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民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味道手擀面 美食民俗

美食民俗

2023-07-20 0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No. One

海阳手擀面

海阳手擀面是海阳地道的家常面食,手工制作,面条筋道,韧劲十足,总会让海阳人想起家的感觉和味道。手擀面关键的步骤就是和面,俗话说:软面饺子硬面汤(面条),所以面条要好吃,和好的面就要硬。

做手擀面时,要先把盐、碱用水融化开,再加入面粉反复揉制,直到面团表面光亮就可以了;在擀的过程中一定要力道均匀,标准的手擀面规格一般是0.3厘米宽,50厘米长,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外观更吸引人。

一碗筋道爽滑的手擀面其实也用不到什么特殊的浇头,海阳人常常会用海鲜和蔬菜做汤卤,海鲜选料不尽相同,鱿鱼、蛤蜊、大虾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白菜、芸豆、韭菜等,则是标配蔬菜的代表。

No. Two

海阳郭城摔面

郭城摔面始于清朝早期的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因出自郭城村而得名,现在已经成为海阳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地方小吃。祖上几代人都从事摔面生意的老艺人,清康熙年间开了个面汤馆。有一年,朝廷位官员来胶东办事路过郭城,时值中午,这位官员及两名随从又饥又渴,就进了面汤馆,每人要了两大碗面条。吃完后三人赞不绝口,特意问此面叫什么名字。老艺人随口说了句:叫拉面。那位官员说不对,拉面没这么好吃。遂要当面制作,看完之后,那位官员不禁哈哈大笑,说:你这哪里是拉面,分明是摔面。并建议把“面汤馆”改成“郭城摔面馆”。从此“郭城摔面”不胫而走,享誉一方。

“郭城摔面”在调面的同时放入碱和盐,即“一把碱,一把盐”之说,正是老艺人们所说的“碱是骨头,盐是筋”。这是制作“郭城摔面”的关键一步;在制作过程中,突出了一个“摔”字,用摔代替了“揉”,使做出来的面更有韧性,口感也更好。下锅时,水的温度和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水开大了要用凉水点一 下,再下面条,以保证面条不会被温度太高的水“化”掉一层。吃起来细腻光滑,有咬头,有嚼头,独具一番滋味。特别是它的“卤”,分几个系列,多个品种,适合各种人的口味。有香味四溢的各种排骨汤打卤;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多种海鲜卤;也有四川风味的牛肉麻辣卤。香辣各异,鲜美可口,食客可选择自己的口味,食后让人回味无穷。

No. Three

水果

海阳虽然是个海滨城市,却倍受大自然的恩泽,让海阳也拥有丰富的果木物产资源,这海阳的“鲜”可不仅仅是海鲜的鲜美,这田地里的“鲜”也是让人赞不绝口的,给视觉和味蕾一次奇妙又难忘的相遇。

海阳市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达200余天,在近30年中,年平均气温12.0℃,年平均降水量850m左右。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所孕育的果木资源,为何不来尝尝呢?

No.Four

海鲜

海阳位于黄海之滨,拥有长达230公里的海岸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丰高的海阳渔业资源不仅增强了海阳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丰富了海阳百姓生活的餐桌。吃海货成为海阳人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

民俗文化

No. One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素以粗犷、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是一种集歌、舞、 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2006年5月,海阳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获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金玫瑰”奖、文化部群星奖银奖、中国金华广场舞会演最高奖、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首届中国秧歌节“最佳节目奖”等奖项。2008年8月8日,海阳大秧歌作为民族舞表演团体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演出大获成功,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欢迎。

No. Two

海洋民俗文化节

海洋民俗文化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胶东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农历正月十三,是传统的海的“生日”,也是传统的祭海节,每年这一天海阳沿海渔民放鞭炮、扭秧歌、开展祭海活动,祈盼一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渔民精心妆扮的祭品猪头、整鸡、鲜鱼身披剪纸喜帖,寓意今年出海大丰收;秧歌、腰鼓等民间节目精彩上演,秧歌队轮流叩拜,送上渔民对全新一年的祈福。敬海祭文、恭迎龙王、秧歌献礼、主家上香等环节依次进行,让在场的每一位游客仿若身临其境,真切感受渔民们对大海的虔诚与敬畏和对生活的追求与渴望。经过数百年传承,祭海从原来纯粹向海神析福求安又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不仅表达渔民对新年的期盼,还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成为海阳一项特色民俗活动。2008年,祭海被列入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o. Three

景泰蓝

锡镶工艺品纯手工制作工序繁杂,要经过设计刻模、溶炼倒模、镂雕、镶嵌、抛光打磨、镀金整 理六道工序方能完成。

中国锡镶工艺始于汉代,兴于清朝乾隆年间。“荣宝苑”是当时的御用作坊。景泰蓝始于元代,兴于明朝景泰年间。

No. Four

螳螂拳

螳螂拳是中国著名的汉族传统武术流派之一,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ー,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

螳螂拳产生于明末清初,相传由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朗所创。

螳螂拳的行程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可以说螳螂拳是中国古代武术文化的载体,研究这种拳术对于了解明清之际的武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008年,烟台螳螂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