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叛教者尤里安对晚期罗马帝国的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尤里安诺斯的祝福在哪 如何评价叛教者尤里安对晚期罗马帝国的作用?

如何评价叛教者尤里安对晚期罗马帝国的作用?

2024-05-24 00: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一个贴,供题主参考。

1、尤里安在位期间的作为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尤里安360年2月叛乱自立,361年11月成为唯一的皇帝,363年6月去世。本段不打算赘述他作为凯撒(实质为地方官)期间的作为,其时作为一个地方官,他的行动都是在贯彻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皇帝的意旨,更加体现的是他的执行力,并不对帝国的整体形势和命运造成深远影响,在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之后,他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并负起这样的责任。

(1)他的叛乱自立

公元359年,沙普尔二世发动突然袭击,围攻阿米达,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正在欧洲前线,沙普尔二世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拿下阿米达,随即撤军,第二年卷土重来,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皇帝结束欧洲前线的战事,率军奔向亚洲前线,这时,尤里安在高卢趁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忙于保卫东方边境无力他顾的时候发动叛乱自立。沙普尔二世摄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压力撤退,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旋即领兵西进对付尤里安,皇帝在行军途中染病去世,尤里安得以继承皇位。

(2)他到君士坦丁堡之后的政治作为

公元361年底362年初尤里安抵达君士坦丁堡,他将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埋葬在使徒大教堂,以这一行动宣告自己为合法继承人。旋即开始大清洗,主持中央政府的四位“首相”被处死,其中两人是火刑,其余官员全部被流放,连以吹捧尤里安著称的阿米亚努斯都认为“被处死的四位中至少有一位是无罪的”,也认为尤里安的清洗太过分。大清洗之后,尤里安并未任命新的相应的官员,罗马帝国的中央政府已事实上解散。罗马历史上内战后的大清洗似乎见怪不怪,但是一般是针对前任的家族成员,极少涉及普通官员,这样连根拔起的彻底清洗更是独此一例。大清洗之后,尤里安大权在握,他一方面自称“平等者中的第一位”,一方面小心翼翼的把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一人之手,他积极参加元老院会议,经常发表演讲,却只有他的几个“朋友”和家奴能为他提供建议,阿米亚努斯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似乎并不打算采纳他们的意见(见下文,三拒阿米亚努斯);以弗所的马克西姆斯更为出名,他是那个时代比较常见的打着哲学旗号的玩杂技的和魔术师之一,安德斯沃斯指出他是当时公认的骗子。这些人组成了皇帝的“内阁”。之后,尤里安又将君士坦丁大帝改革时集中到中央的司法权再次下放到地方,配合他解散中央政府的行为,帝国中央集权受到致命打击,地方势力抬头。

(3)他的改宗

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去世之前,他一直宣称自己是基督教徒,以争取军队的支持——因为基督教徒组成了军队的绝大部分。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刚一去世,他马上就宣布抛弃基督教,转投多神教,并禁止基督教徒担任公共职务和教师,只是他没动军队,与社会上基督教徒勉强过半相比,军队中已是基督教徒占绝对多数,尤里安还没傻到给自己找死,同时,他还挑拨基督教派系间、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冲突,这一做法也招致了阿米亚努斯的保留意见。他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虽不及戴克里先皇帝彻底和粗暴,但和君士坦丁父子对多神教的政策相比,就显得极端的多了,君士坦丁父子只是发回了在大迫害期间被多神教神庙侵占的基督教堂的地产和动产,停止了对多神教神庙的国家资助,关闭了一些以仪式淫荡或血腥著称的神庙(如各地的阿弗萝蒂特神庙,大母神庙等),并未限制多神教徒担任公职和教师,并未试图给多神教徒“洗脑”。君士坦丁授予基督教神职人员多神教神职人员已经享有的各项特权。这一点很容易被人歪曲,认为是君士坦丁大帝授予基督教神职人员一堆不和谐的特权,但是其实这些特权是多神教神职人员早就享有的,直到狄奥多西大帝才取消了多神教神职人员特权。但是尤里安的宗教改革并未获得多数多神教徒的支持,阿米亚努斯就是持保留意见的多神教徒之一(但是尤里安似乎从来都不算接受这位顾问的意见),尤里安的宗教改革有两个方面让多数多神教徒很抵触,其一,他信任以弗所的马克西姆斯,他所推崇的多神教有过多的神秘主义倾向,其二,他试图对多神教进行教会化改造,这一过程中侵犯了很多地方教团的利益。但是尤里安仍然成功的煽动了一小部分狂热的多神教徒,他们开始打砸抢基督教堂和基督教徒,在他去世后,基督教皇帝上台,迫害政策取消,但是基督教徒的怒火难以平息,他们开始发动大规模的报复,君士坦丁父子努力维持的社会安定崩溃,宗教仇杀开始主导

