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麦的基本特征 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四)

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四)

#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四)|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农业专题

内容提要: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本章首先详尽论述了农业的起源,包括农业起源的理论和农业起源的地点;明确总结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类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农业对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意义;其次,本章系统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富牧业生产的布局规律,并对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观光农业景观作了比较条理的介绍,最后引用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提供农业生产布局区位差别的理论依据。

(一)农业的起源1、农业概念

农业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经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

2、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

包括七大方面: ①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

②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

④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

⑤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⑥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⑦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3、农业起源的地点

(1)农业起源多元论——中国、西南亚、亚洲热带是农业的发源地;

(2)农业起源一元论——代表人物:索尔。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而中国、印度等都是其传播地区。

(3)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等。。(书本P123)

(4)世界动植物的驯化——一般认为狗是世界最早被驯化的动物;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遗存堆积层,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所在地。因此,中国是世界上作物最重要的一个驯化中心。

 

(二)农业的发展与类型1、农业发展阶段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含义: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目前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①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③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特点:①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在居住区附近用刀耕火种办法清理出一块土地后,就用工具在土地上挖出坑穴,放进根、物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②农作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混合种植在一起,杂乱无章;③刀耕火种方式导致环境恶化,地力下降,因此土地需要不断更换,但都在村落附近进行,所以定居点不需要搬迁。    

(2)传统农业——奴隶社会至产业革命以前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①传统农业阶段,农民经济是自然经济,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②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体力,同时也用畜力与简单的器械;③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因此在农业社会里,城镇人口远远少于农村人口。

传统农业的类型:

①旱作农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

②水稻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喜高温潮湿。分布地区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于沿海地区,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古巴、委内瑞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③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是地中海气候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类型,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以及葡萄、油橄榄、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

④游牧业——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游牧者放牧的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①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机械化使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专业化使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成为商品农业。

②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提高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顺利进行。③现代农业也在向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现代农业的类型:

①种植园——种植园主要是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某一种经济作物。如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②谷物农业——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suitcase farm(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agribusiness(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

③牲畜育肥农业——是一宗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

④乳品业——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⑤市场园艺业——是专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⑥大牧场——大牧场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达到成千上万头。其次,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最后,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放市场。这种大牧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地区较为流行。

2、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农业形成对自然的影响

农业对自然的影响好坏参半。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农业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的尺度上,人类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的发展,例如干旱地区的灌溉设施对当地农业的促进。

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尽管有梯田等田地形式,但是农业对于地形,主体还是适应。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体现为燎荒的形式。水稻的农业种植区被视为甲烷的重要排放源。

(2)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①人类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动植物资源,使生态环境免遭无止境的破坏,并且为了发展农业以改善自身的生活,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创造和发明,使科学和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②使人类的居住范围有所扩大。③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

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①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迁移,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是人们以土地来种植作物,当其获得的产量能满足其一年的基本需求时,人们自然回定居下来,改变其原来流动的生活方式;②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③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3)人类文明的出现

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不及可以满足生产者的需求,还有相当剩余。这可以使得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可以从事其他生产或者其他工作。使得社会出现分工。有了剩余的产品,就可以出现私有财产。劳动分工的结果是出现了商品交换,这样以来,社会就出现了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国家等。这些特征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出现。

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

一、埃及——①尼罗河的影响因素:充足的水源除了每年给尼罗河带来定期的洪水,还带来富有营养的淤泥,有利于小麦的种植;②农业因素:埃及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③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东有西奈荒漠,西有利比亚沙漠,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南有沙漠瀑布;④便利的运输条件:河运发达,在尼罗河上,往北顺流而下,往南借北风逆流而上。

二、巴比伦——①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雨;②水源:位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新月形地带,河水冬季来自雨水,春季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③农业方面:秋种、夏收的小麦,生长期内有雨水、河水灌溉,产量较高。

三、印度——①有利的气候水文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的西南季风的雨水补给;②夏汛洪水给河流两岸带来富含营养的沉积物。

四、中国——①地形上:黄土高原边缘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开垦、作物种植;②气候上:年降水量在600mm~650mm之间,气温7月平均26℃、2月平均-2℃,高温与雨季结合,利于作物生长。

 

(三)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世界农业发展既存在着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又存在着生产发展的不均衡和产量水平差距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因此,世界农业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也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的布局有着鲜明的特点。

1、世界粮食生产布局

①小麦的分布: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它的播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除南极以外,遍及世界各地。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主要分布区有,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②水稻的分布:水稻是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次是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各地区。另外,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非洲和地中海地区亦有水稻种植。

③玉米的分布:玉米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可以在世界大范围种植,各大洲高温多雨区产量更高。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特别是美国被称为“玉米王国”,其次为中国。

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①棉花的分布: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地区。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世界第二大棉花种植区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其次是非洲东北部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

②糖类作物分布:世界糖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甘蔗,其次是甜菜。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目前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5度之间,主要产地有南美、中美、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世界主要产甘蔗的大国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等。而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以中温带地区种植最广泛,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度之间的广大温带地区。世界甜菜生产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

③饮料作物分布:世界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和咖啡。茶是亚热带常绿植物,分布比较广泛,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多的过久,也是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此外还有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可可和咖啡都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集中产于非洲西南沿海和拉丁美洲沿海地区。其中,可可主要产于非洲,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巴西咖啡种植面积最大,有世界“咖啡王国”之称。哥伦比亚的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3、畜牧业生产布局

从世界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来看,除少数土地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外,畜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

(四)农业景观与农业区位论

1、农业景观

地理学当中,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农业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类型。

农业景观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农田景观,也有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等。

(1)农业景观是环境的镜子:①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②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2)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2、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对于农业生产布局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创立。

杜能首先提出如下一些假设:

(1)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腹地,平原被未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

(2)城市是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供应。

(3)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当时无火车,暂假定无通航河流)。

(4)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5)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按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的6个农业圈。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土地用于生产不易运输和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和花卉为主。该带也可以再分为两层。内层紧靠城市,主要发展鲜嫩易腐蔬菜,外层主要生产比较便于保管和运输的土豆、洋白菜等。这一农作带在经营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

第二带:林业带。此带农民专门从事林业产品生产。在“杜能时代”,城市主要燃料是木材。这一代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材的需求量而定。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每六年轮回一次。 

第四带:谷草轮作带。谷物和畜产品轮作。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三圃式生产方式)

第六带:畜牧带。实行粗放式经营,之外是荒野。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很严格,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找不出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可通航河流和卫星城镇的出现会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但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在于阐释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确立了对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

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由于现代交通、罐头制造和冷藏技术的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比市场距离更为显著。

这就是说,随着近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直接使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只有在交通不发达的一些城市郊区尚能见到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方式或集约程度的显著影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