是规则问题。

然而,如麦迪森所观察的,战后欧美“利伯维尔场”体系的重建、东亚经济奇迹,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对计划经济的抛弃成为新兴市场经济的佼佼者等等都雄辩地证明了,正是那些旨在维护国际市场规则的一系列制度建设,不但支撑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福利。

五、麦迪森“千年之旅”的启示

麦迪森“千年之旅”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人类长期经济增长的密码,以启示人类未来的道路。

麦迪森的伟大成就在于他首次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定量方法,系统地重建了过去两千年,中世纪以来,特别是工业化以来整个人类经济增长的历史。人类要选择可以持续增长的制度,就应该不断地完善以市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站在千年历史的高度,麦迪森以他的增长观察,隐含地提出了他的“训诫”:敬畏市场,让自由竞争造福于人类。

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是继2005年“支持非公经济36条”和2010年“新36条”之后,从中央层面第三次正式发布系统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与前两次仅以国务院名义发文不同,此次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更加凸显党中央对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策不动摇、全面纠正此前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错误舆论、打消民营企业家的顾虑、全面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鲜明态度。

站在2023年仲夏这个时点,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今再度被深刻的“地缘政治危机”所困扰,甚至可能再次走向政治分裂与对峙的世界,重读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就更加凸显了其现实意义,相信会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新的重大转型,中国的发展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必然历史逻辑。面对全球的急剧变革局势,我们更要不骄不躁,谦卑善纳善学,以史为鉴,以邻为鉴,鉴人类成败为我养料。

我们坚信:紧随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前行,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民营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及适时重新调整产业政策,让市场去发挥更多的力量,我们一定会有足够的政治智能,通过新的规则解决当下的地缘政治危机,从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借着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出台和强化落实,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必将全面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大繁荣的新阶段!

此时此刻,“冉叔叔”又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空灵般的美妙时刻:

万里星空下,时间辽阔无边,在静静的阅读中,思想将统治黑暗,把发生在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一切,凝结为生命绽放的秘密。

是的,我们相信市场的力量!愿市场经济造福于人类!

最后,祝福中国民营经济!祝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我们无穷的力量,伴我们迎接灿烂的曙光,迎接崭新的黎明!

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第2版。

2、北大国发院官方网易号,2023年06月01日文,“伍晓鹰:从《世界经济千年史》探寻人类经济长期增长的密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