罗马

国内社会。

(4)他远征波斯和死亡

关于这次远征的动机,大部分史学家认为是“动机不明”,安德斯沃斯提出两种可能,其一,以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转移国内对他的批评,其二,彻底解决波斯的威胁。但是他所召集的军队是对他怨声载道的基督教徒占绝大多数的组织,他居然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危险的环境中,而他所召集的军队规模既超出了他的经验,也超出了帝国的承受能力,几乎所有精锐部队都被聚集起来冒险。关于远征军的规模有6.5万和10万两种比较常见的说法,这里不赘述。这一孤注一掷的行动遭到了两方面的彻底的失败,其一,这支部队在取得了一些胜利之后被波斯军队彻底击败,在撤退途中本人丧命,有被波斯士兵所杀和被

罗马

士兵所杀两种说法,但无论是波斯士兵如入无人之境突破层层防御拿下皇帝性命还是自己的士兵反戈相向,都足以说明他有多么的丧失民心军心。其二,因为各地的部队都被抽调到了东方,防御体系被打乱,北方前线空虚,好不容易稳固下来的莱茵河-多瑙河边界(其中莱茵河边界的稳定还是尤里安他自己所为,也是他叛乱之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再次被突破,以至于瓦伦蒂尼安皇帝一登基,就得奔赴前线解决那些棘手的麻烦。

2、简单的评价

我们简单回顾了尤里安作为皇帝的作为,在做出评价前,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是很有意思的,同样是迫害了基督教,迫害手段最激烈的戴克里先却没有受到后世基督教史学家们的责难,他的雕像甚至装点着教堂(最著名的一尊如今还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而尤里安却被戴上“叛教者”的帽子,受到各种负面评价,直到吉本给他翻案。

(1)当代历史学家怎么看待这位皇帝?

从兰克、布克哈特、亨利皮朗以降,极少有历史学家给予这位皇帝赞扬,安德斯沃斯的一句话可以作为代表“割让土地成了尤里安对罗马帝国最有影响的遗产”,之后便用大段的文字去说他的宗教政策引起了如何的混乱。

(2)当时的人们怎么看待尤里安

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四个片段。其一,对于他的大清洗和解散中央政府的行动,当时的社会上一片反对之声,就连他核心圈子里的阿米亚努斯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见前文)。其二,他在安条克的遭遇,当他在安条克主持了一场异常奢华的祭祀的时候,“只有安条克的祭司抱着自家的鹅来参加了”(吉本如是说),民众对他避之不及,基督徒自然不会对这种祭祀有好感,而多神教徒也不大能接受这样过分的奢侈,参加者寥寥(经过君士坦丁父子的努力,当时罗马社会奢侈浮华的作风已经消退,代之以克制节俭),祭祀之后他用祭祀用的动物喂饱了整支军队(这是得杀了多少动物),至于军队的表现,没有明确记载,不要忘了,这支军队是基督徒为绝对多数的。其三,他的死,如此轻易(见前文),如果不是众叛亲离,那也只有可能是那位波斯士兵以中了5亿大奖的运气,以海格力斯的力量丢出了那支标枪。其四,他去世后,军中没有悲痛,没有踟蹰(对比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去世后,他的军队墨迹了多久才因为尤里安是君士坦丁家族的最后一个男丁而接受他),马上就欢快的选举了基督徒约维安为皇帝,几乎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约维安把军队安全的带回罗马后就去世了,军队马上就欢快的选出了基督徒瓦伦蒂尼安为皇帝,同样没有反对的声音。从这四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尤里安是多么的不受欢迎。

我们可以简单的评价一下这位皇帝的执政风格和政治遗产了。

(3)执政风格

首先,他独断专行,既不能忍受一个完善的中央政府的制约,也听不进顾问们的意见和建议(其实他比较听不进阿米亚努斯的话,但是很听以弗所的马克西姆斯的话),对民众的意见也并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看法。其次,他公私不分,我们很难从他的执政中看到他有多么在乎公众利益,而历史学家门也都喜欢强调他幼年的不幸对他决策的影响(见下文),换句话说,他的很多行动是在“报复”,通过政治上的推翻来报复君士坦丁父子加于他的不幸,解散政府,破坏集权,宗教迫害,但凡君士坦丁父子所奉行的,他就要废除,但是废除后并未建立新的体制予以替代。再次,他赌徒心切,无论是趁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应对波斯入侵期间造反,还是“目的不明”的发动波斯远征,还是宗教改革,都能看出他做事风格的孤注一掷,这与第一点是契合的。

(4)政治遗产

我们知道,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去世时,帝国运行正常,各条边境虽不算安宁,但至少都能稳住,国内经济在飞速复兴,君士坦丁的经济改革正在发挥作用,基督教与多神教相处基本和谐,基督教正在和平的扩展,多神教正在和平的衰落,还没有人想到要用暴力去强迫他人改宗,除了一些特别过分的神庙受到了打击,但这是来自政府,而非民众。那么尤里安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帝国?

