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宋朝监军有兵权吗 答问

答问

2024-07-07 14: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答:刺史与太守是汉代的官职。汉代的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县的行政长官是县令,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即太守。后来,汉朝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三部州,州是大监察区,一州监察若干个郡。州设刺史。但刺史的品秩很低,太守反而是二千石,官品高于刺史,却要接受刺史的监督。简而言之,汉刺史的实际权力,要大于太守。特别是东汉时,州刺史改称州牧,掌握着一方军政大权,成为封疆大吏、地方军阀。

汉朝之后,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鉴于汉朝州牧坐大的教训,州的行政区域被越来越小,以致与郡重,所以郡的设置慢慢的被废除了,地方政府设置变成了州与县。唐朝时,州的行政长官叫刺史,但唐朝刺史,有时也俗称太守,这时的刺史、太守,都是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只是不同称呼而已。

宋代的州府行政长官,也俗称太守。刺史则成了虚职。

问:太守相当于当今的什么官职?为什么?

答:太守一职,相当于今天什么官职呢?这得看是什么时代的太守。

太守的称谓,首见于秦汉,是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汉实行郡县二级制,郡的长官是太守,县的长官为县令。县令相当于今天的县长,但若说秦汉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回答这个问题的网友是这么说的),则不怎么准确。因为秦汉时期的太守,秩二千石,与九卿同列。

我还是引述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说法吧:“汉代郡长官叫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也是二千石。不过九卿称为中二千石,郡太守是地方上的二千石。郡太守调到中央可以做九卿,再进一级就可当三公,九卿放出来也做郡太守。汉代官级分得少,升转极灵活,这又是汉制和后来极大的不同。九卿放出来当太守,并不是降级。地方二千石来做中二千石,也不是升级,名义上还是差不多。”也就是说,汉代的郡太守,与其说相当于市长,不如说相当于省部长、副国级。

秦汉之后,比如宋代,虽然正式的官职中已无太守,但人们在习惯上,还是将州府的长政首长称为“太守”。宋代的知府、知州,略近于汉太守,“入则复为卿相,以故名太守亦多,法稍近古”。

直到清代,知府仍然俗称“太守”,但清代太守的职权与地位,已跟汉太守完全不同,只是一个五品官,相当于市长。

问:宋代的枢密使是几品官?

答:许多人都知道,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紊乱,元丰改制之前,宋朝一位官员所获授的官职,通常有本官、馆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差遣跟品秩并不挂钩;跟品秩有关的是官员的本官。

怎么判断本官与差遣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差遣“常带有‘判’、‘知’、‘勾当’、‘管勾’、‘权’、‘直’、‘举’、‘提点’、‘提辖’、‘签书’、‘监’等限定词”。(参见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

枢密使是差遣。其实“使”就是使职差遣的意思,只不过有一些使职,比如节度使,在中唐时本官化了,到宋初时又虚职化了。但在元丰改官制之前,枢密使一直是差遣,而差遣是无关品秩的,所以我们无法说宋代的枢密使是几品官。

元丰四年之后,枢密使罢置,枢密院以知枢密院事为行政长官。南宋初又复置枢密使,此时的枢密使是官(不再是差遣),为从一品。

宋朝在元丰四年之前,以及南宋时期,有时候枢密使与知枢密院事并置或交错设置。若并置,即以枢密使为长官,知枢密院事为常务副长官。元丰改制之前,知枢密院事也是差遣,改制后则是职事官,为正二品。

问:宋代的官职分离制度为什么会造成冗官?

答:从官员数量、官民比例来看,宋朝的官员规模确实比较大,以致有人认为宋朝存在严重的冗官现象,宋人自己也承认,“秦并六国,郡县益众,降及汉魏,以至隋唐,虽设官寖多,然未有如本朝之繁宂甚也。”

也有人认为宋朝冗官现象是官职分离制度造成的。但是,我想说,历朝都有冗官现象,但其他王朝未必有官职分离制度,官职分离制度并不是造成冗官的主要原因。

造成冗官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看看宋朝人怎么说。有宋朝士大夫描述了当时“机构膨胀”的过程:“开宝中设官至少,……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他们希望朝廷裁撤冗官,地方政府不需要设那么多官职。

然而,随着社会的演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势必要处理更多、更复杂的公共事务,宋朝有长官感叹说,“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可以想见彼时公务之繁剧。如此情势下,政府怎么可以还维持国家草创初期的那种简朴状态?偌大一个州郡,怎么可以不设通判、判官、推官、司法官、监酒官、榷税官?从这个视角来看宋代的“冗官”问题,我们会发现,宋朝官员数目庞大,其实也是政府配置比较完备、政府职能比较发达的体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