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珈之窗】“山魂海韵,百年山大”校史赛考卷经典回顾!你做对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魂海韵BBS 【玛珈之窗】“山魂海韵,百年山大”校史赛考卷经典回顾!你做对了吗

【玛珈之窗】“山魂海韵,百年山大”校史赛考卷经典回顾!你做对了吗

#【玛珈之窗】“山魂海韵,百年山大”校史赛考卷经典回顾!你做对了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典题型示例

学子在线

@Jager飞翔

校史大赛的组织开展很有意义,让我们对学校的过去更加了解,这次比赛没答过瘾,什么时候有第二期呀!

@八年*

读史可以明智,学子们对校史有所了解是应该的。校史知识考察很有意义,这次刷完题库,我真的感觉对山大历史了解得更多了,有归属感呀,我的山大我的家。

@棣棠-Kerria

不得不说,这场比赛增加了我对校史的理解,但是希望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先学习校史,再进行考试,会更加合理哦。

@刘Strange

我觉得校史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加我们对学校的认同感。舍友一起刷题库,互帮互助的过程也很有意思。

校史大事记

(注:以下题目为随机选取)

单选题

1

「答案」

B、童第周

山大兴起:

建国初期,山东大学成立科学研究委员会,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主任,每年举行校庆学术报告会。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全校上下营造出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良好风气。

五十年代中期,山东大学学科体系逐渐形成,特色鲜明,学术科研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成果显著,铸就了山东大学又一个辉煌时期。

2

「答案」

A、2000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

山大历史:

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

3

「答案」

C、凌宗成

山大教授: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凌宗成教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知识链接:是国家“万人计划”第三层次,旨在支持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青年人才),展示了校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张清和教授曾于2014年获得该殊荣。

新起点,新征程。威海校区以“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推进人事体制机制改革,以杰出人才体系实施方案为依托,积极营造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4

「答案」

A、宋君复

山大教授:

1932年任山东大学的体育部主任郝更生是刘长春的老师,曾为中国参加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四处奔波、呼号。

1932年来,山东大学工作的宋君复先生是刘长春的教练。在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时已接到山东大学的聘书,回国后就到山东大学工作,他于1933年担山东大学体育部主任,先后于1936年和1948年又连续参加两次奥运会,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唯一参加过三届奥运会的中国人。

1935年,山东大学新体育馆落成后,为备战1936年柏林奥运会,第一次组团的中国奥运代表团于1935年暑期在青岛山东大学集训一个月,山东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奥运训练营。

判断题

1

「答案」

2010年8月,国际历史学会经过投票表决,决定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由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承办,于2015年8月23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举办,更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

山大特色:

数千名中外历史名家云集济南,共襄盛举。大会的成功申办,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山大文化底蕴、提高山大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2

「答案」

山大兴盛:

山东大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以文史见长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自1995年率先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9年成为全国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答案」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为山大前身成立奠定了基础,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

山大前身:

清光绪二十七年,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很快《折稿》获准,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落户招生。

4

「答案」

山大发展:

成立于2010年11月17日的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因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知识链接:即“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顶尖人才培养计划)而创立,肩负着加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它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培养目的,不以职业为目标,不以培养官员为目的,不以培养亿万富翁为目的,旨在培养“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大科学家一定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个性是大科学家显示于人的第一要素。”

校长徐显明对在座的泰山学堂学子说,“20年后,你们当中,很可能有人就是这个奖的获得者。20年后,如果能够产生一位诺贝尔奖或菲尔茨奖获得者,泰山学堂的举办就是成功的。”

多选题

1

「答案」

A、B

5位青年拔尖人才,6位领军人才

山大教授:

山东大学本次入选的6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包含3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分别是机械工程学院黄传真教授,土建与水利学院崔新壮教授、李树忱教授;2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分别是经济研究院黄少安教授,管理学院杨蕙馨教授;1位教学名师为外国语学院王俊菊教授。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位,分别是土建与水利学院李利平教授、威海校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凌宗成教授、晶体材料研究所于浩海教授、数学学院赵立璐教授、经济研究院韦倩教授。

知识链接:

“万人计划”全称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国家层面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旨在重点遴选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按照高端引领、重点支持的思路,国家“万人计划”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为杰出人才,计划支持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人才。第二个层次是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青年人才。

2

「答案」

A、C

学者有:冯陆高萧、“八马同槽”

山大学者:

八马同槽,喻指山东大学历史系的八位著名教授。1950年代,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八位教授甫聚山东大学历史学系,以重大学术话题开端发皇,浃恰于时代而引领中国学术潮流,并由此形成“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并重的学术家风,奠定了山东大学史学发展之长久格局,上庠大木,绿荫千秋,“八马同槽”遂成士林传奇,山东大学亦以“文史见长”而誉薄海澨。

冯陆高萧,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任教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四位知名教授,冯指冯沅君、陆指陆侃如、萧指萧涤非,高指高亨。他们长期执教于山大,悉心培育人才,对山东大学古典文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

看完“山魂海韵,百年山大”校史赛部分题目与答案,

小珈提出问题三连:

有没有与你重合的考题呢?

你答对了吗?

对校史的理解是否更深了呢?

如果你对这次比赛有什么感想或者建议,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注:山东大学校史馆官网《山东大学简史》链接:

http://www.archives.sdu.edu.cn/sdxs/sddxjs.htm

-----

-----

整理/李超群

策划/张祎婷

编辑/何珍、李超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