首先,帝国政府停摆,中央政府被解散,地方政府获得了被剥夺的大部分权力,地方势力抬头,君士坦丁大帝改革以体制管理取代个人专断、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地方管理、实现帝国一体化的努力付诸东流,帝国重新沦入戴克里先改革之前极其低效混乱的管理模式中,瓦伦蒂尼安兄弟并未对这种破坏做出完全的修复,狄奥多西大帝重整了东部,却未能来得及对西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至于狄奥多西大帝去世后东部统一而繁荣,没能重整的西部却马上陷入分裂和内战之中,是内战而非蛮族入侵毁掉了西部帝国。因此,尤里安对西部帝国的崩溃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其次,不明智的宗教政策掀起了社会上宗教仇杀的狂潮,狂热多神教徒打砸抢基督教徒,狂热基督教徒以打砸抢还击,整个社会一片血雨腥风,到狄奥多西大帝重整帝国秩序时,已严重到了如此程度,不得不彻底取缔多神教,联想到尤里安所复兴的那部分多神教在多神教内部都是不那么“主流”的,可以说尤里安对多神教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再次,远征波斯的失败导致割地赔款,此后罗马与波斯一直为了这个问题纠缠不休,瓦伦斯皇帝的全部皇帝生涯几乎就搭在了和波斯人周旋和试图收复失地上了,直到狄奥多西大帝才设法打压了波斯人的气焰,虽然波斯不愿意归还尼西比斯,但割让了肥沃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作为补偿,原先被波斯控制的亚美尼亚也被瓜分,其中1/3并入罗马直接统治,2/3仍归波斯,但是自治,波斯境内的基督教徒受罗马帝国政府保护,这才重新实现了和平。远征波斯巨大规模的兵力调配也彻底打乱了君士坦丁大帝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西部边界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蛮族们再次南下,以致瓦伦蒂尼安皇帝上任后就不得不马上奔赴前线,他的全部皇帝生涯也搭在上面。

以上算是尤里安留给帝国的最主要的遗产了。当然,他还没来得及对君士坦丁大帝的经济改革做出应对,我不知道是该谢天谢地,还是该感叹壮志未酬身先死。

3、尤里安行为动机浅析

尤里安如此“充满个性”的施政风格的动机一直是历史学家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吉本绞尽脑汁给他的吹捧找理由,还是当代史学家们分析他的过激行动的缘由。

(1)报复

报复说是最常见的说法了。

我们知道,尤里安身材矮小,面容丑陋,爱晃动脑袋,说话含混不清,在高卢时,军队给他起了很多外号,如亚洲佬”、“唠叨的鼹鼠”,和君士坦丁父子高大英俊的形象差别极大,以至于他去世后约维安完全没法穿他的衣服,因为实在是太小了。

我们也知道,尤里安幼年和少年时的生活非常困苦,从小与家人分离,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屠杀堂表亲的时候和加鲁斯侥幸幸存,在被软禁和戒备中长大,只是因为几位基督教神父和主教的极力保护才逃过了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怀疑。担任凯撒之后,皇帝下达的任务总是显得非常艰难(考虑到当时的内外环境,其实也不算过分,君士坦提乌斯本人也像超人一样飞奔于各条战线之间,还要处理各种内政,甚至为了照顾一下旧贵族的感情还去了趟罗马)。这样痛苦的经历让他在成为不受约束的“平等者中的第一位”之后要报复给予他痛苦的君士坦丁父子,他的做法不是挖坟掘墓鞭尸扬灰,而是拿帝国开玩笑。

