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问答第323期:关于PSM+DID的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实验组和对照组数量差距大吗 互助问答第323期:关于PSM+DID的问题

互助问答第323期:关于PSM+DID的问题

2024-07-16 06: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PSM+DID的问题

各位老师前辈您们好!我的问题与PSM+DID回归有关。

一般PSM的命令语句是上面截图这样,但是我最近在学习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文章的code仅仅只是psmatch2 treat X1 X2 X3 X4(中国工业经济,2016,余明桂、范蕊、钟慧洁,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而且PSM+DID回归的时候没有讲的很复杂涉及各种小类的得分,直接psm后就开始reg,如下图。

我的问题是:

1.仅psmatch2  treat   X1  X2   X3代表哪种形式的倾向得分匹配呢,有无放回?配对比例是什么样子呢?

2.我对倾向得分匹配的理解还有点模糊,如下图蓝色框为实验组,橙色框为对照组,请问是PSM要做的事就是在蓝色框找出与橙色框相配对的个体吗?如果是的话,那么配对的时候是不是把总体样本做psmatch2命令,为实验组配对出对照组呢?还有就是这样配对的话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数量有什么要求呢,是不是对照组一定要比实验组多呢?

3.在DID的时候要求有平行趋势检验,那么PSM之后是否需要达到某种特定要求才可以回归呢?

1. 你这里实际上就是只需要计算哪些个体在共同支撑域里面,然后把哪些不在共同支撑域的个体drop掉(因为不执行psmatch2的第二步,所以不用放outcome(dep)),再采用DID回归。这么一种简单的方法,如果你不加任何设定的话,那就是采用默认形式,即一对一的最近邻匹配,用probit模型预测倾向得分值。在这种,作者并不关心psmatch2的第二步,即放不放回的问题,配对比例的问题。因为第二步他们利用的是reg,而不是将处理组和控制组按照相应的方法匹配后相减,然后求加权平均的问题。作者采用的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没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我已经在前面解答过这个问题。

2. PSM要做的事情是比如指定实验组中某一个个体,就需要在橙色框中找到与这个个体非常相似的对照组个体,这个非常相似可以采用不同的匹配方法,比如半径搜寻、最近邻、精确匹配等,至于找几个类似的个体,这个就看你是可重复匹配,还是不可重复匹配。比如只找出一个对照组个体,那就是不可重复匹配,也是一对一匹配,假如你使用的是半径搜寻匹配方法,你将半径设定得很小,那么匹配的精度就会越高,但是你也可能会找不到与处理组能够匹配的样本,此时这个处理组个体就会被丢失掉,放在共同支撑域之外。因此,这里就有一个trade off的问题。你不做异质性的话,通常是将总体样本做psmatch2命令,为实验组个体匹配出相应的对照组个体。配对的话,最好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数量之间的差别不要太大,理想的状态是实验组个体和对照组个体一半一半,如果差别太大,在不重复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丢失大量的样本,导致结果的外部效度过低。

3. PSM之后,为什么还要回归呢?本来参数回归就有可能存在模型设定偏误问题。PSM的第二步就是非参数检验,不存在模型设定偏误的问题。当然,PSM只能控制住可观测变量的影响,对于不可观测的,即遗漏变量的影响,PSM可能是无法控制的,这个时候就要看运气了。你通过敏感性分析检验PSM的估计结果会不会受到遗漏变量的严重干扰,如果遗漏变量很难干扰PSM的估计结果,那么你得到的这个结果就非常好了,总比iv的结果好,因为好解释啊,IV估计结果不好解释的,IV估计结果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局的,IV估计结果只能解释那些受到iv干扰的个体。

往期回顾:

互助问答第322期:关于PSM检验的问题

如果您在计量学习和实证研究中遇到问题,有三条途径可以到达我们手里:一是请及时发到邮箱[email protected];二是加入论文导向计量群(现有10个群);三是直接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后台留言。专业委员会有40多名编辑都会看,您的问题会得到及时关注!请您将问题描述清楚,任何有助于把问题描述清楚的细节都能使我们更方便地回答您的问题,提问细则参见:实证研究互助平台最新通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如果您想成为问题解答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优先)或给本公众号留言或加微信793481976给群主留言,我们诚挚欢迎热心的学者和学生。具体招募信息请参见:实证研究互助平台志愿者团队招募公告

鲜活的事例更有助于提高您的研究水平,呆板的教科书让人生厌。如果您喜欢,请提出您的问题,也请转发推广!

(欢迎转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引用和合作请留言。本文作者拥有所有版权,原创文章最早发表于“学术苑”。任何侵权行为将面临追责!)

学术指导:张晓峒老师 Ben Lambert

本期解答人:李后建老师

编辑:李昕琪

统筹:左川 易仰楠

技术:刘子瑗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