但是,因为成长的痛苦就要报复,这合理吗?我们来看看4世纪的两位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可谓不幸。幼年时便与母亲分离,君士坦丁大帝是个非常孝顺的皇帝,在他继位后几乎马上就找回了母亲,而他的母亲一直是他最主要的“形象大使”,四处巡视行善,可以说,罗马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皇太后能在皇帝壮年时如此多的参加公共生活,而皇帝去世后也非常恭顺的葬在了母亲的身边,可见幼年时与母亲的分离是如何痛苦。少年时,他被戴克里先召入宫廷(戴克里先还没傻到相信自己威望无敌,他也是要人质的),在平定埃及叛乱和对波斯的战争中表现非常出色,而戴克里先皇帝所下达的任务也同样是异常艰巨的。在和戴克里先共同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因自己高大英俊的相貌更加衬托戴克里先长得丑而受到进一步的记恨。在安排戴克里先安排继承人的时候被可以忽略,伽勒里乌斯一直想弄死这位年轻人,在戴克里先退位后更是变本加厉,君士坦丁趁其不备出逃,直奔不列颠,这段逃亡和450年后阿卜杜拉赫曼的逃亡一样惊心动魄。刚到不列颠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尽管西部的军队对他根本不熟悉,还是拥戴他为皇帝,他也带着他们收拾河山,大力改革,继续戴克里先的工作,重建繁荣富强的罗马帝国。

狄奥多西大帝幼年和少年时是否有那么多不幸的遭遇已不可知,但他和他父亲被解职也确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而他的父亲更是被处死了,他不得不担惊受怕的回到老家种田。格拉西安皇帝决定不计前嫌任命他为东部皇帝时,他并没有表现出忍辱负重,人在曹营心在汉,而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对曾经给予他巨大不幸的瓦伦蒂尼安家族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非但没有抢夺小皇帝的皇位,还两次帮他们摆平针对他们的叛乱,甚至连对基督教各种反感的吉本都对他赞美有加(尤里安和狄奥多西大帝是吉本吹捧的最肉麻的两位皇帝)。

同样遭遇了不幸的前半生,为何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尤里安的报复是不合理的,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2)“哲学家”的自负

我们知道,尤里安除了“叛教者”,还有一个头衔是“哲学家”,至于他是不是哲学家,我不能评说,但是他确实是按他所理解的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架势去行使他的权力的。

柏拉图的“哲学王”无非是说应当由睿智的哲学家来担任君主,这样他就可以以自己的睿智来指挥自己的手下共建和谐社会了。且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就如何判断这位是否睿智、是否是哲学家,就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柏拉图也没有给出答案。尤里安似乎并不纠结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是哲学家,所以睿智,所以帝国必须以他的“睿智”指导来运转。

前文已经说到,尤里安解散了中央政府,热衷在元老院发表演讲却从来不打算听元老们的意见,他有一个朋友和家奴组成的“核心圈子”行使中央政府的职能,却并不打算听他们的意见(尤其不爱听阿米亚努斯的意见,倒是对马克西姆斯“从善如流”,可怜阿米亚努斯还使劲给他拍马屁,溜须拍马之功丝毫不逊尤西比乌斯,可惜尤西比乌斯至死也没混进君士坦丁大帝的“核心圈子”,也没能在中央政府谋得什么官职),他的一切政策都出自自己,没有人能约束,没有人能反对。没有制约的权力带来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

4、尤里安的继承者

尤里安接手的帝国是一个运行正常、慢慢复兴的帝国,尤里安留给继任者的则是一个外患重重、内部动荡、政府停摆的帝国,现在简单说说他的继承者们。这段时期是尤里安统治与狄奥多西大帝改革的过渡时期。

约维安以割地赔款为代价,将困顿疲乏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的帝国精锐部队带回了罗马,在取消了尤里安的迫害政策之后就去世了。瓦伦蒂尼安被选为皇帝,他任命自己的弟弟为副帝,两位皇帝在君士坦丁堡举行完仪式之后就分别奔赴前线,瓦伦蒂尼安在北方前线驱赶尤里安统治时期南下的蛮族,瓦伦斯在东方前线和波斯人周旋,试图收回失地。

两位皇帝都小范围的恢复了被尤里安解散的帝国中央政府和被尤里安破坏的地方管理体系,但是必须承认,尽管瓦伦蒂尼安打仗很猛,瓦伦斯和波斯人的周旋很漂亮,但两位都是纯军官出身,并没有杰出的行政管理能力,没能彻底恢复君士坦丁大帝的改革,但也基本遏制了混乱的进一步加剧。两位皇帝都复兴了君士坦丁父子的做法,在公共生活中不因为宗教信仰排斥谁,他们的中央政府中既有基督教徒,也有多神教徒,既有阿里安派,也有正统派。但是这样只能维持暂时的安宁,社会冲突仍在继续,直到狄奥多西大帝在东部彻底重建政府,而西部因为这一环节的缺失,慢慢走向分裂、内战和崩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